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下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培育途径

来源:江苏高教 作者:王岚
发布于:2021-07-26 共69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工匠精神论文(优选范文6篇)
【第3篇】工匠精神在现代学徒制高技能型人才培育中的价值及路径
【第4篇】高校双创培养教学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及对策
【第5篇】探讨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
【第6篇】 职业教育下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培育途径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第六篇:职业教育下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培育途径

  摘要:新时期工匠精神应该进行动态的解读。当前"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有历史文化的偏见、社会价值观的急功近利、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不完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监管不到位、企业参与力度不够等。在自我效能理论视阈下,培育工匠精神包括营造尊技崇匠的社会氛围、完善社会分配和法律制度、优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健全政府完善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机制与保障政策、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等途径。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作者简介:王岚(1965-),女,四川泸州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经济师、副教授。;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工匠精神构建高职院'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育体系研究"(2017ZDIXM121);

  Abstract:Craftsman spirit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a dynamic way. The lack of "craftsman spirit" in today's society ar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 for examp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judice, the social mainstream values advocating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the incompleteness of economic system and legal system, the imperf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and modes, the inefficiency of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and the insufficient enterprise's participation,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efficacy theory, in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we should create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respecting skill and admiring craftsman, improve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and legal system,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concep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fect the mechanism and guarantee policies for skilled talents to upgrade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s' deep particip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elf efficacy; vocational education; craftsman spirit;

工匠精神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创始人班杜拉[1]1977年在研究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得到的逻辑产物。该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和动机有一定的理智决定模式,属性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即外界环境、他人行为以及个体表现等中介过程对自我思维、认知、评价等与人这个主体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去完成特定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信程度[2].

  自我效能理论研究[3]指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培养自我效能感:首先增加自己对成功的亲身体验,自我效能感认为个体与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效能不是自己的无端推定,而是多次从事某一同类任务的亲身体会,直接经历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最有效方式,个体成功的经历自然会加大自我效能感,失败的遭遇会削减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其次是通过增加相似者经验,相似者或替代者的经历指个体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水平相似接近者的过程,总结推断自己处于类似的工作情境时,可能得到大致相当的成就结果;最后是增加言语宣传说教,以外界的说服和支持,他人的教导、解释及鼓励等来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令人信服的评价来自于有威信、有社会地位、对个体比较重要的人。班杜拉发现"无条件的主动积极关注"一般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然而外部指导者的言语鼓励与个体的实际水平有差距时,最初可能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急剧降低,所以言语的说教不是自我效能的必要条件,自我和相似者的经历是自我效能的促进条件。

  2.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研究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内涵、缺失、构建思路、职业院校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任务与使命等。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是职业态度、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结合[4],是德技合一的人生理想状态,是理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精神[5],还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应该从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专业技术三个维度去界定[6],有学者还讨论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联耦合[7].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应该结合岗位职业特征,进行动态的解读,不能摒弃传承的力量,其本质应该是创新、高尚、精湛与传承的契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可归纳为八个字"卓专研精、创金衡传",也就是说工匠精神是高尚的道德情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湛的职业技能、精品的坚持和追求。

  二、工匠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回溯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无数独具匠心的手艺人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制造传奇,人们耳熟能详的鲁班是工匠的鼻祖,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许多能工巧匠和设计师的名字虽然罕见记载,然而作品和成就却让人叹为观止,赵州桥、故宫、圆明园等世界建筑奇观被誉为绝技。然而如今工匠精神的缺失是不争的现实,本文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历史文化的偏见。

  根植于中国人传统文化骨血里的儒家学说倡导"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历史传统思想轻视技术技能,认为读书入仕才是正道,古时工匠地位低下,匠人们被归入"三教九流",其工作是奇技淫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政治伦理观依然浸染着现如今许多人的择业理念,对工匠的偏见依然留存。

  2.社会价值观的急功近利。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工匠精神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红发布一个点击量过百万的视频或一次直播收入就远远高于普通工人的年收入,渴望成功的人对这种赚钱捷径趋之若鹜。那些耐住性子、甘于清贫、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情的工匠反被贴上"没出息""不成功"的标签。社会一方面不择手段地追求技术、成果和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价值选择的功利化、道德利益化等危机乱象丛生。当前国人的急功近利与心浮气躁,造成当下顾眼前、忽长远,重数量、轻质量的产品泛滥,追求"短、平、快" 的暴富心理、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至上,让"工匠精神"与我们现代生活渐行渐远。

  3.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明显二元结构经济体制特征,基本国情决定着当前我国的消费市场领域奉行"价廉物美"的原则,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企业追求短、平、快的最大化利益,忽视了产品品质的灵魂,甚至有企业直接低端仿制。目前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不健全,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市场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无限恶性循环当中,企业丧失了精雕细琢、追求精致和创造卓越的激情,缺乏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

  4.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不完备。

  职业教育在中国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培养工匠摇篮的职业院校,在对"工匠精神"价值认知的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当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素养培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多以泛化的德育为主,其成果与成效的"因"并非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培养。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少有职业学校对"工匠精神"培养进行系统组织和专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融入对 "工匠精神"价值的认知,所以教育效果有待实证评估。

  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参与教育事业,他们虽然拥有高学历、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与科研水平,但专业实践技能往往不如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职业院校现在的实际教学状况是学生和导师的接触、交流只有短短的校内上课时间,无法实现师徒之间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学生只学到了技能而没有传承到优秀的职业素养就不足为奇了。

  5.政府的政策扶持、监管不到位。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最有效方式,政府层面一直未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校企有序合作。有效的政策可以激励和规范企业提供给学生实训实习的岗位和机会。政府应当强调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并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比如企业必须指派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的指导,有效提供给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岗位和实习时长。在当前的职业培训方面,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不明显、监管缺位,导致很多市场化的职业培训的乱象频出,无有效、规范的统一的制度规范可循。

  6.企业参与力度不够。

  实务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通常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把实训实习学生当成无须交纳相关保险的廉价劳动力,损害学生的利益。职业院校没有根据专业特性选择合作企业和挑选企业指导教师的自由度,学生进入企业不要说工匠精神的培养了,在实操技能方面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

  校企合作连续性欠缺,学生实践培训的长度、深度、广度远远不够。当前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或校外的企业实习,一般都只是短短的几周或者几个月,企业实习导师短时间的指导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特质,无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技能、因材施教。短时间的实训和实习学生仅学到了表面浅显的技艺,没有学到职业的精髓和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与工匠的技能相差甚远,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更无从谈起。

  三、自我效能理论与工匠精神

  坚持"工匠精神"的个体,其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坚持,其创造的原动力来自于他们强烈的自我效能感[8]:一种珍贵而又稀缺的认知资源。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对社会流行耐心执着、敬业奉献、卓越创新的工匠精神具有动力学意义。耐心执着需要个体内心持续而坚韧的精神信念,技能体系的建构不是一时之功,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炼,经历枯燥的学习与历练,加上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艰苦,强烈的自我效能让个体能够砥砺前行,面对逆境也不会半途而废,执着向前。敬业奉献是个体对知识技能持续的积极争取的态度,在行业低迷、动态重塑的技术环境中,即使付出高昂沉没成本,自我效能的动力让工作者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抵制住外部环境的诱惑,在对待任务态度上依然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不断攀登技术的高峰。卓越创新是指工匠拥有着异于其他技术工人所不具备的隐秘知识,不同于容易传播且能够以各种载体便捷记录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经验直觉,其形式和特点难以表达,传播难度大 [9].自我效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努力创新程度[10].强烈的自我效能引导技术工人有主动整合显性技能转化为自身特有隐性知识的热忱,完善自身技能直至超越他人的成就感,为不断攻坚克难、卓越创新输送正能量。

  四、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和认知的结合,用外部环境、社会行为、个性主体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来解释人的认知学习行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认识不同,自我效能认为人除了直接学习外,有些社会行为是替代强化学习,即可以通过观察进行间接学习[11].依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断,自我效能感应用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从业者对自身拥有的技能和职业表现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工巧匠"或"工匠精神"的自信强度,体现出从业者有能力影响所处环境并且通过相应行为获得成功的信心。自我效能理论认同社会环境、政府政策、自身和替代(能力相当者)实验者的交互作用能有效提高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本文认为需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各方聚集优势,协同培育,共同发挥作用,具体总结如下。

  1.营造尊技崇匠的社会氛围。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的成功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构建尊重技能、崇尚工匠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新闻传播媒体要多播放弘扬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发挥名匠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对工匠高级技术工人的敬仰与尊敬的社会风气,个体会以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实践技能对社会的贡献度而为之自豪,为不断潜心钻研新知识、新技能而有高度成就感;社会对于工匠的高度肯定和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精湛技能的热情和兴趣。

  2.完善社会分配和法律制度。

  三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时期被重新叫响的"工匠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思潮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社会氛围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大力培养工匠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舆论偏向和道德感染的长期作用是有限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营造强烈依赖于工匠受社会尊重和自身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现身有效说法。工匠的社会地位和薪酬福利待遇的提高有待于当前激励机制、薪酬体系、人才评价模式的转变和完善,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自豪感,提升自我效能。工匠精神的普及和认同建立在技术人才步入中等收入阶层、大国工匠进入高薪(甚至高于公务员薪酬)的基础上,技能人才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无后顾之忧,潜心钻研于技术改造工作中,更多的大国工匠才会不断涌现。

  3.优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

  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想上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切忌泛泛而谈和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习得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认知接受能力为尺度,将匠心教育融入日常课程学习之中,让学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理性认知、体会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修身齐家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业创新、就业指导类课程,结合具体的案例向学生传输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还可以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相关陈列会、纪录片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内化工匠精神为个人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追求。

  "工匠精神"技能培养所涵盖的专业课程经常涉及多种行业,所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和职业领域选择相关内容,不仅有益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利于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或企业导师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职业榜样,效仿工匠,做到先育人再教人,学生是知识获取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不能仅仅是"旁观者".教师要将工匠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每个细节中,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培养精致严谨的职业习惯。苛求细节的坚持能强化学生的工匠意识,在工匠理念的驱动下培育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

  4.政府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机制和保障政策。

  职业教育没有很好的学历上升空间,是其在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缺乏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普通高等教育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等晋升渠道,但职业教育大专以上几乎没有学历上升的空间,所以政府层面要完善当前的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学历上升评价体系。德国和瑞士等国家将学历学位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值、互通互融的教育评价政策体系[12]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在德国,获得一定程度的职业资格证相当于同等高等教育的学历学位教育,给职业院校的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技能人才学历上升渠道畅通后,职业院校学生就不再低人一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自然就会提升,激发技术工人的自我效能,为工匠精神培育植入制度环节。

  5.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是孕育"工匠精神"的摇篮。政府应该出台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企业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切实的福利。首先应该允许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支付给实习学生相应的实习报酬可以所得税前抵扣甚至加成抵扣(类似当前研发费用的加成抵扣);鼓励企业指派有经验的师傅带领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工作,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校企双方根据具体的职业岗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应该充分保证学生实习时间长度与实习的连续性[13],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强化产业链知识与相关的实践技能,有了实践的长度和强度,学生才能感知工匠精神的魅力,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接受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熏陶,营造适宜工匠们生存发展的良好企业氛围,同时提高员工自我效能,使之与企业产品质量制造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Bandura,A. el-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215.

  [2] Bandur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NJ:Prentice Hall, 1986:99- 102.

  [3]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4]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J]航海教育研究, 2016(2):23.

  [5]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 2015(6):6-10.

  [6]钱闻明基于行业标准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 2018(11):101.

  [7]李梦卿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 2016(16):21-26.

  [8]赵志红自我效能理论简述[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4):98-99.

  [9] Bandera C. ,Keshtkar F., Bartolacci M.R. ,Neerudu S. ,Passerini K.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Entrepreneurlnsights from Ikujiro Nonaka's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Model(SEC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 ,2017,1(3):163-174.

  [10] Dobrow S R. Tosti-Kharas.Listen to Your Heart?Calling and Receptivity to Career Advice[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12,20(3):264-28

  [11] Gist,M.E Self-efficacy:l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7,12(3) :472 -485.

  [1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自瑞士的创新与启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4):27-42.

  [13]潘建红,杨利利。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与传承[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40(12):101-107.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原文出处:王岚.自我效能视阈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21(07):107-1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