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6 共4675字

  第三章 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美术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关系

  (一)从理论与实践看二者的合作关系

  美术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既有理论上合作的基础,也有实践上合作的基础。在理论上,美术馆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互动合作的基础是美术学科知识与技巧内容,实践基础是利用美术馆的资源与综合体验。2002 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知,在美术馆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者合作的基础。美术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广美术教育、普及公众审美教育。国内的美术馆与中小学教育合作时,是以美术欣赏与美术史的学习为主,美术创作与美术体验较少采用。近年来国内美术馆与学校在课程设置、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开始围绕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而开展。其实施方式与内容的组织主要依据“课程统整”理论,即:“经验主题统整、社会主题统整、知识主题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

  如今在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为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第一需要的时代里,培养中小学生如何使用美术馆的技能与理念就显得更为重要。美术馆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导览教学、体验互动、教材开发、学生实践、教师培训、流动美术馆等方式实施教育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美术馆资源,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二)美术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特性与共性

  在我国美术馆与学校作为实施美术教育的的两个特定场所,二者既有特性,又有共性。它们因各自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标准、教育资源及教育方式不同,而有着各自强调的重点及独特的职能,扮演着相互补充的角色。“教育”是学校的首要宗旨,学校的美术教育保障了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美术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的基础教育;而在美术馆中,公共教育则是与展览、典藏、研究并重的主要职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更广泛、更深刻、更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根据二者的特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格进行对比。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环境和学校的美术教育环境的区别,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着重于审美教育的构建,学习方式以实物、体验操作的经验为主,强调多元化、个性化的开放性教育,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与美术教育人才,可以最大化的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与兴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美术基础教育,学习内容较为单一化、系统化。在规定的评价体系内,保证美术知识的普及。另外,受我国传统学校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技巧的教学力度大于美术欣赏与互动体验。

  总而言之, 美术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需要要双方协同合作,虽然专业背景、角色不同,但是教育理念与目标一致,所以双方的合作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中小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

  “审美能力亦称艺术鉴赏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于中小学生的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馆公共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感官体验为主,而在这方面每位学生的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培养都起着巨大的作用。美术馆是高雅的艺术殿堂,通过对美术原作的展示,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直接的美术鉴赏经验,使其能获得切身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如政治、历史、文化、社科等方面的学习,增强了审美判断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抵御来自影视、网络等视觉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对美的判断能力。

  美术馆通过把人类物质文化的精华有机的组合,以丰富的内涵和美观的形式吸引人、教育人,使中小学生们在美的展示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它既不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也不同于在图书馆中自我学习。在这里,与获取知识相伴的是欣赏的愉悦,是精神的享受。这一过程使人的心灵得到了陶冶、精神得到了升华。因此,中小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美术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据研究表明,智力是左脑和右脑协同发展的结果,其中右脑主要负责图象、音乐、创意、情感等认知,因而右脑更“感性”,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即是右脑的产物“.科学实验证明,孩子在 8 岁之前,对事物的思考主要以右脑为中心。及早对中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感官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利用美术馆公共教育是开发中小学生右脑机能的较好方式之一,它包括了视觉感受、动手体验、听觉描述、语言理解、个人情感等多种方面。同时,也是促进右脑和左脑协同合作的思维活动,是提高儿童观察能力的最好方法,对于开发大脑的创造力有最直接的帮助。具体情况,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与学校美术教育相比,一是更加强调实验性,是一个全方位的互动体验过程。中小学生在参与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时,面对作品真迹,其色彩、线条、肌理、构图以及展览的整体环境都对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二是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还包括艺术资料、创作过程、与艺术家交流等内容,生动直观的把艺术原本的面貌展示出来,给中小学生提供对美术教育的整体认识。三是美术馆教育对于感官互动的训练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艺术展览中有很多作品 是利用多媒体、影像技术等声、光、电的铺助,需要中小学生运用听觉进行互动,在体验的同时,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头脑需要紧密配合,这些活动对肢体运动智能与交际智能都有很好的训练作用。四是美术馆公共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分析、判断艺术品的能力,这对习惯了被动学习,依靠书本教材的中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对自身智能的锻炼。

  因此,美术馆公共教育,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利用美术馆资源、生动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不可忽视的方法之一。

  (三)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现状与原因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校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据资料报道,北京大学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至 21 世纪初,对北京市某城区的中小学生作过四次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调查,分别是1984 年的 8.3%、1993 年的 10.9%、1998 年的 13.4%与 2001 年的 18.2%.2004 年石家庄市教育部门开展了”百所学校千名学生“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达到 25%.2011 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对部分省区抽样选取 16472 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障碍达到 20.6%,初中生心理障碍达到17.1%.据统计,我国不低于 3000 万中小学生,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的问题,心理障碍患病率达到 21.6%至 32.0%.可知国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严峻。

  造成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家庭因素。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忙碌、家庭观念等原因,缺少与孩子们在生理及心理的上的沟通及离异家庭的孩子们,缺少家庭中应有的关爱。二是学校因素。在当今的中小学校教育环境下,教学主要偏重数、理、化等基础科目,对于与心理与生理关系密切的音、体、美等课程的教育相对薄弱。同时繁重课业,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三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推动下,社会信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缺乏自我认识与保护的能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美术馆公共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思维方式与社会阅历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美术馆公共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肩负着以美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任务,以及利用美术馆资源营造健康的环境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对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帮助:一是体验创新性。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中小学生可以尽情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造成的压力,表现自身最真实的一面。在参与体验中,中小学生能够发挥能动性,进行主动的再创造,感受寓教于乐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体验”快乐学习“的感觉。二是互动平等性。在美术馆里公共教育人员与中小学生之间不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增进与中小学生的交流。在美术教育的互动中,参与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彼此亲近、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大家都为完成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种友好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处提供了一种成功体验,促进互相对话、互相尊重的良性关系的培养。三是多元合作性。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开放的,更多的是对中小学生审美理念的关注。中小学生通过利用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拓宽视野、建立自信。另外,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许多活动是需要观众共同完成的,通过与不同观众的接触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能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对自我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美术馆公共教育依托其丰富的艺术资源,不仅能够使中小学生接触到艺术品原作带来的感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开发智力,促进心理平衡健康的发展。另外,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游戏式的教育方式,还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他们愉悦身心、建立自信,树立平等、友爱、尊重的人际交往关系。总之,美术馆公共教育作为当下美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将会对中小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美术馆公共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影响

  (一)提升教师的美术教育素养

  随着国内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美术馆公共教育作为学校美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与学校美术教育在性质、场地、职能等方面的不同,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美术教师除了要应适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还应具备较高的美术专业技能与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同时,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使教师应需转换思维、继续学习,重塑角色,掌握现代美术教育技术与社会美育发展接轨。

  在当今形势下,美术课堂教学正向多元性、互动性等方面转化。多媒体授课、影像传达、师生互动等教课形式日益增多,美术教师的审美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才能对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审美教育,而美术馆公共教育正是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培训学校。在这座培训学校,美术教师一是通过美术馆公共教育促进阅读美术史、美术理论、美学等方面的着作,提高美术教学的理论水平。二是通过参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学会艺术品鉴赏、学术评论等内容,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三是通过美术馆公共教育者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能较快提高教师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四是通过美术馆公共教育不同主题展览的举办,深化教师对不同艺术认识及全面艺术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在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合作中,不但需要馆校双方的组织协调,更需要美术教师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如根据美术馆公共美术资源情况和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评鉴标准,再如争取校方的重视和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等,都要美术教师具体的参入和组织。通过这些活动,一是可以提高教师与社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二是提高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三是提高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能力。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