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当前中小学校长遴选问题分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6 共2787字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校长的思想理念、专业素质、管理水平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极为重大,一名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开阔的教育理念、丰富的领导能力的校长,往往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办学校特色品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已超过一百万人,他们作为推动教育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关注,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了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校长选拔任用方面还缺乏规范统一的程序和要求,校长入职前的任职资格要求还不够明确,缺少制度上的保证,甚至在选拔任用上“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选拔出的校长难以满足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实施科学的遴选制度,选拔出最适合的校长人选担任校长,就显得尤其重要。

  近年来,学校“去行政化”、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北京市、广东广州等地进行了相关探索,2004年潍坊市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把学校和校长原来享受的行政级别全部给予取消,把校长的人事、档案以及任免、考核、管理等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转移到教育部门,对校长实行职级制管理。随着职级改革的逐步深入,潍坊市完善了校长及后备人才培训制度、校长交流制度,并相应建立了校长后备人才库和校长遴选制度,在校长遴选任用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据潍坊市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情况,对潍坊市的校长遴选制度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国外主要国家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情况,进一步找出当前中小学校长遴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吸引更多热爱教育、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成为校长、干好校长,促进专业发展。

  1.2.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在中小学校长遴选机制上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机制,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小学校长遴选的民主、公开,能够选择“最理想的人”

  担任校长。本研究分析潍坊市校长职级制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遴选策略,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校长的任用制度,提出进一步改进校长职级制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遴选策略,对于进一步推进潍坊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优化中小学校长遴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校长职级制

  本研究所指的校长职级制,是中小学校和校长取消行政级别,由教育行政部门党委落实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免、考核等方面管理权,并按照相应的校长职级,如初级、中级、高级、特级进行管理的制度。

  1.3.2 校长遴选

  遴选,即慎重地选拔。遴选是公务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是指市(地)级以上机关从下级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本研究所指的中小学校长遴选,是指按照公开、民主的原则和规范的程序,从具备校长任职资格的人选中进一步选拔“最理想的人”担任校长的选拔机制。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的硏究现状

  伴随着校长专业化的要求,对中小学遴选制度的研究越来越多。

  Flangigan 曾指出:“校长的选任制度若设计不当,将会摧毁整整十年的教育进步,至少会阻碍好几年的教育进步。”

  陈金宝(2004)指出,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委任制,必须改变传统的委任制度,加快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遴选机制,变“相马”为“赛马”.同时,他提出“遴选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向是民主选举与行政任命相结合,由以行政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校为中心。”

  陈晨(2011)认为,要整体提升校长领导力,必须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和任用制度,把好校长入口关。就选拔制度来说,要确定一套相对统一,相对完整的校长任用资格,确立一套科学、先进、可行的选拔程序等。在中小学校长任用模式上,把委任制和考任制、选任制等模式结合起来。采取“公开招聘,资格考试,民主选举,集体评议,专家审定,组织任命或聘任”的模式。

  陈宝金(2003)对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创新提出了如下策略:(1)转变校长遴选方式;(2)有利于校长专业发展;(3)促进遴选制度民主化;(4)提高遴选标准的操作性;(5)遴选程序应能足以保障遴选标准的实施;(6)促进遴选制度法治化。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国外的校长遴选制度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我国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改进提出了建议。如曾晶的《关于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任用与培训机制的思考》,李霞的《国外校长选任制度研究》,李金漩的《美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尹红芳的《选好学校“掌舵手”靠制度--外国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分析及其启示》,杨海燕的《香港与内地校长选任制度比较》等等。

  1.4.2 国外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的研究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的校长遴选制度都比较健全和成熟,他们的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同时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的差异,各国家在遴选制度上各具特色,但以招聘制居多。在遴选条件和程序上,各国强调专业、公开、民主,探索出了比较完备的遴选制度,这些对于改进我国的校长遴选制度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背景下的校长遴选策略实践为主体,结合美、英、德、澳、日等国家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情况,对中小学校长遴选策略进行对比把握,探讨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新要求,对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背景下的校长遴选机制提出具体建议,并进行深入地思考。

  1.5.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搜索国内刊物上发表的与中小学校长遴选有关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具体实践情况,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遴选寻找一些有益的策略。

  (2)访谈法:通过对潍坊市 10 余位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校长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当前中小学校长遴选机制的认识和看法;与潍坊市教育局及部分县市区教育局中层干部进行交流访谈,了解管理层对当前中小学校长遴选现状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访谈,为中小学校长遴选实施现状调查问卷的制定确定思路和依据。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潍坊市属学校及部分县市区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近三年通过遴选任职的校长。

  (4)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等手段,对国内外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各自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与潍坊市中小学校长遴选策略实施的情况进行比照,有利于总结成功经验,找准不足,取长补短,推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