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浅析大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8 共7857字
摘要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强。然而,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高校各种 “抄袭门”、“剽窃门”、“粗口门”“强吻门”等失德事件频频被曝光,屡遭诟病。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1]在我国第3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总书记指出: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2]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的 “筑梦人”队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只有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一、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师德建设既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话题,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本文所谈高校师德,即“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所在”[3].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重。但毋庸置疑,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和环节。

  (一)理想信念淡化,急功近利思想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功利性等特性,他们不再把做 “蜡烛型”、“园丁型”的教师作为终生追求的理想目标,而是把 “教书”当成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由于缺乏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撑,他们在教学上敷衍了事、科研上无心进取、晋级过程中投机钻营,从而导致各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等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敬业精神匮乏,服务社会意识不强

  面对当前我国消费文化的兴起和贫富差距扩大的客观现实,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了 “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按酬付劳思想,从而导致了他们服务意识淡化、宗旨观念不牢,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有的教师只 “授业”不 “传道”,导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 “重智育、轻德育”倾向;有的教师不注意为人师表,教风不正、行为不端、自由散漫;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上课自由散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教师常常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社会兼职和营利活动,私自创办公司,擅自到外校兼课,为了金钱频繁 “走穴”,抛弃了教书育人的天职。

  (三)法治意识淡薄,以权谋私现象严重

  近年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开始渗透进我国高校校园,侵蚀着曾经的象牙塔。

  部分掌握着基建、采购、招生、财务、后勤等实权部门的领导干部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甚至完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大肆谋取私利,从而走上了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的违法犯罪道路;一些教师和辅导员热衷于搞权学交易、钱学交易、钱分交易、性学交易,利用手中掌握的招考、评审、答辩、评优、评奖等公权来谋取私利,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声誉和形象。

  (四)管理职权不分,保障工作机制乏力

  我国高校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但部分高校仍延续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师德建设要么是多头领导,要么就是单一负责,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工作机制。在这种表面齐抓共管而实质却是软弱无力的考核评价体制下,师德建设的职责权限不清、管理责任不明,具体表现为评价机制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重实绩、轻过程;激励机制不科学,重精神、轻物质;监督机制不健全,重教育、轻管理等现象。更有甚者,师德考评过程中只是搞形式、走过场,没有把考核结果真正纳入到岗位津贴、职称评审、职务聘任、评优晋级等相应奖惩机制之中。

  二、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困境的产生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出现了成才与成人的冲突、言教与身教的矛盾、奉献型与索取型的分化,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根源,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大气候的影响,又有小环境的制约。

  (一)市场化改革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加速转型期,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创新思维、竞争意识、民主观念的整体提升,使人们的思想状况明显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给我国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使其价值观念产生了嬗变。

  1.价值标准从传统走向现代。长期以来,儒家道义伦理思想始终把利益视为师德建设的禁区,强调教师必须奉行安贫乐道、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呈现出浓厚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正当合法的权利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已经丧失了对高校教师的约束力,从而导致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化,追名逐利意识强化。

  2.价值取向从淡薄走向功利。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高校教师也从象牙塔中超凡脱俗的“道德人”逐渐转变为 “社会人”,愈来愈呈现出物化的工具价值取向。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高校教师受利益机制的驱动,认为经典超凡脱俗的价值观已不再适应时代需要,开始以新的价值参照系来衡量自身的社会价值,导致职业道德观发生蜕变和扭曲。

  3.价值观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加剧,传统的价值观内容已经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然而,部分高校教师却在“文化无国界”等思想的支配下,无视西方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存在的局限性,大肆宣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更有甚者通过商业化、娱乐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形式来恶搞、混淆、淡化与否定主流文化价值观,这必然会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

  (二)法制化建设严重滞后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素有 “礼仪之邦”美誉的文明古国,历代统治阶级都强调要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信取人,进而形成了以 “仁”、“礼”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从而维系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然而,这种单纯依靠精神自律的柔性约束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进而阻碍了高校依法治校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1.高校管理过程中法治意识淡薄。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承载着文化传承与道德引领的重任。然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今天,我国高校 “官僚化”“行政化”的治理模式却有增无减,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现象与问题,这必然会造成人类精神家园的坍塌和社会道德底线的崩溃,进而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2.高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互补性,法律主要是回答 “必须怎样”的问题,而道德主要是解决 “应该怎样”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主要是通过一般号召和典型示范相结合,依靠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而没有认识到某些道德问题具有自我膨胀、自我逐利、自我保护的腐败倾向,需要全社会的公共道德约束机制即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障。

  3.高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高校既是文化知识的高地,又是精神道德的高地,教师的失德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放大效应,比其他任何领域更容易摧毁一个社会的良知。然而,自从1994年颁布 《教师法》,首次用法律界定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以来,没有再出台专门针对高校教师出现学术造假、抄袭剽窃、以权谋私以及各种非法交易等现象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加速了我国师德水平的严重滑坡。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