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增值税征收中的流失现象分析绪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9 共39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流失问题探究
【第2部分】 增值税征收中的流失现象分析绪言
【第3部分】税收流失及测算的概述
【第4部分】增值税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5部分】增值税流失原因分析
【第6部分】增值税流失率模型的建立
【第7部分】增值税流失率测算研究及模型运用
【第8部分】增值税流失情况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流失将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降低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收入分配失衡、加剧非公平性竞争、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税收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专家的研究和关注重点之一。增值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种,无论是税收规模还是其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均在我国的税收结构中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由于我国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不完整、税收治理环境不够完善等原因,增值税的税收流失问题也较为突出。随着增值税“扩围”的步伐加快,在现有征管资源的条件下,增值税管理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增值税流失进行研究,掌握其流失规模和流失率,研究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改进的政策建议,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税收收入能力和税收流失的估算工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些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并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利用其估算成果用于税收政策制定与征管等各项税收工作中。他们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增值税收入流失估算的经验,这对于我国增值税收入能力估算研究的开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中国,税收收入能力估算仍是一项较新的课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才开始使用税收收入能力等相关概念,并在税收收入能力估算方面不断开展了一些实践。对我国增值税收入能力进行估算,可以客观的评价增值税收入的结构以及规模、从而为预测增值税收入总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当然,也可以为增值税的改革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这对加强我国增值税的日常管理及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了税收流失问题,特别是重点研究了对税收流失的主要形式--偷逃税问题。关对于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最早以及具有代表的研究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Cagan1958 年在他的论文《与货币总供给相应的货币需求》中首次运用了现金比例法估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偷逃税申报收入占到了向国内税收收入署申报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三,除此之外,他还在文中提出了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主要途径这一观点。

  Guttman(1977) 以 1940 年为基期,根据相关数据,运用了现金比率法估算出 1976 年美国地下经济规模约为 1,751 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Allingham and Sandmo(1972)建立经典逃税模型即“A-S 模型”,它们理论基础是以理性人假设下的预期效用,考虑的影响因素有税率、查获概率以及罚款力等,它分析纳税人为了达到预期效用最大化目标,个人应该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决策选择,决定是否偷逃税以及偷逃多少税款。很多税收流失的研究都以“A-S模型”作为起点,对“A-S 模型”在深度和应用范围上进行拓展研究。

  Engel 和 Hines(1999 ),他们曾以 1947 年到 1993 年税收回顾检测的可能性为焦点做过一个逃税的动态分析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逃税理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分析中,他们采用了美国 1947 年到 1993 年的相关数据测量其逃税情况,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模型中所预测的一样。

  Silvia(1999)等学者研究了所得税和增值税逃税之间的综合情况,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逃税决策不能孤立地考察代理人,而应该全面地考查在一系列交换中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提出逃税最多的阶段是增值链的最后阶段。

  Due(1985)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增值税比一般零售税具有更高的商务管理成本和税收管理成本,税收欺诈的概率也就相应地表现出更高的趋势,因此建议挪威政府恢复零售税。Kay and King(1979)认为,增值税不仅可以遏制逃税,而且还可以促进全过程建帐,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但缺点就是征管成本比较大。管理增值税的直接单位成本相当于购置税的两倍,遵从成本更大。

  Yaniv(1988) 首先分析了在扣缴税收体系内的逃税。分析描述了个人和企业税收之间的混合。在这个模型中,有两种逃税:一是按惯例少报税基;二是扣缴体系使扣缴代理单位有不将扣缴所得全额上缴的动机。

  Virmani(1989) 把偷税逃税引入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部分均衡标准模型中,包括 U 型平均成本曲线,自由进入以及经营者风险中性。模型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稽查概率与公司产出成正比关系,伴随着公司产出增长而增加;第二,它包括了一个取决于隐瞒比例的隐瞒成本函数。比较静态分析根据这两个特征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模型显示出生产的无效率和逃税之间的联系,逃税会随着罚款的增加而上升。

  Cremer and Gahvari(1995) 也提出了一个逃税的模型,它是一个关于特殊税种逃税的模型,它研究的问题是逃税下的最优征税。隐含的观点是任何有效的税率不但可以通过改变税法来实现,设定政策参数同样可以。

  Yaniv(1995) 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逃税模型,公司可能逃避的任何类型的税种可以在这一模型中运用。公司逃税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夸大允许抵扣的数额或者少报税基来实现逃税。

  Leuthold(2002) 通过使用了 1998 年内 40 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样本数据,构建出了税收收入能力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比例以及农业比例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他对我国 1998 年的中央税收收入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其为 13.66%.同时他还使用相应的模型,如: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东南亚国家从 1990 年到 1997 年的样本数据,并估算出了中国 1990 年至 1999 年的中央税收收入能力,介于 3.9%到 4.5%之间。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大约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研究对象看,由于税制结构的特点,主要是关于个人所得税偷逃税的研究,关于增值税等间接税的税收流失研究较少;二是从研究的立场来看,各学者主要是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在何种情况下能使个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达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或者考虑如何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从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看,一方面国外研究与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紧密结合,引入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研究成果。

  最后,国外研究发明了许多税收流失率测算模型和方法,包括地下经济估测法、样本推测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

  在我国,关于税收流失的相关研究大约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进行总结和归纳,探寻影响税收流失的相关因素,从制度完善、税收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降低税收流失的措施和建议;二是运用国际通用方法测算税收流失规模和流失率,一般是从地下经济规模、税收收入能力等角度进行。

  最近十年间,国家税务总局一直在引导和推动税收收入能力的估算这一领域的研究。在 1994 和 1995 年期间,国家税务总局举办了两次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国际研讨会,对我国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原则和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后来的税收研究指明了方向。

  杨元伟1996 年对于税收收入能力估测体系的研究,可以说这是我国国内关于该课题的开创性研究,他深入地讨论了在我国建立税收收入能力估测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以及主要方法。

  梁朋(2000) 估算了 1995 年国内批发零售业、工业以及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收入能力。他使用了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用来作为增值税的法定税基。使用法定税率 17%,并扣除了各种法定税收的优惠,最后估算出我国 1995 年的增值税收入能力为四千多亿元。

  谭荣华和梁季(2005) 估算了我国 1999 年到 2002 年的国内增值税收入能力,结果表明我国增值税征收力度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增值税流失规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测算的四年间的增值税流失比率由 32%下降为 24%.董旸16(2009) 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能力,探讨了个人所得税最优收入能力的概念以及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的决定因素,并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1.3 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主要内容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增值税流失的测量创新的采用微观计量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云南省昆明市 2006-2011 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数据的整理提取的基础上,按照相应行业、规模和经济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同类相近、同类可比的原则采用分类推测方法,以已查纳税人的查补税额为基数计算税收流失率,依次对同类企业进行推导的方法,从而对昆明市近几年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流失额和流失率进行了测算。其次,通过分析企业行业、规模、经济性质、实际税负、处罚力、检查率等因素与增值税流失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从分类管理和税源专业化管理出发,建立了增值税流失率分类测算模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结合云南省昆明市的情况,有正对性的提出增值税流失的管理措施及政策建议。

  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首先,介绍税收流失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影响。研究国内外税收流失测算方法及部分测算情况介绍了介绍国内外税收流失测算方法最常见的有:税收收入能力估测法;地下经济估计法;曲线拟合法以及样本推测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分析了增值税流失现象及原因。在对昆明市近年来在税收检查中发现的增值税流失现象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增值税流失现象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归纳,一方面为增值税流失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说明了增值税税收流失问题的普遍和突出。最后,从增值税税制设计、税务机关征管及纳税人逃税本能等方面对增值税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次,增值税流失率模型的建立及模型运用。在对昆明市近几年所有一般纳税人的登记注册类型、行业、销售收入、应纳税额、增值税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等数据进行提取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分类推测方法测算出昆明市近几年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流失额和流失率。然后通过分析增值税流失率与行业、企业规模、企业经济性质、实际税负、处罚力度、检查面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税源专业化管理和分类管理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建立了增值税流失率分类测算模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是从一般纳税人角度出发的,相关数据的提取和计算也是基于一般纳税人范围进行的。最后,基于以上结果,对云南省昆明市增值税流失进行深入分析,有正对性的提出增值税流失的管理措施及政策建议。

  1.3.2 论文结构

  本文的总体结构如图 1.1 所示:【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