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我国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5 共40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时期我国生态危机与生态文建设探究 
【第一章】当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分析引言 
【第二章】生态危机概述 
【第三章】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第四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五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当今世界生态危机凸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在世界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爆发,由于历史、地理、国情等原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时代的需求,我国只有通过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理论,科学理解和把握在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正确利用自然规律,并将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来进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只有全面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才能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利用马克思的生态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解决中国的生态危机,并为解决世界生态危机作出努力。由于作者能力以及时间的有限,论文的研究成果较为粗浅,今后将会在工作与生活当中继续探讨研究,争取完善此项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 科学出版社,2014.

  [7](加)莱斯着,岳长龄,李建华译。自然的控制[M]. 重庆出版社, 1993.

  [8](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英)阿尔弗雷德·怀特海。自然的概念[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10]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38.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0.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8]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4] 中国环境报社。迈向 21 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5] 中国 21 世纪议程编制组。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

  [26] 国家环保总局。21 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8]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9]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0] 柴艳萍等。发展的代价-人与自然对抗的结果[M].河北:新华出版社,2002.

  [31] 刘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2] 刘东国。绿党政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3] 许涤新。生态经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4]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5] 刘湘溶等。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6] 乔清举。泽及草木 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7] 傅道彬。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38] 杜向民,樊小贤,曹爱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

  [3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0] 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11.

  [41] 张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价值基础[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1(4)。

  [42] 张首先,张俊。继承、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J].理论导刊,2011(8)。

  [43] 徐文越。论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44] 胡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3)。

  [45] 曹孟勤,徐海红。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

  [46] 侯书和。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J].中州学刊,2005(6)。

  [47] 刘仁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J].教学与研究,2006(6)。

  [48] 方世南。生态权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大亮点[J].鄱阳湖学刊,2011(05)。

  [49] 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50] 徐民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1995(5)。

  [51] 邱耕田。生态危机与思维方式的革命[J].北京大学学报,1996(2)。

  [52] 余谋昌。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诠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3)。

  [53] 蔡陈聪,王艳。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2010(6)。

  [54] 缪昌武。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5)。

  [55] 叶文虎,栾胜基。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指标体系[J].世界环境,1996(1)。

  [56] 蒋有绪,肖文发。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

  [57]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

  [58] 李文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

  [59] 杨卫星。论共产党的执政之本[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

  [60] 王萌。马克思的生态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 2011.

  [61] 才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12.

  [62] 张闪闪。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2.

  [63] 吴霞云。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

  [64] 潘 岳 .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生 态 观 为 指 导 , 构 建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N]. 光 明 日报。2006-07-19(011)。

  [65] 洪银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代化[N].人民日报。2012-10-31(023)。

  [66] 朱同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基[N].无锡日报。2013-11-26(011)。

  [67] 牛新国。资本生态观--从循环经济看绿业社会[N].中国环境报。2005-07-05(003)。

  [68] 陈家宽。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选择[N].文汇报。2013-11-29(016)。

  [69] 贾渊培,谢风华,曾伟民,金永善。能源生态化建设托起中国梦[N].中国能源报。2013-03-25(025)。

  [70] 杨旋。让生态文明助力“中国梦”[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04-19(009)。

  [71] 刘 继 忠 . 实 现 伟 大 “ 中 国 梦 ” 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N]. 四 川 科 技 报 .2013-08-16(011)。

  [72] 孙春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007)。

  [73] 李蕙岚,王玉鹏。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重点[N].人民日报。2013-09-11 (007)。

  [74] 唐洲雁。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N].光明日报。2013-09-25(007)。


  后 记

  时光匆匆,在不经意间发现,我的三年研究生求学生涯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感慨良多。这三年,将对我的整个人生起到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我的学位论文,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这三年的积累、分析和研究所得。在此,我要向该学术领域的各位前辈们表示感谢并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同时,请允许我对以下各位老师做详细感谢。

  首先,最应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导师盖伯琳教授。她为人慈善、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这些优秀的精神和品质都将使我受益终生。三年中我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都与盖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息息相关。尤其在我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盖老师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给予我宝贵的意见,不断指导修改,使我的论文逐步成形并趋于完善。回头再看这篇论文,字句间都凝结着盖老师的心血和教书育人的品质。

  另外,我还要感谢其他几位老师,刘月霞老师、郭建老师、刘彦平老师、王庆江老师、李英老师、李伟斌老师、王晓路老师、武占江老师,谢谢各位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传授于我,使我常受启发。此外,我还要对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同学,杨斌、苗微、周梁山、李盼盼,连同支持和关心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老师于百忙之中来审阅此篇论文。由于本人研究能力尚浅,文中还会有些许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