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手机阅读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22 共4151字

  第一章 手机阅读概述

  第一节 手机阅读的内涵。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传统的阅读方式以纸张为载体,是人类最悠久的阅读方式。

  手机阅读是以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向用户提供各类电子书内容,以在线浏览和下载为主要途径,通过对文字或图片的理解获得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内容广泛,包括对手机新闻、手机图书、微博、微信、网络日志等的阅读,也包括线上线下的各种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本文将主要研究手机电子书籍的阅读。

  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手机网民已形成庞大规模,并且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二节 手机阅读的优点。

  手机阅读以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更新与传播速度快、选择性强、检索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手机阅读呈现出许多的优势特征。

  一、阅读载体。

  携带的便携性。手机、钱包、钥匙是现代人必随身携带的三件物品。手机电子书的下载功能和超高内存使手机成为了一座可以移动的"图书馆".随时随地的阅读方式充分利用了人们零散的闲暇时间,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让手机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种随性、便捷的阅读体验。

  经济性和生态保护性。纸质书籍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而电子书籍价格相对便宜很多,甚至有很多书籍在网上是免费开放的。例如市场上价值几百元的正版文学名著,其电子版在淘宝上仅几元钱。另一方面,电子版书籍是虚拟产物,可以反复使用不用担心破损,对森林、书木等生态资源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除此之外,手机阅读可以减少传统传播模式的印刷、物流等中间环节,提高了发行效率,降低了发行成本。

  二、阅读文本。

  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手机阅读内容充实,种类繁多,从手机电子书到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阅读能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选择空间是手机阅读的一大优势。

  超文本的阅读方式。手机作为功能强大的第五媒介,集广播、报纸、电视、计算机的功能于一体,手机阅读以手机为载体,不仅能够提供文字版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提供多媒体内容( 配有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的图书阅览,带给阅读者感官上的视听刺激。

  内容更新速度快。作为一种移动的数字化传播,手机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范围广、限制因素少,手机阅读内容可以像互联网一样随时更新,向读者提供最新的内容。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人们随时都是机不离身,因此信息能及时抵达受传者。

  三、传播模式。

  以个人的信息需求为传播核心。智能手机具备的搜索和内容定制的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想要的内容,各类手机杂志、手机报、电子书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读者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和知识,既提高了阅读效率,又节省了阅读时间。

  阅读的交互性。手机阅读具备双向交互功能,阅读者可以通过手机订阅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读物,通过分享、回复、转载、评论,可以直接与网友分享阅读体验,甚至还可以与作者对话。手机阅读的交互功能实现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手机阅读的缺陷。

  一、手机阅读的内容缺陷。

  手机阅读内容的低质。国内手机阅读题材具有明显的特征--绝大部分都是网络小说。夹杂着穿越、仙侠、星座等元素的言情、武侠、悬疑小说,都是最受用户喜爱的作品类型,而具有思想性、反思性、批判性的经典作品,却不受用户所青睐。

  网络小说中不乏精品,有的甚至被拍成电视剧,但大部分网络小说内容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格调低下,有的甚至颠倒历史黑白,丑化经典人物形象,淡化了优秀文学作品的经典神圣意识,还有部分色情读物更是污染了社会风气,不利于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手机阅读的阅读效果缺陷。

  手机阅读效果的低质。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造成了手机阅读的低质化,具体来说,阅读时长、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影响了阅读的质量。

  首先是阅读时长的碎片化,读者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的片段式阅读,阅读随时都可以被中断、脱节,很难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阅读内容的碎片化,手机阅读的阅读内容简短,既缺乏思想的深度,也不利于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读者的阅读习惯,快速浏览、跳读等阅读习惯让阅读停留在阅读的表层,传统的批注划线、笔记摘抄等阅读习惯显然不适合手机阅读,快速阅读留给读者深入研究、思考的空间很小,因而,手机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

  第四节 手机阅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手机阅读提高了国民阅读率。随着手机阅读的出现,电子书、手机报、电子期刊杂志成为国民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2015 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 58.1%,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手机阅读的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阅读,提高了国民阅读率。

  手机阅读促成文学生态多元化发展。文学创作多年以来为精英所垄断,文学的话语权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文学写作的话语霸权在 3G 时代走到尽头,平民草根的写作意识开始觉醒.手机阅读的出现,让手机文学成为继网络文学之后又一个热点。网络文学给了每一个人非常平等、便捷的平台来证明自己,涌现出一大批网络作家。与此同时,手机的快速传播加快了手机文学的生产、消费、流通速度,激励新的手机文学生产。

  手机阅读创建了一种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模式于一体的新型传播模式。手机阅读的载体--手机,打破了传统阅读时空的限制,手机传播以其传播的互动性、信源内容多样性、传播形式多样性,形成一个新的大众化媒体。

  手机使阅读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使传受主体多元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之间没有第三者的介入,因此传送、接收、反馈的过程十分迅速,创建了一种集自我传播模式、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于一体的新型传播模式。

  二、消极影响。

  手机阅读会对读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手机屏幕的辐射对视力会造成影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青光眼、散光等眼部疾病。长时间拿着手机看,容易引发关节疼痛等疾病。

  手机阅读不利于形成深度意义的思维方式。手机阅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文字的习惯。快速浏览式的阅读方式取代了深度阅读,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当信息铺天盖地涌来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逐渐由曲线性的、逻辑性的、求深度意义的方式向碎片化的、非逻辑的过度。

  部分低俗的手机阅读内容使人们的审美趣味趋向媚俗和娱乐化。手机文学存在粗制滥造和低俗内容蔓延的现象,在消费逻辑的刺激下,手机阅读内容以低俗、媚俗迎合受众,还有部分色情读物更是污染了社会风气,不利于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人们的文化趣味趋向媚俗和娱乐化。

  手机阅读用户的低龄化趋势。拒工信部统计,2014 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 12.35 亿,目前中国人口大约 13.54 亿,平均下来几乎人手一部。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用户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广大的中小学生中,手机不再是"奢侈品".手机阅读亦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网络小说等通俗读物也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开启深层思考、学习的起步阶段,理应阅读更多的经典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用手机阅读通俗的读物起不到启发儿童深层思考的作用。

  第五节 手机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方式的比较。

  人类的信息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历程,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手机的出现,以其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隐私性、贴身性、网络化及用户的海量性,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被称为第五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出现了以多媒体形态为主的电子书籍,使书籍从静止的印刷品转变为动态的多元化媒体,从而使书籍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笔者从传播过程的角度,对传统纸质阅读和手机阅读做出了比较。

  从传播过程的角度来分析,传统阅读与手机阅读有以下不同:

  传播者:精英群体与草根群体的不同。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手机阅读的出现给个人平等的写作平台,平民草根的写作意识开始觉醒,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把关"机制,传播者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纸质阅读的传播者受传统的法律、行业规定"把关"机制的约束,传播者素质相对较高,但是却独占了话语权。

  受传者:受传者的群体分布不同。从受传者的角度来看,手机阅读的受众群体相对局限,集中在青年群体,传统阅读受传者数量大,群体分布广泛。

  综合传播者与受传者两方面来看,手机阅读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读者可以兼具传者、受者双重身份。个体既是阅读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主动转发信息,成为信息传播者,信息的传送与接收之间没有第三者的介入,因此传送、接收、反馈的过程十分迅速。在传统阅读中,传播者处于主导地位,受传者相对被动,信息的传送和接收之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传送、接收、反馈的过程较为缓慢。

  讯息:讯息质量与数量的不同。从讯息的角度来看,手机阅读讯息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阅读内容的个性化,但质量参差不齐,可信度不高。传统阅读恰恰相反,讯息更新速度慢,却更加真实、准确。

  媒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同。从媒介的角度来看,手机阅读依托的手机等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存贮和阅读不稳定,纸质媒体更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但发行成本高、效率低。

  反馈:反馈的模式与效果不同。从反馈的角度来看,手机阅读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上占优势,反馈的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传统阅读在自我传播上反馈可以很深入,有助于深度阅读,提高阅读质量,但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优势不明显,反馈的速度较慢。

  第六节 手机阅读的前景与展望。

  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用手机阅读文学作品、电子期刊杂志的人数逐渐增多,也激发了草根群体手机文学的创作的热情。

  但当前的手机阅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技术层面上看,国内上网资费过高,公共 WiFi 覆盖率低,手机上网速度较慢,手机分辨率不高,电子书格式混杂,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手机阅读的阅读体验。从内容层面上看,手机阅读内容参差不齐,原创不足,缺乏版权意识,这些都是当前横亘在手机阅读面前的阻力。

  尽管手机阅读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总体说来,手机阅读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手机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的垄断地位,形成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随着手机阅读技术的改进和内容的完善,将会使手机阅读更加优质、便捷。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