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电影泰囧中的幽默语言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7 共38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认知语言学下的电影语言幽默研究
    【绪论  第一章】幽默的认知语言学文献综述
    【第二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3.1】以标记象似性分析《泰囧》中的幽默及其局限性
    【3.2】以框架理论分析《泰囧》中的言语幽默及其局限性
    【3.3】以新模式诠释《泰囧》中的语言幽默
    【结语/参考文献】电影泰囧中的幽默语言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本论文将标记象似性与框架理论相结合来解释言语幽默,并尝试用这种新模式来解释华语电影历史票房第一的电影《泰囧》中的言语幽默,这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一。 本论文的特点

  《泰囧》这部电影,作为华语电影史上票房第一名,其中的言语幽默一定颇具研究价值,因此很多学者都对这部电影开展过相关研究,比如从语用学角度、语义学角度、概念转喻、话语分析等方面,但是这些文章很少能只用一种理论基础来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作者先在论文前几章中分别解释了标记象似性和框架理论。标记象似性指的是标记性从无到有象似于认知的自然顺序;有标记特征象似于额外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扞动了语言学中“所指理论”.向能预示着语言是一个在平面上开展的活动,其主要规律是字符在运动中的凸显,特别是在认知活动中,作为事物所指代的能指一直在发挥其作用。标记象似性对于幽默的诠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电影 15 处幽默对白的分析,我们发现标记象似性可以把言语幽默和语境相关联。只是这个理论过于宽泛、模糊而晦涩,在解释语言幽默的动态结构时显示出不足之处。

  框架转移理论显示当会话的内容需要听者进行语言意义上的分析,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发生了转移。而电影中的言语幽默大多是在框架转移作用下,听者在理解话语过程中,原有期待和所听的话语产生不同,引发幽默效果。因此框架转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标记象似性的不足之处。通过对电影《泰囧》的 15 处对白的分析,我们发现从框架 1 到框架 2 的转移表现出对幽默的动态理解,这样会给观众更加清晰的感观。但此理论无法解释框架 1 到框架 2 的转移过程,也无法解释框架 2 和语境的相互关系。

  而标记象似性能够解释为什么听众会产生框架 1,当框架 1 不能再继续用于理解言语幽默中的内容,即框架 1 已经不能用于对电影对白的认知理解,框架 2 才会生成。这种标记性都是与人的普遍认知相偏离的,观众要重新考虑对话双方的关系、经历、背景、教育程度、礼节用语等方面。所标记的语言涵盖的信息越少,观众所要注意的语境信息越多,因此标记象似性很好地解释了语境和框架 2 的相互关系。

  这两种理论在诠释语言幽默时各有优势和劣势,我们可以分别取其精华,相互补充。因为这两种理论以语境为其共同交界面,在使用两个理论来解释电影中的幽默因素会将这两个理论发挥极致。

  使用两个理论相结合来诠释幽默的过程如下:观众在听到幽默对白的前一部分时,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产生框架 1,产生之后,他们会对对白的后一部分产生期待;观众在听到幽默对白的后一部分后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产生框架 2,但是框架 2 和框架 1 有很多相偏离的地方,观众的期待落空;框架 2 中的一部分内容成为了标记语句,这个标记部分的理解需要观众的思维活动来解析。因此观众要把这部分重新建构并将其在整个语境之中进行考虑。此时观众才明白幽默言语的含义。

  二。 本论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论文尝试从将两种认知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解释语言幽默,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必定还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

  首先,幽默的方式林林总总,而本论文只从喜剧电影《泰囧》中节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幽默对白片段,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不可能有一种方法来解释所有幽默。另外,本文没有从声调、衣着、身势语等方面分析幽默表达。本文只是一种相关方法的初探。

  另外,本论文只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言语幽默,而对于言语幽默的研究一直是跨学科的研究,它需要从几个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而本论文没有对幽默展开综合阐述。

  参考文献:
  
  [1]Lamb,Sidney.  Pathways  of  the  Brain:  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Languag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2]  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Fauconnier, G and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M]. New York :Basic Books,2002.
  [4]  Coulson,  S.   Semantic  Leaps:   Fr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M]. Cambridge: CUP, 2001.
  [5]Minsky, M Jokes and the logic of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 [M].Massachusett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0.
  [6]Goffman,E.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J].New York:Harper&Row,1974(2)。
  [7]Entman,R.M.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4(4)。
  [8]Fillmore,Charles,J.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J].Quaderni di Simantica,1985(6)。
  [9]Minsky,M. 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Winston, P.H. (ed.)。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 [A]. New York:Mc Graw Hill, 1975.
  [10]Yus F. Humor and the Research for Relevance. [J]. Pragmatics, 2003 (4)。
  [11]Fillmore, Charles J.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M].London: 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12]Givon,. 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ind. [M]. Amsterdam: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 1995.
  [13]Peirce, The Philosophy of Peirce. T. Buchler(ed.)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40.
  [14]Haiman,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phism and Motivation.[J].Language. 1980 (5)。
  [15]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6]王晓军,林帅。 会话冲突中名词的语义认知机制及语用功能[J].中国外语,2014(3)。
  [17]张迎春。幽默言语解读新探:语境假设整合认知机制[J].外国语言学,2008(1)。
  [18]蒋勇。从隐性空间复合论看幽默理解时的语义跃迁[J].山东外语学,2003(1)。
  [19]赵琪,隐性等级幽默的转喻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20]项成东,评述新格莱斯三种含义理论[J].英语研究,2011(3)。
  [21]张玲英,美国电影《加菲猫》中的幽默语解读--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幽默的产生[J].绍兴文理学报,2009(11)。
  [22] 毛亚庆,朱陈军,幽默台词与合作原则-以电影《饭局也疯狂》中的幽默台词为语料研究对象[J].海外英语,2012(6)。
  [23]马晓燕,语用学视角下贺岁片《泰囧》中的幽默原则的体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
  [24]陈媛,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喜剧电影中的幽默[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
  [25]沈敬萍,《泰囧》幽默元素的语用理据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6]王昭,周敏莉。言语幽默准则在《泰囧》中的应用[J].青年作家,2014(7)。
  [27]张倩。电影《泰囧》台词的语用模糊现象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9)。
  [28]张雷刚。《泰囧》言语幽默的预设理论阐释[J].电影文学,2014(4)。
  [29]王寅。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30]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1]王寅。标记象似性[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3)。
  [32]王寅。象似说与任意说的哲学基础与辩证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33]侯国金。语用标记价值假说与语用标记等效假说[J].外语学刊,2005(2)。
  [34]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7)。
  [35]蒋勇。从 Thornburg&Panther 的言语行为借代理论看言语的借代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8)。
  [36]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37]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 (1)。


    致谢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黑龙江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曹威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曹威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聂尧、朱雪林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语言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还要感谢父母和爱人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三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友谊长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