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7 共49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亲子类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社会教育与亲子类节目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第三章】社会教育环境透视
  【第四章】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第五章】对亲子类节目的内容分析
  【第六章】亲子类电视节目中体现教育功能的设计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亲子类节目的社会教育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4.1 家庭教育理论概述

  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主要是孩子)总的规格与目标。其实质是把人(主要是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是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客观存在性。[16] 家庭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一的家庭教育,其最主要的表现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表现为家庭中各个成员间发生的互动。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又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指父母对子女所形成的影响。"[17]家庭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它制约家庭的一切活动,主要内容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家长是否意识到,任何一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任何家庭教育的目的都受到社会影响,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家庭教育的目的虽然是由家长制定的,但是家长制定目的必然要受到当时所处社会的影响,具有时代性,阶级性。虽然每个家庭的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自觉地反映了现今社会的要求。家庭教育还受到家长个人素质的制约,和家庭的根本利益相关联。家长的生活体验和成长经历,家长的思想修养,以及家长的职业,文化素质等对确定家庭教育目的都起着制约作用,因而各个家庭教育的目的才会有所差异。

  4.2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个阶段都不同,但是作为人类共有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也有其共同性。有些内容是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的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将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归类为以下几点:

  1. 良好的家庭情感与行为规范教育。

  现代社会,随着家庭成员生活观念的更新,子女的自主意识增强,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出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的少年儿童已经不再是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下顺从听话的孩子,他们通过耳闻目睹和各种媒介了解社会,发现社会。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实行,使独生子女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使家庭规模更小,人数更少,关系更清晰。在亲子互动上,父母不会对子女有偏宠偏爱的问题,对独生子女生活上的抚养与照顾以及情感上的交流更加直接,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过大,期望过高,子女对父母之爱的索取心理和过度依赖心理过重。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家庭成员情感互动减少。社会变迁的加速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忙碌的生活使一些人淡漠了家庭观念。家庭成员虽同居一处,相互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更缺少相互理解。这一点值得被重视,才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的规范。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行为规范教育,不仅对其本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必要的,而且对社会进一步走向稳定,对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

  2. 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教育。

  基本生活知识和生存知识是人发展的前提,是个体参与社会交往和实践的基础性条件。对孩子进行基本生活和技能的培养与教育,是一切家庭教育都必须进行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基本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基本知识的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说,过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要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知识教育,适应周围人际关系的教育,以及适应社会关系知识的教育。此类教育不是盲目灌输,而是根据孩子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及时适当地进行知识普及。

  3.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

  身心健康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体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更是个体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基础。现代健康包含躯体无病,心理正常和社会适应良好三层含义。家庭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生存的环境充斥着太多污染,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有义务让孩子意识到身体保健教育的重要,其表现为: 身体保护与疾病防治;重视饮食与营养;保持正常生活节奏与规律;重视体育锻炼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心理教育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和各种活动的总和,依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对儿童心理健康十分重视,除了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还在有条件的城市或社区建立儿童心理咨询矫正机构,家庭心理教育不能与之脱节,应该与之一同稳固进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发展正确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对其独立个性的培养与意志力的培养。

  4.3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区别

  社会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强调"家"这一核心,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与影响。它对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实施的主体主要是父母。而社会教育的涵盖面略广,主要职责是跟随国家,跟随大方向决策而走。

  社会教育的主要关注对象是点是从小群体到大群体,其关注点侧重于是否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性作用,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公共团体和私人等。由于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小群体,关注点侧重于家庭内部,实施的主体是家庭内部成员,其实施内容主要是较为简单的社会常识和基础知识。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总的范围来看,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对象和内容都可以是社会教育的实施者、对象和内容,特别是当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这个空间以后。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在社会上的某种延伸。

  4.4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作关系

  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 家庭教育不光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家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统治阶级往往通过舆论机构宣传他们的思想观念,利用经济上和思想意识上的统治地位对家庭施加影响。国家,是一个权力机构,它能发布命令,规定政策,强制人民执行,也通过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进行统治。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通过宣传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举办家长学校,办讲习班,甚至通过广播电视,来宣传国家的家教观念,所有这一切都为了保证家庭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而家庭教育方面,通过培养子女的道德,促进社会风气的形成,为政治经济服务。在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教育,它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往往都是统治阶级提倡或允许的,因而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一定作用。社会主义家庭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阵地,起到净化社会风气,"安邦定国"的作用。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对于国家稳定,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社会文化是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且受到民族,地域,历史传统影响。这些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家庭,又通过家长教育子女,因此各阶级,各民族,各个时期的家庭教育都会打上鲜活的时代烙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它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向,内容,方法及其发展。例如英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是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人,所谓的"绅士教育".我们国家十分注重"百善孝为先","孔孟之道"并遵循很多历史延续下来的规矩与风俗。社会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渗透入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反之,很多社会文化的开始都是家庭文化。社会文化传播的最开始是通过长辈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开始,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播社会文化。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的作用具有怎样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政治,经济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时,它就能推动社会进步,传播社会文化,并且成为一个载体,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

  4.5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媒介教育

  如何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其方式多种多样,亲子类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搭了一座桥,它是电视节目,也可以算作媒介传播的一种,1948 年,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美国传播学进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的构成传播过车的五个基本要素,即"5W"模式:谁传播(Who 即 Sender),传播什么(say what 即 message),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传播(to whom 即 receiver),传播效果如何(with whateffect) "当代社会生活是由大众媒体组成的"麦克卢汉认为,由于媒介是人们与外界打交道或相互交往的唯一渠道,因此,不同的媒介可以看成是人体不同感官的延伸,而媒介的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有什么样的媒介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模式。[18]电视是一种教育传播的有效媒介,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媒介。一项来自上海的调查报告指出,当被问及"现在人们离开大众传媒已无法生活"的反馈意见时,就整个青年群体而言表示"很同意"的有 32.9%,表示"基本同意"的有 41.8%,两项合计为 74.7%,而表示"不太同意"和"不同意"的只有 15.2%.[19]由此可见,媒介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类,它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媒介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下的教育。所谓媒介教育,就是根据教育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种媒介素养和应用技艺水平,促进协调发展的教育。[20]媒介教育自 20 世纪末期传入中国以来,广泛进入我国媒介研究和教育视野。伴随当时对媒介教育的迫切需求,媒介教育工作的发展鲜有成效。它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群体。有研究者把媒介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分为四个方面,即:身体的,性格的,能力的,道德和价值观。

  它渗透进青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它不仅针对青少年,还是全民应有的一种本职素质教育,不再是被动应付的产物。由于媒介的迅速发展,体制的轮番转换,媒介信息将更趋向多元化,多样化的稳固发展。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是媒介教育的良好体现,它将家庭教育搬上荧幕,利用媒体的传播功效,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起到社会教育的作用,也间接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带给了观众。以它为代表的亲子类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整合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二者的有效对接搭桥,并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4.6 媒介教育的使命

  媒介教育,就是根据教育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种媒介素养和应用技艺水平,促进协调发展的教育。[21]电视教育是最传统的媒介教育方式,并极大程度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亲子类电视节目利用电视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媒介教育的使命就是发挥其直观,娱乐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特殊而又至关重要的角色,辅助家庭教育和电视媒介的有效对接,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助成年人进行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媒介改变人类生活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被它影响。每个人除了基本的社会化需求之外,面临的环境是新的,面对的媒介形态也是越加复杂的。这就使"文化反哺"变得更加重要。"文化反哺"又被称之为反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传统观念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是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不然,在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取代,这种迅速改变造成年长一代没法尽快接受新信息,他们的生活样式被新的媒介取代的同时,"文化反哺"的媒介现象随之出现,它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信息重构,它不再是年长一代成为新一代的老师,而是新一代用媒介素养帮助老一代接受新兴媒介。媒介教育也是双向的,只有重视它,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它,才会继续社会化传递过程,并产生新的果效。媒介教育需要重视"文化反哺",只有重视这个现象,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才能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才能使媒介教育一代又一代良好运作下去。

相关标签:家庭教育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