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政府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角色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3192字

  绪 论

  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

  关于乡村旅游的萌芽,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是最被大家所接受的观点是,在十九世纪的西欧,萌发了乡村旅游这一行为。在 1855 年的巴黎郊外,一群生活在欧洲的贵族们在农庄里享受了他们平时生活之外的休闲娱乐,他们下地耕作,追逐家禽,体验原本属于农民的生活。10 年之后,在东欧的意大利出现了"农业与旅游协会",该组织在全国乃至欧洲大力宣传乡村旅游,在学术界这个事件被看作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产业领域宣告诞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欧美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原本零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行业流程逐步正规,让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反观国内,1987 年,在四川省的郫县农科村开业了第一个农家乐,这个事件被看作我国乡村旅游正式起步的标志。虽然我们国家乡村旅游业开始迟、发展缓慢,但乡村旅游在最初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98 年我国举办了"华夏城乡游",这是政府首次将乡村旅游提上日程。在 2006 年,国家旅游局制定提出"中国乡村游",2009 年策划了"中国生态游",2012 年组织了"中国欢乐健康游"等。根据中国产业网发布的中国乡村调查报告,在 2012 年底,我国乡村旅游开展的行政村达到 9 万个,在乡村旅游中经营的主体达到 180 万家,总收入超过 2400亿元。

  截至 2015 年 4 月,行政村数量增加到 9.5 万家,经营单位增加到 193 万家,营业收入超过 3200 亿元。国家旅游局还计划在 2020 年要建成 6000 个乡村旅游试点村。

  上述数据展示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乡村旅游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目前农家乐的内容单调、乡村文化挖掘太少、没有专业的整体规划、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在乡村旅游行业不断发展中,各个散落在乡村旅游中的个体经营户开始逐跟不上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当前,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如何用正确的、长远的眼光来引导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政府角色扮演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角色,促进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1. 2 选题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所以旅游业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乡村旅游对于旅游业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乡村旅游有潜在的发展力、关联的利益体多,能很好刺激经济发展和带动消费。

  然而,很多地方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因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使乡村旅游涌现出很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环境污染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自身角色、怎样调整自身职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这些都需要理论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以促进苏州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政府角色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具有多重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与乡村旅游相关的理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可以归纳得到三个单一。第一,研究方法单一。过去的学者大多偏向于质性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还有文献资料回顾等质性研究的方法来推测总结乡村旅游,很少有用到量性研究。第二,相关科目融合程度单一。很多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章,都是从乡村旅游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气候,有什么样的农业条件、水纹特点、人文风情、山川资源。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消费动机、产业联动,也就是忽略研究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第三,研究角度单一。大多学者从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或者村民的角度来研究应该如何发展,很少有站在政府的角度上来思考,政府应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什么。

  本文从地方政府入手,探讨其在乡村旅游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前的学者,对于政府角色的研究分成四个方面,分别是,公民与政府、政府职能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调整、政府机构的建设。

  可以看到,其中三个方面是站在宏观角度上来看,只有最后一个是微观的,对具体的政府机构的研究。本文既从宏观的角度对政府职能进行研究,又借助具体案例,从微观入手对政府角色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探索政府角色问题存在的本质。因此,本文的研究视角有助于丰富完善服务型政府理论。

  1.2.2 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根据前文提到的资料,我国截至 2015 年 4 月,行政村数量增加到 9.5 万家,经营单位增加到 193万家,营业收入超过 3200 亿元。我们一句乘数效应,我们可以得出当乡村旅游为居民提供一个直接的就业机会,就会同时提供三个间接的就业机会。其次,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它的整个过程综合了各种丰富的农村资源,比如,农业人口的减少是因为大量的农村居民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加入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这就意味着农业人口的减少,第三产业的比例上身,使得农村经济结构更为合理,这样的产业结构为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思路。

  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从政府的角度去探讨乡村旅游中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通过调查走访,文献检索,发现了在乡村旅游中政府角色扮演存在的问题,比如公共产品提供不到位、乡村旅游人才培育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忽视利益相关题参与等多种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其他地方的政策,结合苏州的特殊民情,提出了政府角色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技术框架进行阐述,然后借鉴政府角色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市场失灵等相关成熟的理论成果,分析了苏州政府在其中角色扮演的现状,接着对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存在的角色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对苏州市乡村旅游政府角色进行再定位。

  本文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绪论部分:介绍了苏州市乡村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研究技术框架。

  第一部分:文献回顾及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及政府角色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第四部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借鉴。

  第五部分: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苏州政府角色再定位需扮演的四个角色。

  最后结论: 概述了研究不足和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

  3、研究方法。

  3.1 案例分析法。

  鲜活的案例能够有效阐明论文的观点,通过收集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正反案例,进行思考,由案例贯穿于论文写作中,通过案例辅助论文的观点。

  3.2 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网上图书馆等收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资料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过程政府角色扮演的相关文献材料。同时,为了实现对本文研究对象分析,还进行一个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料收集。

  3.3 访谈法。

  对苏州市乡村旅游相关主体如乡镇领导、旅游企业负责人,乡村旅游点负责人等进行了访谈,以交流会议的形式了解其对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同时,与苏州市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负责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对整个旅游管理机制的想法,为写论文获得第一手的调查资料。

  3.4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区域政府扮演的角色进行归比较分析,发现其发挥角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这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给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重新定位提供了必要借鉴。

  4、技术框架。

  本文在对乡村旅游中政府角色扮演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明确了政府角色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中借鉴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苏州目前的政府角色扮演现状及原因,获得了政府角色再定位的结论。

  【图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