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高校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与具体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01 共3924字
  题目

        一 、引言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 ABC)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现代企业制造环境中,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ABC 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 ,对各项资源进行分流、细化、整合,是一种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教育成本的构成和支出明细,2013 年 1月 1 日起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等学校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2014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则为推进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对高校借鉴作业成本法运用的基础、方法及应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不同于传统成本法核算的新视角,为高校加强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二 、高校作业成本法应用可行性与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高校教育成本应用可行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构,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原材料采购)-在校教育(生产加工)-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销售)-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高校的生产过程具备了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条件。
  
  高校的培养对象呈现多元化,各层次各学科各专业成本差别较大,且教育活动协作性强,教育资源共享程度高,教育成本间接费用多,作业成本法为高校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由国家拨款、学生收费、银行贷款、学校产业创收以及捐助等多渠道组成,高校现行的传统成本核算方式不能满足国家、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在高校要求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寻求一种新的有效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是有效的实践。
  
  高校的生产过程即人才培养过程是一种职能式结构,由教学、教辅、学生管理、行政管理、资源管理、院系管理等 6 大作业中心组成,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单独完成一个完整教育过程,且从作业划分到具体核算都不如企业纵向结构那么复杂,适合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理念。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经执行,制度增加全新的“成本费用管理”一章,部分引进权责发生制,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创新引入虚提折旧是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成本核算,为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提供了制度支持和依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