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508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探究
  【第一章】商业银行中小型企业贷风控探析绪论
  【第二章】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第三章】PF银行分行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分析
  【第四章】某太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第五章】银行预防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策略
  【第六章】PF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银行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贷款承诺理论

  多年以来,贷款承诺问题一直备受国外银行关注,在 Duan 和 Yoon 看来,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贷款承诺最好以分合约的身份发挥其作用[29].借款人可以购买贷款承诺,以此证明和提高自身投资项目的可信度,之后可以向银行申请降低贷款利率。

  Duan 和 Yoon 所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是以贷款承诺的需求方面作为前提的,没有考虑到贷款承诺的供给。Boot 经过论证得出:在贷款承诺中,银行信用与银行的规模是正相关的;Morgan 指出,承诺费的出现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小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增大了信贷配合的成功率[30].

  此外有不少的经济学家考虑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借款人即使购买了贷款承诺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31].这样以来银行会及时准确地对借款人分类,会严格遵守贷款承诺合约放贷,基于现实存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加强对银行的贷款承诺业务的限制和监管显得比较多余。
  
  2.1.2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为了应对固定利率下,贷款供给难以满足贷款需求而出现的,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信贷市场,它也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Stiglitz 和 Greenwald 借助不完全信息理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这个问题,他们相信价格区别的存在有助于银行把握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考虑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单纯地凭借信贷市场作用,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将很难达到平衡[32].经过数年来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该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De.Meza 和 Webb 一致认为,当银行与借款人的信息对称时,那么供需平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资本的平均生产率大于其边际生产率时,如果违约的话,将不利于银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银行将不可能有利润的出现,那么,当银行处于无违约风险时,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务必要高于均衡利率[33].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贷款人对风险和利润的权衡应当兼顾利率机制以及各种贷款条件,为了顺利地完成信贷交易最好采用配给的方式[34].但是,现代信贷配给理论却没有考虑到:在签约之前,银行完全有能力有机会确定借款人的具体状况。针对这个问题,Devinney[35]指出,既然银行不能够确定项目的盈亏,那么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调查借款人状况上。

  2.1.3 交易成本理论

  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在前人关于成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遍学术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他在文中首次提出了着名的交易成本理论[36].交易成本理论的大体思路是:在受到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共同作用下,专业分工就应运而生;而同时又受制于价格机能的成本,这样便出现了企业机制,是经济参与者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在科斯来看,交易成本是为了及时得到准确无误的市场信息并且获得谈判和经常性契约机会所应当付出的代价[37].因此,交易成本包括了缔约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和信息搜寻等成本。在人性因素和交易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交易难以发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便出现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投机主义以及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交易成本。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财务状况不佳以及担保较难的状况,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会轻易将资金放贷给中小企业。在比较高的交易成本约束下,中小企业必须将目光投向社会资本以及交易成本约束相对比较低的借贷方式。科斯建议将资源整合形成类似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这样就可以降低转包中的投入成本,综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38]:一,釆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二,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引起了阿克洛(Akerlof),斯彭斯(Spence)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关注,他们对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39].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在各自拥有的信息量上不等,继而在交易过程中信息量少的必然会处于劣势。信息不对称会带来很多危害,常见的有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能够很恰当地解释众多的市场现象,比如商品促销、就业与失业、商品的市场占有,为研究信息经济学奠定基础。此外,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时时处处发挥着它的作用[4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比之前任何时候都重要。信息不对称理论并指出了市场体系的弊端和不足,认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不是完美的,单纯只是依靠市场机制,很多方面的事情都难以顺利完成,比如社会福利、就业等。

  信息不对称无时不刻的存在于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将会降低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会引起连锁反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会受到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影响。在中小企业进行借贷业务时,企业相对于银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企业运行情况,当银行发现投资风险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抬高利率甚至会中止业务的办理。商业银行的上述做法会造成中小企业会渐渐退出交易市场。除此以外,在获得银行的放贷以后,有的企业会擅自改变承诺中资金的用途,这样可能造成贷款不能够及时归还的结果,即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放贷。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经济下行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41].

  现阶段经济下行数据参考:GDP 自 2010 年以来增速持续下滑,PPI 自 2011 年以来基本呈下滑趋势,具体见下表 2-1[42]:

  

  根据以上两组 GDP 和 PPI 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自 2006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两种典型的经济周期 M 型曲线,出现了先上升后下行、再上升再下行的轨迹,两个周期的节点主要集中在 2009 年和 2010 年,直接来源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经济呈现急剧下行的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态势,我国政府主导推进了 4 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再一次进入高速发展的上升周期。显然,这一趋势是不能一直延续下去,到 2011 年下半年,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不断减弱,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下行周期。

  商业银行应该正确看待宏观经济的波动。当经济处于上行通道,商业银行要珍惜机会,加快发展速度,保证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

  而当经济处于下行通道,商业银行应当尽早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及时处理[43].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完全规避由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是不客观的。宏观经济不景气时,商业银行需要随时关注中小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不断优化和完善信贷结构,在原有放贷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符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努力尽量把银行贷款的不良额度把控在比较合理而且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2.2.2 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中小企业界定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固定的标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个问题上会有所差异;此外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44].对于研究中小企业发展而言,界定中小企业的概念将是核心和基础。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是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参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的。

  企业根据标准划分自身的类型,从而履行规定的权力和义务。过去的划型标准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很多急需政府和银行资金扶持的企业拿不到借款。最近一次修订划型标准是工信部等四部门共同完成的,划型结果比较客观、科学,划型标准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

  新的划型标准是在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并联系我国的国情,相比较上次划型,新的标准首次出现微型企业标准,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划型标准,对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将推出相应的政策,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2.3 信用风险

  《巴塞尔协议》在分析商业银行业务特征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所遇到的风险进行分门别类,总共八类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其中对商业银行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贷人没能够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借款继而对经济主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因此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很大程度地影响银行的效益,甚至决定银行的发展前景[45].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已经拥有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要强调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改进和完善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使之更好地为银行服务,降低由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

  信贷资产风险划分类型时充分考虑了客户信用风险监测的结果。在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分类之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人员全面深入分析所掌握的企业信息,借助数学模型和方法评价信贷资产的质量以及客户风险程度[46].上述做法,是为了根据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而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2.4 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商业银行的运行呈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了顺周期性的定义,认为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等同于一种相互加强的正向反馈机理。受顺周期性的影响,金融系统能够增强经济周期的波动性,而放大的经济周期波动性又可以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经济上行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需求不断地增强,而此时存款准备金和利率都不够高,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放贷的门槛,放贷速度加快,货币的乘数效应立竿见影,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7].然而在经济上行的情况下,市场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央行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此时银行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放缓贷款的投放。

  企业负债比较多,产品销售不通畅,同时贷款回笼处于不良的状态,企业运行的成本加大,造成经营利润不断地减少,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使得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削弱,而银行会及时减弱放贷的力度,企业再次贷款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不良贷款的额度。结果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收益率的降低,不良贷款的额度急剧增加,会削弱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最终会使经济继续下行[48].放贷是我国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最有效的手段,贷款收益的不稳定会造成银行盈亏的波动。当经济处于上行通道,银行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加速放贷,处于下行通道时反而为了规避风险选择收缩放贷,符合顺周期性的规律。

  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银行运营的经验不难发现,风险是在经济处于上行时大量积累的,但是并没有在此时暴露,反而会在经济下行时爆发,影响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的顺周期性是自身决定的,试图消除这一现象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当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时,银行会收缩放贷,此时中小企业不大可能成为银行放贷的目标。

  2.2.5 经济周期与违约率的关系

  基于银行自身所具有的"顺周期性",不难发现当市场违约率越低,经济增长得越快。

  当经济处于上行通道,GDP 增速加大,违约率较低;当经济处于下行通道,GDP 增速降低,违约率反而会不断地加大。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美国 GDP 增长提高百分之一,不良资产率会随之降低百分之零点三,而亚洲国家 GDP 增长提高百分之一,不良资产率会随之降低百分之零点七[49].

  从 PF 银行全国范围看,区域和行业信贷违约率与本轮经济下周期特征基本吻合。

  PF 银行内部监控数据显示:从区域特征的角度来分析,这次的经济下行最初是发生在沿海地区,随后不断蔓延到内地,PF 银行新的风险事件主要发生在浙江、山西、上海、苏州四个地区。这些事件所涉及的不良贷款占到全行不良额的半数以上。这种势头在不断地蔓延至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地区,导致六省季度不良贷款占全行不良额的三分之一。

  从行业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最近的违约事件中牵扯的行业的波动性较大,尤其是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其中对于大宗商品贸易风险而言,风险最初发生在钢贸,随后蔓延至钢、煤贸;人民币的波动导致了进出口企业风险的加剧;下游早些受到风险影响的行业主要有航运、房地产、计算机制造、服装等,随后立即蔓延至上游,涉及的行业包括: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纺织和皮革制品业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