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秦皇岛对俄旅游业建设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12752字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传统的三大产业格局必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农业与工业两大体系之外,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重要,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也就是本文所论述的旅游产业。选取近年数据来看,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8.8 亿元,2013 年国内旅游创收为 26276.12 亿元人民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 亿美元,按照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 6.1932,二者合计占据 GDP 的0.05%(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就单一的一个行业来看,旅游业所占GDP 的比例是较高的,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选取旅游产业来作为研究课题就是对于这一行业重要性的关注。

  作为一种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提供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各种服务为主,涉及餐饮、住宿、旅行社、商业、交通运输、景区和娱乐等多个行业,也就是说一个旅游产业将会联动多个相关的产业和部门从而具有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 1 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 413 元的增值效益[1]。所以我们说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性行业的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会极大地促进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经济潜力不可小觑。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旅游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出入境旅游越来越火热,跨国旅游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居民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为各国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和收入。而经济全球化也决定了新世纪的旅游业是一个需要资源互补、客源互动、多产业联动的区域性合作的产业[2]。

  在国际旅游中,入境旅游地位很重要。衡量一个国家旅游实力的重要指标即为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 收入。另外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国家赚取外汇与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就是入境旅游[3]。但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一点就是入境旅游非常容易受到本国及目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脆弱性[4]。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运行仍然受其影响,加之 2014 年世界经济低迷,同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政治形势动荡,局部地区安全环境持续恶化,使得各国出入境旅游都出现了较大的降幅。例如我国自 08 年金融危机,入境旅游人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2007 年全年入境人数为 2610.97 万人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09 年骤降至 2193.75万人次,之后开始回升,至 13、14 年再次出现小幅度下降,此后将向着如何的方向发展便是及其重要的了。

  在众多入境游客来源国之中,俄罗斯徘徊于第三位至第四位,其来华人数并未随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回升至 07 年初始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仅就表格数据所能看到的就有一百万人次的差额。

  不仅仅如此,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整个俄罗斯的民众的信心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 70%俄罗斯人悲观评价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状况;32%受访者认为世界经济不稳定;还有 32%被调查者表示世界经济正陷入危机;5%的人将形势称作是灾难性的[5]。

  俄罗斯毗邻我国,自古至今尤其是现当代,两国联系密切,在旅游方面尤其愈来愈紧密。自 2006 年中俄双方开始举办“国家年”以来,中俄双向交流人数明显增长。2011 年超过 335 万人次。其中,将俄罗斯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中国公民人数达到 80.96 万,同比增长 13.88%;由俄罗斯来华旅游的人数高达 253.63 万人次,同比增长 7%。2012 年俄中旅游交流人数也达到了 330 万人次。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和俄罗斯的旅游合作越来越多,俄罗斯入境旅游所显现的潜力将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和俄罗斯互为邻国,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两国开展旅游合作具备优良的基础条件。中俄旅游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6]。作为喜欢旅游的民族,度假、旅游是构成俄罗斯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俄罗斯人每年大约有 800 多万人出国(其中旅游者大约有 250 万人),每年的出入境人数高达 3000 多万人次[8]。在这其中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占有相当比重,如2007 年俄罗斯入华旅游人数 58.6 万人次,2008 年 63.42 万人次,2009 年 69.58 万人次,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市场,此后稳居排行榜的前几名[7]。俄罗斯人充裕的假期时间也成为跨国旅游的保证[9]。

  程冰、朱锦晟(2013)提到:“从旅游目的地看,根据各省旅游局的统计,上述省份,2010 年共接待俄罗斯旅游者 259 万人次,占总数的 73%,海南、河北等滨海地区占 7%。从主要接待城市来看,排名前7位的俄罗斯旅游者接待城市分别是北京(18万人次)、延边、乌鲁木齐、三亚、上海、大连、秦皇岛”[10]。(所述“上述省份”为:

  东北、内蒙、新疆等)上述几个城市,秦皇岛为笔者所居,明显感受到入境来秦皇岛的外国游客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又以俄罗斯游客为主,而近年这一趋势势头不足,是值得深追的。

  在河北省的对俄旅游当中,秦皇岛接待俄罗斯旅游游客最多。比如 2014 年河北省共接待俄罗斯入境旅游者 8.9 万人次(我国接待俄罗斯入境旅游者 204.5 万人次),其中秦皇岛市接待俄罗斯游客 3.8 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游总数的 55.9%。

  就秦皇岛本身来看,大力开拓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增加旅游收入尤其是旅游外汇收入,将秦皇岛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促进秦皇岛的旅游经济增长意义重大。进一步讲对于秦皇岛对俄旅游的研究将不仅仅对秦皇岛本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正是由于其典型性,研究成果将会对于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旅游发展形势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局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正是为了看清楚细节问题,所以我们选取秦皇岛市这一典型的滨海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秦皇岛的旅游研究着手于其市场比例较高的对俄旅游,尽可能的缩小研究切入点同时也重视其普遍性。

  秦皇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 10 摄氏度,暑期平均气温为 24 度,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尤其是临渤海、近京津的区域优势,秦皇岛对俄罗斯旅游者的吸引力逐渐加强,秦皇岛本地已日渐成为俄罗斯入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俄罗斯入境旅游者越来越成为秦皇岛市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世界旅游业未来的竞争焦点依然是客源问题。如何增加秦市俄籍入境旅游者的数量,如何提高秦市俄籍入境旅游者的质量,如何进一步增强秦市的旅游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1.2 选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实践调查结合 SWOT 理论对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第一,对目前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进行取样调查,分别对游客基本信息、游客旅游消费情况、游客对本次旅游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这一系列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的各项数据说明。

  第二,结合第一部分的实践调查数据,运用 SWOT 理论分析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掌握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现状的整体性情况。

  第三,通过将秦皇岛与大连、青岛等海滨旅游城市对比,以及 SWOT 分析之中的劣势及挑战的分析,形成对目前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不足的整体认知。

  第四,在充分认识不足与优势、机遇的前提之下,利用其所具有的优势资源,抓住机遇解决不足,提出对于当下一系列问题的应对之策。

  具体思路是:

  首先,对秦皇岛入境俄罗斯游客消费行为进行问卷和部分访谈的详细调查。消费行为的分析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消费行为本身,影响消费行为的要素以及俄罗斯游客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其中对于消费行为的要素分析从旅游动机、文化背景和地理历史因素三个角度进行。对于俄罗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也通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特征,这将为下面的 SWOT 分析以及应对之策的提出给予数据支持。

  其次,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的 SWOT 分析,这一部分将作为对秦皇岛地区发展对俄旅游问题研究的主体部分,在这一内容下需要对于目前的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形式做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以此来作为下一步制定发展规划的出发点。

  依据 SWOT 分析理论,着眼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主要方面。优势分析集中于生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优势三方面。劣势,就是找出我们的不足,找出我们尚需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的考察将会从旅游产品、市场季节性、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及水平出发。机遇集中于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挑战,关注同为滨海旅游城市的大连、青岛等的发展,以及阳光资源更为丰富的三亚等地的旅游市场。

  最后,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为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实践调查数据,以及此基础上的 SWOT 理论分析,对于市场的发展运行提出针对性、应时性策略。目前,前往秦皇岛等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度假的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多样化的休闲产品的开发迫在眉睫,希望本文提供的策略能为实现“把河北省沿海地区打造成俄罗斯游客专门的度假天堂”[11]提供切实的帮助,能在京津冀一体化下为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对俄旅游提供借鉴。

  1.2.2 研究意义

  作为新兴的市场,俄罗斯客源市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即具有浓重的购物游色彩。尽管这一市场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自发形成、自我成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我国的第三大客源市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重视[12]。而且在秦皇岛的入境旅游中,

  俄罗斯游客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面对如此之大的比重,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机遇,发展秦皇岛的旅游业,进而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如何实现秦皇岛对俄旅游的可持续性、长久发展?如何实现秦皇岛作为沿海旅游城市的可持续性、长久发展?

  这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笔者选取“秦皇岛对俄旅游研究”作为课题便是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有所为,为秦皇岛旅游业以及秦皇岛的整体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可用的对策。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微观上把握来秦的俄罗斯游客具体消费行为及特征分析。以往研究一般集中于对秦皇岛宏观政策和问题的描述与对策的强调上,而且针对俄罗斯旅游者的研究很少。即便是有也是研究 2010 年之前,而且也集中在来秦的俄罗斯旅客的人数“量”的表层描述和预测上。基本上都是基于二手资料的把握,应时性和准确性不强。本课题于 2014 年 4 月-2014 年 11 月调研,时间虽短,但是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分析,具有应时性、准确性,更能反映近几年秦皇岛对俄旅游的现状情况。

  通过对秦皇岛发展对俄旅游的 SWOT 形势分析,提出针对性、应时性的对俄旅游发展策略。本课题将青岛和三亚等对秦皇岛竞争性较大的一些滨海旅游城市与秦皇岛对俄旅游政策和服务进行对比,找出之间的差距。最后根据这些差距结合调查的数据分析,提出对于秦皇岛对俄旅游应采取的措施。

  为秦皇岛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微观数据,希望能促进秦皇岛旅游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如今秦皇岛市正在全面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2009 年河北省省委、河北省省政府要求秦皇岛市建设“中国北方最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国内最佳和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9 月初,秦皇岛市政府确立了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力争把秦皇岛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城”。要实现建设国际化的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俄罗斯这一客源国。首先,相比于其他来秦皇岛旅游的入境游客,俄罗斯游客停留时间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停留时间的平均值保持在十二至十五天。其次,根据稍早前统计数据判断,俄罗斯来秦游客的消费能力较强,数据显示俄罗斯游客单次来秦期间平均消费接近 700 美元。仅仅以上两点,便有足够的理由将俄罗斯做为秦皇岛旅游消费的一大主体客源国,加强对俄宣传,吸引更多俄罗斯游客来秦旅游,来进一步推进秦皇岛旅游市场的发展。[13]

  但是,目前秦市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体系不太健全、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业的人才供应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从微观上分析问题力图弥补这方面不足,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解决思路。

  1.3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虽说目前涉及到对俄旅游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一般集中在中俄边境游、黑龙江对俄旅游以及中俄旅游宏观研究等三个大的方向上。有关秦皇岛对俄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就笔者统计仅仅有崔力升、孙莹玮(2009)、李翠霞、胡雪峰、邵文恰(2010)、惠良虹、张亚峰、卢岚(2011)等少数文章。崔力升、孙莹玮(2009)提出秦皇岛市对俄旅游宣传策略,如点对点推介,根据秦市目前的实力,选择俄罗斯重点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带动俄罗斯重点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开发;针对需求,实施个性化解决方案等。李翠霞、胡雪峰、邵文恰(2010)对秦皇岛发展对俄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保障质量;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平衡旅游淡旺季差异;加快培育更多俄语口语过硬的旅游服务人员等对策。惠良虹、张亚峰、卢岚(2011)对来秦皇岛旅游的俄罗斯游客的入境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将俄罗斯游客分成三类——“动机不强型”、“放松身体型”和“需求多样型”,并提出建立跨省市国际旅游区、合理提升国际宣传策略、明确目标市场、加快培育旅游服务人员、开发多样化的主题游等措施。

  以上研究主要是从秦皇岛对俄旅游的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微观方面的研究如影响俄罗斯游客入秦旅游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具体数据如何表现;当前对俄罗斯游客的政策很多,而这些政策是不是具有应时性,效果如何?这些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尤显不足。

  1.3.1 中俄边境旅游研究现状

  1.3.1.1 关注中俄边境旅游市场的开发潜力

  中俄两国陆地边境有 4000 多公里,两国在边境旅游上存在较大的开拓空间。随着旅游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甚至成为中国国内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了国内、边境、跨国三游并举的新阶段。同样的,旅游业作为俄罗斯新兴的经济部门,该产业的创收也是在逐年增加的,所占比重也是在逐年增高。所以这一时期对于中俄两国来讲,发展相互之间的客源市场,都成为了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又恰恰需要两国边境游的发展,因此保持边境地区旅游特色,开发边境地区的旅游合作之潜力便成为了中俄两国当下发展旅游业的当务之急。孙晓谦(2002)从边境旅游合作的基础及其开发入手,系统地分析讨论了中俄边境地区旅游开发潜力。边境地区旅游合作的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讲,包含着地缘因素、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资源因素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网上旅游资源等部分;市场因素可从银发市场、学生市场、节假日市场、公务市场等分类来分析。在对基础的资源问题分析结束后,该文有针对性地提出边境地区旅游合作的开发策略:利用地缘优势,多层次、全方位开拓旅游市场。如在边境地区建立几个互市贸易+旅游区;开发一些度假式旅游项目、推动边境地区的旅游合作。打品牌旗,走特色路,营造市场。如冰灯、雪雕、滑雪三大冰雪旅游王牌;森林生态旅游越叫越响;保持口岸购物旅游的特色,不断开创新的旅游产品。

  同时针对中俄边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分析的还有于海志(2011)《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 PEST 分析》。该文分析了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并分别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 (Social)等层面来分析中俄边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政治层面涉及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边境管理政策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协调以及两者分别进行着的国内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是不同的。经济层面关注到从目前两者的高速发展,经贸关系的加强以及边境贸易促进下的边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社会层面上,一改历来的积极因素观察,看到了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俄远东部分居民的仇华心理以及两国唯政治、唯经济的人员交往,交往面狭窄。技术环境层面,分别观察了三个方面:通关时间和通关效率不同、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设施不同、银行结算渠道不畅、结算秩序混乱。

  1.3.1.2 关注中俄界江——黑龙江的旅游开发

  对于中俄边境旅游的研究,更多的学者选择集中一个点来分析,虽然对这一着眼点的选择存在着不同,但是更多的还是集中于中俄的界江也就是黑龙江的旅游开发上。

  汪洋、于波(2000)《开发中俄界江旅游的讨论》以及孙晓谦(2009)《开发中俄界江游船旅游项目之构想》都是着眼于中俄界江的旅游开发。汪洋、于波(2000)认为开发中俄界江旅游的条件目前已经基本成熟,而且开发中俄界江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国际意义。中俄界江的旅游开发存在以下优势条件:首先,开发界江旅游拥有宽松的外部环境——中俄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其次,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为开发界江旅游奠定了基础。第三,开发中俄界江旅游拥有充分的条件——中俄两国口岸基础设施和交通日益完善。第四,休闲时间增加为开发中俄界江旅游开辟了客源市场。同时双方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应该采用如下对策以及措施:第一,纳入双方政府的重要日程,同步行动。第二,依托现有口岸,逐段实施。第三,采取灵活形式,多种旅游一起上。第四,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五,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开发中俄界江旅游。孙晓谦(2009)《开发中俄界江游船旅游项目之构想》指出做为中俄界江的乌苏里江以及黑龙江,拥有着便利的水运资源,尤其是存在较多的水运口岸,而且在各口岸多开发有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景点,应该借助这些便利条件,开辟出一条水上旅游航线,将各景区串联为一体,以适应界江生态游、观光游、跨国游的需要。而后对于该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及潜在客源市场的详细分析。首先从界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界江流域的旅游景区分布、界江口岸城市及旅游现状等方面分析该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然后从游船旅游集散地的选择、游船旅游线路的选择、潜在的客源市场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项目开发与潜在的客源市场。

  赵明(2004)《黑龙江中俄边境段旅游合作开发探讨》针对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和中俄旅游合作有利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提出将黑龙江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热点线路具有可行性,就黑龙江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积极对策。认为黑龙江中俄边境段旅游合作开发对于界江黑龙江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及中俄边境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1.3.1.3 关注中俄边境旅游地域开发等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在中俄边境旅游地域的研究上,不仅仅集中于一点,也往往选取一个面来进行,定格一个中俄交界地域,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及其潜力、条件等方面探索中俄旅游。如:

  吴淼、叶小伟、王丽贤(2012)《中俄新—西区域合作的区位分析及对策研究》,选取新疆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旅游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开展中国的新疆地区和俄罗斯西的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在地理位置毗连的基础上,对促进中俄共同繁荣与发展和巩固本地区乃至中亚的安全与稳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首先就“新一西”区域合作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考察了该区域的国际环境、集团化现状以及双边关系。其次讨论了该区域的区位特征,分析了区域概况、地缘特点、边境区位再造、合作的驱动力。其中的地缘特点着重分析了地理位置、相邻经济体与地域经济区特征、边界特征以及软环境特征。通过以上的分析观察,作者提出建设跨境休闲型经济特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科技园区等具体的开发模式。

  类似于上文对于中俄新—西区域的研究文章是少数,学者们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放在了对俄旅游发展较早的东北部地区,着重研究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旅游发展以及图们江区域的中、俄、朝三国交界区域。

  关于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有:

  杨凌(2014)《中俄东部毗邻地区旅游业合作浅析》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毗邻地区的旅游合作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该区域中俄旅游合作的情况,包括现实基础、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在合作的现实基础方面,文章是持积极态度的,认为俄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口岸、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而且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这对于这一地区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有利因素。其后将俄罗斯与我国东部地区目前的合作现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资金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俄罗斯旅游成本过高、中俄游客流向不对称,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我国对俄宣传力度不够,《规划纲要》 中相关项目进展缓慢等,这些消极因素阻碍着该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首先需要加强政府主导,构建有效合作机制。二是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其次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加大对俄宣传力度,构建旅游信息平台,最后提到坚持互惠互利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合作的发展。

  张金凤(2014)《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中俄旅游合作发展建议》分析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以及中俄旅游合作的模式问题。文章观察到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以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特别是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旅游分委会的运行以及两国互办旅游年活动为中俄旅游合作提供了诸多契机,合作前景广阔。考察了俄东部四大优势旅游资源:地质生态景观、水域滨海风光、历史和民族文化、宗教与建筑艺术。还有目前二者所采取的合作模式问题,认为当下该区域的旅游发展面临着较好的机遇期,应该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旅游协作,利用地缘优势,全方位开拓俄旅游市场,并且需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合作,推出文化旅游产品,如此方能带动合作全面升级。

  孙晓谦(2008)《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业与中俄旅游合作》认为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和可开发的旅游项目很多。但是,目前这一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旅游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较慢,所以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于俄罗斯欧洲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旅游合作,着力点应放在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合作、扩展民俗文化旅游合作、开创边境地区环线旅游合作三个方向上。

  关于图们江中、俄、朝三国交界旅游区域发展的研究成果有:

  李英花、崔哲浩(2011)《图们江区域边境旅游合作的现状与展望》认为图们江区域是东北亚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该区域能够加以适当开发,具有较高的合作可行性。文章分析了该区域的合作现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该区域的旅游资源是丰富且具有特色的,但是存在着诸如区域内边境口岸出入境手续繁琐,通关时间过长;区域内一些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影响跨国边境旅游;区域内各国的软、硬件设施差距较大,影响旅游接待能力;图们江区域内缺乏协调机构,阻碍合作发展;图们江区域整体旅游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存在滞后问题。文章提出了五点对策:第一,要减少游客通关手续,强化通关服务;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交流的旅游信息平台,把信息服务提高上去;第三,针对图们江区域内各国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第四,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机构需要建立,同时共同的旅游目的地也需要图们江区域合作努力打造;最后一点,着力提高图们江区域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夏友照(2011)《关于建立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战略思考》提出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概念,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和图们江区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诸多效应,阐述了建立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1.3.2 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研究现状

  对于中俄旅游的研究,尤其是边境旅游的研究,更过的选择是集中在对于黑龙江省对俄旅游发展的研究这一点上的,黑龙江省是发展对俄旅游较早的省份,也是直接与俄罗斯相连接的省份,在发展对俄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该省的旅游发展也是众多学者集中研究的重点。

  孙晓谦(2008)《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业与中俄旅游合作》、(2012)《俄罗斯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指出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旅游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较慢,黑龙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于俄罗斯欧洲地区。并提出了对俄东部地区旅游合作的新构想:借助地缘优势,打造东北对俄旅游带;依托自然资源(如名山名湖和白山黑水等)、人文资源(如闯关东与下乡知青等)和红色旅游资源(如抗联等),开发独具魅力的旅游基地;确立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其他中国东北城市为对俄旅游联接点,纵深发展至大连、北戴河、海口、三亚、北海、深圳和香港等四季旅游线路及其他跨境旅游线路;连接东北铁路沿线的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景区,拓展区域旅游产业链,形成跨越东三省的黄金旅游线路和旅游产业带,从而长期有效地推动对俄旅游的迅速发展。

  李日欣、徐秋华、王岩松(2013)《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合作基础与路径》提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旅游合作基础:良好的国家关系、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项目以及互为客源市场且市场潜力巨大。

  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深化跨境旅游合作,应合作开发精品跨境旅游线路,联合开发、生产、销售地域特色突出的旅游纪念品,构建网络型旅游合作空间模式。

  邓鹏、门冬(2002)《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整顿边境旅游市场、把边境旅游问题纳入高层次会晤内容、建立省级对话及协调机制等相应对策。

  孙晓谦(2006)《黑龙江省对俄旅游合作的新思路探析》就黑龙江省对俄旅游合作战略提出了新思路,认为中俄旅游合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旅游观光和旅游购物上,还应该在产品开发和营销上多下功夫,结合两国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客源市场的结构以及与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资源互补、客源互动和产业联动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以促进中俄旅游合作协调、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彭万臣(2007)《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旅游开发实践为实证,探讨了边境旅游开发模式和对策。文章认为我国边境线漫长,但由于难以充分完整开发边境地区良好的旅游资源系统,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发边境地区旅游资源是战略性的选择。

  尹娜(2009)《黑龙江省涉俄旅游的不利因素及对策》从相反角度入手,分析黑龙江省涉俄旅游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对应之策:加大对俄罗斯的旅游宣传推介、在传统边境旅游基础上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延长旅游线路、让龙江特色旅游纪念品与市场接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路线、吸引高端旅游者前来消费等。此外还有李明(2006)《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也是以黑龙江作为典例来进行中俄旅游研究的。

  1.3.3 中俄旅游宏观研究现状

  对于中俄旅游的研究,除了较多地关注边境旅游和黑龙江对俄旅游的研究之外,学者们也较多从宏观角度展开对中俄旅游的研究。

  例如郑颖(2007)指出影响中俄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俄罗斯旅游市场要重新认识;对于购物游应继续进行深度开发;扩大口岸会议旅游的规模;利用时机,提供方便,联手操作;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全力开发进出境旅游客源,同时加速景区景点的总体规划与质量建设。

  王娅萍、张磊(2008)《中俄旅游经济合作浅析》,从整个大的经济运行状况方面着手,观察中俄旅游合作的意义与条件以及目前的现状。首先对中、俄旅游合作的意义条件及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指出中、俄旅游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中、俄旅游合作的建议。

  宋魁、陈秋杰(2001)《中俄旅游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详细论述了对中俄旅游合作的现状与特点,重点是对中俄旅游合作形式的观察。看到中俄旅游已从最初的“一日游”发展到多日游,从“购物游”发展到“购物+观光”游、“购物+度假”游,从边境口岸旅游发展到向腹地延伸旅游。并从距离、购物消费、纯旅游的兴起以及市场秩序方面讨论了中俄旅游合作的特点,认为目前中俄旅游合作有如下未来发展趋势:俄罗斯游客逐步向中国内地和中国沿海地区延伸;俄罗斯游客来华度假休闲增长趋势较为迅速;单纯的购物游比重开始降低,购物游开始向“购物+观光”、“购物+度假”方向发展。

  娄英(2001)《浅谈中俄旅游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对中俄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关注,认为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能够长期发展的旅游市场:地理位置造就了中俄旅游发展的便利、 改革开放给中俄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俄旅游的发展是两国经济贸易振兴的活化剂、当前中俄旅游业正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

  此外这一类型的研究还有刘颖(2001)《中俄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张广海、邢萍(2005)《试析俄罗斯来华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开发条件》,刘欣(2007)《浅析俄罗斯入华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及开发》,李明、何雨(2008)《中俄边境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分析》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通过实践调查来取得第一手资料,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理论数据,进而运用到下一步的 SWOT 理论分析之中,从实践调查统计出发,结合理论逻辑分析对秦皇岛对俄旅游市场进行详细的讨论研究。由问卷和部分访谈的调查出发,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找出秦皇岛目前对俄旅游的现状和不足。

  1.4.1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在本课题完成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检索,初步对于我国中俄旅游市场研究成果和我国中俄旅游市场发展研究的历程及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理清其研究发展过程,以便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广泛借鉴。

  第二,实践调查法。实践调查分析是针对旅游研究的最佳手段之一,它强调直接的调查、访问、记录和测量等,在旅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本课题所涉及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来秦旅游的俄罗斯籍的外国旅游者。由于个人能力和实际条件有限,本次调查规模较小且是随机样本采集。为了真实地反映来秦的俄罗斯游客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选取北戴河、南戴河和山海关三大旅游主区,发放调查问卷200 份。并通过合法途径,向秦皇岛各旅行社申请征集入秦旅游者的俄籍游客基本情况。最终从 200 份调查的报告中,确定合格样本为 159 份。

  该问卷调查问题涉及了目前来秦皇岛旅游的俄罗斯游客的各方面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游览和消费情况的考察涉及到:

  旅游动机、停留时间、消费项目、消费费用(总体花费)、目的地的选择。游客满意度调查涉及:总体服务满意度、餐饮、交通、住宿条件、娱乐条件、景点质量、购物、来秦旅游频次。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明晰地看到和验证中俄边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这对边境地区展开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文案调查法。除了通过调查统计得来的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作者还着重查阅了中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以及河北省、秦皇岛市、大连市、青岛市各旅游局官网,以及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各种专业期刊和相关专业旅游网站等资源,通过以上各种不同途径大量地获取了外部资料;还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秦皇岛市旅游局相关部门进行了联系,获得了关于秦皇岛市对俄旅游发展的内部资料。

  第四,SWOT 分析法。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目标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该分析是同时针对内部以及外部的竞争环境和条件来进行分析判断的。在分析的过程之中,通过把与研究对象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列要素罗列出来,给出分析所涉及到的各要素,也就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点要素,然后运用较为系统的方式将各要素相互联系,从整体的角度作出判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客观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实施计划以及应对对策等。

  1.4.2 采用的技术路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