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中职专业教学方法发展历程与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7056字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早期专业教学普遍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常用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渐重视专业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意识到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等特点,教师开始尝试以行动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法,转化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多次出台有关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政策、学者的研究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职专业教学法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见表1)。

  一、中职专业教学方法发展历程

  (一)专业教学方法“普教化”阶段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率先发出了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号召,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下,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全面开展起来,主要思路是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高中,或是在普通高中设职业班,教育部门可以独立办此类职业学校或职业班,或与其他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隶属关系不变,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追加拨发职教补助费,以支持兴办职业学校。这些在原来普通中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职业学校,经过发展成为单独的职业高中,有的职业高中最初就有主体的专业领域,如外事职业高中、财会职业高中,有的则一开始就没有特定的专业、行业倾向,如北京劲松职业高中,设有中西餐烹饪、服装设计、新闻摄影等专业,专业设置高度面向社会,城市职业中学大多开设财会、幼教、服装、电器等专业,农村职业中学在保留了农学、林果、畜牧兽医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商、建筑、农产品加工等专业,但因职业高中多数是由基础薄弱校改建的,师资、设施条件先天不足,社会地位不高,很难在教学方面进行投入和改进,开设需要高投入设备和高技术水平的师资的专业难度较大,与产业界联系相对较薄弱。

  此阶段专业课教学特点是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我认知、自主实践、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教师主导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考试成绩等来评判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阶段探索中职专业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通过CNKI以“专业教学法”或“专业教学”为检索词进行查询,相关学术论文探讨的多是高校专业教学改革,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也都集中在职业学校文化课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对专业教学法方面的研究缺乏。

  这一阶段,各职教师资培养单位,除1989年由程啸飞、吴建昌主编的《电类课程教材教法概论》,其他院校很少开设专业教材教学法课程,大部分仅学习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课程,没有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教材,所以教师学到的大部分是普教学科体系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二)专业的教学法“职教化”阶段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为了使各地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明确要求重点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制定职业高级中学教学计划的意见》,指出职业高级中学以专业教育为主,着重职业技能训练,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学习必要的文化课知识。

  对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的课时比例提出了要求,即工农医类3∶3∶4,文科类4∶3∶3,技能要求较强的专业、工种为2.5∶2.5∶4,加大了各专业的实习课比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各种有力政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基本建设方面,提出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安排中要增强适应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开始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1998年,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意见中涉及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此阶段为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深入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在专业教学方法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强调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对不同专业实践课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逐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

  此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对专业教学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很少。

  1990年,吕可英、董操编写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在介绍一般常用教学法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学法,如适合宾馆餐厅服务专业、财会专业的模拟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1991年,纪芝信出版《职业中学教学论》,对职业中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体系化的分类,分为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教学方法、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三大类;1992年,陈逖先主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对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对教学过程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强调要突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特点,对实验法、实习法和联系法的运用进行了认真分析;1993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组织相关学者编写了生产实习教学法丛书,包括《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法》《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法》《铣工生产实习教学法》等,逐步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的认识。1995年,纪芝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根据教学方法产生的先后顺序,将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分为常用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方法两大类,其中常用教学方法包括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直观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和实际训练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三类,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则包括示范教学法、要素作业法、个别工序复合作业法、模拟教学法和综合设计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1997年,刘育锋结合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职业教育教学法按照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的不同,将其分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辅导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教学法、研讨法、程序学习法、自学法等方法。

  (三)专业教学法“行动导向化”阶段

  进入新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力量。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要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强调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与运用,更加凸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考核评价方法。2007年、2009年教育部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各类课程比例等进行了相应规定,提出要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包开发工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法培训,并要求70个项目组研发各专业的教学法。2008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教育部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召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也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会上,来自北京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开通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第一次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统筹研究、统一部署、系统推进。会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作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开发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培养需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和模拟仿真实训软件。

  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引导和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阶段,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不同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教育部通过多次召开会议以及颁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不断加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学科体系的教学向行动体系的教学转变,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各地中职教师从实践层面探索行动导向方法的运用,尝试改变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教师在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引导的作用,通过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计划、决策等实际工作的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