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美术馆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美术教育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6 共3086字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起因

  美术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共教育机构,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是当今美术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是与展览、典藏、研究齐头并重的职能。公共教育作为面向公众普及艺术的窗口,是在提升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身为从事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工作者,却时常充满迷茫,看到国内众多美术馆仍然是以收藏、展览、研究为主,普遍存在公共教育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或缺失现象。甚至有的美术馆的研究人员或管理者至今仍认为美术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同,只要展出作品让其自行参观即可,不需要向其提供过多的讲解与引导,忽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职能发挥。

  中小学生作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重要对象,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内中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处于教师教授课本知识为主的阶段,缺乏充分利用美术馆的美术教育资源,与作品、作者的面对面交流及利用现代美术馆进行数字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演示上都很少参与。虽然自 20 世纪 90 年代美术馆公共教育在国内兴起以来,逐步弥补了中小学课堂教育的缺憾,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在课外的教学延伸。但从目前国内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美术馆教育活动现状来看,尚存在着活动数量不多,活动形式单调,活动成效不佳等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利用美术馆教育资源开展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馆校合作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存在教育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以及未能建立切实可行的馆校合作机制等诸多问题。

  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是当今美术馆的一个新颖、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关系的探索与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其公共教育的性质与意义,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促进馆校合作共进,推动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美术馆和美术类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学界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方面日益增多。一方面,公共教育成为美术馆职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期刊有大量关于美术馆的学术论文把视角投向了公共教育领域。

  另一方面,在中小学美术教育领域,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识到拓展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而美术馆无疑是值得中小学美术教育尤其关注的教育资源。如 2013 年首都师大彭晓雷就从“馆校合作机制”角度深度探讨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和美术馆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互动的有益见解,对本论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 2013 年渤海大学梁晨、2014 年中央美术学院郭希也都从不同角度对美术馆公共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讨论。总的来看,中国学者逐步认识到了美术馆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比如南京师大张圆圆在《浅谈中国美术馆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美术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终身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同时,学者也开始探讨美术馆和基础教育美育的关系。比如华师大教授钱初熹在专着《美术馆教育展望》中,就详细探究了国内外美术馆和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国的美术馆和教育结合提供了多种思路。

  特别是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值得关注。由于在美术馆和美术教育方面发展较早,台湾学者对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成熟。比如廖敦如在美术馆和美术教育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总结出了“美术馆主导互动”、“教师主导互动”等模式,倡导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馆校合作教学。

  刘婉珍的着作《博物馆就是剧场》,则更加相近地探讨了“馆校合作”的种种方案,甚至提出了以美术馆资源为基础编写学校美术课程教材,这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美术教育家、美术教师,还是美术馆教育专家,都对美术馆教育的重要性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同时也提出了美术馆教育同中小学相结合的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上述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美术馆公共教育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国内美术馆及大专院校研究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尚无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与专着,缺少实践性的指导案例与学术理论支持。二是台湾地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相对大陆地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起步较早,由于环境与体制等情况的不同,可借鉴的方面有限,无法满足大陆地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三是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的研究,在理念与责任上,对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机制创新与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尚不完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先进地区对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 1895 年英国就将学校教育法加以修正,允许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并计入有效的课时,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关系。

  1899 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又提出了美术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据统计从 1960 年至 1975 年间,在美国的 4000 多所博物馆中,就有约 90% 针对学校提供学校教育活动,有 70% 的博物馆把开展学校教育活动作为例行工作。1991 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教育着作《卓越与平等(Excellence and Equity)》中提出博物馆是一个公众服务于教育的机构,并且呼吁展览本身应被视为美术馆中最有力的学习和教育工具。“展览即课程”的概念被提出。哈兹尔·莫法特(Hazel Moffat)与维奇·沃拉德(Vicky Woollard)编着的《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教育(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中,对中小学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从观众类型、参观动机、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在 2000年, 盖尔(Geil Davitt)在香港召开的亚太区美术教育研究会上以《美术馆与 21 世纪的学习者》为题,从美术馆教育的角度探讨美术馆与观众的关系,进行了主题演讲11,提出要把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课程中。

  根据上述资料显示,早在 19 世纪末期,美术馆公共教育就已经在学校开始推广,并计入了学校的有效课时,至 20 世纪中叶美术馆公共教育已经在学术界形成了热潮,馆校合作的美术教育活动得到广泛的开展,合作十分活跃,但是理论研究成果有待推进,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展览即课程”的概念被提出后,针对中小学的美术馆公共教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并从参观动机、观众类型、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馆校合作体系。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美术馆职能”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相关文献的阅读,对“美术馆公共职能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相关论文、资料的查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整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基础。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中小学师生参观美术馆展览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施可能性。

  3.调查问卷法:分别调查烟台市芝罘区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美术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美术馆公共教育”目前在小学阶段实施的现状如何,根据数据分析成因,为课题研究打下现实基础。

  (二)选题意义

  1.促进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公共教育作为美术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有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但目前却普遍存在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探讨美术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结合是今后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方向,对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探索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尝试建立生动活泼的教育模式,有助于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

  3.推进中小学生美术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作,改善三方沟通不畅的问题,并以美术馆公共教育为平台,利用美术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公共教育活动,为三方教育的合作提供参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