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乡村教育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表现、成因及消除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29 共5367字
论文摘要

  关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人们更多时候以经济增长促进教育发展或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给予解释,却较少关注农村教育与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负效应现象,及其背后原因的探寻,而对此进行研究无疑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表现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同时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日益扩大。农村教育总体上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发展格局中: 一方面人们对其提出缩小与城市教育在条件、质量方面差距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寄望它承担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然而这种理想如同上述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一样,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 “进步与倒退、繁荣与颓废”并存交织的错位关系。

  ( 一) 经济增长中的 “教育颓废”

  毋庸置疑,大部分农村或农村家庭,较之过去其经济收入有了较多增长,甚至不少农村借助于文化资本,通过旅游服务输出而成为小康村,人们有了将更多经济收入用于教育支出的可能性。的确,当下农村家长舍得花钱在孩子身上,为其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保障。然而,许多时候他们投到孩子身上的经济支出没有成为积极的教育资源,相反,过多花费在孩子漂亮着装、昂贵玩具以及各种游玩活动上,较少家长将经济支出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特长和个性培养上。显然,在这种思维之下,农村孩子在家庭经济改善的过程中得到了物质享受,却失去了智育、美育的乐趣。如果将此现象中的众多家庭和孩子串联起来,并与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对照,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现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学生辍学和流失严重、师生关系不和谐、家校关系紧张,造成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思维逻辑是人们认为经济收入增加了,应该满足孩子过幸福生活的愿望,至于学习好坏、品德优劣、行为习惯不良与否并没有引起家长多少关心和重视,形成消费于孩子身上的经济开支负面地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的局面,不少农村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表现差强人意、违纪违规挑衅教师成为家常便饭。可想而知,如果整个农村社会、家庭及成员在经济增长、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过程中,将孩子的教育视为一种消费而非投资、一种任务而非责任、一种被迫而非自觉,那么经济增长带给教育的绝非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戕害。

  ( 二) 教育发展中的 “经济危机”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前,教育在农村社会成员和子弟眼中是神圣的,它是进身仕途、改变命运、振兴社会的重要力量,因而受教育得启蒙是一件令人向往和珍贵的事情。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义务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了,人们在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中少了一份激情或幻想,多了一些理性。
  这种理性反映为农村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意识觉醒,他们从教育公平、教育功效等方面对教育寄予了更多期待,而不再像过去将孩子交给学校、教师就一切了事,他们会思考子女接受教育值不值、好不好、对不对? 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社会教育进步在农村社会成员身上的体现。
  另外,近年来农村教育在经费投入、校舍建设、招生人数等方面都有了综合性长足发展,但与这种规模扩张相反的是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热情或信心降低,对教育与就业的不对接往往抱以 “白读了、白供了”的心态,漠视子女或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助推了学生的辍学和流失动机,造成所谓 “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社会的蔓延。换言之,农村社会、家庭及成员眼中,农村教育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价值或推动作用日益降低,重要的理由是农村教育没能带来直接经济回报,却在教育过程中承担了巨大负担,于是农村社会主体对教育表现出逃避心态和行为选择。然而,不同于此的是农村教育自身却对功利价值加以献媚,一切与升学考试无关的教育内容、思想、方法都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剔除,目的在于使学生尽可能考入最好的大学并找到一份较高报酬的工作,以实现教育的工具价值。因此,农村教育在牺牲农村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情况下 “爬行”,而没有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复兴。这无疑为农村经济发展埋下了危机,也即农村经济发展可能呈现出加速度的量的增加,但缺乏附加值,如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赚了钱,其用途主要倾向于修建、扩建房屋、添置高档家具等以显富裕,满足孩子无控制的物质欲,而在其离乡打工的过程中自身素质提高、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没有给予有意的自觉关注,其生活完全被金钱所控制。同时,农村村落中出现大量良田荒种或挪占它用等现象,以及只有老人和儿童独守农村的空巢景象,可以说农村经济发展为一种失重的、空虚、远离文明的异化怪兽,吞噬着农村社会健康的肌体。

  二、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成因

  如果我们在关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抛弃应然的辩证统一观,从现实来直视它们的真实面目,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如农村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沉沦,成为社会各种 “平庸恶”的推动力量,经济增长带给教育的不是希望,而是让教育在经济的 “关怀”中异化。同时,教育如产业一样膨胀、扩张,为社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之余,丧失了其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经济在异化的教育中陷入了畸形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教育与经济发展逐渐背离了正向关系,使得二者发展之间出现了诸多负效应?

  ( 一) 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偏差

  许多时候,教育学理论在阐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往往抽离教育与经济之外的复杂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因素,而单纯对二者进行函数关系论证或解释,给学习者造成教育与经济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我们重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但这一关系会因教育、经济之外的因素影响而出现滞后性、负面性、不对应性等可能。比如,在农村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明显受到濡染了农村文化的农民观念、价值的影响,即使他们收入增长了,也并不意味着能出现重视教育的转向,相反会蔑视教育以致让子女较早辍学。因此,我们在对待农村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上,需要确立起对二者的正确认识,明确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其宗旨和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全的生命主体,所以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价值是依附于教育对象。换言之,教育是促进包括经济在内的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壁垒,使农村社会发展有着一个公平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农村社会自然、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调动农村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积极性。

  ( 二) 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错位

  农村教育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少时候人们对农村教育的指称是模糊的,不加区分地混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学校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等,也即我们在谈论和认识农村教育过程中没有找准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因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农村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与农村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有区别的。其中,农村学校教育理应有着城市化取向,为农村子弟提供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或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和渠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漠视农村社会自然、文化资源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必须要坚持的是加强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市之间在水平上的看齐,农村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打基础,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对待自然、社会、世界的科学与人文知识、意识和情怀。而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是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可在现实中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村社会成人或农民却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条件或载体,只有农民转变教育观念或教育认识,并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并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似乎只有学校教育独尊,而社会或人们却偏偏将经济发展重任扣其头上,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农村教育与经济关系需从微观多元层面加以剖析,区分农村普通学校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各自发展的重心与任务,而不应对它们不加区分地求全责备。

  ( 三) 农村文化个性的褪色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负效应,除了来自于教育、经济自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文化个性的退场。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成员基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反应系统,表现为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构成的 “文化心理场”,它们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农村社会成员思维、价值。也就是说,农村文化的存在使得农村社会成员有着独特的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它成为农村社会成员精神生命的支撑。但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并在社会工具理性价值的主宰下,农村社会慢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走向唯一化,人们逐渐被经济、物质占据了头脑,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物质经济展开,农村各种文化事项不断被现代文化取代而消失,农村社会成员生活没有了退守的精神家园,只有不断地被物质经济现代化拖着前进。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成员所看重的是农村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又由于农村经济功能的依附性、滞后性、周期性而被农村社会成员视为一种负累。总之,农村文化个性的丧失,加剧了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裂痕,一方面农村社会及成员将物质经济发展当成生活的重心甚至全部,在物欲的追求中,传统文化孕育之下的 “知足、平和、互助、宽厚”精神被 “竞争、攀比、焦虑、心计”等包围。可以说,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农村文化精神为代价,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农村文明都被淹没在物质经济浪潮中。

  三、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消解策略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在实践中表现出一些负效应,而二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并非单一靠某一方的力量促成,理应从农村教育、经济、文化及整个国家社会发展层面来加以考量。

  ( 一) 回归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本质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自己的本质和特点,它不应单纯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因变量,而应该是一种自变量的存在,体现出农村教育的育人性。众所周知,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任何教育都以人为对象,而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且统一于人身上。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心智的开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内容要兼顾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教学方法宜采取对话式,通过师生围绕以自然规律探索为目的的科学知识; 以社会现象、人类信仰、价值相关的真、善、美为目的社会人文知识; 并结合农村当地的人文地理等乡土知识的对比学习,将学生塑造成有着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情感丰富、道德自律的生命个体。农村教育只有培养出正确对待经济与生活关系、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生命个体,才能将农村社会在未来发展中导向和谐之路。

  ( 二) 构建多元分类的农村教育体系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要形成互促共谐局面,对农村教育而言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并明确各自的重心与任务。对农村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而言,其对象是未来国家与社会的主人,对其培养要求需与城市教育对等,也即不能因受教育对象身处农村而有着所谓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区别,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都应具备能承担起未来社会建设的综合素质。而作为当下农村社会建设主体的农民而言,无论是提高其获取经济收入的技能素质,还是传承与创新农村文化的能力,都应通过农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来实现,而非借助于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的经济功能来完成。为此,目前需要大力加强农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从教育机构、形式、内容、师资等方面加以切实落实与开展,而且突出对农村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意识和情感上认可、重视、热爱农村,在技能和能力上注重农村自然地理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形成对主流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自觉关注。

  ( 三) 优先发展农村及农村教育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 “三农”问题,将 “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可这种观念上的重视并不等同于现实中城乡发展二元差距的消失。事实上,城乡发展差距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着拉大的趋势。为此,从公平和正义视角来看农村及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就必须实行农村及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实施有着迫切性和必要性,原因在于除了城市和农村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之外,还在于当下以城市主流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环境恶化、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因此,作为后发的农村及农村教育更应避免陷入类似的泥淖之中。党和国家理应将农村、农村教育的优质发展作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考虑对象,从经费、政策及各种物质、人文方面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志勇. 农民教育与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 [J]. 前言,2007 ( 2) : 192 -193.
  [2] 邹小华. 农民的教育需求与农村教育改革 [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 1) : 121.
  [3] 陈举. 农民的教育观念和农村教育选择 [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 2) : 110 -111.
  [4] 李录堂,张藕香.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 ( 4) : 255 - 256.
  [5] 张诗亚. 强化民族认同: 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 北京: 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110 -111.
  [6] 刘铁芳.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6 -7.
  [7] 杜育红,梁文艳.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的视角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 6) : 74 - 7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