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30 共3032字

  第 4 章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问题

  4.1.1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有限、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部分县、镇、村级单位还未成立文化站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多数的文化站缺少独立的办公空间,十分影响文化活动的开展。

  同时,大型活动的举办经常受到场地的制约,并且相应的音响设备、乐器只能到上级文化馆租用或借用,有时还需要农民自行准备。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少图书馆藏书只限于市面上的热销书或考试类书籍,对于农民切实需要的种植、养殖等类书籍相对缺乏。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出,目前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较少,图书馆、文化站的建设仅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乡镇建设,未能够达到整体农村统一的文化平台。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数量如表所示。

  4.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缺乏,投入不足

  部分地区将目光锁定在招商引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方面,对于农民的文化需求关注力度极少。由于双鸭山市的财政收入相比周边大型城市较少,对农村文化服务建设的开展缺少一定资金,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服装道具、乐器设施中均有不足,常出现几年不举办一次文化活动或举办的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应付了事的现象。由此可见,缺少资金投入是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因素。

  4.1.3 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素质偏低

  农村基层文化站、文化宫的待遇较低,人才队伍组建困难,目前担任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多数是退休的文艺工作者,对工作没有系统的管理,仅以经验为主。

  因此,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吸引不到高素质人才。甚至有的文化站认为工作人员可有可无,如果组织文艺活动可通过农民自行组织。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文化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工作人员老龄化等因素,十分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

  据统计,双鸭山市文艺工作人员均属退休文艺工作者,年龄通常在 50 岁以上,部分年轻文艺工作人员的学历不高,1350 名 25~40 岁从业人员的学历大体分布为专职院校、专科院校毕业,部分人员属高中毕业,仅有 25 名左右的人员为本科毕业。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文化建设还未能全面引进高学历、复合型人才。

  4.1.4 农村基层文化内容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我国长期以来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城乡差距明显,农村文化急剧衰落。由于双鸭山市的财政收入较少,对文化的投入资金不多,使农村基层文化内容较为匮乏,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虽然“三送”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但通常送的内容较为陈旧,书的质量不高、电影老旧、戏曲较为单一,农民更需要的应该是以农村为题材、以丰富业余活动为本质的文化,这使供需之间产生了矛盾。

  4.1.5 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农村文化服务的管理体制不顺是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机制。用人机制不健全方面体现在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素质低下、专业性不强、工作效率不佳,并且经常出现“人情化”“亲情化”“子弟化”的用人制度。

  农村文化建设中对现有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馆、文化站的作用未能全面体现。并且文化服务建设经费正在逐年减少,使很多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以上问题均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造成。政府对文化服务的开展没有相关政策调控,文化活动仅限于工作站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缺乏一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农村文化服务建设十分混乱。

  4.1.6 农村特色文化挖掘不足之处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双鸭山实施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通过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工程增加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相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但是文化事业的开展仅通过表面进行,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弘扬传承的力度不够,并且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强,文化产业未能呈开放姿态,小规模的文化站等地的技术含量较低,对文化服务的发展带动力不足。

  4.2 原因分析

  4.2.1 农村文化建设受体制制约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文化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在改革中,城乡文化体制出现了“二元性”特征,即城乡分治式的文化发展体制。城市中的文化服务愈加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为了与世界文化接轨,在形式、文化管理、用人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转向市场化,在市场中焕发出新的力量。农村的文化建设虽然一直进行,但是由于权限管制不清,管理制度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体制与城市发生了极大的差异。

  大部分的乡村还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管理由政府负责,对人员和工作直接调配,并且所有制是政府下发,在以经济为核心的文化管理体制中,文化的特征被掩埋。农村文化未能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文化自身无从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二元分治式”的文化体制,使文化服务建设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产生供给矛盾。

  4.2.2 农村文化建设受财力制约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逐渐转向市场中,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欠缺,开展文化活动的资金多数都以当地居民募集。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情况下,通过转移支出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显然十分不科学。

  在“九五”期间,我国开展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为国家总财政支出的 0.5%,分配到农村约 0.23%,到“十五”期间,财政拨款却降低为 0.35%,分配到农村则更少,仅占总拨款数的 0.12%.以黑龙江省为例,2010 年国家预算投入的文化建设资金为总财政支出的 0.04%,分配到农村则不足 1/3,农村居民的人均文化事业建设费仅 1 元。虽然国家给予财政调配,但几乎对县以下单位没有文化事业的投入,没有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这使农村文化事业无从开展。

  4.2.3 农村文化建设受传统生活方式制约

  文化事业的开展,丰富了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三送”工程、文化演出、本土特色文艺活动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村民的文化意识。但是农村居民的传统业余生活基本以麻将、扑克、看电视为主,这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村民认为文化生活不是生活必需品,开展的文化活动不仅需要自己募集资金,还浪费时间排练演出。另外,一些村民认为文化消费不能致富,并且还需要花钱,文化活动的开展可有可无,村民的农活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建设文化事业,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而言可有可无。

  双鸭山市开展的多项文艺活动中,部分村民也表示愿意参加,通常是春节前后举办的各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活动及传统假日的一些文化活动,村民的积极性表现在:农活不忙、家里无事、不需要金钱支出方面。待春节过后,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回归了平淡。

  4.2.4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缺失严重

  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文化专干队伍萎缩严重,多数文化专干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现象突出;基层文化队伍普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调动;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断层、老化现象突出。

  4.2.5 农村公共文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关法律规范基本上处于空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更多是以党委、政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为依据,缺乏执行的制度刚性,亟需规范的法律法规的引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