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2 共2652字
论文摘要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过硬的口腔专业人才,我校口腔医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努力建设省、校级精品课程。口腔内科学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多,周期长,我们建立了“理论授课-临床见习-课间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临床病例研讨会-专业提高讲座-出科理论及实践考试”的综合教学实践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重视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实验室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和医学院不断更新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课间实习阶段,配以专门的教学辅助人员,从实习所用的离体牙、石膏牙、塑钢牙、塑料根管模型,备洞模型和实习用牙周模型,到牙周手术所需的猪颌骨以及各种复杂的药品及治疗器械,均由教辅人员备齐,从而确保课间实习的顺利进行。教学中全部使用视频加仿头模教学系统,每个学生面前都有显示屏,能清晰地从显示屏上观看到老师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和老师互动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经此实习方式后进入生产实习阶段,与以往各期学生相比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进入第五学年毕业生产实习阶段,口腔内科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专门的 “口腔内科综合实习诊室”,诊室内共有6台牙科综合治疗椅,并由专门的带教老师(高年资讲师以上级别)指导,保证一人一椅,进行全天临床实践。同时,每周安排一次专业提高讲座,由副教授以上级别教师讲授口腔内科学的新动态、新进展及临床诊治经验,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模式改革

  虽然学生们通过仿头模练习在操作技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也发现学生在课后主动性学习仍然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开展了把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及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联合应用在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中的教学改革,这两种教学模式主要以临床实际问题或实际病例人手,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以启发性教学为方法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口腔内科学新器械新方法新材料层出不穷,临床病例繁复多样,其中不乏疑难病例特殊病例及和口腔其他科学的交叉病例,可以为学生在不同实践学习阶段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会提出谨慎选择的具体临床病例及病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以寻找最佳的科学证据。这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非常适合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以根管治疗为例,查阅根管治疗新技术新器械、辅助技术、治疗方法更新进展、疑难病例的个案报道、复杂根管的治疗方法等等,针对具体的病例,哪种治疗方法、器械使用是最优的,治疗过程的详细步骤,并且患者是否能接受。

  在小组讨论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知识的获取情况都可以成为学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通过开展这两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体会就是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学习的设计者,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样地,教师也必需查阅大量资料,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否则也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此种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3、教学规划

  口内精品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内容是每学期教研室需要为下学期规划的。学期末教研室全体教师会针对下学年的实验课程集体备课,每位老师汇报自己准备的教改内容,全体进行探讨,选出创意好的改革内容下学期试行。根据改革的方向,每位授课教师准备出相应的教案讲稿考核表等。学期末,会对本学期的教改进行总结经验。

  4、教学内容更新

  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的教材尤其是实验教材存在更新较慢,实效性较差的问题,所以我们平时注意追踪学术的前沿,将书籍期刊中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把参加学术会议的新理念传达给学生。在充实教学内容方面,倡导“综合性实践技能培训”理念,积极鼓励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多收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拍摄病例图片、收集X线片,制作临床操作录像,加入到Powerpoint等软件中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中搭建了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实践操作模式中去,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验课对理论知识理解地更透彻了。

  5、积极开展双语实验教学

  积极在实验课上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穿插英文的讲解,在操作的演示过程中模拟医患沟通时的英语会话,教导学生如何在病史采集、治疗过程、术后医嘱中使用英语,加大双语教学在实验教学工作中的比例。在毕业实习中,本校的外国留学生的就诊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场景,通过观察教师如何与患者沟通,逐渐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为专业英文文献的查询阅读奠定了基础。

  6、考核方式方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规范日常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研室建立了“实习医师量化考核制度”,根据毕业实习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了详尽的加减分细则,对学生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医德医风、接诊仪表、工作质量等各方面加以考核。每月公布考核成绩。同时制定“口腔内科实习医师行为规范”及“口腔内科实习医师奖惩条例”,结合学校下发的“实习大纲”,对学生实行严格要求和管理。实习结束时,依据《口腔内科学课间实习大纲》及《口腔内科学毕业生产实习大纲》进行出科考试。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临床技能综合考试(占40%),第二部分即毕业实习后理论考试(占30%),日常表现占10%,综述、临床文档的书写占20%。

  7、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通过课间实习及毕业生产实习,传授最新发展动态和临床诊治技巧,学生们对一些新技术新器械及传统方式的对比性学习,临床中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等等,期望探寻其中的优缺点及差异,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通过查阅文献撰写专业综述。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幼儿园厂矿等,在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等等。诸此种种教学举措旨在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好基础,指导大学生科技节作品,论文获奖并在核心期刊发表。

  8、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自2006年开始,网络下载美国华盛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教学课程,并与学生积极交流,主讲教师定期通过BB平台的讨论版与学生就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病例讨论,解答疑难问题,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方便学生课后自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实习指导、习题及答案、参考文献、部分多媒体课件等均已上网。授课录像也将陆续上网。

  参 考 文 献:
  [1] 吴文慧,彭伟,徐艳丽.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南方医学教育,2009,(4):17-1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