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推进路径

来源:农业经济 作者:栗小丹
发布于:2020-08-15 共2686字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努力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寻找乡村多重价值,进而推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融通工农城乡、兼容生产生活生态、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业态,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文章分析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究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问题与对策; 上海;

  20世纪90年代,上海乡村旅游业开始起步,成为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较早区域。当前,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突破口,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公益事业,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基本类型

  乡村旅游以农村居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正逐步向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融合考察、观光、学习、康体、参与、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充分体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干农家活”的传统民俗特色,其分类大致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及国外乡村旅游基本类型汇总

  二、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大力开发古镇古村、江河湖岛、江南田园、平面林地、都市农业等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产业。当前,上海已建成农业集聚区22个、已开业景点325个,其中年接待万人以上规模景点171个,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如表2所示。

  三、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小、设施不完善。

  受投入资金、土地规模、交通运输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相当一部分旅游资源仍然停留在小资本、小规模的小农家开发状态。景点单一且分散,旅游咨询、停车场、餐饮购物、旅游厕所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也跟不上。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销售店及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不多,难以在业态丰富、产业融合、规模扩张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同时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所以挖掘旅游景点中的文化资源至关重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将文化与旅游有效融合在一起,给游客不同别处的旅游体验,是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些乡村文化开始凋敝,甚至“消亡”,“空心化”的发展使得一些乡村开始挖掘风俗人情和自身传统文化所潜藏的价值。上海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没有将本地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失去了对本地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推进路径
 

  3.旅游管理人才缺口较大。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具有专业文化的旅游管理人才是乡村旅游的骨骼,它支撑乡村旅游业的整合、运营和提升。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既需要热爱本乡本土,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知识,又需要头脑灵活,视野开阔,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农村的空心化和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造成了乡村人才流失,旅游人才建设后继乏力,旅游产品在设计、规划、营销、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主题内容雷同,千村一面。

  当前,乡村旅游建设刮起了生搬硬套的复制文化风。档次低、同质化、缺乏特色主题的乡村旅游比比皆是。通过简单复制建立起来的乡村旅游景点,没有鲜明的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旅游者边际效用迅速递减,易遭到旅游者抛弃。“复制+粘贴”虽然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但在快速铺摊子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本土独一无二旅游资源的细心培育、深度挖掘和慢慢梳理,结果可能会碾压、戕害了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1.加大乡村旅游政府投入,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合作方式进行项目开发、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建设,探索旅游示范村、特色乡镇的建设和推广,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能力。第二,结合市场需求,整合和实施相关旅游项目,完善标识、停车场、餐饮、旅游咨询等配套服务体系,提升乡村综合服务能力。第三,坚持高标准规划乡村旅游,遵循“高起点、特色化、可落地”的原则,规划设计考察、观光、学习、康体、参与、度假、休闲、娱乐等乡村旅游项目。第四,积极升级改造乡村旅游,鼓励和扶持农民开设农家乐和民宿,突出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第五,筹办各种节会和旅游商品竞赛,积极宣传、推广旅游产品。

  2.立足历史,服务现实,着眼未来,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文化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旅游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不仅要立足历史“向后看”,还要服务现在、着眼未来“向前看”。“向后看”意味着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不生搬硬套,不盲目跟风,不简单复制,克服短期利益冲动,扎实建设乡村旅游品牌和名片;“向前看”是指增加乡村旅游业的科技含量,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附加值,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和科技的双轮驱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彰显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的广阔发展前景。

  3.广泛开拓人力资源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应建立信息库,清晰人才资源储备存量。与时俱进,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旅游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当地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优势,依托旅游景点景观,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供需有效对接,提升旅游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同时,依托当地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对从业的农村居民进行系统培训,拓展从业人员的思路,开阔其视野,提升其技能,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的提质提速提效。

  4.加强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

  对上海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调查,利用中心城区附近的小型土地种植农作物,发展观光型休闲农业,为青少年提供农作物科学教育。在中心城市周围开发中型地块,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在上海周边地区开发度假式休闲农业,配套民宿和当地文化展示,形成特色鲜明的度假村。并深入探索各乡镇自然风光、传统村落、文化民俗等资源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让每个乡村旅游景点都有吸引游客的核心特征,避免大众化和同质化,防止“千村一面”。

  表2 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表2 上海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杨冰,李育民,金玲.浅谈标准化与上海乡村旅游[J].上海农村经济,2017(1).
  [2]卢小丽,等.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36(1).
  [3] 陈恒.乡村休闲旅游须开阔视野[N].光明日报,2017年2月18日第12版.
  [4]龚酾.上海创新政策措施全面创建美丽乡村[J].三农前沿,2019(5).?

作者单位:上海建桥学院
原文出处:栗小丹.上海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08):62-6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