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整理分析我国2000-2013年教育经济学研究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03 共6980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自由市场背景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且随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研究重点,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迎来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繁荣期。迄今为止,有关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将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我国 2000-2013 年教育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力求全面展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借助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透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知识网络。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知识载体的学科,其计量对象主要包括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知识图谱是对科学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展示,且深入知识内部对其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在实际中用于计量和图谱分析的工具有很多,本研究将采用 SATI3.2 文献计量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 Ucinet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 SPSS20.0 数据分析软件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发展进行图谱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研究者分别以“教育经济”、“教育与经济”、“‘教育’并含‘经济’”为条件的“精确”模式主题搜索,检索并进行去重处理后得出 2000-2013 年(检索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8 日)公开发表在 CSSCI 和 SCI 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共 15179篇,去除各类会议纪要、新闻通讯、学术会议介绍、书讯等非学术型文章和与主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有效的教育经济学术论文 13194 篇。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基本信息分析
  1.论文数量与年代分布分析
  从图 1 显示的论文数量来看,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高质量文献发展呈现发展与波动相结合的特点,2000-2013 年这 13 年公开发表了 13194篇论文,平均每年发文 1014.9 篇。从论文发表年份的分布来看,2000-2007 年教育经济学研究文献数量逐年递增,并在 2007 以年发文量 1099 篇达到十三年来的最高峰。此阶段该领域研究发展速度较为均匀,发文量占到总量的 57.7%,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期。2008 年文献量急剧下滑,较上年减少 277 篇,减幅达到 25.2%,而且在该年之后教育经济学研究文献量一直徘徊在每年 1000 篇左右,没有形成稳定的增长态势,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波动调整期。这说明近几年专家和学者给予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持续关注度较 2007年以前有所减弱。【图1】
论文摘要
  
  图 1 形象地展示了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变化趋势。2000 年 866 篇的年发文量可能与“三个代表”的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达成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通过有关,这为 21 世纪教育经济学研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 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中数据得出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教育经济学研究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十三年来的最高值。但 2008年的情况不甚理想,发文量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原因可能在于教育学与经济学者的关注点受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和多数省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发生偏移。

  2011 年 3 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又掀起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潮,单年产量仅以 8 篇之差次于 2007 年最高年产量。

  2.核心作者
  分析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而核心作者则是团队中的“领头雁”,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对 13194 篇文献的详细统计,发现 2000-2013 年间共有 15028 位作者发表过教育经济学类文章。在这些作者中只发表 1 篇教育经济学文章的人数有 12332 人,占作者总量的 82.1%;发表 2篇的作者有 1740 人,占全部作者人数的 11.6%;发表3-9 篇共有 932 人,其中发表 3 篇和 4 篇的人数较多分别为 527 人、206 人;发表 10 篇及以上的有 24 人,仅占作者总数的 0.02%.为了判定作者频率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入洛卡特定律。洛卡特定律规定,写 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的 1/n2,按照平方反比律,所有写过一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大约是 60%.

  在本研究中,写 1 篇论文的作者占作者总数的比例远远高出洛卡特定律 22.1 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写 1 篇高水平论文数量的作者过多,而且发表 1 篇和 2 篇高质量论文的人数相差较大,也就是说 2 篇是该领域高质量论文的“拐点”,写 1篇的作者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划分核心作者不能简单仅凭作者发表论文篇数来判定,普莱斯定律(PriceLaw)明确了核心作者的划分方法,即 M=0.749(N max)1/2,式中 M 为论文篇数,N max 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只有那些发表论文数在 M 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核心作者,也即多产作者。

  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可得教育经济学研究核心作者最低发表论文数为 0.749×141/2≈3,也就是说发表 3 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中的核心作者(由于篇幅所限,文中仅展示发文量在8 篇及以上的作者,见表 1)。在 15028 个作者中有 956位核心作者,占到作者总人数的 6.4%.普莱斯定律规定核心作者要撰写该领域全部论文的 50%,本文多产作者共发表高质量论文 3860 篇,占全部高质量论文总数的 25.4%,与标准相差 24.6 个百分点。

  根据洛卡特定律和普莱斯定律计算结果可知,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核心作者集群,大量瞬时性的研究导致该领域研究系统性较为欠缺,没有形成一支稳定且庞大的科研队伍。此外,由表 1 统计分析得出这 48 位研究者的单位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区,其中处于东部地区的作者有 33 位,中部地区有 7 位,西部地区有 5 位,处于香港、厦门和美国的学者各 1 位。这也反映出教育经济学研究地域分化的特点,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均衡化发展。随着国家整体国力的提升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和经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中、西部的研究者应加大对该领域的探索。【表1】
论文摘要

  3.论文来源
  期刊分析利用 SATI3.2 文献题录信息统计软件对 2000-2013 年间刊登在 CSSCI 和 SCI 期刊上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可得,近十三年有关教育经济学研究的 13194 篇文章分散在 492 种期刊杂志上。其中有 45种期刊只刊登过 1 篇教育经济学类的文章,占到总期刊量的 9.1%;刊文量在 2-49 篇的期刊共有 387 种,占全部期刊的 78.7%;刊文量在 50-100 篇的期刊有 35种;刊文量在 100 篇及以上有 25 种期刊,其中 1 种期刊刊登了 600 篇以上的教育经济学类文献,2 种期刊刊登了 350 左右篇文章。由此看来,教育经济学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分布较为分散,这符合文献计量研究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定律,即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科学文献的分散分布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一个学科的论文分散在其他学科的期刊杂志上是屡见不鲜的。

  这一现象虽然对扩展教育经济学研究广度有一定作用,但在提高该研究影响力方面有消极影响,过于分散的发表现状不利于形成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也不利于学者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前沿内容。

  本文将刊登教育经济学研究 150 篇及以上的CSSCI 和 SCI 期刊作为该领域的高质量高载文期刊,对此类期刊的分析可以掌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经整理统计得出 2000-2013 年教育经济学高质量研究载文量大于等于 150 篇的期刊列表,如表 2 所示。【表2】
论文摘要
  
  从表 2 可以得出,教育经济学研究载文量在 150篇及以上的期刊共有 15 种,其中教育类期刊有 14 种,经济类期刊仅有 1 种。教育经济学研究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点,文献偏重发表在教育类期刊上说明该领域研究在教育界较受欢迎,特别是利用经济学原理和理论解释教育领域现象和问题受教育学者的青1影响力,但对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辐射作用较弱,特别是在经济学界的话语权更小,不利于教育学和经济学的双向融合。

  (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内容分析
  关键词作为论文搜索的主要指标,高度概括了文献的主体、内容、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对关键词的统计可以分析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命题。运用SATI3.2 软件对 13194 篇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共有不同的关键词 22191 个。其中只使用 1 次的关键词有 15201个,使用频次为 2-9 次的共有 6079 个,使用频次为10-49 的有 811 个,使用频次为 50-99 次的有 65 个,100 次以上的有 35 个。在文中以出现频次大于等于 80次的 50 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其中高等教育、教育、经济增长、知识经济、人力资本、高校、大学生出现频次位居前列,分别为 871 次、504 次、356 次、329 次、320次、229 次和 227 次。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文中以 50 个高频关键词所涵盖的文献为单元,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根据其共现频次,形成 50×50 的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由于篇幅所限只展示频次出现在 158 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如表 3 所示。【表3】
论文摘要
  
  统计关键词共现发现 50 个高频关键词共得出1225 个共现词组,其中共现超过 10 次的词组有 53 对,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教育 + 人力资本、教育 + 经济增长、高职教育 + 高职院校这四对词组共现次数名列前茅,分别为 81 次、41 次、40 次和 40 次;共现关键词出现 5-9 次的有 95 个对,占到共现词组总量的 7.8%;共现次数在 0-4 次的有 1077 个词组,其中共现频次为 0的关键词达到 554 对。

  2.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得出上述矩阵表之后,运用 Ucinet6.0 中的 Netdraw功能将上表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示出来,图 2 为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其中不同大小的节点代表频次,节点大小与频次成正比;节点越居于中心位置,代表其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越高;连接节点的线条代表节点之间的联系,线条越粗代表联系越紧密。结合表 3 和图 2 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 2000-2013 年教育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高等教育”、“教育”、“经济增长”、“知识经济”、“人力资本”进行,紧排其后的是“高校”、“大学生”、“对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关键词。从图中可以看出学者对高等教育在教育与经济互动中的作用极为关注,特别是在科教兴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此外,教育部在 2011 年全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国际峰会上提出“未来 10 年我国将建成职业教育完整体系”,职业教育不仅在如今甚至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二是研究论文数量较多且搭配较为稳定的科研命题是: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教育 + 人力资本、教育 + 经济增长、高职教育 + 高职院校、高等教育+ 国际化、高等教育 + 知识经济等。从高频关键词共现频次可以得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对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无论“高等教育”与“国际化”、“知识经济”、“经济增长”,还是与“全球化”的共现均呈现出高等教育在面向世界的基础上逐渐向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引入经济学概念可以大幅度提高教育效果和资源利用率,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今后将继续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3.高频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
  利用多维尺度(MDS)绘制主题知识图谱是分析学科知识群结构关系的重要方法。MDS 通过低维空间(通常是二维空间)展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平面距离反映其密切程度,联系紧密的主题词聚集在一起,形成某一领域知识群,借助 MDS 很容易判断主题在学科领域中的位置。

  将高频关键词 50×50 矩阵导入SPSS20.0 软件当中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教育经济学研究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其中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表明其相似程度,距离越近说明越相似.图 3 清晰地展示出进入 21 世纪以来教育经济学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似情况。依据图中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分布可将该研究领域内容划分为四大类,一是以探讨各级各类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二是以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为切入点的聚焦性研究;三是以国际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本研究;四是立足国情的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这与图 2所得结论大致相符。结合图 3 和表 3 可得,在教育经济学研究方向的四大类中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的研究居多,主要原因一是在于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二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成功的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发展,这引起了多数研究者将目光放在考量现今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上,而且该研究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图2图3】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三、结果讨论
  
  通过对教育经济学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核心作者、来源期刊和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渐丰富,依据分析结果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水平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呈现快速发展与波动调整相结合的特点
  社会环境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人们关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认识的提升,高水平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在 21 世纪初期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虽然 2008 年出现了较大的跌幅,但是基于教育经济学研究体系的发展,也有来自于 CSSCI 和 SCI 来源期刊的 822 篇文献。在经历了2008 年发文量波动之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再一次掀起了高质量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热潮,2011 年文献数量达到 1091篇。由此分析看来,虽然近几年高质量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发展出现多波动的现象,但是根据国家政策变动和教育与经济关系推断出教育经济学高质量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瞬时性研究者居多,未形成该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
  在高质量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发文 1 篇的作者较多且与发文 2 篇的作者总量相差较大的现象表明,该领域缺乏长期追踪的研究者,多数学者只是瞬时性研究,虽然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研究队伍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核心作者辐射带动效应欠佳。研究结果还表明,发文 2 篇是现今该领域高质量研究的突破口,发文 1 篇的作者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争取跨过 2 篇的“拐点”从而扩大核心作者群体。此外,在保证研究队伍人员数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特别是强化核心作者辐射带头作用的发挥,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加强科研队伍高水平建设。

  (三)核心作者分布不均,存在较大的地域划分
  对该领域研究核心作者的统计分析表明,核心作者分布呈现明显的“东部偏多、中部和西部极少”的地域分区特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经济学研究地域分化的现状。科研水平和人员多寡的差异性随地域差异而有所区别是合理的,但如果任由这种差异扩大下去势必会影响该领域研究的均衡化发展。因此,中部和西部高校及研究所要努力提高自身科研水准,还要积极发展和引入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从而激发本地研究者的积极性,带动中、西部地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四)论文来源期刊种类繁多,但高载文期刊主要以高质量的教育类为主
  该领域研究涉及的期刊较多,13194 篇文献共分散发表在 492 种期刊杂志上,其中载文量在 150 篇及以上的期刊有 15 种,《中国高等教育》以刊载 645 篇教育经济学类文章位居榜首。该领域逐渐形成了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江苏高等》等高水准期刊为重要载体的核心期刊群。今后这些核心期刊群可以定期开设教育经济学研究专栏,系统且突出介绍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此外,可以加强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其他种类特别是经济类期刊上的刊文量,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差融合。

  (五)研究内容在以高等教育、经济增长、人力资本、高职教育以及国际化为主题的基础上广泛扩展
  通过文献关键词频统计发现,教育经济学研究中高等教育、教育、经济增长、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等相关主题被广泛谈论。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则进一步展示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由经济增长、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高职教育以及国际化五个关键词组合而成的研究命题较多,而且在短时间内该研究热点不会发生偏移,相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可能会获得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此外,通过共现图谱发现义务教育、农村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西部大开发等研究主题虽有涉及,但并未有大量文献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因此,研究者可以以这些边缘主题为切入点逐渐丰富和扩展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参 考 文 献
  
  [1]杨思洛,韩瑞珍。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资料作,2012,(4):22-28.
  [2]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43.
  [3]史书侠,李海亮,杨华。2005-2010 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2):277-281.
  [4]蔡文伯,刘曼。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文件计量的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4):19-29.
  [5]易祖民。对布拉德福定律合理性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46-148.
  [6]游毅,索传军。国内信息生命周期研究主题与趋势析---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与知识图谱[J].理论与探索,2011,(10):17-21.
  [7]高月,化明艳,陈芳,李玉坤,郭赤。2001-2010 年医疗卫生装备研究领域知识图谱绘制[J].专业论坛,2013,(5):97-10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