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5 共2984字
摘要

  第四章 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相对于物质文化景观而言,是通过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所感受到的人类创造物,包括传统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等。乡村景观之所以独具魅力,不单单因为有独特的建筑、道路、生产工具等,这些物质文化景观是紧密依靠及来源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所以,文化景观是乡村景观独立于其他景观的精神所在,也需要着重保护。

  4.1 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要素

  4.1.1 传统生活方式

  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不同,是在历史的社会、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是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行为和生活意识上的反映。受传统农耕社会的影响,东西境村民生活勤劳朴素,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农民每天到田地干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大家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由于东西境农民辛勤劳动,每天大汗淋漓,日常饮食需要补充大量的盐分,因此他们的传统美食味道偏咸,其中大盆菜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把鸡肉、猪肉、青菜等全放到一个大盆里,形成当地的特色菜式大盆菜。在服饰上,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

  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东西境村有吃盆菜的传统。大约在明朝、清朝年间,开始出现所说的“盆菜”,在深圳下沙村,村民佳节聚餐,由于吃饭的人众多,为了方便烹饪煮菜,常将各种食材置于一锅,煮熟后用木盆装好,供客人享用。随着乡村人口增长,聚餐的人数众多,盆菜的量和盛菜的盆也逐渐增大,后也改称“大盆菜”.现在不少大酒楼、饭馆的菜谱上也有“盆菜”,但多数已经进行改良,例如加入一些名贵食材,如虾蟹海产等。客家人多依山而居,距海边较远,海产品并非家常食材,在客家人的盆菜中,少见有海鲜,而是以家禽、牲畜、瓜菜为主。山区的客家人节日相聚,通常会带上自家菜肴道贺,因为有时候需翻山越岭,路途较远,到达主人家时食物已冷,所以到主人家后把各自的食物置于一盆,形成了最初的盆菜。直到现在,东西境村民红白二事,过年过节,都会摆上数席盆菜,宴请亲朋好友。

  旗举人碑、福兴公祖祠(文魁祠堂)、雅川家塾和文笔塔形成了东西境村的耕读文化体系。传统的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是当时所盛行的。东西境村史上,从宋代至明清再到民国,人才辈出,人文文化积淀深厚。

  现状问题:东西境村具有典型的客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但受到现代城市人生活理念的冲击,加上许多年轻人大多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把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带到村里,并成为了主流,特别在新村部分。而继承着这传统生活方式的大多是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

  清代时期的东西境村的耕读传统鼓励人向上进取,自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思想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赚钱已成为首要任务,直接的代价耕读传统被逐步抛弃,对于村庄延续来说是文化的流失。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40%村民为小学学历,41%为初中学历,17%为高中学历,低于 2%为大专以上学历,曾经的金榜题名、人才辈出,现今已难现盛况。

  4.1.2 民俗习惯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32].东西境村也延续了具有地域特色和价值的民俗习惯传统,如做井、添灯、食年鹅等等。特有的民俗传统习惯使不同的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也为该地区的乡村景观带来独特的趣味性。

  现状问题:东西境的民俗传统习惯根植于当地传统的农业文明,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所创造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东西境村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这就预示着民俗传统习惯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当地的民俗习惯并适应东西境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4.2 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价值挖掘

  4.2.1 传统的耕读文化

  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作为价值取向,以半耕半读作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传统的“耕读文化”[1].从宋代到明清再到民国,东西境村一直盛行这种半耕半读的传统生活方式,人才辈出。东西境耕读文化的挖掘、传承,对沉淀东西境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

  4.2.2 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习惯传统就传统村落而言,生活场景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是重点保护对象。生活场景可以是生活本身,也可以是特意人工恢复的[2].传统的民俗习惯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习惯,从而形成各地方的地域特色。对一些传统民俗习惯的恢复再现,是古村落持续开发的生命力。

  4.3 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途径

  4.3.1 参考案例

  (一)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

  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客源市场的分析结果,结合旅游规划“AVC”三力理论--即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分别从开发建设理念、产品体系的打造、意境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规划的方案和实施建议。其中《红灯记》文化旅游区意境流规划,通过有限的非物质文化景观遗址遗迹的展示,以及通过非物质文化的景观加载,再现新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并在这种新旧非物质文化景观交融的场景中,以《红灯记》、抗联文化主题为线索,展开旅游活动,组织旅游线路,为旅游者创造出一系列意境单元,并使它们相互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跨越时空的景观意境流,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

  (二)2002 年台湾首届客家桐花祭

  2002 年台湾首届客家桐花祭,台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大放异彩。“桐花祭”以桐花之美搭台,以创意产业唱戏,集歌舞创作、旅游赏玩、创意商品设计展销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其中在客家创新音乐方面别具一格[2].创意产业介入传统非物质文化景观,激活了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使它成为动态的文化,活着的文化,并引起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4.3.2 保护与利用途径

  东西境村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其特有的乡村景观,它记载着东西境村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地居民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特色,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要进一步保护和发扬东西境村非物质文化景观,延续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保证乡村景观的长久生命力。

  鼓励当地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加强民俗文化的学习。在村里的宣传栏上设民俗文化及村庄历史专栏,让村民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二)在当地民居中设立农家旅馆,让游客正真体验当地的农家生活。参考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意境流规划方式,加载非物质文化的景观,再现新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并在这种新旧非物质文化景观交融的场景中,如,在旧村民居中改造成民居旅馆,重塑农家生活场景,让旅客亲身体验。

  (三)在东西境乡村旅游的项目开发中,尽量挖掘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让游客也能体验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利用私塾定期开展当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展示与学习。设置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向游客大力传播和发扬当地文化,成为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平台。

  (四)除了每年开展增城菜心旅游节外,利用当地的传统节日,注入各种创新元素,开展各个东西境古村落旅游文化节,让游客能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同时也增加传统节日气氛,使传统节日更受重视。

  4.4 本章小结

  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是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本章对东西境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挖掘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内涵,并对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结合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2002 年台湾首届客家桐花祭两个实际案例,总结出对东西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途径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