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面向儿童未来的幼儿园课程构建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6188字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时代背景下儿童文化危机加剧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快节奏、高效率、高竞争的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利益"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过度追求知识数量的增多,急于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整个社会呈现出重科技轻人文的文化趋势。在整个时代文化背景下,教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而成为了掌握知识、创造经济价值的工具,其功利性弊端也日益凸显。

  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成人渗透到儿童生活。"快餐生活"、无休止的课后特长班,成人片面追求儿童"辉煌"的未来,不惜压制约束儿童发展,忽视儿童的需要,缩短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得亲近自然、同伴游戏这些童年中再平凡不过的活动变成现代儿童眼中一种奢望。儿童文化危机应然而生,日益加剧,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走向儿童文化,回归自然天性,还当前"杂乱"的社会一片纯真的净土,是这个时代下学前教育者们的共同呼声。

  (二)幼儿园课程自身文化意识亟待唤醒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发展?"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幼儿园课程只有与儿童生活、生命相融合,才能让儿童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中,脱离儿童文化、背离儿童生活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关学前教育者在总结幼儿园课程实践误区时,提到幼儿园课程目标设立的机械化、课程内容选择的科学化以及课程评价的标准统一化,而这些误区的实质性后果,便是带来儿童天性的压制,童年文化的缺失。为此,推动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文化,唤醒幼儿园课程自身文化意识,构建面向儿童未来的幼儿园课程,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课程改革为中小学以及幼儿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注入了新活力。课程改革在总的国民素质目标要求下,提出了知识、方法与情感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侧重文化精神的培养与陶冶,体现了极大的创新性。伴随基础教育新课改朝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课程改革的着眼点逐渐向文化领域推广,以实现课程文化重建为目标。

  幼儿园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将顺应这一课改发展趋势,在变革课程知识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回归儿童生活,重建幼儿园课程文化,实现幼儿园课程促进儿童生命成长,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儿童文化"进行探究,并深度思考了儿童文化的生成、特性、功能以及与成人文化的共生冲突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研究无疑反映出当前学前教育研究者们对儿童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儿童生存生命的关怀,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美好向往。但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抽象逻辑思维层面,往往站在哲学的角度思考儿童文化的价值,或从宏观上分析儿童文化与教育关系问题,从儿童文化视角进行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较少。因而本研究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理论精华基础上,立足儿童与儿童文化视角下具体幼儿园课程体系,探索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文化的实践路径,为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完善增砖添瓦,丰富学前教育理论。

  (二)实践价值

  从儿童文化视角来审视幼儿园课程,也符合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需要完整、科学的课程理论体系的支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构符合儿童文化、贴合儿童精神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开展过程中关注儿童文化,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学习,缓解幼儿园实践中的文化冲突,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
  
  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和分析文献,发现专门的系统的从儿童文化角度探究幼儿园课程的文献资料缺失。但是,在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层面却不乏与儿童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回归儿童的幼儿园课程方面。因此,本文献综述主要从儿童文化与回归儿童的幼儿园课程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儿童文化的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约翰·霍尔特在其着作《逃离童年》中认为儿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有自己学习的权利,成年人要给予儿童平等的尊重。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着作中指出"新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普及,促使电影电视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社会一览无余地暴露给儿童,从而导致儿童过早成人化,以致失去其宝贵的童年。"[1]

  进而提出扞卫童年的主题。在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的着作《童年之死》中,提到"我们再也不能让儿童回到童年的秘密花园里了,或者我们能够找到那把迷幻钥匙将他们永远关闭在花园里。"[2]

  主张用"宪章"的形式保护儿童在电子媒介世界里的权利,来应对当前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限日益模糊的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儿童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儿童文化研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综述:

  一是立足现实探究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部分学者对两者的关系持对立冲突观点,强调儿童文化在成人文化的控制、渗透下面临危机,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与保护。李铁芳认同儿童文化的生成需要成人的关注扶持,并依赖于成人文化,同时她也提出"成人关注儿童的世界,目的是让他们的世界得到完满,而不是依照成人自己的设想,想当然得强加给儿童。这就意味着成人要对儿童世界及其内在逻辑充分尊重,不是动辄用成人世界的方式去改造他们。"[3]

  针对当前儿童文化危机的加剧,李镇西发出教育要把童年还给童年的呼声;卜卫在《扞卫童年》的着作中提到"儿童成人化肯定是违背童年概念的,因此,童年世界与成人世界需要隔离。"[4]

  ,提倡关注儿童生命过程,摆脱大众媒体对童年标准化的复制。还有大部分学者在认识到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共生统一关系。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是演进着的,其目的地是成人文化,任何成人文化的目的地又是儿童文化。"[5]

  边霞也有着相同的观点:"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处在一个连续体上,成人文化要向儿童文化学习,儿童文化也必然会向成人文化发展和演进。"[6]

  二是从儿童精神和人文哲学层面阐述儿童文化。刘晓东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内化了的主观的儿童文化,而儿童的文化生活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外在反映。

  并指出"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7].丁海东则进一步对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做了详细阐述:"儿童的精神是自我中心化的、整体混沌的、潜意识化的、诗性逻辑的、游戏性的,这种精神所营造的便是彰显自我意识之表达、主客融合之体认、道理隐喻之存在、内在自由之追求的人文性文化。"[8],并认为"无视儿童精神的独特存在,任何定向化、专业化、功利化的超前训练,都是对儿童无限量的多种潜能或倾向的一种抗拒或限定。"[9]

  强调用儿童精神审视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摆脱成人优越意识,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所感。边霞指出"儿童文化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规则,自己的一套特殊语码。整体感知和反应,诗性逻辑,游戏精神构成了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10]

  (二)关于回归儿童的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国外关于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不多。与此研究相关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强调从儿童自身出发,顺应儿童天性,多围绕儿童本位、回归儿童生活等方面展开,具体表现在:

  西方关于儿童本位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作为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提出"凡事之开始,为最重要之点。而教育柔嫩之儿童,则更宜注意。"[11]并指出了学前教育应以游戏和讲故事作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活动,格外强调对故事教材选择的谨慎严格这一问题。从这些思想不难看出柏拉图对儿童本位学前教育思想价值的肯定。

  在经历了中世纪学前教育思想禁锢、儿童"预成论"大肆宣扬的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个性解放,尊重儿童、顺应天性"的教育主张重新被提出。其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即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自由发展,并首次详细论述了发现教学法,他认为,"儿童在观察种种自然现象后,会变得非常好奇,"成人应当"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12]

  真正的教育课程来自于儿童生活本身。这些思想极大地解放了儿童,使得卢梭成为世界上"发现儿童"的第一人,奠定了儿童本位观,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受卢梭影响的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依然坚持学前教育要顺应儿童天性,强调"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13]重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发明一套"恩物"供儿童游戏,认为"以游戏为教育的方法,以引导儿童自我活动、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就易于增加教育工作的效率。"[14]

  福禄倍尔教育思想推动了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发扬了儿童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由上述可以看出,在 20 世纪之前,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多集中于顺应儿童天性,强调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但是学前课程理论并没有完全从学前教育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系统的学前课程理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