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2 共13041字

  第二章 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商业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国内外的商务界和学术界,已然成为现如今探讨新经济问题的焦点。本章主要就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定义及构成要素、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和零售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并分别对相应部分研究中的普遍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2.1 商业模式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作为进行商业模式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自有其综述的必要性。商业模式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亦源于多个学科,如战略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由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其自身定义和构成要素所决定的,所以进行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往往有价值理论、资源观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63]
。在此,研究选择最被商务届和理论界所广泛使用的价值链及价值网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2.1.1 价值链及价值网理论

  价值链(Value Chain)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着名战略学家 Michael Porter(1985)提出的[64]。“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部价值增加的活动归为“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的基本活动”和“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却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的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并把能够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称之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战略环节”,这也是企业着重关注和培养的重点环节。因此,该理论可作为企业分析、确定和巩固自身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该理论揭示了企业所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但是 Michael Porter 所定义的价值链是利润驱动的,并且所关注的价值活动过于狭隘,故而不少学者认为基于该价值链理论构建的商业模式更适用于分析制造企业,而不太适用于分析服务企业,特别不适用于现如今的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Peter Hines(1998)在 Michael Porter 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把供应商和顾客纳入价值链中,提出与 Porter 价值链驱动力相反的价值理论:其认为需求才是整个价值链的驱动力,满足顾客需求才是生产的目的,而利润只是其副产品;哈佛商学院 Rayport&Sviokla(1995)更是提出了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概念,并认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来自于实体和虚拟价值链的双方面竞争[65]。这两大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Porter(1985)价值链适用范围和使用大环境的不足。Brandenburger&Nalebuff (1996)提出价值网(ValueNet)理论,其认为价值网是由包括企业、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者五要素的广义客户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结构[66]。该理论强调以客户价值为价值链重构的核心,强调整个生态系统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作用,脱离了传统价值链的线性思维模式。

  在对商业模式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基于价值链和价值网的商业模式研究不在少数,甚至可认为几乎所有研究的理论基础都或多或少牵涉到“价值”理论。

  但是,价值链(网)理论相比于商业模式,无法完全解释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而商业模式恰恰能弥补该理论的局限性。本研究把商业模式视作企业价值链(网)的一个函数,利用价值理论把企业价值链(网)要素进行分拆,再经由商业模式把这些要素与其它关键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构成了商业模式的分析模型。

  2.1.2 资源基础理论

  Selznick 于 1957 年首次在其所着《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提出“独特能力”概念,揭示了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RBT)的核心思想;于 1959 年,Penrose 在其所着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一书中提出“组织不均衡成长理论”,使 RBT有了理论支撑;直到 1984 年 BirgerWernerfelt《基于资源的企业观》入选“年度最佳论文”之后,RBT 才获得了应有的重视;然而现代企业资源观之父 Barney(1991)的 Firm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一文发表之后,RBT 即获得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战略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

  RBT 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各种异质资源的集合体,异质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来源,也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逻辑中心和出发点。RBT 建立在资源的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两个前提假设基础上,可解释为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可使得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然资源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特性(非完全流动性)是竞争优势持续存在的关键。

  然而,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租金会吸引其它企业前来效仿,资源能力异质性将会在此过程中消散,同时,异质性资源作为企业生产要素,也难逃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这就要求企业把战略重点放在如何辨别特殊资源、凝聚企业焦点,如何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建立外部网络(合作、联盟等)的方式进行不断的资源整合和创新。

  RBT 从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全面的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弥补了以 Porter 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五力模型、价值链理论、钻石模型等)过分关注企业外部环境而过少关注企业内部因素的局限性,拓宽了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范围,明晰了环境相同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绩效差异来源。

  虽然只有少数学者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的商业模式研究体系,但是把企业资源和能力列为商业模式重要构成要素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如 Amit&Zott(2001)[25]、罗珉教授(2003,2009)[28-29]、马君(2007)[30]、Mark Johnson et al.(2008)[35]等人的研究。但资源基础理论自有其局限性,如按照此理论推测:不具备异质资源的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是零概率事件,拥有相同资源的两家企业产出应相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故而研究认为,相比之下,商业模式能更好的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

  2.2 商业模式的定义及要素构成
  
  “Business Model”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 Bellman&Clark(1957)发表在 OperationsResearch 的学术论文中;并于 1960 年第一次以标题和摘要的形式出现在 AccountingReview 中;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Konczal&Dottore 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次使用“Business Models”专用术语,此后商业模式被应用于的信息管理领域中的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时,商业模式概念被使用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信息技术领域[105]。之后,互联网的普及、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依赖工业技术的产业扩大、对“金字塔底层”问题兴趣的增强等因素促使商业模式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实现了爆炸式增长,预示着商业模式的内涵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

  Ghaziani&Ventresca(2005)通过 ABI Inform 数据库对 1975-2000 年间包含“商业模式”术语的综合管理类文献进行统计,共计 1729 篇[13]。其中,在 1995 前之前的期间里,“商业模式”出现频率较低且较为稳定,总计不过 166 篇文章;而自 1995 年以后,其研究频率直线上升,在短短 5 年中就着有 1563 篇文献。

  在此基础上,Christoph Zott et al.(2011)对 103 篇商业模式文献进行分析,把统计年限延至 2009 年 9 月,通过 EBSCOhost 数据库的检索,共计 8062 篇文献提及“商业模式”术语,研究暴增转折点亦在 1995 年,且这些文献中仅 1202 篇源自学术期刊,其它源自非学术期刊。另外,这些文献中的 37%没有提及商业模式概念,19%通过引用他人文献进行定义,44%通过对主要构成要素的阐述对商业模式进行概念化或明确给出商业模式的定义[14]。这些统计不仅反映了商业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同时显示商业模式的学术研究似乎落后于实践,另外还反映出,由于缺乏明晰的定义标准,在具体研究中,学者们的主观性比较大,偏向强调与自身研究目的相关的商业模式要素,使得商业模式研究重点分散、混乱,该方面研究的爆炸式增长更是增加了统一观点形成的难度。

  Michael Morris et al.(2005)在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历程与关键决策变量的基础上,将商业模式定义划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整合类(包括价值类)三大层次结构,以展示了伴随企业从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的生命周期中,企业所关注的关键要素类型和企业所适用的商业模式也会从经济层、运营层再到战略层进行演变[15]。借此,并在进一步考虑商业模式概念及其要素构成特点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论文将从经济类、运营类、价值类和整合类4层次对其进行分别阐述:

  论文摘要

  2.2.1 经济类商业模式

  Stewart&Zhao(2000)兼顾商业模式的短期盈利性和持续盈利性,认为其是对企业收益获取及收益保持的逻辑表述,并认为收入流和成本结构是商业模式最基本的两大要素[16]。同样的,Rappa(2000)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盈利模式,最基本的意义是指做生意的方法,并特别强调和规定了企业所处价值链位置与企业如何获取利润的逻辑[17]。

  Afuah&Tucci(2000)从相对竞争优势视角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定义,其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创造相对于竞争对手较多且更优质顾客价值以赚取利润的逻辑方法,并对构成商业模式的八大要素:顾客价值、范围、价格、收入、实施、关联活动、能力和可持续性等进行了详细描述[18]。但该研究只是对商业模式要素进行提取和罗列,并没有对要素间关系进行分析。

  经济层商业模式强调商业模式的盈利性和持续盈利性,并把其抽象概括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核心逻辑,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层面。相关决策变量包括:盈利模式、收入来源、定价策略、成本结构、最优产量等。前期许多学者从该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定义,但由于该类定义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商业模式概念和盈利模式概念,故而并不被经常采用,在实践中更适用于注重生存能力塑造的初创企业或小微企业。

  2.2.2 运营类商业模式

  Timmers(1998)把商业模式界定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结构,是较早从经营系统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界定的研究。它对经济活动中每一要素所产生的收益及来源进行描述,并可通过企业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的调整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14]。

  Amit&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供应链成员(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等)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的描述,是通过把握商业机会创造价值的交易结构、交易内容和治理框架[19]。

  基于交易联系活动的事实,Zott&Amit(2010)进一步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并认为商业模式是超越焦点公司的、跨越边界的、相互依存的运营活动系统[20]。

  Linder et al.(2001)把商业模式的本质看作是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组织系统,并基于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对价值主张、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组织形式、商业流程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关系等八个要素进行了界定[21]。

  马君(2007)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22]。

  运营层商业模式重点考虑的是能为企业创造出新价值的内部流程、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的设计,把以业绩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类商业模式扩展到整体运营结构层面。一般情况下,相关研究都是把商业模式的运营层面作为经济层面或价值层面的支持系统看待。因而,相比之下,运营类商业模式更适用于注重企业内部结构完善和资源能力打造的成长期企业。

  2.2.3 价值类商业模式

  Dubosson et al.(2002)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以实现价值增值、维持现有客户资产、实现持续盈利为目的,进行价值创造和价值提供时所形成的企业内外关系网络和企业结构[23],该定义强调价值和持续盈利的基础上,最终把商业模式本质概括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生态系统。

  钟耕深&孙晓静(2006)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逻辑结构,其认为企业价值创造和获取是企业定位、产品(服务)行为、客户定位和市场进入等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24]。

  Chesbrough&Richard(2007,2010)从价值主张阐述、价值创造和价值捕捉 3 大核心维度考虑,把商业模式进一步划分为由价值主张、核心竞争战略确立、价值网络定位、市场细分、成本收益结构评估和盈利机制识别等 6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联接而成的网络结构体系[25-26]。

  Teece(2010)把商业模式看作是对客户价值主张和企业价值传递的可行收益结构和成本结构的逻辑、数据和其他证据的阐述[27]。

  由此可见,价值类商业模式把企业经营目的锁定在价值创造上,所关注的相关核心要素主要是价值流(价值主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打破了企业只关注自身盈利或内部经营而忽视其它价值主张和价值获取的状态。在实际运用中,其往往作为整合类商业模式的核心部分得以阐述。

  2.2.4 整合类商业模式

  西南财经大学罗珉教授(2003,2009)和马君(2007)对“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或组织在明确自身内部资源和能力、所处外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用于组织整合企业广义客户(利益相关者)以获取超额利润的战略意图、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并把商业模式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价值主张、核心战略、组织结构、运营机制、资源配置、价值网络、产品服务和盈利能力等八个要素维度及其相互关系来构建[28-30]。

  Osterwalder&Pigneur(2002,2004,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指特定实体(如企业)在进行客户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过程中所有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可持续盈利的要素系统集合体,并通过构建 BM2L 模型来说明特定实体商业逻辑的概念性的工具[31-33]。

  李振勇(2006)在其专着中把商业模式界定为把整合企业运营系统中利益相关的各要素而形成的一套完整高效的、能为企业达成持续盈利的且具核心竞争力的逻辑运行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34]。

  哈佛大学教授 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cn & Heiming Kagermann (2008)在《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中提出,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流程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成功商业模式构建的三个必要要素。该客户价值主张强调为客户带来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盈利模式则指通过收入模式、成本结构、利润、库存周转率等因素为企业产生价值,关键资源和流程则对企业价值主张传递有着支撑作用[35]。

  近几年有关商业模式定义大多属于整合类定义,其把商业模式抽象成由多层次要素集合而成的系统概念,即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各要素的集合体,且更关注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要素构成及内在关系。总的来说,这种商业模式定义兼顾商业模式的系统层面和操作层面,因而对企业进行商业模式设计与实践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价值。

  通过以上对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要素的研读,研究发现了以下规律:1)商业模式强调企业组织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正因此,商业模式有着多构面和多层次特点,这导致其研究目的及视角的多样化,进而导致商业模式定义及要素至今仍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混乱状态。2)商业模式的本质对价值创造和获取机制的诠释。尽管商业模式定义纷繁多样,但还是在学者们的逐渐探索中凝结出商业模式的精髓和核心——企业为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定位、价值获取、价值传递和价值分配的基本逻辑和系统统筹。3)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现实的描述和简化,强调价值系统构成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保证了商业模式的整体性,构成要素间关系的变换则表征着商业模式的演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价值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统筹以促进整个系统尤其是企业自身价值增加的核心商业逻辑,并从商业模式要素分解视角来实施相关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视角对商业模式本质进行深入研究较为可行。

  2.3 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随着各界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不断关注,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也成为了热点问题。目前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商业模式属性差异、构成要素差异和所属类型差异三大角度来对商业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2.3.1 商业模式属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2006)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 765 位全球企业和公共部门的领导人进行访问发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率及创新的程度、分配给商业模式创新的精力多寡与企业财务绩效和 CEO 的业绩成正相关关系[11]。该研究主体的权威性、研究样本量之多、样本采集范围之广均加大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使之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在 IBM(2006)研究的基础上,Giesen 等人(2007)针对 35 例最佳实践案例,把商业模式创新划分为产业模型创新、收入模型创新和企业模型创新三种类型。研究发现,无论哪一类型商业模式创新都能促进企业成功,并且拥有高效执行力和正确战略导向的模式创新类型更易走向成功;将工作重心放置于外部合作和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式创新类型最为普遍,占案例总数的 42.8%,并且相对于新成立企业,关注合作网络模式创新的成熟企业能获得更佳绩效[36]。该研究不仅细化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而且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每种创新类型具体创新途径和创新绩效,对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和实施具有强有力的示范指导作用。

  Amit&Zott(2007) 在对 190 家欧美创业型上市公司进行了相关研究后发现,商业模式创新程度和效率水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性,并且兼顾创新和效率的商业模式设计能承诺更佳的绩效水平,但商业模式创新程度及效率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具有不同包容水平的资源环境下的差异不显着[37]。该研究开启了学术界对商业模式效率属性和创新属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先河。

  Amit&Zott(2008)在自身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权变理论,把商业模式作为产品市场战略和企业绩效间的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商业模式无论与差异化市场战略还是成本领先型市场战略相结合均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即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市场策略具有互补性,尤其是对市场新进入者来说,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38]。总之,该研究对企业产品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匹配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二者匹配性越高,企业绩效水平越高。

  Amit&Zott(2009) 在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属性的基础上,引入锁定和互补两大属性对 Amit&Zott(2007)研究的进行补充和扩展,并认为商业模式设计过程需要同时关注这四方面因素。其中,创新的内容有独创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方式等,锁定的对象为利益相关者,互补是指价值活动的组合,效率是指通过重构价值活动以节约交易成本。研究发现效率和创新程度越高,企业获取的市场价值就越多,而锁定和互补不能够对企业核心价值产生显着影响[39]。
  
  郭毅夫(2010)从商业模式创新属性出发,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其把商业模式创新划分为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价值创造模式创新、价值传递模式创新、界面规则模式创新 4 种类型,以销售增长、市场份额、投资回报、成本节约、网店扩建和员工增长来衡量企业竞争优势。运用 SEM 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除价值创造模式创新外的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价值传递模式创新和界面规则创新均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价值创造创新因缺乏价值传递过程并不能对企业竞争优势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40]。该研究强调界面规则的有效设计和需求与供给的高效联接方可有效实现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的过程,才能获取最大效益。

  蔡文彬(2012)在 Amit&Zott(2007)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迁移到创业板上市的135 家企业,验证了创新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效率型商业模式及兼顾效率与创新属性的商业模式设计却不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力[41],该研究成果证实了 Amit&Zott(2007)的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创业板企业。

  同样的,杨洋(2007)在 Amit&Zott(2007)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迁移到电信服务供应商,却得出与其相反的结论:创新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和)不存在显着影响,而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却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42]。

  故而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属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显着性会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李炎炜、王翔和孙柳苑(2013)亦对 Amit&Zott(2009)的研究进行了扩展。其运用江苏省 180 家双创企业样本资料探讨了对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盈利性、成长性和效率性绩效)关系:商业模式新颖属性与企业盈利和成长性指标显着相关,效率导向的商业模式设计只与企业效率绩效相关,授权导向的商业模式设计三类企业绩效均相关,而整合导向的商业模式设计与三类企业绩效均的关系均不显着[43]。该项研究扩充了商业模式属性,而且细化了企业绩效维度,研究本身更具丰富性和针对性。

  胡宝亮(2013)通过对 173 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层次分析发现,商业模式效率维度、新颖维度和互补维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着影响作用,锁定维度则不然[44]
。该研究与 Amit&Zott(2009)研究成果均表明了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显着正向作用、同时锁定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不显着却在互补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着性上存在分歧。

  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术研究着还是咨询公司都有从商业模式属性(创新、效率、互补、锁定等)角度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分别为 Amit&Zott 和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并且,国内研究人员多以借鉴和发展国外研究成果为主。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发现,专注于创新、效率、授权导向的商业模式设计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并因绩效维度的不同而有所差,而兼顾创新和效率属性的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作用不显着。

  2.3.2 商业模式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Thomas (2001)围绕企业运营供应系统,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客户、供应、渠道、资源、流程等)视角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该研究视角比产业分类能提供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45]。该研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从企业内部要素来分析企业绩效的研究思路。

  Aziz&Mahmood(2011)以马来西亚202家生产制造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试图论证利益相关者、技术、价值创造和价值捕捉4个商业模式要素与中小企业绩效水平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只有技术要素对中小企业绩效水平与成功有决定作用[46],该研究成果与公众的传统认知存在一定差异。

  Roux (2011)把表征商业模式特异性的,由资源、能力、体制和价值主张 4 要素构建的模型应用于法国液化空气公司的案例研究中,研究发现,由于重工行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较低和高度集中分布,决定了掌握关键资源和技能对这类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程度[47]。该项研究与前一研究相同之处在于,都佐证了技术要素对重工或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张晓玲,赵毅和李东(2011)以 214 家仅有唯一业务模式的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企业数据,基于匹配理论,运用 SEM 证实了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匹配性有助于企业获得更佳的企业绩效和竞争地位,具体体现在业务增长和盈利水平的提升上[48]。

  文亮博士(2011) 在 327 家处于湖南、浙江、青海三省的创业企业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其以商业模式为中介变量,从客户价值(产品,服务,品牌)、内部价值(企业价值,企业资源,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合作价值(价值链价值、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影响力)三个维度/9 个要素对商业模式构成进行了剖析,探索了商业模式、创业资源(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机理[71]。研究发现创业资源对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小于间接影响,从而验证了商业模式在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关系间的显着中介作用,说明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在既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存活率并获取核心竞争力。

  罗倩,李东和蔡玫(2012)在 Amit&Zott(2008)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该研究依据构成商业模式要素分析模型的价值主张、市场细分、竞争战略、成本与利润、价值网络和价值链 6 要素来衡量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来衡量企业的盈利性水平,以净利润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来衡量企业成长绩效水平,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二者匹配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性业绩指标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对成长性业绩指标没有显着影响[49]。该研究不仅证实了商业模式在技术变迁的价值获取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而且证实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匹配性对企业经营业绩不同维度的差异影响。

  刘卫星博士(2013)不仅探索了商业模式(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和合作价值)及其前因变量(技术、需求、竞争、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关系,而且研究了动态能力(包括机会识别能力、组织重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50]。

  研究结果证实了企业资源、技术变革和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作用显着,而客户需求、竞争强度与组织结构等只对商业模式的部分维度作用显着;资源整合能力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显着,而组织重构能力中介作用不显着,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不全显着。

  由此可见,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视角来分析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这些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商业模式是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的集合,是企业盈利的核心,可以在解释企业绩效时发挥核心作用[51]。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匹配性、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间的匹配性及商业模式与前因变量的匹配性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

  2.3.3 商业模式类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斯隆商学院的 Malone&Thomas et al.(2006) 把 1998 -2002 间美国 10,970 家上市企业的商业模式按照资产类型和资产所有权类型 2 维度划分成 16 类,并以企业绩效(市场价值、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商业模式确实有良莠之分,且出让资产使用权相比于出让资产所有权的商业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价值和更多的利润[52]。该研究的实质是不同资产类型的不同运用会对企业绩效尤其是财务绩效 ROA 产生显着影响,但该研究缺乏实际资源运作的理论框架。

  Weill et al.(2006)基于企业出售何种资产权利而构造了 4 种基本的商业模式类型(创造者、分销商、地主和经纪人模式),和 4 种企业资产类型(金融资产、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以营业收入前折旧(OIBD)、市值(MC)和营业收入(OI)来近似表示绩效水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相对于行业划分方式,按照商业模式进行企业群体划分能更有效的解释企业绩效,因为这种划分方式考虑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研究还发现经纪人模式和地主模式相比于其它商业模式伴随着更佳企业绩效水平;基于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或人力资源的商业模式类型能产生比基于实物资产更高的绩效水平;最后,其就“出让所有权”和“出让使用权”的企业绩效差异性进行了理论剖析[53]。该研究结论较为丰硕,并凭借样本选择范围之广(贡献美国 76%的 GDP)曾被评价为当时最具价值的研究。

  Patzelt(2008)等人把 99 家德国工业生物技术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归纳为平台商业模式(Platform Business Models)和疗法商业模式(Therapeutics Business Models),把商业模式作为公司创始人和公司高管团队和企业绩效间的一个调节变量,经实证分析得出公司创始人和公司高管团队能否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取决于商业模式的结论[54]。由该研究可知,商业模式的设计及创新离不开企业高管的支持和参与,反之,企业高管要想获得良好企业绩效需要足够的魄力来承担商业模式再设计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台湾学者林珍安和蔡进丁(2008)以台湾上市非电子公司为研究对象,把商业模式划分为国际品牌行销、OEM&ODM&EMS、内需型、混合型、利基创新五种类型,并以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和税后盈余年复合增长率来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研究发现,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确有相关性,并且利基创新型商业模式或是未来台湾企业的主流模式,而混合型商业模式经营绩效劣于专注的商业模式[55]。但该研究没有就商业模式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深度研究。

  王翔,李东和张晓玲(2010)在建立由目标市场范围、价值链覆盖范围、资本结构及核心资产四个维度构造成的商业模式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把我国有色金属上市企业的商业模式归为 8 类并作为因素,用 One-WayANOVA 证实了商业模式是企业绩效差异的驱动因素,且商业模式对除运营绩效之外的企业盈利绩效、成长绩效和市场价值维度的影响均显着并依次递减[56]。但该项研究只是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并没有对商业模式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原因和机制进行阐述。

  国内外很多学者和咨询机构依据行业横截面数据、按照一定逻辑维度把商业模式划分为不同类型,来研究商业模式类型差异是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虽然商业模式类型划分视角和依据纷繁多样,但都得出商业模式是影响企业绩效重要因素的一致结论。

  不足之处在于,很少有研究对商业模式造成企业绩效差异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通过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文献的梳理,可见商业模式是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优势来源,创新且具有效性的商业模式可为企业创造优越价值[15],其作为驱动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已被众多学者纳入战略管理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单元。根据对以上研究的统计,论文归纳以下研究规律:1)一类对象:多数学者都是把某一行业或者相关度较高企业群来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大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关注度较高;2)三个研究视角:研究者们基本从商业模式属性(创新、效率等)差异、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客户、供应、渠道、资源、流程、技术等)差异、所属类型(按某逻辑划分的结果)差异三大角度来对商业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3)愈加系统。主要体现在最新的几个研究采取了中介变量和前因变量的研究思维模式。一类是引入影响商业模式的因素(前因变量)考察商业模式效用,另一类是引用中介变量考察商业模式作用路径,亦有研究直接把商业模式作为中介变量以考察其在其它因变量(如市场战略)与企业绩效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使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

  2.4 零售业商业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对零售业商业模式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从商业模式要素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相应模式下的特定零售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和不同模式下的零售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来实施研究,而对其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凤毛麟角。

  黄培和陈俊芳(2003)认为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可归为成本主导型商业模式和价值主导型商业模式 2 大类,前者包含的主要是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而获利的零售业态: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仓储式商场等;后者包含的主要是依靠产品或服务附加值的获取来盈利的零售业态:专卖店、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等[57]。该研究的核心思路是把不同的零售业态模式划分 2 大类商业模式类型范围,极具可操作性。

  盛亚和吴蓓(2008)构建了由四层面所构成的商业模式要素组合模型,分别从客户界面(以顾客为中心)、核心战略(天天低价)、战略资源(先进技术,配套系统,创新精神)、价值网络(建立价值让渡系统)四方面对 Wal-Mart 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 Wal-Mart的低成本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关注其战略资产,这些宝贵的战略资产支持了 Wal-Mart的核心战略、客户利益和价值网络[58]。

  汪旭晖(2008) 为了对商业模式进行有效把握,把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分解成业态发展模式、店铺营销模式、空间扩张模式、资本扩张模式、物流运作模式和赢利模式 6 个子模式,并分别从每个子模式视角对典型中外零售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商业模式是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并对我国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59]。

  原磊(2009)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逻辑,因此把零售业商业模式所能创造的价值总量细分为顾客价值、伙伴价值和企业价值。其认为不同企业在每个价值维度各有侧重,由此构成企业商业模式及其价值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其把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分为客户价值诉求的商业模式、伙伴价值诉求的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诉求的商业模式,并分别以东方广场、国美、沃尔玛为代表企业进行了案例的对比分析,从创新、整合、降低运营成本三方面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出建议[60]。

  张艳(2013)在对中国零售业商业模式变迁进行研读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构成、边际要素构成以及零售商业模式的层级关系。并对王府井“品牌型”商业模式、苏宁电器“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云商模式、万达百货“地产型”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供其他企业借鉴[61]。

  以上均是对特定零售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或对不同模式下的零售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而进行的相关研究,在本论文所能搜集到的文献中,只有项国鹏&周鹏杰(2013)对零售商业模式类型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创造视角,按照价值命题、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实现三个维度把 64 家中国上市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 38 种,并选出样本量大于 1 的 14 组商业模式作为控制变量(因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实证验证了商业模式类型差异对企业绩效(成长绩效、营运绩效和盈利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商业模式具体要素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以达到改良与创新零售商业模式并改善和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62]。该研究思路清晰且论点明确,但是忽略了One-Way ANOVA 分析法适用的三个前提条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