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基础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2 共2783字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子女
  
  刘易斯于 1954 年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较为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和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充实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在迁移成本小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收益的时候,就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现象。根据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规律来看,一般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能够不断融入到工业部门中,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产生的原因有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户籍制度二元化、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平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便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职业--农民工。农民工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由于农业边际生产率几乎为零,工农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为了全家生计,便会选择走进城市、进入工业部门,获得较为可观的报酬。然而,由于上面所述的制度的二元化现象的存在,使农民工无法真正长期地融入城市。在农忙时,他们选择回乡务农,在农闲时,再走进城市。也就是说在身份上,他们具有双重职业的特征。既是农民,又是工人。农民工子女,顾名思义,就是上面所述这种新职业从业者的子女。包括随父母走到城市的,还有留守农村的。本文中所述的农民工子女特指随父母一起进入城市、在城市中生存、生活、接受教育的这部分群体。

  2.1.2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由美国人比尔斯于 20 世纪初提出,他在 1908 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从此,人类的心理卫生逐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心理健康有关的学术研究也不断涌现。心理健康可包括:①道德心理健康;②学习心理健康;③交往心理健康;④青春期心理健康;⑤生存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把心理学运用到教育之中,对教育对象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与核心作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基础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生活的能力作为育人目标之一。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教师、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作为总体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目标。可见,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国家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生命个体发展的关键,是从事教育工作专业人员的神圣职责。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是,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老师(包括专职与兼职)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培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成长。它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投资,即为了开发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资源而进行的投资,简言之为心理投资。它可以促进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产生最佳的效益。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作为主要实现形式。

  2.2 基础理论
  
  2.2.1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学校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所谓内驱力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会以一种外在表现来放大,来实践,最终达成内在的目标。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一种渴望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动学习,对知识探求的好奇心,是对周围事物了解的需要,这种内驱力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由于能够胜任某种工作,具备某种能力而取得的某种地位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内驱力往往是一种自尊的表现,是希望得到周围人际环境认可的内驱力。而附属内驱力则是指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学校、教师的认可的一种驱动力。当然,除了校园环境以外,家庭环境的赞扬、认可也是这种附属内驱力的源头之一。这三种驱动力的强弱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内驱力越强,则动机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完成工作的效率也会随之大幅提升;反之,如果外界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种内驱力就会变弱,动机也会随之变弱,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在本文的研究中,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家庭中,其动机的强弱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制度的影响、城乡文化差异的影响、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校园教育的影响等。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可快速变更因素与长期因素。如制度因素、城乡文化差异因素、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因素等,由于种种原因,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得到很好地改善,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讲,这些因素是负面的,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民工子女的动机;而可快速变更的因素如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等,这些因素,如果通过一定的制度建设、校园教育机制变革,家庭教育改善,这些可快速变更的因素都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动机产生正面作用,进而促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提升学习效率。

  2.2.2 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在本文的研究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来自农民工子女的由于年问题引起的、社会因素引起的、校园因素、家庭因素、政府因素等。本文主要以校园因素为主要出发点,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整理出以较为科学的教育手段,促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引导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成长。

  2.2.3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理论。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它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属于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物品属于准公共物品(农业产中技术、义务教育、农民培训等)。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纯公共物品是政府直接承担,而准公共物品则由多元主体供给可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

  据此理论,本文认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是因为农民工子女教育也属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范畴,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农民工教育培训主要投资人也应该是政府,因为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对农民工子女心理教育进行投资。当然,除了政府之外,农民工本人、社会团体、企业等都可以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资人。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