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30 共64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境探析 
【第一章】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研究导论 
【第二章】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际经验分析 
【第四章】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途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反映和调控金融活动的重要指标--利率,也应当交由市场来调节完成。

  首先,在 20 世纪末,我国一直以来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作为规划国民经济的向导,在经过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等几次重大会议反复研究和讨论之后,最终决定,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国仍然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我国利率的市场化,一方面给予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的权利,让更多的金融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给自主定价的金融机构增添难度。最后,与计划经济相反,市场经济在强调利率在市场中自由形成的同时,并不是否定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而是减弱政府对利率严苛的管制或者直接管制。

  例如,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在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市场等,开展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间接达到调节利率等金融市场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的间接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利率这个“枢纽”实现的。利率之所以能够成为反映经济的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必然离不开其具备的反映和传导机制。而这个机制贯穿于市场的始终,国家可以通过利率对经济间接调节。例如,央行、国务院、政策办公厅等相关部门,对市场的把控就可以通过利率这个中间介质施以措施。由此可见,利率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金融市场中占据核心位置,这就更加需要利率进行有效的市场化改革。1996 年,我国以开放同业拆借市场为出发点,逐步深化金融各领域,从此我国便踏上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历程,最先开始于非国有和国有与非国有混合经济部门。并以非正规金融经济为依托开展的,这是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十年时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进入 21 世纪,非国有经济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一些非国有企业来说,要想把“蛋糕”做大做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其取得的傲人成绩也只不过是过多的依靠自身建设,一直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因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这种矛盾自然而然的刺激一些经济实体另辟蹊径,“开挖”新渠道,寻求新的资金来源。而供给与需求总是相辅相成的,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正是由于企业急切的融资需求,带动了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如图 4-1 可以看出,从 1996 年以来,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融资成分不仅仅局限在国有或非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当中,而是吸收了更多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例如,在这十年时间内,一些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促使社会融资主体更加丰富,并且,在市场经济中,这些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如图 4-2 可以看出,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下,我国总体的社会融资规模逐年增大。从 1996 年-2006 年,短短的十年时间内,通过股票、债券市场,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等,扩大了社会融资规模。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多的金融机构被吸纳入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日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跃发展,吸引了更多的银行参与市场竞争。为了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我国也逐渐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让其更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

  早在 1996 年之前,为了稳定本国市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我国对利率进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尤其是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需要挣脱利率管制的束缚。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仅面对着国内市场的挑战,而且更多的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促使,使得我们要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合。

  在上个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金融自由改革,有的国家成效显着。为了更深一步的解放本国市场,还金融市场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也试图打破长久以来国家的严格管制,积极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表 4-1 可以看出,上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 10 年时间内,我们在金融领域内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摸索。但是可惜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也都以失败而告终。比如,在 1986 年刚刚被开放的同业拆借市场中,国家只考虑到资金融通的便捷,而忽视了一些合规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等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变化,导致一些企业或者个人钻国家政策的漏洞,出现了违规、违法拆借等不良现象。甚至还有一些员工,为了提高储蓄业务,利用职务的便利,私自设定较高的利率标准,徇私舞弊,金融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一些国家的资金流出的正回购交易和资金流入的逆回购交易的不成熟,使得资金不能及时回笼银行,转而流入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中。虽然这些前期的尝试,大多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但这些勇敢的探索和经历的波折对我国以后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所帮助。

  在前期摸爬滚打后,从 1996 年起,我国便开始正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 1996 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从简单到复杂,从同业拆借市场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再到票据市场,最后到存贷款利率市场,从小幅度到大调整,一步步的向前推进。例如,刚开始的 1996 年,我国并没有大幅度对银行做出调整,只是在小范围内对银行的贷款规模加以管理,允许其上下浮动十个百分点。但是为了照顾农村经济,规定了农村信用社最高可以上浮四十个百分点。同年 6 月份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最高限度重新做出规定,解除其最高限制,同时批准拆借双方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自主决定拆借利率,本次对拆借利率上限管制的撤销,意味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步伐。

  下面,我将从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一)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

  1996 年 6 月我国允许同业拆借利率可由拆借双方自行商讨决定,对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的管制予以撤销,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我国利率市场化率先完成,这将新一轮的开启我国其他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门。由于利率管制的放开,促使参与者积极的进行同业拆借,从实际状况看,在 1996 年一年时间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金总额达到 5917亿元。

  同业拆借市场促进融资中心的发展,从当时来看,融资中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调节资金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融通,搭建起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融资中心的发展,可以通过资金拆借的方式向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融资中心业务的开展,不仅使得资金需求方得到项目融资,而且使得资金供给方获得利润,同时也活跃了资本市场。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其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反映出来明显的缺陷,在市场化节奏加快的进程中,自由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大,国家监管控制的程度则越来越弱。犹如弹簧一般,原来受管制过严的行业一旦被放松,就会产生膨胀效应。例如,在金融房地产行业,原本在国家政策的监督控制下,房价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但是放松管制以后,居民住房和商业用房普遍大幅度涨价,几乎超出管控的范围值。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甚是严重,由于房价的上涨,居民房贷负担加重,致使一些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可流通,银行贷款出现呆账、坏账、死帐等问题非常严重。作为资金流通的龙头-融资中心,败露出来了种种不良现象,中国人民银行毅然决定在 1997 年停止其之前开始的自营业务,同时开始清收过期的债权或即将过期的债券,直到 1998 年,融资中心被撤销。

  融资中心自营业务的终止,对同业拆借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交易双方供需不平衡,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资信不明确等不良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 1998 年就导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呈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随着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其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波折,1998 年我国央行立足国情,搭建起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总体框架,建立起全国统一有序的,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角色的货币市场,其核心主角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开市场上的一级交易商,由一些具有良好信用的商业银行组成骨干。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与其他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通过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和代理业务等相联系,形成整个货币市场,通过利率的传导机制使得整个市场得以运行。

  在这一总体思路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融资中心的撤销,二级市场活跃度下降,随之的同业拆借量也较大量的缩减,针对于此,我国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管理,构建了电子信息交易系统,随着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拓展,央行逐步扩大了系统辐射的范围。其目标就是把全国金融机构纳入到该系统中。不仅可以为全国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而且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把全国各家金融交易机构的交易情况报告给我国央行,央行及其他监管机构也可通过此信息技术的电子平台掌握有效的市场信息,进行监管和调控。其次为了帮助小型金融机构便利融资,我国鼓励商业银行开办融资代理业务。最后,央行通过对证券基金、期货期权等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高规格的财务检测和风险监测,允许其加入到能保证资金稳定流动的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央行授权的业务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应该说,金融管理部门对于拆借市场的前期和后续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活动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截止 2005 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欣欣向荣,达到了万亿元的成交总额,与 2004 年同期做对比,其成交金额量增长了 105%(如图 4-3)。

  (二)金融机构间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

  1997 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对全国商业银行进行统一部署,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和证券交易所进行混业经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银行间建立债券市场,在债券市场上,全国各商业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持有相当规模的央行融资证券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的债券,在各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间进行控制货币存量的正回购和逆回购交易。这一规定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启动。2000 年的最后一季度,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和控制的债券余额总值共计 4000 多亿元。截至 2012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参与主体 11287 个,比 2011 年末增加 415 个,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形成了以做市商为核心、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投资者结构,银行间市场已成为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投融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如图 4-4)。

  自 1990 年开始,每年国家开发银行都会发放长期的、上千亿元的贷款,而这些巨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央行每年根据各大商业银行的内部和外部具备的不同条件,发放形式各异的金融债券。这些金融债券的利率水准和规模大小是由央行调整和配置的。细分开来可以如下说:

  1998 年,在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首先开展了投放债券的试点工作。为了债券在市场上更好地运行和发展,国开行受到了人民银行的重要指示:债券首发成功之后,可以在公开市场进行业务交流活动。假若发债不理想,央行协助其进行风险分流。在国开行的积极带动下,中国国家进出口银行和财政部也不甘示弱,有条不紊的将债券投放市场。

  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我国债券市场打破“瓶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策法规上,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深刻而又全面的部署。为了对债券的发行加以规范整治,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得管理和运行在法律层面上更加严谨。一旦察觉,出现纰漏现象,第一时间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在此期间,我国债券市场蒸蒸日上(如图 4-5)。

  (三)票据市场利率市场化

  1995 年,我国颁布了《票据法》,并于 1996 年 1 月正式实行,这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向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在 1997 年,香港回归之际,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总行再贴现窗口,规范和完善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的操作,对再贴现操作效果实行量化控制,以发挥定量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同时还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要通过再贴现的手段,充分发挥国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管理作用,调整金融结构。

  为了进一步推进票据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分别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放手。1998年3月25日,为了适应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加强间接调控力度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贴现利率不再与贷款利率挂钩,而是通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方式生成,再贴现利率不再直接与同期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挂钓,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率体系存在。

  伴随着我国票据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宏观经济的健康增长,我国贴现、再贴现以及转帖现业务也不断扩大,票据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从 2000 年至今,我国票据贴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贴现利率也呈现了波动式的上升趋势。另外,从相关数据的分析上,还可以看出,我国票据利率的波动与 GDP 成正相关关系。

  如图 4-6,从 2003 年到 2013 年,我国经济增长有平稳的上升阶段也有逐步的回落时期。从 2003 年到 2009 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 GDP,在波动中上升,由于受到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又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在 2007 年达到顶峰 14.5%.从同期票据利率的走势上看,与 GDP 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在 2007 年,回购平均利率达到 7.30%,转贴平均利率达到 8.14%.从 2009 年之初,国家推出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瞬间拉动经济的回暖。GDP 和票据利率呈现了上升趋势,在 2010 年,GDP 达到峰值 12.1%,在2011 年票据利率达到峰值 9.05%.这一时期,出现了两者之间的不对应,也主要是因为央行对利率调整。从此可以看出,票据市场的利率是程度较高的市场利率之一,国家通过间接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对经济的调整。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票据业务将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直贴业务弥补了传统的信贷业务收入。第二,转帖业务的资金流动,又将贡献金融市场的业务收入,因此票据业务的发展也将全方位的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两者相辅相成。

  (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部分就是存贷款利率,央行对其市场化改革格外重视,因为改革的一丝偏差,都决定着全局的成败,因此我国对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慎之又慎,并且提出了总体思路和方针,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提高幅度,后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遵循着这样一条主线按部就班开展的,这也是我国首次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摸索(如表 4-2)。

  自 1996 年 6 月,我国开放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到 2013 年 7 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将近 20 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具体详细过程如下(表 4-3)。

  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平稳的步伐,完成大部分。但是始终还没有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在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的核心,其市场化改革不单单是放开管制,还有更多不可放开的限制。如果存款利率贸然放开管制,有可能触发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因此,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必须有把握的稳步进行,不可急于求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