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发展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1 共455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第2部分】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发展探究绪论
【第3部分】农村物流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研究
【第4部分】辽宁省农村物流的现状
【第5部分】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评析
【第6部分】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第7部分】城镇化环境下农村物流建设分析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刻。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是社会全面、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桎梏。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城镇化建设也是深化工业化发展的路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建设目的是推动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完成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物流产业。2011 年 6 月 8 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时间更为短暂,是农村发展的新兴产业。2009 年 2 月 25 日,物流业被确定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农村作为农产品的发源地,农业生产资料的汇集地,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的瓶颈环节。农村物流运作有效合理,就能够减少商品的损失,加快流通速度,提高企业利润率,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物流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同时,辽宁省是一个拥有良好城镇化基础的农业大省,其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一个因地制宜的模式和思路,本文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研究辽宁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农村物流发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1.2 研究目的

  本文以中国城镇化为现实背景,以辽宁省农村物流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评价,识别了辽宁省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目的是识别限制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为大力发展辽宁省农村物流指明了方向,为政府及相关组织发展农村物流提供决策支持,最终提高农村物流水平,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供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城镇化研究现状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经,城市化与城镇化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由于习惯性叫法等因素,以及在指代范围方面的差异,习惯性仍以城镇化称呼。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孔凡文[1]将城镇化速度、工业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做出预测,建立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最后,评价了中国城镇各个方面的质量。彭红碧、杨峰[2]详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认为发展新型城镇化应该大力发展集约化与生态化模式,加强城镇功能多元化等。

  陈超,李斌[3]在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协同促进机制。

  杨军、王厚俊、杨春[4]采取距离函数和非参数线性规划的方法了解我国城镇化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农村城镇化与农产品物流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城镇化对于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外学者[5-9]在城镇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相应贡献,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城镇化的理论基础,逐步完善了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1.2.2 国内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关于农村物流,这一概念现在仍未获得一致的结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王新利[10]认为农村物流是农村范围内相关活动的集成,他在《中国农村物流》一书中指出相关活动包括了材料采购、农产品形成、农产品储存、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农产品销售等。

  (2)谢水清[11]认为农村物流的概念是一个与城市物流而相对的概念,他在《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一文中写到农村物流是为农村居民提供物流相关活动从而满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些物流活动包括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

  此外,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物流进行了研究[12-26].代表性研究有,刘俊华等[27]构建了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研究框架,从目标、主体、客体、载体和功能方面对体系进行了分析。

  王新利[9]从一般要素、支撑要素和功能要素等角度对农村物流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傅岚[28]分析了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基于 3PL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方案,最后以江西省粮食物流信息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

  宋宇[29]对建设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指出推进该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张志坚、关南宝[30]对我国部分省份及区域的农村物流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家电下乡"、交易成本理论、农村信息化、城乡统筹发展及动力学机理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胡非凡,吴志华[31]建立了一个农业物流体系的框架,从四个层次出发论述了农业物流的现状和特点。

  余真翰、杨浩磊[32]分析了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逆向物流,应用 EOQ 模型分析了一个订货周期内的物流。考虑了客户退货后产生逆向物流,建立了相应模型。

  吴勇杰,颜佳玲[33]针对电子商务下农村物流的发展问题,阐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要素构成,建立了城镇物流配送模型。

  祝扞敏[34]从配送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村物流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应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发展农村物流配送。

  郑远红[35]指出邮政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主体,并认为邮政物流是发展农村物流的有效方式。岑磊、张凤玲、王世波[36]基于技术采纳理论,分析影响农村物流信息技术引入的因素,主要考虑网络外部性和成本,建立用户行为模型。

  李庆芳[37]利用轴辐式网络思想去优化农产品物流运输网络,分析了构建农产品物流的轴辐式网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立了农产品物流的单分配多枢纽轴辐式输网络模型。

  殷继勇[38]以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协同发展的辨识模型,应用了协同学理论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协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黄祖辉[39]等研究了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要素,认为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应该有三个方面,即参与主体、农产品的物流通道和功能性物流业务。

  汤晓丹[40]对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动因进行论述,结合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了三种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

  方梦梦[41]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产品自身特点对其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优化意见。

  赵士凤、李学工[42]研究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农产品应急物流协调问题,提出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实现农产品应急物流协调的方法。

  艾江[43]分析了三种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指出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模式更为合理,且物流运作效率更高。赵萌、邬文兵[44]指出发展农村物流,应推行核心战略模式。

  周涛等[45]在分析正向配送和反向收集农副产品的特征基础上,构建了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孙迪迪[46]阐述了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内涵与类型, 分析了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孔婷婷[47]从物流组织化与综合化两个方面,建立了四种主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刘丽[48]分析与论证了农村物流动态联盟的构成要素,以及合作伙伴选择等问题。李桂娥[49]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建立物流循环体系、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产品直销模式等。

  苏星燕、陈治亚、周艾飞[50]提出了新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农村物流的发展,结合了邮政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点,可以更加有效的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管华、同小军、廖明潮、张阐军[51]设计了农村物流平台,实现检测信息和追溯,并综合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农村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信息一体化。

  何海军[52]详细对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农村物流业发展的新的思路。王殿安[53]提出了农产品低碳物流的模式,并提出了为了保障农产品低碳物流的政策措施。

  陈秀丽[54]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如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物流的政策建议。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中国城镇化为现实背景,以辽宁省农村物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辽宁省农村与农村物流发展情况,建立农村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估辽宁省农村物流,结合相关的评价结果与相关物流发展理论,提出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

  1.3.2 研究框架

  本文以城镇化建设为现实背景,主要研究分析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探讨辽宁省农村物流快速发展的策略建议。

  具体的研究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研究导论。我们将探讨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农村物流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是概括农村物流的概念、农村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在介绍具体理论之前,将对农村物流基本内涵、具体概念进行界定;接下来从农村物流与城镇化等方面来建立理论基础。

  第三是描述辽宁省农村物流的现状。这部分综合分析辽宁省农村与农业发展现状和农村物流现状,综合分析辽宁省农村物流的各个方面。

  第四是以城镇化为背景,建立了辽宁省农村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评价的特点;然后构建了辽宁省农村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辽宁省农村物流评价模型,得到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评价结果。

  第五是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策略构想。这部分是根据上部分分析,结合相关的相关理论建立策略构想。

  1.3.3 研究方法

  本文将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数据搜集法。本文通过数据收集,查阅大量统计年鉴,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以保证研究结论科学与客观。

  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针对辽宁省农村物流问题,由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既有客观分析与论证,又要有研究者的综合分析与判断。采用定性分析研究辽宁省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以及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农村物流所处环境,在对辽宁省农村物流现状描述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中,基于获取的相关数据应用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来做科学分析,因此整个研究过程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

  1.3.4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以中国城镇化为背景,研究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优化,这可以为辽宁省政府部门和农村与农业组织发展农村物流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对进一步促进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的创新点如下:

  (1)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物流整体发展情况,建立了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辽宁省农村物流,识别了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要素。

  (2)提出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对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