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8 共6721字
摘要

  1 引言

  随着研究视域的扩大,人们对翻译的理解已经不再囿于语言学与文学。在研究对象从客体文本向翻译主体的演变过程中,自 20 世纪 70-80 年代开始,“翻译界开始引入认知学的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 邓志辉,2011: 68) ,因为“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基于语言媒介的心理活动,它是对原语符码进行解码,从中提取意义,并对提取的意义再以译语重新编码的过程。翻译不同于基于其他媒介或单一语言媒介的阅读或创造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双语的认知加工的心理活动”( 颜林海,2008:15) .译者能够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认知功能来认知客体并再现客体。认知学能够从认知角度揭示译者对编码的分析、对信息的处理和取舍,实现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结合。

  2 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认知阶段划分

  认识学派( The Cognitive School) 又称认知学派,创建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形成于 80 年代中后期。认知学派包括很多理论,如布鲁纳( Jerome Sey-mour Bruner) 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认知结构说、奈瑟( Uric Neisser) 的认知心理学,乔治·凯利( George Kelly) 的个人建构理论等。

  而戴斯( J. P. Das) 、纳格利尔里( Jack A. Naglieri) 等人在“必须把智力视作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的思想指导下提出的 PASS 模式更加明确地描绘了认知过程。

  PASS 认知模式包括计划( Planning) 、注意( At-tention) 、同时性加工(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和继时性加工 ( Successive processing) 三大 系 统 以 及PASS 模型操作化( 即任务化) .三个系统中,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与其他两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能活动的运行”( 戴斯等,1999: 17) .

  该认知模式的一大贡献在于重新划分人类认知的阶段,总结认知过程的特点,认为: 个体只有在达到合适的唤醒状态时才能够接收和加工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信息的加工过程并非单一性质,而是分为两类---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前者是指同步地整合刺激,主要是空间整合,“包括将刺激整合成集合,或是对有共同特性的许多刺激进行再认”( 戴斯等,1999: 14-15) .同时性加工在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领域都有表现,同时性加工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继时性加工“往往涉及将刺激整合成特定的系列,使各成分形成一种链状结构”( 戴斯等,1999: 15) .其关键特征是各成分之间为线性关系。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是功能平行的两个认知过程,共同构成一个系统。

  对篇章意义的认知实践中,尤其是为了翻译而进行的理解中,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必然交织在一起。继时性加工的一个单位就是较低层次同时性加工的产物,而继时加工的结果又可能是更高水平的同时加工的单位。认知不是孤立的和各行其是的行动,而是两种加工模式的交互过程。信息的综合处理过程也体现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的互动: 对孤立信息的提取属于同时性加工,而串联这些信息去理解篇章意义则属于继时性加工,分别提取的孤立信息的机械累加无法自然生成整体的篇章意义,认知主体必须参与其中,对每个信息的关联进行整理,该整理过程即认知中的逻辑推理过程,它同样体现了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的互动。可见,人类的认知不是一个简单动作或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 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

  3. 1 从语言认知到意义认知

  认知的引入使我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跳出“两种语言或两种语码之间的转换”( 王柳琪,刘绍龙,2009: 20-24) ,而由表层的语码深入到内部的认知。实践证明,翻译人员除必须掌握两门语言外,还必须拥有一定水平的世界观、方法论、认知能力、知识库等,而这些能力同语言学习一样都需要逐步的积累过程。翻译中忽略认知的渐进性就容易混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导致各种翻译错误的产生。

  翻译中的认知是透过语言实现的意义认知,而意义认知又可分为表层认知和深层认知。表层认知指语言认知与文本局部信息的认知结合形成的认知,深层认知又被称为“社会认知”,它“以人类和人类事件为对象,指的是关于人们及其所作所为的认知”( J. H. 弗拉维尔等,2002: 237) ,认知语言学范畴可以理解为语言认知、文本信息认知、背景知识认知及交流情景等合理地融入个人知识库后所形成的认知,即篇章话语原作者的真实欲言之意。

  仅掌握表层认知无法实现充分的社会认知。在一本法国历史传记 Henri IV: Le Roi Libre( 《亨利四世: 自由之王》) 的作品介绍中,有如下评述:

  Ce livre n'est pas seulement l'histoire d 'unevie. Il est aussi une tentative pour comprendre l'entre-prise de réconciliation nationale,et le plus spectacu-laire redressement financier,économique,politique etmoral,que notre pays ait connu. Réussite à l‘échelledes siècles,conduite par un homme qui sait rire,ycompris de ses propres angoisses,la vie d'Henri IV nepouvait que fasciner un de ses lointains successeurs àla tête du Parlement de Navarre.

  这段文字虽然浅显,但如果缺乏对法国 16 世纪宗教冲突的了解,便不能真正理解 réconciliation na-tionale( 民族和解) 的含义; 如果不知道作者 Fran?oisBayrou 的从政履历 ( 他曾经任 Pyrénées-Atlantiques省议会主席) ,不懂法国地理、历史( 亨利四世成为法王前曾为南方 Navarre 王国的国王,位于今天的Pyrénées-Atlantiques) ,就不明白文中所说的 un deses lointains successeurs( 亨利四世遥远的后代之一)为何许人也。

  翻译中,翻译对象( 文本) 是静态的,但翻译活动或者说翻译过程却是动态的,翻译难点出现时,译者不可能像查阅词典或理想中的翻译软件那样瞬时得到最佳解决方案,而需要从可能的多个方案中选优找到最佳方案,所以对文本含义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

  3. 2 信息的模糊与认知的弹性空间

  翻译之难表现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跨文化性和跨地域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概念的明示/暗示关系的跨文化、跨地域差异,这些都会构成理解障碍。如图所示,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明示和暗示的比例有所差别( 圆形中阴影部分代表明示信息,空白部分代表隐含的暗示信息) .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个人成长的认知过程中逐渐习惯并接受了概念信息的明示/暗示比例关系,但当这一比例关系移至另一文化后,由于传输关系从“原作者 --- 原作--- 源语的读者”变为“译者 --- 译作 --- 译语的读者”,很难被新读者接受。

  此外,语言不是总能准确地传递信息。一方面,语言符号多意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决定着话语意义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话语“具有开放性和连贯性。

  话语的开放性使得文本意义在生成时具有着多重的可能性”( 许先文,2010: 184) ,这些都给认知留下弹性空间。所以,作者和译者应尽量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消除语言层面引起的误解,从认知角度看,即要求读者充分依靠上下文去动态地理解文本的真实意义。

  当然,有的信息模糊是有意为之,是原作者设计的模糊,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法国财经杂志 L'Expansion 上的一篇小文章 Un petit bijou de start-up( 一颗冉冉升起的珠宝) ,介绍了商人 Alexandre Mu-rat 在网上开珠宝店的经历,文章结尾就是这样耐人寻味:

  Descendant du maréchal d'Empire Joachim Mu-rat,Alexandre Murat est aussi un cavalier émérite.Mais,en bon Franco-Argentin ( par sa mère ) , ilmonte plut?t à la fa?on des gauchos de pampa. ( L'Ex-pansion,2009)直译: 作为帝国元帅若阿吉姆·缪拉的后裔,亚历山大·缪拉也是位优秀的骑手。但是他是法国阿根廷混血( 他的母亲是阿根廷人) ,他以潘帕斯草原上高丘人的方式上马。

  单从字面意思看,网上珠宝店与上马方式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需要从语言含义、意义、表达意图、文学意义一步步抽丝剥茧去理解。缪拉敢于突破,敢为人先,将奢侈品珠宝销售与网络结合,其先期投入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结合正文这些内容以及法国人一贯的灵活的写作风格,原作者最后对骑马姿势信手拈来的一笔就能够找到合理解释。翻译中为了不使原作的匠心淹没,不妨稍作明示: “但他是法国阿根廷混血( 母亲是阿根廷人) ,做事风格于是带有潘帕斯草原上高丘骑手的大胆和豪放不羁。”

  3. 3 翻译转换与前后翻译阶段的认知

  以上分析仍然属于共时性维度对文本的认知分析,而当我们历时性地深入理解阶段,则会发现其渐进性更加清晰。翻译研究中通常将翻译内部程序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狭义上共时性视角下的翻译活动,即认知的基础上所称的翻译转换,“指原文理解、语码转换和译文输出三个阶段”( 颜林海,2009: 71) .

  3. 3. 1 翻译转换阶段

  翻译并非不同语言或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认为既然有两种语言,能自然产生相应的信息与译文,由此而产生的最近的自然对等便可一次完成,这仍然是一种僵死的、反辩证的观点”( Mounin,1963: 277) .认知的引入使我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由表面的语言转换深入意义传达活动的内部,后者更为复杂微妙。“人类交际的多数类型,包括语言交际,通常具备的模糊属性,无法单靠基本上无视话语的非语言属性的信息编码---解码模式进行适当的分析。”( D. Sperber,D. Wilson,1995: 63-64) ,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 意义不是靠文本自身传达的,而是取决于文本语境之间的推理关联。“释义”过程又“会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运用系统本身和外在语境的限制( ……) ,假如这些背景知识没有进入译者的有关认知系统,翻译过程中的捉襟见肘就难免了”( 何元建,2008: 3-4) .表层认知向深层认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

  同时,这二者又各自包含着认识的动态递进,如 D.Seleskovitch 就认为口译中的理解阶段包含了两种预判: 语言预判( l'anticipation verbale) 和意义预判( l'anticipation de sens) .她表示: “在理解某句子的认知的理解过程中,借助预判,语言的结合使得一个句子的结尾变得多余,而意义预判令语言含义之间彼此结合唤醒了的知识变得多余……,意义一方面融入听众持久的知识库中,另一方面由于先前部分意义的记忆,融入了认知环境”( Seleskovitch,Leder-er,1993: 277) .也就是说,在全部接收话语之前,译者对语言含义与信息内容的意义建构就已经开始。语言预判和意义预判现象同样存在于笔译活动之中。

  翻译中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交互过程,“是建立在多重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认知活动”( 王寅,2005: 17) ,“互动性是体验的形式,认知主体既要主动向认知对象’发射‘体验要求,同时又要站在认知对象角度对认知主体’发射‘出体验要求,作出反应”( 颜林海,2014: 10) .如在都德的《磨坊书简》中有一篇“Le sous-préfet aux champs”( 专区区长在田野) 的小散文,写一位在乡间巡视的法国专区区长的服饰时提到他穿着 culotte collante.读到这里,译者的头脑中虽然可能首先会闪现词典中的常见解释“紧身短裤”的映像,但不会止步于此,他很快会把服饰放到文章的语境中认识,摆脱“内衣外穿”这样不合理的概念框式。译者会知道外出巡视的法国官员会选择正式服装,结合历史知识可以从知识库提取“套裤”概念; 又或者,译者已有的知识库中存储了“无套裤汉”( sans culotte) 这个政治概念( 指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下层革命群众) ,此时也能够将其反义“套裤汉”从政治范畴剥离出来而与文中语境下的服饰符号建立联系,译为“套裤”.如此,两种认知的交互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于客观认识的多角度预备尝试。其实,翻译活动除翻译转换外,还包括非常重要的前翻译阶段和后翻译阶段。

  3. 3. 2 前翻译阶段

  静态的语言翻译将翻译活动理解为语言符号的转换,即可以随时开始的工作,忽视了翻译工作的前期准备。实践中,前期准备要求译者去了解文本产生的原因、背景和翻译活动的组织情况,包括译者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商讨、策略的制定。此外,前翻译阶段还包括译者对翻译文本本身认知的预设( pre-structure,preinterpretation) ,即通过与客户的初步接触或对翻译文本的初步了解,在翻译活动正式开始前先行对翻译文本基本要素( 性质、内容、特点、要求等) 的认识,预设阶段构成了翻译活动方向和策略的指引,是随后翻译顺利展开的保证。

  3. 3. 3 后翻译阶段

  随着翻译活动的进行,译者仍需要对之前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方法进行修正,在理解过程中不停地自我修正和构建: 任何理解的过程都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动态获取吸收新知识和梳理新信息的过程,新知识在既有知识之上重新建构,既有知识决定我们以何种方式对输入的新知识进行编码。“翻译理解就是一种建构心理模型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语篇内容与译者先知识互动的过程。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先知识,语篇内容和先知识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互动加工,也就是说,不同的译者面对相同的语篇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模型并赋予不同的意义。”( 颜林海,2008: 51)皮亚杰同样表示: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皮亚杰,2009: 22) 因此,他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来说明,即“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 或较复杂的) 结构。”( 皮亚杰,2009: 15) Lakoff 也强调指出: “理解源自于与环境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不停的协商。”( Lakoff,1980: 198-233) 个体就这样通过与待处理文本及所有相关背景知识和交流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正确或错误的认识,而后加以判断取舍,暂时得出正确认识,继续触发临近知识域,反馈到先前的判断,重启相互作用,如此往复,直至建构无限接近文本内容的正确认知。这些认知观点无疑是对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关系的呼应。前翻译阶段( 包括预设阶段) 、翻译转换阶段、后翻译阶段从宏观上共同组成了对文本的渐进认知过程,同时也都强调了认知的动态和渐进。

  3. 4 重译中认知的延续

  一部翻译作品的出版似乎标志着对其认知的终结,但事实上这仅是出版工作“木已成舟”告一段落而已,而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则需要译者们不断地挖掘和丰富,重译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包含社会、文学、交际等多重价值的实践活动,重译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鲁迅( 1981: 275-276) 说: “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时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 ……) 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当代学者( 罗国林: 1995; 许钧: 1994) 也普遍认为重译经典作品是必要的。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作品( 侯向群,1999) ,每次翻译都是一次重新阅读的过程,因此也是重新理解的过程,而重译要挖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信息的准确性,还包括译者在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对原著和旧译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

  大量的重译说明对某一文本的认知---特别是文学作品---永远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因此,经典著作才会被一代代人不断引用、诠释和翻译。从个体概念的译者角度看,重译的存在基础是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 许钧,2003: 9) 而从集体概念的翻译角度看,重译同样可以理解为译者们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断更新解读的一种需要。翻译永远处在变量的环境之中,语言的更新、时代特色、读者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变化,无不需要符合新时期期待的新译文来满足。此外,翻译活动更涉及到源语文化、原著作者、原著译者、译语读者、译语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每个时代都渴求符合自己时代要求的译本。对篇章话语的重译构成了对其认知的延续,将不同译本连接成为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连续认知过程,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的过程。

  4 结语

  从认知学入手对翻译主体和翻译活动探索,更加强调翻译主体形成于感知、表象、记忆的基础之上的直觉、记忆、推理。认知学认知模式粗略勾勒的人类认知活动涉及的动态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渐进性在翻译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因此掌握认知的这一特征能够给翻译研究及翻译实践带来新思路和新视角,有利于译者摆脱片面静止的思想,排除翻译客体、翻译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干扰而直面翻译主体的思维世界,从另一视域考量翻译行为,并寻找翻译客体与主体二者之间可能的连接与互动。

  参考文献:

  [1] J. P. 戴斯,等。 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 PASS 理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邓志辉。 认知学与翻译学结合的新起点---《翻译与认知》评介[J],中国翻译,2011( 3) .

  [3] J. H. 弗拉维尔,等。 认知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何元建。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两种编码机制[J]. 外语与翻译,2008( 1) .

  [5] 侯向群。 科学名著的翻译与复译问题---从《释梦》的几个译本谈起[J]. 中国翻译,1999( 1) .

  [6] 鲁迅。 非有复译不可。 鲁迅全集( 第六卷)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