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搭建公路应急管理智能化信息平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0 共4769字
  第三节 提升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一、完善公路系统综合性应急保障队伍
  
  在处置公路突发事件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应急保障队伍作为一支庞大的抢险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负责具体明确的应急任务的实施。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的持续发展,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综合性公路系统应急保障队伍已成为必然。
  
  (一)合理优化应急保障队伍结构
  
  要组建一支综合性强的应急队伍,要根据应急队伍的硬性标准和要求,充分考虑人员的年龄、体格状况、精神面貌等生理条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年龄层、健康状况等硬性指标相互统一。笔者认为,应急救援人员应为年龄不得超过45 周岁,身体健康的中青年男性,面对突发事件的残酷现场能够有很好的体力支撑。
  
  (二)加强应急保障队伍的思想素质
  
  可以采用问卷摸底调查、查阅个人档案资料等方式大范围了解应急保障队伍的基本思想动态、理论知识结构和素养表现等,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应急保障队伍素质提升方案,结合方案内容进行政治理论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培养,通过开设各类学习教育课堂讲座,分批次、按步骤对不同层次结构的应急人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相关应急条例制度、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规划及应急反应能力、抢险小常识等。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应急人员,要加强专业辅导和定期测验,达到与其他人员步调一致,实现平衡发展的目标。
  
  (三)提高应急专业技能业务水平
  
  在理论武装思想的基础上,将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到一个高层次,这个环节是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通过系统学习应急业务知识巩固救援队伍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内容和范围可拓展到更广领域,如学习医疗救护、抗震防汛、现场解救被困人员等,促进业务知识结构化、灵活化。其次,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实战演练、防灾抗灾模拟训练、应急技能大比拼等活动,提高应急队伍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等,真正实现“平时服务、战时能战”的人员技能要求。再次,通过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广泛培养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一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应急业务知识的宣贯,增强全员应急防范意识;二是可适当设定固定的 1-2 个防灾救灾日或周作为本单位长效执行、广泛宣传的宣传日或宣传周,在锻炼应急保障队伍业务能力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我应急宣传舆论氛围,也起到提醒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能松懈的作用。
  
  (四)培养沟通协作的时代团队精神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后,应合理优化队伍内部组织结构,设置应急保障队队长、副队长及联络员,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队长总体负责对应急队伍的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及时与应急指挥中心做好对接沟通汇报,副队长则协助队长做好具体事宜的传达、操作完成,联络员主要负责在常规状态和危机状态下的业务与信息报送。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团队协调一致,加强沟通互助,发挥集体力量共同应对事故,争取在有效时间内减少损失。
  
  (五)充分吸收其他相关行业力量和社会志愿者充实应急保障队伍
  
  在组建本单位专业救援队伍的同时,加强与当地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行业部门的联系交往,了解多方面的应急处置措施,并适当与他们建立应急处置业务往来关系,在遇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可吸收部分专业人员加入本单位应急保障队伍。另外,应充分挖掘应急救援管理中的社会资源,广泛调动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并对他们开展各种技能的深度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弥补救援力量不足的矛盾,提升总体救援资质。
  
  二、设立公路应急抢险专项资金
  
  在公路应急救灾中,涉及到运用大量的人力、机械设备、物资等多种资源,这需要专门的资金供应,仅仅依靠公路系统部门提供资金支持是不现实的。公路系统应积极熟悉目前法律法规,抓住有利政策,主动向上级汇报,将应急处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项拨付,并拓宽应急专项资金来源渠道。
  
  (一)保障财政应急资金的供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 33 条规定,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 1%到 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特殊开支。①而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应急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在财政制度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风险意识。因此,应加大应急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储备充足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应急专项专款制度运行。在数量上,中央预算应进一步增加财政预备费的数额,以保证地方财政资金预备费的预留和使用。在责任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必须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明确划分出资金承担主体,从而避免由于责任推诿而导致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在方式上,在设立充足的财政预备费基础上,地方的资金支持应尽可能地实现多元化的应急方式。在结构上,将财政单纯的用于经济支出的意义转变为提供社会服务的意义,即财政资金可以投入到突发事件的预防上,例如将资金用于修建防塌方设施、预测地震、公路基础安全设施建设等。
  
  (二)充分开发利用应急保险资金
  
  “保险业的出现就是针对各类小概率突发事件的,可以说保险与突发事件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和积极鼓励社会捐助的同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保险系统,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是解决突发事件事后恢复阶段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②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大量受灾群众需要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方面予以更多关注,所以政府应加大危机意外保险的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比如采取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措施,推动商业保险业的发展。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则建立相应的保险策划,提高保险业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危机设置不同的保险级别和金额,逐步引导公众进行长期自我安全保障投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大力募集社会捐助资金
  
  社会捐赠资金的作用主要发挥在事后恢复重建阶段,对应急救灾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捐助资金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提高社会大众的捐助意识,拓宽捐赠渠道。一方面通过宣传、倡导、奖励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公众的公益捐赠意识。另一方面,除了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等民政系统和带有官方色彩的社会团体捐助外,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允许企业或个人设立私立基金会,为民间资金开展各类公益事业开辟渠道。其次,实行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公众对捐款使用途径的监督。应主动发布捐助信息,包括捐助单位、资金去向、资金结余等情况,实现捐助资金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以提高募捐机构的公信力。
  
  三、强化应急物资装备的管理
  
  (一)合理储备和调度应急物资
  
  公路主管部门、地方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和储备方案等基础性制度,有效指导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公路应急部门以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参照点,配设好物资装备,建立中心物资储备库进行物资的集中购买、放置、保存和调度使用。除此之外,严格做好应急物资购买、分类、储存、运输、使用和回收的管理,及时更换使用年代久远的物资装备,做好应急物资的有序更替工作,为公路应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设备资源。
  
  (二)配备优化应急机械设备
  
  针对不同类型的公路突发事件,加大应急机械设备的配备优化力度,如大型专用应急机械放置在国省干线附近,小型通用应急机械设备则均布于各驻点。同时整合当地道桥公司的应急力量,将大型通用机械纳入公路管理部门的应急体系。提升应急设备的科技含量,增强设备使用价值,及时对机械设备零部件更新换代,进行升级处理,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的专业素质水平,合理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必须指定有专业驾驶资质的人员专职驾驶机械,并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性能是否降低,发现问题及时检修,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以待应急之用。
  
  (三)完善并维护公路设施建设
  
  为了降低公路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公路应急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自然气象预估出可能诱发的公路突发事件,如暴雨天气会引发公路挡墙塌方、泥石流等常见灾害,这就需要做好公路挡土墙加固措施,防止暴雨冲刷导致事故发生;如一些国边防公路遭遇雪崩等罕见的自然灾害,则应结合当地实际立即采取相应的公路设施完善手段,将损失降至最低。
  
  第四节 搭建公路应急管理智能化信息平台
  
  探索应急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在固有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战略模式中融入科技创新含量,将大大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间沟通协作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响应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的预警信息化建设大多呈现出片段化,部门与区域间的有效衔接不够,统筹部署的力度还相对薄弱,信息化技术尚未成熟,信息集成功能缺乏多样性和连贯性,仅停留在单纯接收、联动和机械指挥的层次。这些预警系统缺乏科学的灾害动态预测预报模型,不具备智能分析、监控、决策等功能,为灾前提供预测预警的准确度不够高,也无法为灾后处置决策提供支持。加强公路应急预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公路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及融合,使公路应急管理人员在处理事件时,能有效组织、高速运转,提高效能。
  
  一方面,结合应急管理实际需求,建立一套应急预警信息平台,同时这套应急预警信息平台与日常公路突发事件具体业务系统共同运行操作,提高对公路突发事件的预报效率。另一方面,要实现上下级预警信息平台的广泛联通,实现与平行部门如气象、地震、国土、交警等的信息互通共享,自上而下规范信息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模式,确保系统纵横双向的统一筹划和总体施行,确保信息沟通对接畅通无阻,促使预警信息系统发挥出最大效能,从而为应急管理主体提供准确全面的预警信息,加大应急处置措施的预判性、合理性。此外,针对气象预警、公路沿线设施预警、障碍物预警等都应逐步加强科技创新的探索,对气象的预警信息智能化系统能提前预知气象灾害的类型、发展状况;在障碍物的预警方面,可根据障碍物属性设置公路电子定位仪器或其他相类似的设施。
  
  二、加强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软件辅助建设
  
  一类是应急指挥案例统计分类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它的建设思想是:对重大、典型突发事件录入数据库后,对每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处理时间、处理方案等详细内容进行详尽分析和自动分类,根据需求,可进行多级分类,平时,可为决策者提供预警预报;战时,可提供辅助分析决策,改变了单靠人做决策的普通模式。另一类是应急指挥资源储备系统的建设,包括专家、物资和人员等的建设,对应急管理相关资源进行详尽记录储备,通过专家集体会商、物资及时分配和人员的总体调度,为处置公路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应对手段。第三类是安全隐患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作为网络单位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统一交办,由上级部门限定时限、统一督办,消除隐患,防患未然。
  
  三、提升应急信息平台的智能化管理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智能化综合管理,一是要求工作人员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能做到需求明了、业务精熟,对应急管理业务了如指掌,应急指挥系统熟练使用。二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专项部门系统存储的应急数据,工作人员需及时有效提取这些应急数据,经过数据转化分析和比对,最终形成一份可靠的分析结果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应急决策依据。三是在数据提取过程中,务必保证关键的应急数据完好无损,避免因信息系统失灵而出现的数据遗失、缺漏、失真等反常态现象。四是除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外,加强应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首先应明确信息建设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操守、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责任,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不断参加学习教育,尽最大可能运用信息平台和决策系统,达到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