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9 共3046字

  3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迎来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获得突出的阶段性的成果。总的来说,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处于起步晚,发展快的阶段。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影响力、覆盖范围等与农业市场信息较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3.1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3.1.1初级阶段(1978年以前)

  改革开放时期,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统计和农情信息是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几乎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对外发布相关的农业信息甚少,农业信息对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很小。这一阶段,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农业信息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技能和方式低下而且单一。在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依赖于农民自己的经验组织生产的信息服务不明显。处于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主要依赖农业部、社会科学院、有限的各地区农业信息研究所和各地农业高等院校,但课题比较少,规模小,单一分散。这一时期产生的农业市场信息对基层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没有直接的影响,农业信息服务院处在被动服务状态。

  3.1.2规划统一阶段(1979年-1993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的农业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关系也得到了多方面的改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农业信息与劳动对象、劳动力、劳动工具等一起成为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总要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和信息软件逐步应用到农业各个领域中,农业信息化初具雏形。1979年我国引进遥感技术拉开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序幕气1987年我国农业部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撑能力,并统一组织和领导了分散起步的农业信息技术,并在同年,我国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开始建设,主要任务是为农业的宏观决策及农业围观导向两大信息服务。1987年3月,国家开始重视和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和应用,并正式成立农牧渔业信息中心气但是,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经济初露端彳兒,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处在研究、开发阶段,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民众对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感到恐惧和不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速度较慢。

  3.1.3建设成型阶段(1994年-至今)

  随着改革幵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受国际其他发达国家的影响,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信息建设力度加大,国家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来鼓励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至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得到肯定。199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宣布命名跨世纪农业信息化工程为"金农工程",标志着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网络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加大科研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发展起来,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遥感技术和当时较新型的应用到农业研究上。不断尝试将多样的信息活动在不同地区的开展,以特色地区示范带动全国信息服务的工作的展开。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积极研究和开发涉农信息技术,切实为农民的日常生产服务,让更多的农民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信息化建设中来。

  3.2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取得的成绩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是政府发展信息化、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工作的基础。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在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了较显著的发展,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变单一的农业信息资讯和关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信息共同组成主要工作内容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覆盖农村市场经济各个领域、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水平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3.2.1建立自上到下覆盖面比较广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我国已形成初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由农业信息中心和各省、市、县市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组成,能有效的根据各地农业的发展状况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相继出台惠民政策鼓励和支持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成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自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在国际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经济发展策略幵始向农业领域倾斜,中央连续下达四个中央一号文件,目的就是要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使用力度,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总体增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全国内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2.2开发多样的农业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分析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共建立了 33条信息釆集渠道,采集信息8000多个,初步建立了可以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系统气我国农业信息采集机制在逐步的完善,并且这种采集技术己经应用到了众多涉农领域,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市场、信息科技、动植物生长和生物资源环境等。

  近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中心在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建立农业信息采集机制,广设信息采集点,设立多种农业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农业方面有限的信息,比如积极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投入较多涉农分析软件,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商会制度,对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分析事宜等。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建立了一批全国及区域性数据库,比如专家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等,对一批涉农信息采集和分析的软件进行了幵发和更新工作。不但,要做好传统农业信息统计分析,还要扩展对农产品的区域性、阶段性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评估。农产品市场定期信息分析预测制度的形成,能对农民的生产运作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同时,我国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农产品市场预测、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自然灾害预防、农产品产量估测和农业技术应用系统的构建、农业生产管理产业化等领域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增加我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科技竞争力加强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信息釆集和分析能力,提升了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和预算能力。

  3.2.3构建局水平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在我国以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为依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多注重依托于各地方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和信息处理、发布平台。信息服务在农村已逐步开始向基层、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辐射较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带领下,各个省区、地方部门也相继建立了政府农业信息网和涉农企业农业信息网,再借助互联网的飞速,各个地方部门也开始互相沟通,省级农业信息机构和中央的农产品市场和农副产品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地区之间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互相之间有共同构建的进行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
  
  3.2.4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发布机制

  加强信息发布的组织协调、发布形式多样化,信息服务初见成效。政府相继颁布一些有关信息发布制度的法律法规,各个地区和信息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开通一批信息发布渠道。此后几年间,关于农业方面的信息开始按照规定的时间、通过固定的传媒发布给广大民众。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农业信息都是经过农业信息专家分析、处理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可行性髙,能更好的指导广大涉农信息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生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