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银行在PPP模式中的风险控制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18 共395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PPP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探究
  【第一章】银行在PPP模式中的风险控制分析绪论
  【第二章】PPP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商业银行在PPP模式中的业务机会和主要风险
  【第四章】PPP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优势和主要参与方式
  【第五章】PPP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PPP模式中银行风险防范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放缓(24 年来的最低增长数),各个城市的主管者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的“铁公机”类建设多数都面临着融资难题。

  即便是被一度鼓励的政府主要融资模式的地方投融资平台,也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就是快速形成了巨量的隐性债务。根据调查,国家审计署 2014 年公布了一组权威数据:截至 2013 年 6 月底,中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共约 20.70万亿元,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是 1.5 万,超过八成的债务性资金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科教文卫等基础性和公共服务性领域。可以说,中国经济的“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发展态势一直是依靠政府的主导性推动来实现的,在欣喜大变的繁荣下,一定是有代价的。

  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各地政府依赖传统土地财政和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带来的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在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地方融资平台受到规范等新态势下,变革传统基建融资模式,建立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风险可控的新型融资模式越发的必要和紧迫。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开始 PPP 模式[1]的尝试和探索,政府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倡导新的融资模式,多地政府以 BOT 模式[2]引入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此后,PPP 投资在中国经历了两次热潮(分别为 1994‐2002 年的小规模试点阶段以及 2003‐2008 年的推广试点阶段)。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PPP 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作用逐渐显现,此后,PPP 模式作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被多方寄予厚望。

  2013 年之前,PPP 模式在我国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由于一直缺乏经验总结和顶层设计,并未得到全国范围的广泛推广。直到 2013 年下半年,中央对于 PPP 模式的发展有了明确定位,并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并启动相关立法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完善投融资机制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提出,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同时,明确提出允许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到各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项目中。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再次强调要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投资运营中,并计划制定专门的办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可以预见,PPP 模式以其方式多样化、风险共担性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流融资模式。

  PPP 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在中国,商业银行处于社会融资链条的核心地位,相对于其它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要大很多,发展也相对完善,具有更多的融资优势。在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PPP 模式的推广与发展需要依赖商业银行的参与和支持,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有必要商业银行在 PPP 模式中扮演的角色、参与的方式、应对策略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PPP 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到 20 世纪末在西方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盛行,并逐渐形成了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 PPP 模式雏形。目前在世界各国已被广泛应用。

  19 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英国工程师 Chadwick 当时就认识到通过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合作方式可能会增加双方的利益,于是他提出了在污水处理以及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方面可以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形成了公私合作的雏形。

  随后,陆续有学者展开了关于 PPP 模式参与主体,如何运作等问题的研讨。

  1984 年,HarveyBrooks,LaneeLinebmanandCorinneS.Shellingetc 等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在 PPP 模式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两者之间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以及评估私营企业参与程度的方法。1990 年,Kemaghan提出 PPP 是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建立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共享权利、合作经营。1994 年,Armstrong 重点对如何建立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合同的作用至关重要,控制好合同的制定过程,有利于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建议具体操作应该从合作协议的前期安排、起草签订、组织执行等环节入手。

  随着 PPP 模式的大力推广,进入到 21 世纪,西方学者根据实际经验开始对PPP 模式的关键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Darrin Grimsey 与 MervynK.Lewis(2002)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PPP 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九大类风险,同时以项目参与者为维度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风险评估。Akintoye(2005)等认为项目的成本是制约 PPP 融资的关键因素,如果项目成本过高,会降低私人部门的参与意愿。Hoppe(2011)则认为,PPP 模式由于具有比传统模式更强的融资能力,能更好地节省项目成本。

  Tserng 和 Russell(2012)使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国家层面 PPP 模式统筹机构对 PPP 项目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突破国家的界限,分析了 10 个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墨西哥、南非、莱索托共 16 个国家的 PPP 项目,研究国家层面 PPP 模式统筹机构在这 16 个国家的 PPP 项目中的作用,总结出在建立和运行这一组织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私营企业和立足于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部门来说,PPP 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两者的对接,因此,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2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对 PPP 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本世纪初,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实践案例的启示,国内的研究者逐渐开始了对 PPP 研究和探索。

  武志红(2005)结合我国积极推进 PPP 模式的情况,提出 PPP 模式有助于缓解政府等公共部门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带来的财政压力,发展前景广阔,重点分析了 PPP 模式在我国现实背景下面临的法律法规、项目风险、定价问题、合同内容、专业人才和机构、项目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 PPP模式应用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2009)分析北京国家体育场的 PPP 模式案例,归纳出政府激励措施包括政府投资赞助、政府对融资的协助、政府担保、税收减免优惠和开发新市场,总结了避免项目中止或者失败的经验。

  王海霞(2014)在分析和总结新加坡、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养老机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将 PPP 模式引入我国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中的可行性, 提出了将 PPP 模式应用于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国文献可以发现,对于 PPP 模式的研究,国内学者或是结合以往案例(如国家体育场、地铁四号线),或是从具体的领域出发(如保障房建设、养老机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研究内容一般集中在 PPP 融资模式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必要性分析,PPP 模式失败的经验总结或是 PPP 模式存在的政策、法律风险等,但对 PPP 模式下的融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如何发挥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核心作用等方面缺少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次以此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 PPP 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参与方式和应对策略。

  1.3 总体框架结构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对 PPP 模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在梳理清楚什么是PPP 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在 PPP 模式中的业务机会以及该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参与,同时指出 PPP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PPP 模式的下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 PPP 模式的研究文献和结论进行了梳理,提出我国对 PPP 模式与商业银行关系研究不足的现状,并对本文的总体框架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 PPP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 PPP 模式的定义、适用范围以及国内外 PPP 模式的分类和运作模式,并结合我国发展特点,分析了 PPP 项目融资的基本特征,从公共物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三方面阐述了 PPP模式的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支持和存在意义,为后文研究 PPP 模式发展的必然性和商业银行如何参与到 PPP 项目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商业银行在 PPP 模式中的业务机会和主要风险。从 PPP 模式下商业银行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说明 PPP 模式与商业银行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指出了 PPP 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建设的发展中,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结合我国政策、法律、市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 PPP 模式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指出商业银行在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点。

  第四章 PPP 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优势和主要参与方式。指出商业银行具有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业务优势,有利于推动 PPP模式的快速发展,根据 PPP 项目各阶段的资金和服务需求,从提供贷款类融资产品、其他融资类和服务类产品、创新型综合金融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参与 PPP 项目的方式,重点对贷款类融资产品进行详细设计。第五章 PPP 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建议。结合上一章节提出的贷款类融资参与方式,提出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 PPP 模式下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提出商业银行应尽快提高在政策制度建设、客户和项目选择、项目评估评价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