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5 共6920字

  第三章 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3.1 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景观是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那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凝聚物,其主要的特征可视性。它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跟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人造的实物景观。乡村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包括:聚落、建筑、农田和历史文化遗迹等。

  3.1.1 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东西境村最早开居于南宋时期,距今约有 800 年历史。在当时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乡村聚落的选址只能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东西境村境内北部多山,中部和南部为大部分的平原与河流,东西境古村落的的选址正好形成传统的背山面水的格局。后来新村也沿用了旧村传统聚落背山面水的格局,北面倚山而建,南面村前鱼塘、农田(图 3-1)。

  此外,传统聚落的选址跟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古村落南部为大片的平原和流经该村的二龙河,平坦的地势和丰富的水源十分有利于农产品的种植、灌溉、池塘养殖等,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村民的饮用、洗衣等生活用水。东西境聚落的布局主要沿后龙山山脚线成线状分布,形成中间旧村,新村向两边扩展的形态。旧村部分,村落建筑排列紧密,之间只留有一到两米宽的巷道,各巷道纵横交错。水塘一般在村里的前面,在民宅和鱼塘之间有块空旷地,可供小孩玩耍、村里宴席、村民晾谷之用。随着农村人口渐增,村里用地紧张,一些水塘被抽干、填埋,以新建民房。所以如图所示,后期所建的民房距离旧民房较远,一条长约一里的街区由此而成(图 3-2)。最宽处可达五十米,最窄处仅约十米米。

  现状问题:东西境村的乡村聚落以背山面水而建,在旧村部分,第一排是祠堂、门楼,以祠堂(厅厦)为中心,逐渐增建民房,左右纵横地向四面八方建房,一直延伸到后龙山脚。但由于建筑年代较早,旧村大部分民居房屋已成危破房,居民已经从中搬离,到旧村两旁新建住房,形成中间旧村部分“空心村”现象,只有少数靠近村前空地的房屋有人居住。

  在新村部分,尽管也沿用了旧村沿后龙山脚线线状排列的布局,但为了满足交通便捷,房屋的平面布局单一(图 3-3a),成纵横整齐排列,缺少变化,使建筑群内部缺少旧村灵活自由、多样的空间布局变化(图 3-3b)。

  3.1.2 乡土建筑

  东西境村的乡土建筑风格因旧村和新村形成的时间不同而大不一样,旧村形成时间较早,以传统建筑为主,新村形成于现代,以现代建筑为主。而旧村因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祠堂、私塾与民居的建筑又有所区别。祠堂、私塾:(如图 3-4)建设祠堂所用的材料、所选的工匠等各方面都比建设一般的民房要严格,而且面积、规模都要更大,当然,越是达官贵人,建设祠堂就越有讲究和越有气派,例如,外墙高昂、厅堂宽大,装饰富丽、雕刻别致等等,处处彰显富贵。

  在封建科举盛行年代,祠堂门前常设有举人旗石,村中若有人中举,则升旗庆贺。而私塾则是封建时代的儿童学校,一般由乡村、家庭、宗教部门组织办学,以满足儿童教学所用。客家人的喜欢将祠堂、私塾设计成四合院形状,墙壁、楼檐饰以精致的雕刻和彩色的绘画,是客家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独具特色。

  旧村民居建筑:此类建筑居多,其中民宅占较大比例,常为双层建筑,灰青色墙体,屋顶盖以瓦片,烟囱突出于屋顶,属经典的传统岭南风格(图 3-5)。由于周围环山,城镇化干扰较少,这里的民房、街道很少拆迁,另外民宅的建造质量较好,很多都完整地保存至今,且好一部分尚有村民居住。如图可见,宅间巷路多铺以石板、石砖,横竖笔直,有条有理。巷石间有凹槽,巷道的一侧会有排水沟,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民房这些街巷和建筑都很有规模,是岭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村居民建筑:此类建筑已无客家建筑或传统岭南建筑文化风格,层高在二层至四层,新村民居建筑多为现代建筑,并由于新村民居都是各家自建房,建筑样式、外墙色调、屋顶类型也参差不同,各不一样,体现不出旧村落意境。

  现状问题:旧村部分除了祠堂、私塾、以及靠村前有居民居住的民居保留完好以外,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已经成危破房,部分居住在旧村的村民(主要是东境靠近新村部分房屋)通过拆就建新,在旧村建起现代民居建筑。新村的现代民居建筑风格与旧村的客家民居建筑、岭南传统建筑格格不入。现代民居建筑已经丧失了客家建筑文化风格。

  3.1.3 特色农业
  
  东西境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6℃,年平均降水量约 1869mm.山林、水体资源丰富,南低北高,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以低丘陵为主,增江河支流二龙河流经南部平原,农田种植和村庄建设集中在南部。

  村内耕地为河谷冲积地和赤红地,具有丰富的有机质,适宜种植水稻、水果、蔬菜,是著名的增城迟菜心、冬瓜的原产地[1].

  农业生产仍然是东西境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有黑皮冬瓜、迟菜心、马铃薯等生产为主,形成东西境蔬菜生产基地;养殖业主要有养鱼、生猪的承包养殖为主。养殖业由于发展旅游规划的过程中,村集体联合政府对村前约 70亩的鱼塘进行水环境改造,以种植多品种荷花形成荷花景观带;2013 年政府开始整改生猪养殖场,村里的生猪承包养殖也消失了。

  东西境村蔬菜生产基地,地广三千亩,瓜菜年产量约三万斤,GDP 约六千多万元,是种植迟菜心、马铃薯、黑皮冬瓜的优质蔬菜基地。该基地于 2004 年被纳入广州市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

  东西境村蔬菜基地在村民自发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成立增城市冬瓜菜心行业协会,以协会带领千家万户走上组织化、产业化之路。一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统一种苗,按照《黑皮冬瓜生产技术规程》和《增城菜心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植,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成功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批了黑皮冬瓜和迟菜心成为“仙境”品牌商标。三是畅通销售渠道,通过增城市“五好”农业平台、邮政配送和专业销售队伍组织销售。四是依托景区开发做大做强。

  让基地开发融入小楼人家景区,通过吸引城市游客观光、及体验农耕活动,带动餐饮和农业土特产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目前,农民通过主种两造(春种、秋种)黑皮冬瓜,冬种增城迟菜心或马铃薯,农民亩产纯收入达到 1 万元以上。

  同时,每年举办增城菜心美食节,打响增城的菜心品牌,实现以旅游带动农业生产,促进旅游与农业协调发展。现状问题:东西境农业经济作物主要以黑皮冬瓜和迟菜心为主,类型较少,作物种植较为单一。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上,旅客游玩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观光为主,更多的游玩参与有待开发。

  3.1.4 历史文化遗迹

  东西境村最早开居于南宋时期,距今约有 800 年历史,深受客家耕读文化的影响,人才辈出,人文文化积淀深厚,其中村中的举人碑、福兴公祖祠(文魁祠堂)、雅川家塾和文笔塔形成了东西境村的耕读文化体系。此外,东境祠堂,西境祠堂,及其门楼都是建于清代,可见东西境的人文文化都缘起于清代。除了祠堂为全宗族提供聚集、议事地点外,厅厦(仅次于祠堂)成为宗族分支形成较小规模的以房为单位的聚集议事点。

  此外,旧村门楼、宅第民居、古巷道、古井等都是东西境村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福兴公祖祠建于清朝时期,由周氏族人为纪念先祖福兴公而建,2003 年重修。该祖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568.34 平方米。最初是作为祭祀场所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整体保持较好。门额悬挂的“文魁”横扁,前廊立两根门石檐柱,面为水磨青砖墙,红砂岩石门框,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琉璃屋脊,梁架木雕精致细腻,墙上绘大幅人物、鸟兽、山水彩绘。建筑采用两进院落,内有两个天井。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青砖墙承重,屋顶木桁条承重。青石台基,清水砖墙。采用斗拱悬挑屋檐,每间当中各有一个简单的补间斗拱。枋柱红色,之间雀替相接,附有大量蓝绿色彩绘。屋瓦为黄色辘筒瓦,屋顶为硬山顶。地面铺方砖,花岗石台阶。檐口有封檐板、滴水三件。两侧墙体开有窗洞,窗洞砌花岗石窗套 ,内置镂空花格。祖祠前旷地立有举人碑,上书“同治壬戍恩科并補行咸丰己末恩科乡试中时第八十九明举人周沅”.

  雅川家塾始建于明朝末年,整体属于砖石结构,现局部保持原状,最初是湴村东境周雅川家塾,现在是文娱设施的场所。建筑整体色调朴素淡雅,平面布置为三间两廊,两进,中有天井。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青砖墙承重,屋顶木檩条承重。屋架为抬梁式,梁枋红色, 局部有精致木雕。清水砖墙,屋顶为硬山坡屋顶,灰色筒瓦。山墙顶部塑有灰塑 ,檐口封檐板,上有彩绘浮雕。花岗石门套,上刻文字,字迹清晰,山墙体多开有窗洞,均置花岗岩窗套,窗改为铁扇玻璃窗,正门两侧墙体各有窗洞,内置竖向木条格栅。上方各开有一竖条型采光口。地面采用青砖铺筑,门前花岗石台阶。

  报德祠在行政村界上位于腊圃村范围,是小楼人家景区的一部分。报德祠是岭南唯一一座集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祠类建筑,非常罕见。据记载,北宋以前,当地有土著人士建过积因寺,元代改建仓沮圣庙,明洪武甲子年增建了景星楼,洪武十八年奉旨建报德祠。

  古祠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古塔则有六百多年历史。古祠内建有“洪圣殿”、“武德阁”、 “颖川堂”等殿堂,摆放着多尊佛像、神像,仓沮圣庙还保留着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和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石潭渔钓》、《浪湖春水》等诗。景星楼的外形为尖顶六方塔,共五层,底下三层建于明朝,上面两层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解放后,受当时文化思潮影响,于 1959 年把原周立仁的官厅改建成剧院(现盆菜人家),1986年重修,2008 年改为茶楼盆菜人家,建筑共三层,内部有舞台区、观众区,二层设有“L”型观众区。剧院经多次改造已没有原来的建筑风貌,但具有较强的时代印记。

  除祠堂寺庙外,具有历史价值的宅第民居、古井也藏于古村内。周天龙、周地虎故居旧址(图 3-15)建于明朝时期,青砖、木、花岗岩结构,墙脚及门柱使用朱砂材料,是明朝名将周天龙、周地虎故居,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放火烧毁,现只剩两堵残墙。

  现此故居旧址作为东西境村旅游景点之一。刺史大井(石上清泉)(图 3-16)于开村时开挖,据村民相传已有 800 多年历史,未曾修补过,因古井位于明末刺史周天龙、周地虎故居旧址旁,古时村民称之为刺史大井,后东西境村被评为古村落,此井又取雅名石上清泉。古井内部由青砖作为井壁砌成,现井周边有花岗岩护栏围住,加以保护;内部已经布满青苔;古井深约 10 米。

  现状问题:东西境村的历史文化遗迹保存较为完整,主要集中在旧村部分,祠堂(厅厦)、私塾等重要建筑至今还在使用,在实施《小楼人家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过程中,只是对这些重要建筑进行了简单修葺。但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保护方法。

  3.2 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价值挖掘

  3.2.1 完整的传统聚落形式,以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为理念的聚落选址

  在我国,很多村落的建设从选地、建房和改造环境都遵循古代“堪舆”学理论,讲五行,究风水,择吉而居, 处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背山面水”即风水理念中的“负阴抱阳”,是传统的建筑选址的基本理念之一。无论是由于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的地理位置,还是由于传统的文化精神意识,都决定了建筑选址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其方向感和空间感。东西境保留着聚落选址的传统,并选取完全的坐北朝南,背靠后龙山,南面通过在村前开挖鱼塘作水,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聚落形式。完整地保留了传统聚落形式,有利于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

  3.2.2 传承客家文化特色,融合外来西洋文化、广府文化的特色建筑

  古村落建筑的建筑类型和样式从物质层面反映了东西境的典型地域特征,它传承了客家文化特色,同时融入西洋文化和广府文化,见证了东西境村受各种文化冲击的历史结果,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当时建造这些民居的村民,并不是什么设计大师或著名工匠,但通过日常的生产生活积累的经验,凭着普通人对住房、楼宇的理解,探索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创造出这些实用而合理的建筑形式。

  3.2.3 耕读文化印记的历史遗迹

  东西境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众多,且保存较为完整,是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是东西境村珍贵的乡村景观资源。东西境村历史开居以来,人才辈出,文化积淀深厚,崇尚“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与其耕读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村中的举人碑、福兴公祖祠(文魁祠堂)、雅川家塾和文笔塔形成了东西境村的耕读文化体系,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存,同样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3.2.4 以黑皮冬瓜、迟菜心为主的特色农业

  有赖于传统的村庄聚落形式,东西境的农田分布集中,田园风光优美,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黑皮冬瓜、迟菜心为主的农产品,形成了当地的特色农业,依托东西境村的特色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业进行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对形成东西境独特的旅游产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3 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途径

  3.3.1 参考案例

  (一)北京西部山区门头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东西境村应参考学习门头沟村落的发展模式,因为无论从历史由来的背景,还是从目前村落状况上分析,这两个传统村落都分享着相似之处。门头沟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传统村落聚集,形成了早期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始状态,北京西部地区的自然旅游发展的基础。由于周边经济发展,大批村民从乡村外迁,而留守在传统村落里的村民甚少,村落基本空置。所以,村落的建筑物、生产生活的场所、村落文化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从历史文化角度和旅游经济角度分析,都颇具价值。

  纵观门头沟,思考东西境,如何效仿及因地制宜地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可考虑一下几点:①原有的精华,保存下来,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②东西境的旅游关注的是生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来自城镇的客人认识村落的形成,认识村民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生活。③建设一些设施,组织一些活动,除了观光之外,也让游客可参与其中,亲近自然,亲身体验,和村民一起感受,在体验中有所收获。

  (二)西塘镇

  至今,西塘仍然拥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占地约 25 万平方米,被美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且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该镇的发展理念强调,符合地方水土特点,符合民众生活生产需求,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江南水乡为文化线索,溯源、深究、挖掘,开发一条产品多样、品质优秀的旅游产业链,吸引大量旅客来访水乡,促进外来消费,当地经济创收。

  3.3.2 保护与利用途径

  物质文化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过程中反映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的最直接记录。东西境村是珠三角地区保存的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特别是旧村建筑群部分,传统空间系统完好,机理分明,颇具特色。与此同时,东西境村的物质文化景观也受到乡村旅游及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根据物质文化景观中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主要的保护与利用途径如下:

  (一)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保护东西境村传统聚落,并结合传统聚落的特色,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东西境村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村落,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聚落的地域特色。旧村内巷的房屋基本空置,村民集中居住在老街两侧和新村。“空心村”的形成恰好为旧村打造乡村休闲聚落提供条件。对聚落内保存完好,富有客家民居特色的祠堂、私塾等建筑进行修缮和更新,增加必要的生活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内巷的危破房根据传统建筑风格进行拆危、加固或者复建,拆建部分增加院落空间、景观空间、水系空间,增加游玩的趣味性。

  (二)对新村部分影响古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进行改造。村内道路铺装材料上,多采用麻石或仿麻石材质材料,以求重现历史。对于民居建筑的改造,要统一古村落整体风貌的同时,也要符合村民居住的现实需要。如新村部分建筑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与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不协调,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青瓦、坡屋顶。又如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提炼客家民居建筑的文化符号,使建筑更富特色,与古村落整体效果和谐统一。

  (三)对村中的举人碑、福兴公祖祠(文魁祠堂)、雅川家塾和文笔塔等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一套系统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定期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葺。

  (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乡村经济、农民更好地进入市场建立新的模式,架起了农民与市场经济的桥梁。 探索农户公司的道路,让一部分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带头发展致富,例如成立农户公司,通过企业的形式,集合广大农户投资劳动力和资本,为农村、农民创收的同时,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经济风险。开发新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乡村农业转型升级及产业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从东西境的传统聚落、乡土建筑、特色农业、历史文化遗迹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的全貌。对现状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同时,从中挖掘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即:完整的传统聚落形式,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聚落选址;传承客家文化特色,融合外来西洋文化、广府文化的特色建筑;耕读文化印记的历史遗迹;以黑皮冬瓜、迟菜心为主的特色农业。参考北西山区头门沟地区和西塘古镇为相关案例,对东西境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合理的途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