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我国师范生师德意识状况及提升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8 共5862字
摘要

  一、前 言

  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养,师德建设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建设,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从 2008 年到 2014 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标准。

  2008 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2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三个标准将“师德为先”规定为基本理念,强调了教师师德的重要性。2013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指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2014 年 1月,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文件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及相应处罚办法。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给予了师德建设宏观指导,对推动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阶段是未来教师师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师德水平和青少年的建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提高在校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此,为切实掌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现状,本研究对师范生的师德意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了解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状况和提高师范生的师德素养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两所高校各年级的师范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 750 份,回收 750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 732 份,有效率为 97.6%.

  调查的师范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其中本科生 418 名(占 57.1%),专科生 314 名(占42.9%)。本研究编制的调查问卷共有三个一级维度: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倾向。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学历等项目,第二部分是题目,包括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种类型,封闭式问题有单选、多选、十选三三种类型,问卷共计 25 道题。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9.0 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师范生的师德认知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师德认知是对现实师德关系、师德规范及原则的认识,是师德素养最基本的内容。调查从师德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政策文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对师范生“你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进行提问,选择“师德品质”占 71.3%,“教学能力”占 19.1%,“学识水平”占 9%,“科研能力”占 0.6%,大部分的师范生赞同师德品质的重要性,也有一部分未能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问及师范生是否赞同“教师应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选择“非常赞同”占69.7%,选择“比较赞同”占 24.9%,选择“一般”占 4.4%,选择“不太赞同”和“很不赞同”分别占 0.5%,绝大部分师范生赞同这一观点,但有少数持否定态度。在回答“你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时,同时选择“相互关爱”“、相互沟通”、“相互尊重”三项的占 34.7%,选择“相互关爱”、“平等以待”、“相互尊重”占 14.2%、选择“相互沟通”、“平等以待”、“相互尊重”占 21.6%,选择“冷漠”、“疏远”、“敌对”、“相互利用”、“保持距离”等选项极少,在对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师范生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在回答“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时,96.7%的师范生选择“相互主动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有 1.1%的师范生选择“教师只需与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联系”,绝大部分师范生明白教师与家长应建立什么样的关系。问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时,67.5%的师范生正确选择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项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则少选了选项,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还不完全了解和熟悉。在回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了解程度”时,选择“非常了解”的占 1.9%,“比较了解”的占 9.8%,选“一般”占 37.4%,“了解较少”占 40.7%,“一点都不了解”占10.2%,师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法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师范生在回答“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及到校外兼课是否赞同”时,选择“比较赞同”占 41.3%,“非常赞同”占 12.3%,“一般”占 29.2%,“不太赞同”和“很不赞同”分别占 11.7%、5.5%,超过一半的师范生是持赞同意见的,对有偿家教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回答“家长送礼给老师,你认为老师应怎么做”时,选择“委婉拒收”占 51.6%,“视具体情况或缘由而定”占32.8% ,“ 有选择性地收下部分礼品 ”占9.6%,“根据礼品的轻重或礼金多少而定”占 4.1%,“直接收下”占 1.9%,一部分师范生没有认识到收礼行为的不正确,在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认识上有所欠缺。

  (二)师范生的师德情感

  师德情感是师德意识的构成因素,它包括职业情感和对学生的情感,调查涉及职业认同、职业选择、学生安全、困难生、后进生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在回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选择“非常赞同”的占 33.9%,选择“比较赞同”的占 38%,“一般”占 21%,“不太赞同”和“很不赞同”分别占 5.2%、1.9%,大部分的师范生比较认同教师这一职业,也有少数不赞同。当问及“教师职业是平凡的,你如何看待和选择”时,选择“根据具体情况或其他缘由而定”的占 32.7%,“我会坚定自己的选择,坚守教师岗位”占 27.6%,“暂时当老师,有机会就跳槽”占 18.3%,“会考虑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等因素再决定”占 17.8%,“会选择其他职业,不愿当老师”占 3.6%,只有一部分师范生会坚定教师信念,师范生对职业的选择呈现多元取向,师范生的择业观现实性明显。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范生在回答“如果学生遇到安全危急情况时,老师应当怎么做”时,选择“在保全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去保护学生”占 37.6%,选择“挺身而出,保护学生,乃至牺牲生命”占 36.1%,“视具体情况而定”占23.5%,“一番思考后再做决定”占 2.5%,“自己赶紧逃离,不用管学生”占 0.3%,多数师范生认识到教师要关心保护学生,但一些师范生关爱学生的程度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自我意识明显,缺乏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问及“一位学生生病住院了,而因为贫寒没钱治病,你认为作为他的老师应如何处理时”,选择“根据医疗费用多少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定”的占 68.3%,“想其他办法”占 17.8%,选择“借钱给他治病”的占 7.7%,“帮助他支付费用,不计偿还”占 5.2%,“不用管”占 1.0%,多数师范生认识到教师要帮助解决学生的困难,但关爱学生的情感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师范生“班上有一位成绩差、贪玩的‘后进生',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做”进行提问,选择“想方设法,不断帮助提高”占 88.1%,“帮助之后,如果没有进步就放弃”占 5.8%,“偶尔关心鼓励下”占4.2%,“任其自由发展,不用管”占 1.9%,多数师范生在对待这一问题上,认识到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责任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