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的概念及价值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23 共59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情况调查研究
【绪论】影响视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研究绪论
【第一章】 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的概念及价值分析
【第二章】视障儿童亲子互动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提升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质量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如何加强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3-6 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的概念及价值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视障。

  视障,全称为视觉障碍,又称视力残疾、视力缺陷,有称视力损伤,一般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将视力残疾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者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参与性。

  中国视力残疾标准中明确地对上表做了解释:第一点,此表中的盲或低视力都是指双眼而言。如果双眼的视力有所不同,要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果仅有一眼在上述盲或低视力的范围之内,而另一眼的视力值达到了 0.3 或者更好,则不能将其划为视力残疾。

  第二点,最佳矫正视力指的是佩戴适当镜片矫正时所达到的最好视力,或者是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第三点,视野半径小于 10 度者,无论其视力状况如何都属于盲。

  (二)亲子互动。

  有的研究者将亲子互动看作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他们相互影响;[13]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情感、观念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交流,他们过分强调沟通的作用,将亲子互动等同于亲子沟通;[14]

  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亲子互动是生命中首次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强调亲子互动的学习作用;还有研究者从心理、身体、言语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建构亲子互动关系,从关系角度对亲子互动加以解析,[15]

  试图将动态的互动凝固为静态的关系,实则混淆了亲子互动与亲子互动关系的概念。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清晰地界定亲子互动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亲子互动是动态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二,沟通是亲子互动的方式,沟通的手段为神态、言语、动作等;三,亲子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子互动包含所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狭义的亲子互动则根据环境及任务的不同进行了划分,比如家庭中的亲子互动、科技馆中的亲子互动、游乐场中的亲子互动等。

  由于亲子互动与其他的互动不同,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互动,具有长期性、稳固性等特点。它是父母、长辈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是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交互作用及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本研究中的亲子互动主要是指父母或(外)祖父母与 3-6 岁视障儿童之间的不限时间、地点的互动。

  二、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的价值分析。

  (一)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的发展。

  3-6 岁的视障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父母亲人对其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亲子互动中,视障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

  1.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社会化发展。

  视障儿童由于视力的障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行为能力,影响了其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而在亲子互动中,视障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学习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亲子互动在促进视障儿童社会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利于家长和视障儿童间的互动,从而使视障儿童社会化的进程更顺利,社会化的程度更高。

  (1)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碰到了一个类似"狼孩"的视障孩子。由于先天的视力障碍,家长觉得孩子的出生是一种羞辱,从心理上不能接受孩子,孩子被随意扔在农村的院子里长大,家长所做的就是给孩子吃的喝的,几乎不跟孩子一起玩耍交流,也不让孩子与其他人接触,就这样,十年下来,孩子本应该能得到很好发展的语言能力几乎为零,更不用提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了,对孩子而言那个农家小院就是他人生的"孤岛".当孩子被普查到并推荐来我校接受教育的时候,他对学校和同学很排斥,表现得很恐惧,而且几乎无法与人交流。

  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及时为这个特殊家庭"量身定做"了一套特制方案:父母和孩子同时培育。首先,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教给家长如何与自己的视障孩子进行互动与沟通,孩子没有言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他某些动作的含义。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邀请家长也参与其中,并教给孩子学习运用标识物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口渴时可以用杯子标识物;也可以用动作表达,建立一套非言语交流系统,用实物或标识物或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此外,家长与视障儿童之间经常进行日常对话练习。这样的双重教育能够保证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可行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这个孩子不再对外在环境存在排斥心理,并且能够也乐意与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由此我们推断,孩子本身没有智力上的缺陷,他缺少的只是与家长的互动。

  (2)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培养视障儿童与他人交往的技巧。

  视障儿童在亲子互动中,受家长的影响和指导,学习与家长之间交往的技巧,同时将这种技巧应用到与他人的交往中,这将影响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亲子互动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视障儿童家庭外交往的质量,如同伴交往的质量及未来师生交往的质量。只有那些在家庭中被家长关爱、认可的视障儿童,在良好亲子互动中才会对家长和他人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在今后生活中也才能与人为善,也会主动学习交往的技巧,易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有利于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反之,不良的亲子互动,会让视障儿童内心感受到更多的被否定、排斥和嫌弃,他将更加缺乏安全感,对他人的信任感也很难建立,与别人的相处就变得更加困难,也就很难与他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3)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增加视障儿童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视障儿童与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依赖于父母、亲人为其提供,他们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将影响其日后正常的社会关系。当前,视障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互动频率低和被动互动。由于视力的障碍,视障儿童与一般同伴之间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在与明眼同伴的互动中,也常是处于被动地位,以追随他人的活动为主。与视障同伴的互动则往往频率很低,多是自顾自地在一边玩耍,并会伴有抠眼、摇手、晃动脑袋等行为,攀比且猜忌心比较重,较少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更少懂得分享。良好的亲子互动给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在创造机会多与他人交往的同时,会促进其社会化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2.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认知的发展。

  观察能力是幼儿认知世界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视障儿童由于视力的缺失,其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视力通道受到了阻塞,视障儿童更多地依赖在亲子互动中积极调动其他的感知觉来认知世界。

  (1)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概念的发展。

  视障儿童通过手的触摸来认识事物,但过于庞大或外形特征不明显的事物,他们感知起来会很困难,也较难区分形状相似的物品。他们通过他人的语言来判断其对自己的喜好,通过身体的接触(如拥抱)等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这些都离不开亲子互动。小毅的家长经常与小毅玩一种叫"猜猜看"的游戏,在一个口袋里装满不同形状、质地的物品,家长与孩子每人摸出一样并说出特征,让对方猜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能能丰富视障儿童的概念,能帮助视障儿童发展触觉、提高辨别实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游戏。

  良好的亲子互动还有利于发展视障儿童的空间概念,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互动,在互动中,加深视障儿童对距离、深度等的感知,同时也能丰富其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能对事物的功能、联系、守恒、因果关系等形成正确的认识。

  (2)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对自我的认识。

  在亲子互动中,视障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他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形成自我概念。父母(长辈)是与视障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评价对其影响也最大,这些评价将直接影响视障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也会影响视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小洋是一个全盲的 5 岁男孩,他有一个健全的姐姐,父母较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小洋的失明。小洋是从父母那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的,由于自幼看不到,他不知道正常人是能看到的。小洋在与父母的互动中知道了自己看不见,别人能看见这样的事实,完善了对自我的认识,他也好奇别人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当他提出要求要摸一摸我们的眼睛时,我们允许了,这份允许让他感觉到了受尊重,也更加深了他的自我认识。

  3.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

  视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者是父母不恰当的养育,往往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

  性格偏执、孤独冷漠、过分自卑、依赖、自私、暴躁焦虑、敏感多疑、甚至带有一定的攻击性等。研究表明,影响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很多, 但亲子互动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形成乐观的性格。

  如果视障儿童的家长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视障的现实,且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那么他们之间的亲子互动必是和谐的。与此同时,视障儿童也会在家长的感染下,客观接受视觉障碍的事实,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与事,与他人的关系正常化。反之,视障儿童就会更加缺乏安全感,对人猜忌、多疑,更易产生自卑心理,难与他人相处,甚至将自我加以封闭。

  (2)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学会感恩。

  视障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常被作为弱势群体对待,他们总是受照顾、被迁就的一方,对于他人的帮助会认为是理所当然。良好的亲子互动会帮助视障儿童认识到父母抚育他们的艰辛,能体谅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感谢他人。母亲节或父母生日的时候,视障儿童可以为家长唱一首歌,或帮家长做一点家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

  (3)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走出"自我".

  视障儿童由于自身缺陷的制约,外界环境传递给他们的往往是"危险"一类的字眼,所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久而久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会逐渐成长膨大。而这种"自我"行为就让孩子偏离了和谐、共助的大路,为日后融入社会埋下不小的隐患。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为对方多一些考虑,进行角色互换,加强角色体验,就能很好地让儿童走出"自我",关注他人。

  (4)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视觉缺失对视障儿童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常有挫折感和孤独感;焦虑和恐惧比一般人多。视障儿童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能够感受愉悦,心情平和,更乐意参与亲子互动,身心的投入会使其通过甩手、抠眼等寻求自我刺激的问题行为逐渐减少;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会模仿家长的语言、行为,积累与其他人互动交流的经验,以便在有需求、恐惧、欢乐等时能恰当表达;且会控制恐惧、畏缩、愤怒等不良情绪。

  4.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身体的发展。

  (1)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粗大运动的发展。

  视障儿童多寡动。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视障儿童会有更多的安全感,这样他们就更愿意动起来,由家长带领跑一跑、跳一跳,大肌肉群就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增强视障儿童的体质,发展其粗大肌肉的运动技能。

  (2)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精细运动的发展。

  在亲子互动中,视障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的玩具,在一些匹配、拆卸、组装游戏中,视障儿童的精细肌肉得到了锻炼,当其掌握了某种玩具的玩法后,就会对该玩具有更好的控制力,精细肌肉运动的机会也增多了。

  (3)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视障儿童多感官的发展。

  良好的亲子互动会给视障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这些刺激会提高视障儿童视觉以外的其他感知觉的发展,触觉、听觉等的灵敏性提高了,这将为其今后的盲文学习提供帮助。

  (二)亲子互动的质量影响家长对视障儿童的理解和互动的策略。

  实践中我们发现,亲子互动不仅对视障儿童有很大的影响,对视障儿童的家长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家长了解视障儿童。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视障儿童也一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有残余视力的视障儿童,喜欢明亮的环境;有的眼疾是由于先天青光眼造成的,就不能让强烈的光线刺激眼睛;有的是全盲孩子,将来要学习盲文;有的可以写汉文,能阅读放大的汉字;在与孩子进行摸认辨别事物的游戏时,家长会发现有的孩子不敢伸手去摸玩具,就会了解到这个孩子比较胆小……亲子互动是家长了解视障儿童的有效途径。在互动中,家长能够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喜好等等。

  2.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家长判断互动的效果。

  和谐的亲子互动,能够充分调动视障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向上的表现,可以让家长看到希望,产生动力。在互动中,家长可以判断其采取的互动策略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能解决亲子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减少不良亲子互动的状况,孩子的某个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孩子是否乐于参与互动,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等。对此有了清楚的了解后,家长会互动的效果进行判断,会影响家长对接下来行为的调整,影响亲子间更进一步的互动。

  3.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家长调整互动的策略。

  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家长对视障儿童的特点越了解,就越能采取与其适应的有效的互动策略,如:视障儿童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家长了解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将互动地点选在安静的地方。当视障儿童对互动没有响应时,家长通过调整策略可以引发亲子间进一步的互动,增加互动的频率,加强互动的深度。有效的互动策略会促进视障儿童身心的发展。

  (三)亲子互动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家庭关系中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关乎家庭教育质量高下的命脉。尽管"血浓于水",但仅仅依靠这点天生的根基是远远不能解决两代或几代人之间的关系的,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能放心大胆地只托付给血缘基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默契融洽关系,是在较为和谐的亲子互动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他们之间不存在主次之分,不能以辈分高低来制约互动。否则会让亲子关系处在不民主、不融洽的氛围中,进而影响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只有意识到双方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才能为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保驾护航,为家庭教育夯实基础。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视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在亲子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父母,良好的亲子互动则有助于改变这种亲子关系,更能发挥视障儿童的主动性,使其变被动为主动。视障儿童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其对事物的控制能力加强了,改变了完全依赖家长的状态,随之,家长的高控制性和高约束性也得到了弱化。

  父母在对视障儿童心存关爱的前提下,能够理性地接纳视障儿童视力上的缺陷,能够尊重信任他们,这种关爱能让阳光充溢心间,使视障儿童从内心深处摒弃自卑心理。这种关爱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这种家庭氛围能够让父母和视障儿童融洽和谐地分享欢乐与成功、失败与不安等等,共同获得发展。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促进亲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亲子间能够互相尊重与信任、互相配合、共同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