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形成、内涵及构建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7226字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反映出我国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中观及微观层次的制度设计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实践领域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以往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鲜有专门研究,而是混同在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中,抑或等同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那么这些研究是否能回答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果不能,是否有必要专门研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这一研究的独特性在哪里,其内在生成机制是什么?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试图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基本策略建议,以期引发深入研究。

  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独特性

  这里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是否能够等同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1]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领域及功能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系统,它涵盖职业教育领域宏观、微观层面的包括理念及制度机制等所有问题。可以说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总体指导方针和制度设计。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落脚点。这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体系不能等同于职业学校制度,就像教育体系问题不能等同于学校制度问题一样;另一方面也说明职业学校制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践进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根基性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第二个问题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与“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关系。

  我国从《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之后,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并且这种探讨和认识逐步深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为探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和富有启发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实施通识、自由教育的中小学及大学的现代性功能如何通过构建自由、平等、创新的学校制度得以实现。虽然从教育层次上似乎是涵盖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但实际上是忽视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差异。这种忽视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研究上,更是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上。尤其是在财政政策、评价机制中与普通教育混同的倾向,是对职业教育独特性的严重漠视。这就导致了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纠结和摇摆。一方面职业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及强烈诉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学校制度建设中无处不在的普通教育化的倾向,很难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如今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正是认识到了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及办学规律,必须尊重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与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大厦。

  进一步追问的第三个问题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任何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都是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其要协调和规范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及运行机制的独特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可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利益主体至少包括政府、市场、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和学生及家长。其独特性就体现在职业学校办学中政府的行政领域、市场的作用机制、企业的参与方式以及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均与普通教育截然不同。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独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正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建立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形成机制

  在给“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下定义之前,有必要考察那些已经得到公认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形成机制,进而从中归纳、概括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尽管国外鲜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这样的提法,但是不能否认他们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制度创新,并形成了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需求的独具特色的职业学校制度,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2]

  尽管各国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是与本国现代化经济进程紧密相关,与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其共同特征。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很快遍及欧洲各国,并带动美、日进入大工业机器生产时代。一方面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工艺学的产生,也使得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得以积累和专门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职业学校应运而生。各国纷纷颁布法案推进本国职业教育的合法化以及相应制度的确立。英国1889年颁布《技术教育法》,法国1919年颁布的被称为法国技术教育宪章的《阿斯蒂埃法》,美国1862年便通过第一个职业教育法《莫雷尔法案》,日本于1894年、1899年分别颁布《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和《实业学校令》。这些法案的最终目的都是推进本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进而形成了一系列职业学校制度。这些学校制度规约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各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从低层次的济贫教育转变成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技术革新的引擎,各国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以便在全球化中取得竞争优势。”[3]

  然而各国的职业学校(培训)制度却差异较大,国际劳工组织将国际上典型的国家培训制度归纳为三种类型:合作式制度、以企业为主的制度和国家主导型制度。并认为这些制度不分优劣,各有千秋,进而断言“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理想的培训制度”.但是富有效率的制度却是有着基本要素的,即高质量的教育基础、有效的激励机制及良好的机构安排。[4]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发源于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开始探索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工艺技术教育形式,兴办各类专业技术学堂,既传授技术更传授理论,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在兴办学堂的同时,清政府着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制系统,明确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1903年癸卯学制,第一次将实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并颁布《实业学堂通则》等 7 部实业教育相关法规,明确实业教育的隶属、体系及实用性原则。[5]

  这体现了现代化生产需求催生现代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根本性规律。当然,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学校制度是否真正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是否能够很好的规约各方的行为,理顺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受到制度制定者政治立场、视野范围、认识深度及行动智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的认识与制度设计,行政指令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日益强势的行政规划手段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制度形成机制。经过1953年的院系调整,1954年《中等专业学校章程》《技工学校暂行办法》出台,到1958-1965年职业教育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当时强调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鼓励行业办学,职业教育获得健康发展,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和停滞期,直到1985年《决定》之后职业教育才得以恢复。但是这些恢复和发展,以至90年代后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今天看来是呈现了一些虚假的繁荣。因为,今天的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中职萎缩、高职特色弱化、社会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制造业发展的人才瓶颈等问题,其根本性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举办与产业、企业发展渐行渐远,与其内在发生机制背道而驰。

  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化的全面发展,地区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催生类似欧盟、东盟等国际发展联盟,这种国际产业发展的联动也正在带动国际职业教育的共同进步。“跨欧洲甚至跨大陆的劳动力流动意味着不同劳动力素质和劳动技能之间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对技能与资格进行国际互认的呼声越来越高。”[6]

  欧盟国家已经在试图建立一个通行各国的资格框架,推进国际人才交流和产业发展。这也进一步揭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即它所服务的经济、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根据地区产业、区域经济、国家经济,甚至是国际经济的发展特征,创新灵活有效的职业学校制度,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发展的根源,是其内在的生成机制。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从以上的历史考察可知,首先“现代”具有时间上的意义,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中的职业学校制度;其次“现代”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新型职业教育组织形式;而其最终的意义则在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并不是泛指现代社会的所有职业学校制度,而是强调其符合现代性社会发展特征与需求的价值意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内核的价值诉求及内在规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设置应折射出现代社会发展转型中总的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即理性、民主、平等及人文主义。[3]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协调职业学校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规范体系,包括职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制度的设计应该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这就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其构建呈现出一些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