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专业推荐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2-27 共6651字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就是从事辅导心理健康的人员,通过心理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使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范文,供给大家参考探讨。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专业推荐10篇之第一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
 
  摘要: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教育理念。班主任,即为班级管理者,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会对班主任有着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需最大限度地把握心理建立教育理念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往最佳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文就高中生常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管理; 高中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群众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都是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因素,其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学习的黄金时期,较初中而言能克服情感上的波动,外形上已基本褪去了稚嫩的气息,但心理上却没有成年人的成熟[1]。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高考、升学、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由此导致心理发展极其易发生改变[2]。但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大多数管理者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渗透,而在平时班集体的各个环节和教育活动中却很少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3]。因此,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渗透到班级日常的环节、教育中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不可言论的作用。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1 高中生心理问题分析
 
  1.1 心理焦虑问题
 
  何为心理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主要有紧张、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错组织而成的复杂的心理情绪反应。社会、家庭、学校这三方是高中生心理焦虑问题的主要来源,高中生的自信心是由其压力下的学业成败的舆论导向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学生在学习中遇见了失败与挫折,且考试前后有着极大负担以及高期望时,学生的焦虑现象就会大大提升。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迫切想要用成绩得到同学、家长、老师的认可,所以焦虑的程度更易表现出来,如急躁、爱发脾气,更甚者还会有逃学、斗殴等现象出现。
 
  1.2 自卑抑郁问题
 
  在高中阶段,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自卑是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是无能软弱的情感。而抑郁则是情绪上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对自我认知上没有完全正确的自我评价,且易与出现评价偏差的情况出现,这会导致同学间的沟通不善,悲观、消极地应对事物,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会越来越低。高中生若出现抑郁症状,会导致学习困难,精神涣散,记忆力下降,厌学,逃学等情况。高中生自卑抑郁心理普遍出现,自我调节好就会慢慢走向正轨,反之,则会深陷其中,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且在某些条件下会造成离家出走、自杀等后果,甚至还有走向犯罪的道路。
 
  2 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要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正确方向发展,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必不可少。心理健康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4]。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辅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身上,从而帮助他们做到自我塑造。
 
  2.1 全方位了解学生
 
  班主任若要做好班级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因此,班主任必须了解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沟通,去了解他们内心以及思想十分重要。
 
  2.2 不同心理问题用不同方式解决
 
  教师在集体心理辅导的同时也要实施个别同学的单独心理辅导,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会有身心发展。当有学生有焦虑问题时,教师需要求学生做到按时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日利用运动、听音乐等方式减轻自身压力;且同学生多多交流。而对于自卑抑郁的学生,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勇气,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3 多家访,了解学生
 
  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的方式[5,6]。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在学校的表现,还需要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教师经常同家长沟通,交流情况,共同去商讨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去解决其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2.4 作学生的倾听者
 
  班级管理者在对于学生的咨询过程中,要专注、接纳、倾听学生的诉求,在其咨询结束后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建议,让学生感觉到被需要,被接纳,从而慢慢地帮助其战胜心理问题。
 
  3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事务中都有体现。因此,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必须全面的、深入地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遵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处于一个优美、整洁以及平等、信任的环境中,使得班集体乃至所处校园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完美场所,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安小燕,刘大德.浅谈心理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团体动力发展为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10):67-69.
  [2] 李海文.基于理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7(20):268-269.
  [3] 邵贵元.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79(9):42.
  [4] 朱旭.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心理月刊,2018,13(8):18.
  [5] 隋英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54-56.
  [6] 周小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结构及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6):33-36.
 
  文献来源:荆荣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4):60.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专业推荐10篇之第二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才有可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果,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位同学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投入全部的较大的精力,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学科; 课堂教学; 弱势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来被提上日程,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人才,同时,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应该从课堂内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我国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青少年今后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逐渐加大,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树立起一定的防挫折信念,语文教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心中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时能够构建现代的和谐校园。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开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趋势,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的心理素质是较弱的,在面对各种挑战与挫折时,往往会使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在语文课堂上,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课堂之中,可以使弱势群体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感受到困难是可以被战胜的,从而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我国的素质教育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
 
  3. 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改革。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改革,心理素质教育中融入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在现代环境下向学生传授了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方法与途径。语文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医预防和疏导学生为主,在一个尊重信任的环境中,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给学生非常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感受到自身的潜力所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心理健康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如
 
  何在人际关系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修养和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
 
  2. 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
 
  一般而言,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可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一部分当中的弱势群体,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说在进行语文课程之前,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事业用能力,在进行语文考试时,学生在考试当中是否会出现焦虑,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或厌学等问题,语文教师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程。
 
  三、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向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育环境。
 
  我国的教师大多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是一脸严肃,在课堂上,以威严的形象示人,在课下也没有对学生显示出和蔼的笑脸,这对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而言,是极其不利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语文教师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在非常有爱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激励学生,赞美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对于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在课堂上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如果语文教师在走进讲台时,非常的有激情,有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满面微笑的,那么学生也会得到教师的感染,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听课,能够更好地掌握住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如果语文教师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地进入教室,半径内的学生也会出现低落的情绪,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地加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自我表现带来的满足感与存在感。这也是一种心理与健康教育的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能够逐渐地打开心扉,进入课堂,从而变得更加积极活泼开朗,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2. 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每篇课文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课文,在讲解课文的过程当中,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式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利用教材当中的课文,向学生传达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真诚的品质。语文教材是学生每天都必须阅读的内容,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每天都能够感受到教材当中积极情绪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困难与挫折的态度也会发生改观。学生的良好品质是促进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客观条件。在学习课文《皇帝的新装》时,语文教师通过剖析皇帝昏庸和皇帝身边的惯例,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向同学们阐述如果在虚荣背后迷失了自我,那么,将会在之后的人生发展当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真诚的品质,走出自己心灵的误区。
 
  3. 语文教师应该将情感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真语文课堂需要情感作为辅助,语文教师应该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师积极饱满的情绪。如果语文教师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向学生讲授知识点时,学生也容易被教师的情绪带动,进而在课堂上也能保持昂扬的精神动力,以更加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融入课堂的学习当中,若有缘,教室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向学生传递热爱生活的态度。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若语文教师针对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进行谈话,则会使班级当中的某些同学对这些同学产生异样的眼光,若出现这种情况,则会让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感觉受到了伤害,当时会更加自闭,将自己完全封锁,不和别人交流,这对这些学生的人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学习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语文教师应该用抒情的语调,饱满的态度来讲授这篇诗歌,这篇诗歌通过规律的想象,探索了人生的真谛,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未来的感情,他的想象非常的奇特,联想非常的巧妙,意境非常的优美,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感染力,声情并茂地向学生描述一个美好的未来场景,使学生在这美好的畅想当中,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 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榜样的作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
 
  良好的性格是促进人生发展重要的元素之一,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性格可能不是那么开朗,在性格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榜样的作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品质。榜样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从榜样的言行举止当中,弱势群体能够学习到很多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同时,能够弥补自身的性格缺陷,促进自身良好性格的形成。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弱势群体进行表扬,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恰当的肯定,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正确对他们进行心理的引导,这些方式都是语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诗人面对困难和存折时的态度,从而以诗人这种达观的态度来勉励自己,使自己向诗人学习,用非常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困难永远都成为过去,只有积极生活,才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走完人生的道路。
 
  5. 帮助学生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
 
  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固步自封只会导致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自身所教授的学科,帮助学生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现在社会存在着很多的不良因素,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同时,弱势群体的心灵较为脆弱,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在讨论的过程当中,逐步完善自身的品格,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可以使弱势群体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自身的分享,增强弱势群体的责任感,这是帮助弱势群体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四、结语
 
  怎样将心理健康教育以正当的手段融入到语文课堂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状况,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状况,语文教师不能够把自身的观点强硬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语文教师应该以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去协助同学能认识自我,不断地战胜自我,帮助弱势群体去接纳自我,发挥弱势群体自身的能力,使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能够达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峰,徐伟.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研究及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7).
  [2]周琢虹.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35).
 
  文献来源:唐彩霞.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07):125-1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