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优选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1-20 共9320字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范文,提供给大家作为一个话题探讨。

  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范文第一篇:试论户外区域游戏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策略

  作者:沈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会带领幼儿开展户外区域游戏,在游戏中部分幼儿会出现带有攻击性的行为。表面上攻击性行为不利于幼儿成长,实际上在其行为后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提升社会意识。教师需要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方法对幼儿情绪进行引导。本文主要对户外区域游戏中幼儿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针对幼儿的行为加以指导,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社会意识。

  关键词:户外区域游戏;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策略;

  Abstract: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teachers will lead children to carry out outdoor area games,in which some children will have aggressive behaviors. On the surface,aggressive behavio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but in fact,effective guidance to them after their behavior can help young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social awareness. Teachers ne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s during children's games,and take effective methods to guide children's emot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in outdoor games,provides guidance to young children's behavior,and adopts effective methods to help young children improve their social awareness.

  Keyword:Outdoor area game; Young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Guidance strategy;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情绪波动幅度较大成长范围。在游戏或者一些活动中,很容易因为小事导致情绪波动出现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引导,幼儿会受到其他同伴的排挤,对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育也会造成影响。同时,对于幼儿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教师与家长都高度重视,多观察幼儿行为,找到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幼儿不良行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攻击性行为.png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危害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幼儿教育活动中,会有区域活动教学,教师会带领学生在区域内进行游戏。期间,幼儿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攻击性行为出现。幼儿这种行为也被称为侵犯行为,幼儿通常会产生肢体上的侵害,对其他人采取打人、咬人等行为;还有一种是权利侵害,例如,幼儿A抢夺幼儿B的玩具等,有霸道的心理;此外,心理伤害也是攻击性行为的一种,表现为挑唆等行为,进而上升到最后一种行为,对他人叫骂。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在开展区域性活动中,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并且在不同区域开展游戏时,幼儿会在娱乐的过程中自行获取需要的工具,这样造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频率高于室内活动。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心身健康极为不利,并且幼儿无法自主地解决行为,会采取告状的方式请求教师的帮助,得不到帮助就会以大哭大闹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幼儿本身的指控能力就差,在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同时,会以将情绪发泄在同伴身上,毁坏行为获得快感,这也使得攻击性行为升级。攻击性行为如不早日矫正,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将伴随着幼儿一同成长,直至成年时期,将不良的情绪越演越烈,严重时还会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

  2.有效帮助幼儿学会正确人际交往

  (1)师生构建和谐关系

  幼儿时期,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对于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学中,幼儿平时接触最多的对象就是教师,接触时间甚至超过家长。教师的举止对于幼儿会产生影响,教师与幼儿之间友爱,保持平等的状态。但是教师在幼儿心中会有独特的地位,幼儿会对教师产生崇拜的想法。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幼儿健康发展,减少攻击性行为有着极大的帮助。

  (2)幼儿与同伴和谐相处

  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幼儿未来人际交往的相处之道。教师在幼儿教学中,需要利用游戏等活动方式,帮助幼儿意识到同伴的重要性,建立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鼓励幼儿团结友爱同伴,乐于分享,提升人际关系。

  (3)家长积极配合

  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组织课外活动,邀请家长前来帮助幼儿共同培养交往能力,使幼儿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家长也可以邀请幼儿的同伴来家里做客,或者带领幼儿去同伴家里串门,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在同伴家里玩耍的过程中,便于掌握交往技巧,提早让幼儿接触社会,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十分有益。

  3.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

  (1)善于观察找出原因

  幼儿年龄较小,在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同时,教师如果言语粗暴会导致适得其反,严重时还会给幼儿的心理留下阴影。幼儿在户外区域有游戏中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不应该先去制止,而是需要冷静的去观察,找到引发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对应的手段去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直接对幼儿行为进行处理,对于涉事幼儿与其他幼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教师需要保证态度温和,照顾幼儿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行为进行引导。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诱因有很多,玩耍过程中,玩具的争夺、不小心口角激发矛盾、或者打闹升级。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的观察,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引导幼儿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在幼儿出现冲突时,应第一时间将幼儿分开,以客观的态度去询问,科学的分析和解决事情。教师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应反问幼儿,让幼儿先对自己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再引导幼儿,指出其行为错在何处,应该如何去做。这样,幼儿可以冷静的对自身行为进行思考和分析,逐渐养成不乱发脾气的习惯,在成长路上健康发展。

  例如,在户外沙地游戏中,幼儿会使用工具将沙子制作成想要的形状。但是会因为抢夺工具,造成矛盾升级出现攻击性行为。一般这种情况,都会是平时比较老实的幼儿被欺负。那么教师这时就应该将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拉到一边进行引导,并告知幼儿:"你今天因为力气比小明(化名)大,就去抢夺他先拿到的玩具。你觉得你做的很对,但是如果出现了你打不过的人来抢你的玩具,你觉得高兴吗?你们都是好朋友,要互助友爱,你想使用铲子,可以和小明说,老师相信他不会不借给你的。"堆沙子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工具不够导致幼儿出现摩擦,教师要积极的将道理讲给幼儿。有时候幼儿园可能会认为,多添置一些工具,或者将打架的幼儿分开就没事了,但是教师应该让冲动的幼儿知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被赞同的,并且在为其讲述道理后,为了避免日后两人矛盾继续激化,教师应该带领幼儿去道歉,并教会幼儿用和平的方式获得工具。在教师的指导下,犯事幼儿将自己听到的教诲,讲给小明,并询问小明是否可以将铲子借给自己。小明平时是性格乖巧的孩子,很痛快的将铲子交给幼儿,并且不计前嫌帮助犯事幼儿一起堆城堡。教师在帮助幼儿解决冲突的同时,也要为幼儿日后的人际交往留下后路,这样处理,两个孩子的脾气来得快去的快,以后还是好朋友。

  (2)正面引导幼儿

  幼儿在家里备受宠爱,在幼儿园也想当小霸王。在游戏中很可能出现自我的表现,导致攻击性行为产生。教师需要针对事情的发展积极协调幼儿,避免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平时的游戏中,幼儿在游戏中会因为抢夺玩具导致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例如,户外游戏中,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因为球归谁发生矛盾。幼儿A想要抢夺幼儿B手里的玩具,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正面的教育:"你自己有球,为什么要抢夺别人的?"幼儿觉得看到别人玩球的时候,没有自己玩的好,觉得这个球应该是自己拥有。教师要告知幼儿:"话虽如此,你虽然玩球很厉害,但是真的把球给你你自己一个人玩可以吗?"幼儿的占有欲非常强,会马上同意教师的要求,教师也要利用这一次的事情给予幼儿教导,将球给幼儿A.幼儿A当时拿了球非常的高兴,自己高兴的去玩了,玩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一个人玩非常无聊,但是因为抢了其他人的球,现在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这时教师应及时出现:"你觉得你拥有了你想要的,现在你快乐吗?"幼儿摇着头说不快乐,教师引导幼儿:"不快乐的原因,并不是玩的不快乐,而是你没有去分享,快乐要大家一起才能出现,你要将你手中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你才能获得快乐。"幼儿会意识到是因为自己抢夺他人的玩具,导致无人愿意与自己玩乐,询问教师要如何去做。教师要鼓励幼儿放下无谓的面子,以平和的方式去向其他幼儿道歉,并询问其他幼儿是否愿意与自己一起玩。幼儿A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的与其他幼儿愉快的玩到一起去了。幼儿面对人际交往可能会不知所措,教师往往观察到幼儿发现不了事情,将看到的转化成方法引导幼儿如何去做,使幼儿养成好习惯。

  (3)幼儿园与家庭联动

  幼儿在教学中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其他幼儿必定产生影响。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对于幼儿出现的攻击行为,不光是教师要注意,家长同样要知情。教师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后,应及时与家长积极进行沟通,针对幼儿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进行指导,家长的行为也会对幼儿造成影响。幼儿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攻击行为。因为幼儿对于家长会产生反作用力,家长在家里看管幼儿时,会因为幼儿不听话产生攻击倾向,这种倾向会作用于幼儿身上,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后,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这种行为不是幼儿自己能消除下去的,幼儿会将攻击性行为对周围的人使用。潜意识会认为攻击行为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一些动画中的内容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动画的暴力场面,幼儿得不到家长的引导,会将其当做学习的内容。

  对此,家长一定要与幼儿教师积极配合。接受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意见,帮助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产生。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在生活中约束自身行为,因为幼儿会有样学样,所以要避免家长给幼儿呈现坏的示范。家长与教师都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积极阳光的形象,幼儿也会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家长是非常守规矩的人,就需要观察幼儿平时观看的动画,确认是否存在攻击性镜头。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告知幼儿暴力行为不可取,引导幼儿接受正面的教育思想,减少攻击行为产生。家校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共同分享幼儿行为,并积极探讨,教师给予家庭引导,共同解决幼儿攻击行为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教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教师基于幼儿行为对问题解决办法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正确看待幼儿行为,并基于幼儿产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引导,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区域游戏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教师通过正确角度对幼儿情绪进行指导,对于双方的发展各有好处,攻击性行为提升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教师则基于幼儿情绪引导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合理看待幼儿攻击性行为,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时机,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华。"学习故事'在吉林市L园户外游戏运用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20.

  [2]赵巧。户外自主游戏下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20.

  [3]谭孟琳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

  文献来源:沈力。试论户外区域游戏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57-58.

  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范文第二篇: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团体游戏治疗探究

  作者:纪伟标 孙遥

  作者单位:珠海市教育研究院 珠海市实验中学

  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游戏治疗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法,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从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入手,探讨游戏治疗的有效性及团体游戏治疗方案的设计,从而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正。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游戏治疗;团体游戏治疗;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纪伟标,珠海市教育研究院,二级教师;;孙遥,珠海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

  一、何为攻击性行为

  攻击就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该行为会对其他人造成身体等方面的伤害,其核心特征为"有意伤害性",攻击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或内部心理状态。[1]参考其他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幼儿出现的攻击行为可定义为幼儿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倾向,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幼儿故意打、推、踢、掐等躯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侮骂等言语攻击行为。攻击性幼儿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易和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而且也不会和他人进行交流,此能力的缺乏最终会对幼儿性格等方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攻击性行为不仅会阻碍幼儿的发展,而且日后也会导致幼儿出现侵犯、霸凌等行为。[2]

幼儿攻击性行为.png

  二、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的理论模式

  心理学家从多个视角解释和说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系统。以Freud和Lorentz为代表的本能论认为,攻击是一种本能。[3]Dollard和Miller的"挫折-攻击"理论指出,人类出现攻击行为并不是因为本能,很多的情况下是挫折所致。[3]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出现攻击行为,实际上是模仿的结果。[3]Dodge基于对信息加工的研究,认为是攻击者没有准确掌握社会信息,进而出现了攻击行为,这也是个体对社会情境的了解产生了偏差的过程。[3,4]不同理论流派对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持有不同的见解。我国学者主要以共情能力训练等手段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干预研究[5],归纳起来主要有精神宣泄法、技巧训练法、认知改变法。

  (一)精神宣泄法

  本能论和"挫折-攻击"理论是精神宣泄说,认为任何一种攻击行为的发生,都是减弱其余一切攻击行为冲动的精神发泄,对敌对冲动做"无害"的释放能有效地减少攻击行为。[6]处理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努力提供情绪宣泄的多种形式和途径,把个体内在的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其次要提高个体自信心,让每个个体都有成功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减少个体的挫折感。

  (二)技巧训练法

  社会学习论认为,攻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攻击不仅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学习而获得,还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实现间接获得,攻击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行为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处理这些问题的技巧。技巧训练可使攻击性幼儿有效地发展各种反应技能,从而更好地控制个人的情绪,提高自控力和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三)认知改变法

  社会认知论强调认知因素在攻击性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的攻击性强弱与他对社会信息的认知方式、认知技能、周围环境以及他以往对攻击性的经验记忆都有密切联系。有攻击倾向的幼儿在处理社会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认知缺乏或偏差的现象。[7]攻击性幼儿容易将他人的行为做敌意性的归因,将别人的行为动机解释为敌意性的,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攻击反应。因此,对于有攻击倾向的幼儿,教师应从改变认知着手,重点帮助幼儿提高接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对情境线索的辨认、标定能力,从而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与环境。

  三、游戏治疗的可行性

  游戏治疗实际上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一种利用非语言媒介手段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由于发展上的限制,幼儿的沟通能力较差,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因此,幼儿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语言传递的信息。英国精神分析师Winnicott认为,外部客体世界与内部主体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过渡,即"过渡性客体",而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幼儿从外部客体世界中抽取出部分元素,以自我为主体进行加工,构造一个主客杂糅的过渡世界。[8]游戏是幼儿用来表达自己的工具,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其体验、情绪、认知、交流、社会关系等。国际游戏治疗大师Landreth提出,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进行自由的沟通,而且能够通过积极的参与学会用游戏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9]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自身的经验、感受等方面逐渐得以表达,因而能逐渐地进行自我治疗。

  团体游戏治疗实际上就是将团体、游戏这两种治疗方式融合起来。[9]Landreth提到,团体游戏治疗实际上就是幼儿和治疗师之间出现的、带有动力特征的人际关系,并且,游戏治疗师能通过游戏、环境的渲染,让幼儿利用游戏,展现自身的想法,找到真正的自我。团体是幼儿的生活基础,幼儿可以学习同伴的行为,通过团体互动提升观察能力,进而提升自我价值感。[9]团体中的幼儿具备一定的同质性,他们能够实现用游戏进行自由的沟通。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团体游戏治疗方案设计

  从各理论流派的分析中可以归纳出攻击性幼儿具备的三大特质:缺乏正向的人际互动技巧,比较冲动,难以控制自己,遇到人际冲突情境时,倾向于采用无效、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判断他人意图时容易采取敌意归因方式,更容易注意和回忆具有威胁性的情境线;标定情绪时有扭曲的现象。[2]因而,在设计游戏治疗方案时,教师可从情绪、人际关系、自我监控力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下面以一个游戏为例进行介绍。

  (一)情绪管理技巧训练

  对于攻击性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其进行情绪管理技巧的训练。攻击性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他们由于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因此采用攻击行为进行宣泄。在游戏治疗的初期,首要的任务是使攻击性幼儿学会选择适当的宣泄方式,进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1.情绪宣泄游戏

  教师可以通过"感觉气球"游戏让幼儿正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感觉,进而宣泄压抑的情绪。

  "感觉气球"游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让幼儿绘制许多气球。第二,帮助幼儿写下能够说出来的感受,将其贴在第一个气球上。第三,对剩下的气球进行命名,命名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问题而取不同的名字,如父母、兄弟姐妹、同学、自己(任何一个与攻击关系有关联的人员)。第四,从第一个气球上,将感受卡片转移,让幼儿发表感受,从而理解自己的感觉,进而建立一种常态,减少焦虑。

  2.情绪辨别游戏

  情绪辨别游戏对于攻击性幼儿而言至关重要。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攻击性幼儿较少输入情境线索,缺乏对情绪的辨认能力,所以,进行情绪辨别的训练能够提高幼儿辨别情绪的能力,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抑制。

  情绪辨别游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提供八个情绪脸谱。第二,让幼儿从脸部表情、生理反应与情境脉络等角度思考,练习辨识不同的情绪。第三,让幼儿在接下来的各种技巧训练中反复练习,体会情绪,通过游戏提升辨识他人情绪与自己情绪的敏感度。

  3.情绪控制游戏

  很多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情绪性的,他们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情绪,进而出现了攻击性行为。学习情绪控制技巧可以提高幼儿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情绪控制可在"叠叠乐"游戏中进行练习,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将幼儿进行分组,各组进行竞赛,分别派出代表玩"叠叠乐".第二,小组的其余成员可以进行干扰,从而使其停止游戏,但是禁止出现打人行为,每次游戏为2分钟。第三,探讨游戏的感受,向幼儿介绍自我对话的方法,通过自我对话让幼儿掌握正向的、积极的对话方式。

  (二)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在人际交往技巧训练中,教师可运用说明、示范、观察、模仿、反馈与强化等社交技巧训练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正向的人际互动关系。幼儿可以先从较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入手,如倾听、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等,然后渐渐深入经常遭遇的人际困境,如怎样对他人的欺负做出适当的反应、与人产生冲突时该怎样反应等。

  1.倾听游戏

  第一,两个幼儿各自拿一张卡片,卡片上可以是动物或者是句子(句子如"我家养了3只小猫""我家养了5只小狗"等),在团队的前面站定。第二,让这两个幼儿学卡片上动物的叫声,并且让其他的幼儿猜这是什么动物,或者治疗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其他的幼儿通过判断站在所说的代表这种动物的幼儿前,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

  2.表达不满的游戏

  第一,木偶游戏。

  通过情境设计,让幼儿用木偶表演处理事情的方式,其他的幼儿探讨其中的优劣之处。例如,设计如下情境:老师批评你没有写作业,你骗老师说忘记带了。在情境的设计之中,幼儿需要准确判断教师的指控是否正确,然后考虑应对方法。

  第二,所有的幼儿进行交换游戏,用对方愿意的方式来交换对方的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当别人拒绝你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在获取别人的东西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有些东西是你想要的,但是怎样都得不到,这种情况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老师、家长都要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角色扮演游戏

  针对幼儿经常面对的人际交往冲突问题,教师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有机会站在相关角色的立场去体会在冲突中可能产生的想法和意图,进而发展幼儿对他人的情感和认知的洞察和同理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母亲、父亲、老师及处在不同情境中的自己,在扮演中体验角色、宣泄情绪、表达愿望,进而达到发展同理心的目标。

  (三)自我监控技巧训练

  自我监控技巧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气控制训练,一个是冲动控制训练。前者在情绪管理技巧训练中已有相关说明。冲动往往很容易造成攻击行为的产生,如果能对幼儿冲动进行控制,就能极大地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冲动控制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在每个技巧的步骤中,要求幼儿学会加入"停止,并数到五""想想看他说了什么"或是"想想看你可以怎么做"等步骤,使幼儿在面对冲突情境时能先慢下来,多搜集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后再反应。

  游戏是一种媒介,是交流的工具,无论采用何种游戏,目的都是要让幼儿通过玩游戏实现自身的完全表达和揭露自我。目前有关研究显示,团体游戏治疗干预对幼儿的情绪行为水平有积极的作用[10],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团体游戏治疗是一种针对幼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有效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团体游戏治疗方案的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够设计出针对攻击性幼儿的可行有效的团体游戏治疗方案。随着幼儿心理健康不断被重视,游戏治疗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应用将越来越广,也必将在幼儿心理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纪林芹,张文新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23):122-127.

  [2]陈秋珠,徐慧青我国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效果及调节因素的元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1-8.

  [3]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15-20.

  [4]王叶,张莉。幼儿攻击性形成的理论解释与影响因素分析[J].儿童发展与教育, 2017(3):6-11.

  [5]李清,王晓辰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3):175-178.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535-554.

  [7]黄正鹄。儿童咨询团体理念与方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239-310.

  [8]卢丽琼,骑宇团体游戏治疗对6岁幼儿情绪行为问题干预之初探[J]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19(1):65-73.

  [9]刘勇团体游戏治疗:借鉴与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2):109-113.

  [10]骑宇,卢丽琼。团体游戏治疗对5岁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19(12):83-87.

  文献来源:纪伟标,孙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团体游戏治疗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12):28-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