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文化的实践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8384字

 

  第四部分 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文化的实践路径

  幼儿园课程是为了实现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存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必然需要儿童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要回归儿童文化,以保证为儿童提供有益于其生长的文化土壤。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回归儿童需要,适宜儿童发展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决定着课程的设计走向与内容选择,也是课程评价的首要依据。由此,在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文化的道路上,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切身需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课程的回归指明方向。只有回归儿童切身需要,幼儿园课程才能抛弃过分追求知识增长的片面性,回归儿童情感体验,适宜儿童整体发展,推动儿童幸福成长。

  需要,作为一种个体内在状态或倾向,是人脑对于内部生理需要和外部社会需要的较稳定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对自身各种需要的满足。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基本需要是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是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取向所激励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然,儿童的需要也具有相应的高低层次之分。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具有生理性特点,包含维持生命、机体活动和安全的需要等主要方面。对于该层次的满足能够给以儿童对外界的最初信赖感。其次是带有心理性特征的认知层面的需要,包含理解环境和影响环境的需要。对这一层次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最后是社会性或精神层面的需要,包含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社会性交往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或认可的需要。对该层次需要的满足能够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由此可知,儿童的需要既是是多层次的、全面的,又是盲目的、分散的。所以,回归儿童需要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满足儿童原有的需要,又要引导儿童现有需要得不断发展,实现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那幼儿园课程在回归儿童需要方面该如何做呢?首先,要让儿童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更不是预备中的成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主性和整体性。儿童的世界是主客一致的整体混沌的世界,儿童的感知是情感与动作相结合下的感知,儿童的文化是在大千世界的交融下所产生的文化,因此,儿童的需要是丰富多样而又五彩斑斓的,我们不能让成人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禁锢了儿童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相反地,我们需要促进儿童全人性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扬弃提高儿童认知能力的片面严格要求,多多平衡各领域下儿童经验的增长,实现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不是在固定统一的培养目标下进行流水线化的"机器大生产",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由于其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家庭教养等背景的不同,每个儿童自身能力的倾向性也有所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时候,既要符合总的课程目标要求,又能够及时发现每个儿童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层次性和差异性的课程目标,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真正的"适宜性",让每个儿童在课程中都有所收获,得到成长,成为"完整的人".

  其次,要增强幼儿园课程目标自身的"灵活性".儿童不是教育教学的被动接收者,儿童生活世界的不确定性暗藏着儿童的巨大潜力和自主性,在儿童自己的生活中,他们用眼睛来发现,用嘴巴来表达,用双手去试探,用大脑去思考,儿童是生活着的儿童,是生机灵动的儿童,因此,为了顺应这一儿童特质,实现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课程就需要变"活",变"灵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课程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以此来展现儿童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

  因为在现实课程实践过程中,儿童的自在随性必然会引导致很多突发和随机事件的产生,如果粗暴的打断或压制儿童,必然会限制儿童自主性,束缚儿童想象力,遏制儿童创造力,给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灵活"制定,能够给儿童和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面对"随机事件",教师可以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在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相结合中,适时地把握住这一"意外"教育时机,将计划外的"随机事件"纳入到"灵活"的课程目标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经验的积累和增长,满足儿童自在随意性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儿童的需要。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立要回归儿童需要,增加其本身的适宜性。而真正地做到回归儿童需要的幼儿园课程,则要在尊重儿童整体性特质的基础上,合理地实现儿童在各领域经验的积累;在坚持儿童差异性的过程中,制定多层次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在发展儿童潜能的基础上,制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的灵活性幼儿园课程目标。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在尊重儿童需要前提下,实现全面性,适宜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立足生活经验,满足儿童兴趣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走向,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规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向。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课程自身展现其活力的源头,更是课程的中心和灵魂载体,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成长。而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内容,是用儿童文化这一标尺将按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择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筛选组织,实现幼儿园课程内容源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立足儿童兴趣需求,进而真正地发挥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使得幼儿园课程更加贴合儿童成长,由此,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儿童文化的尊重以及进一步建构的过程。

  儿童的生活是带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生活,而不是成人认为的理性和事实的生活。儿童文化正是在儿童自然生活和内发兴趣中孕育出来的,因此,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必然要立足儿童生活经验,发展儿童内在兴趣。

  幼儿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儿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近代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就将课程指向了儿童当下亲身感知、体验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活。由此可知,儿童生活指的是儿童的现时生活,强调的是儿童每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儿童的未来生活或预备生活。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儿童因为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性使得其生活世界独特而富有魅力。首先,儿童生活是可以体验的。儿童整体性感知特质使得其经验的获得和学习的发生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儿童用自己的身体去生活,去认识这个世界,也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儿童的学习开始发生,儿童的文化获得丰富。其次,儿童生活是富有创造性的。相比于成人生活的单调乏味,儿童生活是充满想象和幻想而又多姿多彩的。儿童生理和心智上的不成熟反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够不受理性规则的束缚,自由驰骋,从而能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不断创新。

  再次,儿童生活是动态的。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儿童在这个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的外部环境下一刻也不能停止他们的体验活动,也正是这些能动地自然生活体验,使得儿童不断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断地获得成长。儿童的生活范围由此不断扩大发展,儿童的生活体验不断增加,儿童就在这扩大增加的循环下健康成长。所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要认识到儿童生活的独特魅力,然后才能立足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最后实现让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源头,让儿童生活场景增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趣味,让儿童生活经验增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动性。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除了关注儿童生活,还需要将儿童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表明了兴趣对于人的学习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心理学上,兴趣是指对认识某一事物以及从事某项活动而产生的极大意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其内在本质特性的本真展现,是建立在对某事物的探索认识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儿童当前的现实兴趣。偏离儿童兴趣的内容,会遭到儿童潜意识化的排斥,即使在成人权威的逼迫下学习接受,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带有任何的内部"吸收"过程,而这样的课程内容,必然不能够融入到儿童原有的文化中去,与儿童融为一体。只有符合儿童兴趣的课程内容才能够激发起儿童的学习探究欲望,也只有激发起儿童的自主性,课程内容知识才能融入儿童文化中,丰富儿童文化。

  然而,正确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仅仅是课程内容在回归儿童文化道路上的第一步。儿童文化的诗性逻辑和感性思维要求课程内容在组织上必须要有所改变以体现儿童文化的特征。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方面,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按照具体内容知识的内在体系进行组织,这样组织往往会导致幼儿园课程过于死板教条,缺乏灵活性和生活性。因此,回归儿童文化,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第一,开放的组织空间。儿童文化是完整儿童生活体验的结晶,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不应该在各领域的分割独立下进行,我们需要打破各部分知识结构的封闭性和严密性,实现各部分知识的整合,扩大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整体空间。另外,知识内容系统化程度的降低也能够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发挥想象,自由活动的空间,实现儿童文化的自在随性。第二,开放的组织主体。课程内容的组织不仅仅是课程编写者和幼儿教师的职责,适当放宽所谓的制度要求,让儿童参与到其中,消除成人权威对课程内容组织的专制,给儿童表达自己文化需求和兴趣需要的机会,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真正做到为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儿童文化价值。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创设游戏情境,增加互动体验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以实现课程目的的重要环节,然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对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注的是儿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儿童文化结构的变化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文化能够保证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关注儿童文化特征,重视儿童自身情感体验,尊重儿童认知特性和成长需要,只有这样,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才能真正地实现儿童文化的本质要求。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的直接感受中实现的,幼儿园作为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不是封闭的、脱离现实的,而是真实的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也要为儿童提供可以真实体验、切实感受的平台和空间,坚持创设真实的游戏活动情境,在师幼互动中增加儿童的行动体验。

  其实,在现实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主导地位是阻碍幼儿园课程实施回归儿童文化的主要因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幼儿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交流。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师幼互动呢?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就是在与儿童的平等对话中学会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进而解放儿童。所谓理解儿童,就是将儿童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儿童拥有属于他们群体的生活世界和文化背景,成人要认识到儿童的本真童趣、灵动活泼、好奇探索都是因为他们是儿童,我们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儿童、评价儿童,只有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全然不同的社会群体,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解儿童。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尊重儿童以及他们的文化特质,才能在面对儿童无意识的"插嘴"时看到儿童思考的认真专注,才能在儿童天马行空的幻想里察觉到儿童世界的丰富多姿,才能在儿童"口无遮拦"的话语里发现"童言无忌"的烂漫本真。有了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幼儿教师才可以在现实的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解放儿童,给儿童思维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儿童感官切实体验的机会,给儿童自由表达情感的平台。儿童是课程文化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园课程文化的最终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必须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虽然师幼互动的过程是融入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但只有教师先摆脱掉成人文化优越感,才会将课程实施向着回归儿童文化道路的方向引导。

  其次,为保证幼儿园课程与儿童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我们需要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为儿童创设直观具体的活动情境。儿童是自然的儿童,是生活着的儿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不可能时时处在大自然中进行无限制的自由活动,而幼儿园作为一个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机构,更不能以"放养式"的自由教育为主,因此,在回归儿童文化的道路上,就需要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儿童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首先,这种活动情境的素材必须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活动情境才能够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调动儿童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活动情境的氛围必须是愉悦的。愉悦的活动氛围,是建立在师幼平等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平等,所以自由;因为自由,所以自主;因为自主,所以儿童能够在活动中尽情地表现自己,与同伴沟通,最终获得发展。

  再次,活动情境的呈现是艺术的。只有与艺术相结合,才能够贴合儿童诗意性的感性思维,才能带动儿童内在精神体验,实现儿童行动与情感合二为一,顺应儿童感知整体性的发展特性。

  再次,游戏作为儿童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回归儿童文化的道路上是不可缺少的活动方式。寓知识教学于游戏,方能回归儿童本真,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儿童文化价值。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园课程,让儿童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能够避免机械呆板地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生动活泼的游戏里,增加了儿童行动体验的机会,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快乐,体验快乐。然而,在游戏具体实施过程中,游戏常常被看着是"无生命"的手段,带有专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使得游戏活动成为成人控制儿童、压制儿童文化的"帮凶".因此,摆脱这种现象,我们就需要抛弃游戏目的论这一错误理念。游戏不是促进儿童知识增长的工具,而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载体,它不被任何外在的目的所控制,是儿童一种单纯的存在方式。只有抛开游戏外在功利性目的,才能让教师在设计具体游戏活动时从儿童文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本性,才能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敏锐性去发现儿童个体差异,才能将课程知识巧妙地与游戏活动结合,从而使得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充盈着游戏精神,在回归儿童文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贴近儿童心灵,结合多元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既可以看作对原有课程计划实施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对新的课程计划实施的预设,由此我们可知,课程评价具有两个主要功能:判断功能和导向功能。所谓判断功能,即"以某种价值观念为尺度,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出价值判断"[82],而导向功能指的是在评价中通过预测和价值发现确定指导人再次活动的规律和目的。因此,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强调以儿童文化的研究为基础,以儿童文化价值立场为标准,判断幼儿园课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儿童文化基本特质的有效实现程度以及儿童自身成长状况。也只有通过课程评价,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才能够不断地获得完善,走向成熟。

  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传统幼儿园课程评价往往脱离儿童的现时生活,从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儿童身心发展情况;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对课程实施的结果过分重视,忽视了儿童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课程评价就趋向于固定死板的模式,失去了其该有的评价功能和意义。相比之下,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则更加人性化灵活性,其致力于儿童的生长性和不确定性,不以课程实施的结果作为评定标准,强调对幼儿园课程中儿童文化的分析解释以及实施过程中文化主体的多元化,让幼儿园课程评价在动态中实现其价值意义。

  那么儿童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幼儿园课程评价该如何切实操作呢?首先,贴近儿童心灵,以儿童作为评价中心。在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回归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从目标的制定到内容的选择,从课程的设计到具体的实施,无不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通过回归儿童的需要,立足儿童的生活,强调儿童自身体验,来实现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终极目标。因此,在课程评价依然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就要做到以儿童现实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评价中心。儿童是不断成长的,其未来生活带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脱离儿童现实生活,而以为儿童未来生活进行预备作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标,就必然使得幼儿园课程偏离儿童现有生活经验,也最终导致幼儿园课程所谓的预备价值失去意义。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从儿童的角度来审视整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经验的增长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才能保证幼儿园课程中儿童文化价值的实现。以儿童为中心,就要关注儿童的课程活动过程。观照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是灵活的,它能够时刻追随儿童兴趣点和好奇心来不断调整改变以适应儿童自由随性的特性。由此,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也必须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活动中去,在具体情境下,观察儿童是不是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自在发展。

  当然,在回归儿童文化的道路上,仅仅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课程评价是不够的,因为课程评价主体往往以成人为主,必然会导致课程评价过程中因缺乏对儿童文化敏感性而对儿童的文化发展和情感体验的忽视。因此,除了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更重要的是结合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多元化课程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价外,还可以让儿童参与到课程评价中,实现儿童对教师的评价,儿童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自身评价。作为当前幼儿园主要的评价主体,幼儿教师的课程评价,可以让其对自己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进行反思,找出活动闪光点并及时发现不足。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观察儿童参与活动的表现中,了解儿童态度和情感变化,对课程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做出较准确的分析。

  然而,教师作为成人文化的代表,往往会带有成人的主观思想而忽视儿童的切实感受,因此,单一地以教师为主进行地幼儿园课程评价是不能较好的贴合儿童文化、解释儿童文化,这就需要儿童这一文化主体参与到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去。

  儿童的评价,一方面体现在与教师的互动评价方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平等交流,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即时感受,准确了解活动开展的内在精神,使得儿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开阔思维,发挥想象,让儿童文化精神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同时,师幼平等互动,也增加了儿童对教师的情感积累,萌发了教师理解儿童的动机,使得幼儿园课程活动的开展更加自然生动。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儿童与儿童之间的评价,儿童共享同一个文化精神世界,在那里,他们有属于自己文化群体的专属语言符号和标记,因此,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无障碍无阻隔的。让儿童进行互相评价,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观察同伴的活动方式和游戏作品,能够让儿童在原有想象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素材,推动儿童精神文化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评价中,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伴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儿童能够在互评中学会沟通与创新。

  第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儿童是整体感知中的儿童,是大自然的宠儿,儿童的成长离不开身体和情感的双向发展,因此,要坚持对儿童自身整体综合发展进行评价,过分关注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必然导致儿童自然天性的磨灭。在对课程结果进行评价时,不能以成人的文化价值立场去要求儿童必须要学习什么知识或学会什么技能,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儿童必须要学到什么程度,而是要在活动中体察儿童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儿童是否真正自主参与,获得快乐满足为评价内容,这样,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才会摆脱高认知目标对儿童整体性的肢解,才会避免高科学化知识对儿童诗意性逻辑的压制,才能回归儿童文化,顺应儿童精神,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一提起标准化,往往会联想到集体化下的标准模式,少了些灵动,多了份呆板。成人世界中的标准往往都是统一的,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方便管理。然而,儿童世界是自在随性,梦幻感性和诗意灵性的,这些都与成人世界的固定标准是格格不入,因此,只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彰显出每个儿童的独特个性魅力和人文精神。不是只有听话的孩子才能够成才,也不是只有会唱歌的孩子才有艺术天赋,每个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产。幼儿园课程是让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要求让每个儿童都获得统一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在每个儿童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多层次评价标准,保证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来自音乐世家的孩子与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一个原本就有唱歌的天赋,而另外一个或许会五音不全,在一节音乐课程活动结束后,普通家庭孩子能够唱准几个连续的音符或许就比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完整地唱好一首歌要收获更多。难道我们能残忍地将普通家庭的孩子列为没有艺术细胞的行列中吗?标准是死的,但儿童是有生命的,只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滋润儿童灵动生命,推动儿童的成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