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高校法制教育师资、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06 共2402字
论文摘要

  当我们以反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我国正在融人法治社会.可以说,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谓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个体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对法律的信仰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二是法律学问中关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应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法律信仰,是指对待法律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核心内容是法律意识.法律意识,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1]等方面.常说的增强法律意识,用生活语言来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信念,能坚守事事用到法,时时想到法.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越是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社会,该社会场景下的市民对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强.这些市民之所以追求法律(规则)至上,首先是因为他们习惯于信赖法律规则,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条件通过法律规则来保障自身权利实现的最大化和对政府权力控制的具体化.因此,要提升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的法律素养,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传授给公民法律知识并培育其法律意识;二是大力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不言而喻,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乏.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笔者谈几点近期形成的关于法制教育重构的思想积淀.

  一、法制教育的认识定位

  根据我国官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做法,学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笔者认为,法制教育次第于道德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并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由此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正是受这种不合理认识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大小小的高等学府里,很难看到独立的法律教研室,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德育教研室,其结果是法制教育工作很难得到切切实实的开展.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从联系上讲,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从区别上讲,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但不存在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属于法制教育的问题.所以,法制教育目的的发挥,需要建构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二、法制教育的师资设置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现在的法律教师,不少为"半路出家",甚至有的是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政工干部,此番情景下"出炉"的"弟子"会有多少法律素养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等学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以具有相当水平的、精干的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为补充的,高水平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三、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

  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法学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要通过讲解和介绍宪法,使学生了解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
  目前,不同类别的高校强行统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来应付法制教育,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应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需求接近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人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四、法制教育的实施方式

  高校法制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特有规律.法制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最适宜的方式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具体操作上,较理想的做法是:除坚持适量的课程教学外,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和专题广播;组织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知识及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审判活动;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育等.
  另外,法律意识的自觉养成和法律技能的娴熟掌握,不是通过学一门《法律基础》所能及的,也不是凭给某年级的某部分人上某门课程能做到的,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不能断线,并且在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当然,这要遵循一般的学校教育规律,不可能大学几年都开法律课,而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专业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事实上,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内在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加学生学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49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