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南沙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572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广州市南沙区农民收入增长发展研究
【第2部分】南沙区农民增收问题探析绪论
【第3部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一般理论
【第4部分】广州南沙区农民收入现状
【第5部分】南沙区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第6部分】 南沙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第7部分】实现南沙区农民增收的策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南沙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南沙区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速度的关键是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从"内"而言,要利用南沙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独特的农业文化、农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本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从"外"而言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南沙区作为广州市"南拓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在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城市化步伐,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根据上文我们分析的南沙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启示,为发展南沙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5.1.1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南沙区由于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区内的农业用地资源非常的有限。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值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南沙区相关农业部1区,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市场、信息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异地合作开发农业产业园区,扶持外延农业,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农业商贸新模式。

  广州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和滨海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具有较大的规模,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园,是南沙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展示南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工作,集中各方力量,实施扶持发展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水电供应,完善机耕路网和鱼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要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实施鼓励发展政策,引进有实力、科技型、示范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并为园区外的农民提供示范和服务,示范带动全区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5.1.2 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南沙区目前基本没有大型农业企业,建议充分发挥政策和土地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扶持一批实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加快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户收入的提高。同时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发展有当地特色的农业。

  南沙街:南沙街农用耕地已全部征完,保留的农业用地只有约 16000 亩山坡地,主要种植荔枝,其余都是复耕地。因此,南沙街的农业发展重点是做大做强荔枝产业。打造荔枝品牌、搞活荔枝销售,是促进南沙街农民增收的重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依托荔枝行业协会,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无公害荔枝品牌。要切实加大对荔枝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扶持,争取设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专项资金",年经费额在 50 万以上,主要用于荔枝的品种改良、矮化嫁接和协会会员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是通过举办荔枝文化节、荔枝旅游节、荔枝品尝会等多种形式的荔枝营销活动,带动荔枝销售和餐饮、住宿、旅游业收入。在预计今年荔枝丰产年的市场前提下,要通过商品化包装、品牌宣传策划、组织媒体报道等多种手段把南沙荔枝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成果。

  万顷沙镇: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发展香蕉、水果型木瓜、珍珠番石榴、沙糖桔、皇帝柑(贡柑)等亚热带岭南优质水果;发展新垦莲藕、水瓜、苦瓜、豆角、西芹等优质蔬菜的种植生产;发展黄鳍鲷、海鲈、鳗鱼、鲻鱼,虾蟹等半咸淡水名优水产品养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在鼓励农业企业做好农产品认证工作,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础上,引导农业经营者树立品牌意识,重点围绕优势产品,培育名牌产品,保护好万顷沙香蕉、新垦莲藕等传统农业名牌,打造水产、水果、畜牧、蔬菜等农业品牌,并重视培育新的现代农业名牌。

  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要及早规划,建设水果蔬菜产地市场,让农产品就地进入流通市场;抓好蔬菜检测中心、农业信息化平台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万顷沙香蕉市场的流通渠道与品牌效应,重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发展农业经济奖励活动,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镇农产品流通体系。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南沙区走在了广州市的前列,百万葵园、原野庄园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范例。今后应进一步挖掘水乡文化,发展水乡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都市农业。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1.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经营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截至 2012 年为止,南沙区已经建成了 65个农业合作社。按现有的经验来看,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其收入比普通农民收入要高,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引导,促使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以经营大宗农产品的农户为载体,引导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走向联合发展,发展规模农业、精细农业和品牌农业。

  加强引导、扶持和培育,促进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走向联合发展,鼓励农民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不同合作社之间进行联合经营或合并,逐步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和参与市场的能力,支持合作社设立独立的营销网点或与商业网点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引进、培育有实力、有带动能力的农业企业,鼓励企业与农民建立"公司+农户"的共同发展模式。支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发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型经营主体。

  5.1.4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南沙区政府应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兴农,建设区级科研基地,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扶持发展工厂化养鱼和大棚种植,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引导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落实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政策;引导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通过社会资本和政策扶持,建立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发展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品集中,建立农产品品牌,扩大优势产品的组织化、产业化。

  充分利用南沙区大发展的契机,以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提高财政对农业设施的补贴范围和额度,引导和带动广大生产者加大投入,推广建设简易型、投入产出比高的农业设施,发展保护地反季节生产,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既稳定农产品的供应,也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益。

  要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

  5.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们上一章的分析,南沙区农民 2012 年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了其纯收入的66.2%,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了经营性收入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南沙由于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独特经济背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必将是二三产业。同时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一个过程。

  农民要增收,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必然。因此,大力发展南沙的二三产业,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增加南沙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5.2.1 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劳动者通过自己体力或者智力上的付出而获得的非农收入。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自己在劳务市场工作所获得的工资。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劳务经济是一种能够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经济,同时劳务经济的产出投入比较高,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劳务经济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南沙地处珠三角,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发展劳务型经济的独特优势,政府应统筹规划,加以发展。

  5.2.2 支持农民自主发展涉农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南沙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南沙港地位的提升和各大型项目的建设投产,南沙区逐步成为广州新的物流和工业中心,包括流通、服务在内各项第三产业必然快速发展,拉动就业能力强。其次,南沙区目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薄弱,特别是农副产品的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因此,政府应对第三产业中涉及农业环节的经营服务活动要给予倾斜性扶持。一是对从事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的企事业单位在增值税、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二是工商、税务、消防等相关部门要为从事第三产业创业的农村个体经营者提供绿色办事通道,简化手续流程,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和相关手续,适当减免办证费用,减免部分由财政补足。

  农民转产从事第三产业经营最大的制约就是资金问题。因此要引导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对全征地农民从事第三产业经营所申请的创业贷款给予减息或免息政策。有条件的镇、街、村可考虑在集体经济收益提留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农民再创业启动基金,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扶持有经营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农民进行创业。

  5.2.3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爆出,黑心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农民工合法权益被侵害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自我维权意识比较薄弱,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社会法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力。南沙区由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大量农业用地将被征用,未来农民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向农业工人转变,很多农民都将涌入城市工作,农民工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不仅是一个关乎农民工生活和收入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南沙区当地政府必须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3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

  南沙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特别是有技术能力的工人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南沙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农业用地锐减,许多农民都空闲在家,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正是南沙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工人。但很多农民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从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一方面可以满足南沙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5.3.1 加强上岗技能培训

  由于土地被征用和城市规划的需要,许多南沙当地的农民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于这一部分农民,他们未来的生存主要就靠进城务工,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务工的相关基本技能,而且对于企业的需求也缺少了解。那么作为南沙区的相关政府就业部门,应该加大对他们的指导力度,为他们的进城务工提供思想上的引导和技术上的指导。具体来说,南沙区各镇、街的劳动就业部门可与辖区内主要用工单位签订信息互动协议,并建立覆盖全区主要企业的用工信息网,及时收集、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息。实行订单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农民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中短期培训班。此外,对已上岗就业农民建立信息反馈制定,不定期进行激励式培训,培育其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出色、获得一定成绩的再就业农民实行公开表彰,转变全征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良好风尚。

  5.3.2 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南沙地处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存在许多的创业机会,广州人历来就有改为天下先,全面创业的优良传统,因此,政府应加大引导有意愿的农民自主创业的力度,广泛宣传农民创业致富典型。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审批、政策上予以倾斜,为农民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政府可以设立鼓励农民创业的专项资金,为农民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有志创业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力度,为他们创业提供技术指导。

  5.4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南沙区作为国家技术开发区,自 2005 年成立以来,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由于其独特的经济定位,其未来南沙的发展重点是第二、第三产业。在南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农业用地被征用,由于就征地补偿、农业人员安置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征地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也延缓了征地的进程。未来南沙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土地,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农民土地征用的问题,作为南沙区政府,应该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区域性的和公益性的用地区分不严格),明确政府的征地权限和征地范围。同时在农民土地征用的过程中,要完善土地补偿制度,提高对农民的补助标准,认真落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始终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最后应建立土地征用约束机制,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5.5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南沙新区作为国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农村城镇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将农民直接转化为城市居民。在这方面,深圳市已经走在前列,早在几年前深圳市就已经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改造,现阶段深圳的城镇化率已达到 100%,农民的收入大大的提高。南沙地处广州,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能力,也应该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改造,因为不仅可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还可以解决南沙新区发展的土地使用和劳动力问题,加快南沙地区经济发展。但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全面统筹,有序推进,不仅要解决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等问题,更要从长远角度解决农民的生活就业问题。

  5.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针对影响南沙区农民增收的因素以及南沙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四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五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