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民俗村景点系统规划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7 共3124字

  3.6 景点系统规划

  3.6.1 民俗文化体验区

  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流连忘返。下面由笔者简单介绍:村民活动中心是大汲店村民大型活动主要的场地,近年来举办了“读书增知”、“以画会友”、“耕余书画社”、“乡音国剧社”等多项活动;步行街是大汲店村内新建的集历史、新闻、趣事、科技为一体的“文化宣传一条街”;寿园是以长寿为主题创建的街头小游园,体现人们希望健康长寿的心愿,寿星老人的雕塑栩栩如生;耕园紧邻明月塘,园内设置休闲花架和大量座椅,植物景观丰富多彩,是游客和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慈航寺仅存一块刻有“西慈航寺遗址”的石刻和碑记,现启动西慈航寺重建工程,今后作为纪念性的活动场地;生肖园是被浍水湾环绕的一块岛上绿地,园内有十二属相生肖的石刻碑,碑上刻有各属相的年份,具有科普和纪念意义。

  经过笔者对大汲店历史文化的探究,决定在该区域内设置四个景观节点让游客体验大汲店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整个民俗文化体验区的景点有“观音听戏”、 “大汲店集市”、 “灯会”、 “七十二捣臼”(图 3.32)。

  景点之“观音听戏”--古代大汲店的北大街路西,坐南朝北戏楼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双起脊前台的明柱,正中匾额“盛世元音”,东墙山头书有“风雅遗音”,西墙山头书有“古今通鉴”.上场门“水中月”,下场门“镜中花”.两起脊中间花窗把前场和化妆室分开,至今内墙上载有光绪年间各戏班登台演出剧目。观音堂南面与大汲店古戏楼相对,被称为“观音听戏”, 楼堂相对珠联璧合,整体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颇有韵味,是大汲店最有特点的旅游景观之一。游客可以听戏并参观观音堂,来感受古代大汲店生活氛围和民俗文化。

  景点之“集市”--大汲店村的农贸市场由来已久,早在 107 国道未开通前保定西路的车马大道正好经过大汲店村,村街中、西段 700 多米,就是九省通衢之保定西部车马大道路段。曾经的车马大道上,“官员商贾、马帮驼队、羽檄差官、帑银镖车、充军发配等来往行人络绎不绝”.随着大街两旁驿站、衙署、商户、店堂、车马大店、城墙寨门的落成,每逢农历一、六、三、八,十天四集,也就相伴而生了。当年大汲店东、西大街两旁店铺林立,临街房子全是台阶、抱厦、板搭门,集市上生产用的器具家什、犁耕耧耙、锨镐锄叉,生活用的柴米油盐、五谷杂粮无所不有。供农耕使役的牛驴骡马,家庭畜养的猪羊鸡鸭,品类俱全,货真价实,公平买卖,互通有无,繁荣了乡村,延续了农家文明。为了恢复古代面貌,现选择兴国寺街为集市所在地,继续保持古代集市格局,让游客体验古代大汲店的热闹繁华的集市风情。

  景点之“灯会”--大汲店村有风俗习惯就是每逢农历正月,除家家户户,高挂红灯之外,六棚灯会布满东、西、北三条大街,庙前均搭灯棚,彩灯全是硬木雕刻,装有彩画玻璃,大灯丈余之高。“匣子灯”“四盏灯”“九连环”“万人球”等,与众不同,形态各异,“谜语灯”你猜我猜,令人留恋忘返。“戏剧灯”寓教于中,使人目不暇接。每个灯棚都有“评书”“西河大鼓”艺人演出,赏灯看会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听书。所以,为了恢复古代灯会的繁荣场景,现设计一条步行街作为灯会的集中展示之地,游客不仅白天可以买灯笼、猜灯谜、看评书等演出,晚上还可以观赏赏灯看会,欣赏夜景。

  景点之“七十二捣臼”--石臼是在石碾、石磨之前,加工五谷的原始工具。大汲店民俗村七十二个石臼,座落在村街户巷,“七十二捣臼”是流传至今的一个景观,也有传说是古时驻兵留下来的。现在把这七十二石臼分别放在街巷之中,成为游客游览中的特色景观。
  
  3.6.2 滨水景观带

  大汲店民俗村的水源均来自百草沟河,连年水流不断,村庄三面环水,水资源十分丰富。依据水体现状分布情况,对河道进行整体改造,使全村的水流融会贯通,并依据现状情况补修水坝,在需要的位置安装防护护栏。除了对水边景观进行一定的绿化美化外,选择合适的场地建立景观节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带。

  滨水景观带基本是沿着自然水流的方向顺势而成,能够贯穿大汲店民俗村的主要道路(图 3.26)。本着因地制宜、顺势地形的基本原则,对四处场地进行重点改造,形成特色景观节点,下面由笔者依次介绍。第一个景观节点仿照“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利用木栈道的形式设计一个观鱼池,观鱼池内养殖一些观赏类鱼种,供游客欣赏,也可以参与喂鱼等活动(图 3.27);第二个景观节点设置观景码头,码头为游人提供了各种水上活动,可以安置如各种类型的船舶,水上步行设施等等,可让游人在游玩过程中,体会到水的魅力(图 3.28)。第三个景观节点为“花溪谷”,在该节点处集中种植樱花、海棠等开花植物,营造花溪蜿蜒入“花池”的意境(图 3.29);第四个景观节点处于流水缓慢的位置,属于静谧空间,所以设置木质亲水平台和座椅,供游客观赏水景和安静休息(图 3.30);为了打破所有水体的静态景观,第五个景观节点设计壮观的跌水景观,与假山、溪流结合在一起,动静结合和独特的视听效果,让游客感受水的坠落之美(图 3.31)。
  
  3.6.3 垂钓园

  垂钓园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引领游客找到依山傍水、天人合一、乡村气息的感觉,使忙碌一周的都市快节奏生活在此放慢脚步,感受“柳叶拂过衣襟,微风轻扰面颊”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根据大汲店村庄内现状水体的分布,并依据实际情况修建水坝,把兴国湖水域改造成大汲店垂钓园,形成养殖垂钓水域,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功能。由于鱼塘对水质和土质均要求较高,管理人员要精心养护。游客可以沿着岸边进行自由垂钓,管理处也设置了专门的垂钓平台、休憩亭子等,垂钓所需的设施可以对外出租。

  垂钓园区还为游客设置了捉泥鳅、捉虾、捕捞、摸鱼等多项娱乐项目,带给游客体验性的娱乐活动。

  3.6.4 农耕园

  在大汲店村内还保留着大面积的耕作区域,当地村民继续保持着耕作的习惯。本次改造规划在保留耕地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开发可利用的土地,关注生态环保与水土保持。为了体现生态旅游与园林景观并存的状况,农田耕作区力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即展示了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悠久农耕文化,又集历史文化教育与农业知识科普于一体,使游客认识到以“农为国之本、稼穑唯艰辛”的道理(图 3.33)。

  大汲店农田耕作区是用农作物来表现园林景观的代表,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季节性景观。大汲店一般种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土豆、花生、红薯等,可以营造“风吹麦浪”、“高粱红”等特色景观,都形成了绿色、环保、乡村的生态农业景观。农耕景观是动静结合的很好体现,静态景观是指农作物本身和自然环境构成的景观,动态景观是指劳动者用工具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景观。在耕作区内还设置了晒麦场和传统农具展示区域,使生活在城市中的游客观看农具,感受乡土气息。在该项活动中,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充分体验乡村旅游的特色。

  3.6.5 采摘园

  果蔬采摘园是为游客提供果蔬采摘的休憩娱乐服务,宣传普及经济果蔬的栽培知识并弘扬果树文化。大汲店果蔬园是在原有农业设施的基础上,扩增了温室大棚内绿色无污染水果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和数量,也增加了一些温室观赏类植物,奇花异果,四季常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水果采摘区主要是草莓、桃子、李子等种类,形成了四季均有果可摘的活动。在果蔬采摘园中,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农事劳作的辛苦和享受丰收的喜悦。

  3.6.6 农家乐园

  大汲店民俗村内的农家乐体验区是为了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农家客,宿农家炕,吃农家饭”的农家生活,感受的农家乐趣而建立的。农家乐体验区为游客设置了大量农家院,每户农家院内都有自助厨房,游客可以用在垂钓园、果蔬采摘园、农田耕作区收集到的食物素材,亲自下厨,烹饪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美味的乐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