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物流服务和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来源:物流技术 作者:陈建鑫
发布于:2014-06-10 共4416字
论文摘要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使旅游成为最时尚的休闲放松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居民的旅游支出每年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居民年旅游支出已经超过人均517元,2012年京沪等大城市居民家庭旅游年支出达到11156.7元。

  伴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多地区旅游经济暴露出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物资供应不当等问题,很多景区的进出车辆管理混乱,景区内的物资供应不稳定,不能及时响应较大的需求波动,旅游目的地周边地区的酒店物资配送不系统,旅客行李运送问题常常使景区和酒店形象大打折扣。虽然旅游地经济发展明显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和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研究普遍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潜力,很少从区域旅游经济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角度研究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从需求者视角出发,研究区域物流服务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以便深入拓展旅游经济发展和物流服务间耦合作用研究。

  2、旅游经济发展和物流服务耦合发展现状

  2.1我国旅游物流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扩展,出现了一些跨界融合的产业,如旅游物流和旅游地产等。旅游物流是一种保障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服务,是跨界产业融合理论研究逐渐兴起的研究领域,旅游物流主要是应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技术,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模式。旅游物流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论文摘要

  当前旅游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物流价值链和旅游服务模式等解析式研究方面,潘文军和叶新才等(2008)从价值视角论述了旅游物流的价值实现方法,研究认为物流服务在旅游产业链的运作中起到保障性功能,旅游物流的价值在于物流业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支持作用,同时旅游业的需求扩大也带动了区域物流发展。秦立公、蒋俊美和袁媛等(2011)针对桂林区域旅游产业和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中指出,旅游物流是一种保障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服务,发展旅游物流经济时应当建立一个快速、高效、低成本的集成模式的旅游物流体系,旅游产业和物流产业应当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彭光竹(2010)在山西省旅游物流发展研究中指出,旅游物流需要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为前提,建立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网络系统。均处于服务行业的旅游产业和物流产业可以联动发展创造价值,柔性化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将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使产业间形成良好的促进关系。白海霞(2011)针对云南丽江旅游物流发展的研究中也提出,旅游物流的价值在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可以带动区域物流发展,丽江是典型的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发展旅游物流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协调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将带动丽江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张进伟(2012)在针对张家界旅游物流的案例研究中,基于协同理念视角从物流系统规划、商品物流优化和交通工具的集成等角度,提出旅游物流发展模式。

  虽然多数的学者认为旅游产业和物流业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但是针对桂林、丽江等地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显示,当前的旅游物流体系缺乏合理规划,旅游业和物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理论上物流业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现实经验数据结果显示,物流业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倒逼物流业盲目扩张,导致部分区域已经出现物流业发展不健全、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因此关于旅游物流的研究应当从需求者视角,探索物流服务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和管理模式。

  2.2旅游经济和物流服务耦合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5%,以江苏省为例,近十年来江苏省各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年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可以得到江苏省各市年度旅游收入如图2所示。

  论文摘要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通过酒店客流、旅游行李配送、旅游物资运输、旅游特色产品供销等方面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带动了运输业、物流业和交通业等物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

  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完善的旅游商品物流服务和交通网络的无缝衔接,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苏州火车站广场就有直达木渎的公交车,市内可以乘坐轻轨直达木渎,铁路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直接带动了木渎短途游客数量的增加,客流量的增加意味着当地旅游收入的增加,不但景区收入增加,周边的酒店业和餐饮业也成为既得利益者。虽然木渎的旅游业和物流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物流系统和旅游产业之间是否良性耦合发展,物流业和旅游业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3、构建物流服务和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模型

  3.1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江苏省范围内实地调研的结果,调研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受访者均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物流需求者,不但包括各地旅行社、纪念品销售等旅游产业经营者和工作人员,也包括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和工作人员。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信息调查,包括受访者所处行业和年收入增加率所处范围,第二部分为受访者对于自身物流需求的评价和物流需求满足的评价,第三部分为当地物流服务体系评价,包括物流体系规划评价、商品物流服务评价和交通网络评价等。调查问卷在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扬州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各发放100份,共计600份,回收583份,回收率为97.2%,其中有效问卷为562份,有效率为96.4%。

  3.2研究变量和数学模型

  为考察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物流服务需求者对物流服务需求、物流服务评价与旅游经济的关系的评价,本次研究以受访者所在企业年收入增长率作为因变量y,以此考察每个样本的旅游收入增长情况。根据学术界现有的成熟评价标准,因变量取值分类见表1。

  论文摘要

  选取受访者对物流系统设计合理性评价de_ra、物流服务需求de_need、物流需求满足de_sa、物流服务水平评价de_se、客流评价de_pf等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本次研究将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利润率按照研究经验划分为五类,形成有序的样本数据,因此选择排序选择模型分析样本数据。假设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y*,此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论文摘要

  式(1)中,de_ra和de_need等是解释变量,αi是解释变量系数,εi是独立的随机误差项。潜在变量y*和因变量y的关系如下:

  论文摘要

  若 εi的分布函数为 F(x),则因变量 y 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论文摘要
 

  由于随机变量εi是独立分布序列,因此选择最大似然法估计解释变量系数和随机变量。

  4、实证研究结果

  4.1信度检验结果

  本次研究应用Eviews7.0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在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信度检验主要检验原始样本数据是否趋于一致,若原始数据同质性高,则样本数据的信度就较低。本次研究收集到的原始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

  论文摘要

  从信度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0.7,说明调查问卷可靠性高,原始数据样本的可信度较高。

  4.2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论文摘要

  从表3中可以看出,卡方值x2/df、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标准拟合指数NFI和非标准拟合指数NNFI都达到了评判标准的要求,相对拟合指数CFI虽然略小于标准值,但是实际研究中这个差值还是可以接受的。整体上来说,研究所建立模型基本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

  4.3效度检验结果

  为检验本次实证研究结果反映研究主题的程度,应用KMO测度和巴特利球度检验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论文摘要

  从表4可以直观看出,KMO统计量为0.865,球形检验值Sig.等于0.001,研究结果可以说明物流服务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4.4实证结果分析

  论文摘要

  从表5中可以直观看出,因变量划分的五个等级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而且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年净利润越高,受访者越不认同物流服务促进其发展,结合受访者对客流量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客流量在逐年快速增加,但是相应的配套物流服务体系没有建设完善,换言之,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使高峰期时段受访者的接待能力不足,普遍存在发展瓶颈。而物流系统合理规划、商品物流服务改善和交通网络无缝衔接是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时,变量指标会促进调研区域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解释变量系数为负时,变量指标会制约调研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物流系统设计合理性评价变量de_ra系数为负,说明调研区域的物流系统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需求变量de_need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为正,说明调研区域的物流服务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而物流需求满足变量de_sa的系数为负,说明物流服务需求增加却没有得到满足。物流服务水平评价变量de_se的系数为正,说明整体上调研区域的物流服务处于中上水平。客流评价变量de_pf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客流量持续增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内各个调研区域的物流系统设计基本达到了需求者的要求,但是仍有很大的待完善空间。调研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旅游地物流服务体系最表面的问题体现在客流高峰时期车辆进出调度不合理,旅游地的物资供应不足或物资周转不畅通,经常有旅客投诉行李丢失或未按期送达的问题,因此本次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旅游经济和物流经济的耦合发展。物流业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也可能制约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扩张的瓶颈,因此发展区域旅游业之前应当首先协调各个产业间的发展规划,使物流系统建设能够为客流周转、景区间交通无缝衔接和物资运输周转效率提高提供现实基础,避免出现黄金周或旅游旺季大批旅客滞留之类的问题。

  其次,提高旅游业和物流业的服务意识,使优质服务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促进游客产生重复旅游的愿望,使旅游经济和物流经济健康良性互动。最后,从需求者角度出发,江苏省仍需完善物流系统建设,仍需从供应链各个环节充分理解物流对于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从细节做好物流服务,真正发挥物流服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5、结束语

  旅游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休闲生活的重要部分,旅游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更促进了旅游地各产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物流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扩张提供基础支持,因此应当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加强旅游经济和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和物流业协调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闵祥晓.中国旅游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2,(8):44-47.
  [2]潘文军,叶新才.论旅游物流及其价值实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92-194.
  [3]秦立公,蒋俊美,袁媛.桂林旅游物流协同性优化集成模式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8):146-147.
  [4]彭光竹.山西省旅游物流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85-86.
  [5]白海霞.丽江发展旅游物流价值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7-70.
  [6]张进伟.张家界旅游物流模式优化探析-以协同理念为视角[J].物流技术,2012,(11):154-15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