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解析《水浒传》库恩德译本中的文化翻译

时间:2014-10-2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3774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 《水浒传》在一百多年前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由早期的片段翻译,到对原着的完整再现,都需要译者付出辛勤劳动,以保证原语文化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在 《水浒传》德语的几个版本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再版数量最多的是德国汉学家、翻译家弗朗茨·库恩 ( Franz Walter Kuhn,1884 - 1961,以下简称库恩) 于 1934 年发表的以一百二十回 《水浒传》为底本的编 译 本——— 《梁 山 泊 的 强 盗》 ( DieRuber vom Liang Schan Moor) 。译者库恩对中国传统文化和 《水浒传》故事的历史背景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在译文篇幅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采取编译和自由转述的方式,提炼主要情节,综合运用归化、异化等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原书的精彩之处,其译文在西方多次再版,并转译成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对《水浒传》及 “好汉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水浒传》库恩译本中的文化翻译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白话长篇小说的成熟之作,本身具有语言表达的丰富精彩和文化上包罗万象的特点,再加上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库恩在翻译 《水浒传》时不只是单纯的字对字翻译,而是发挥自己所长,对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现象进行艺术再加工,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尽可能还原原作者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水浒传》库恩译本中最集中体现文化特质的是对民俗和文化意象的翻译。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 一) 民俗翻译

  例 1: 店小二为鲁达等人引见金翠莲父女。金翠莲在回答鲁达问话前,先向前行礼。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看那妇人,……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译文: Dann trat sie einen Schritt vor,verneigte sich tief und grüβte mit einem dre-imaligen wanfu,"zehntausendfaches Glück!."
  
  回译: 然后她向前一步,深深地鞠躬,道了三次 “万福”: “一万次幸福”。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教体系,收录在 《周礼》一书里。

  礼也被孔子列 入 儒 生 必 学 的 “六 艺”( 礼、乐、射、驭、书、数) 中。库恩作为外交人员,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礼数耳濡目染。他深知,“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表现之一,所以在翻译 《水浒传》时,很重视对礼节的翻译, “拜”“道万福”等词屡屡出现。

  “万福”是古代妇女相见所行的节礼。行礼时,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多口称 “万福”,故后以此指妇女行的敬礼。库恩此处采取了异化手法。所谓“异化”,是指译语文化 “屈从”原着文化的现象。此处将 “万福礼” 译为“sich verneigen ( 鞠躬) ”,并保留了 “口称 ‘万福’”的细节。 “万福礼”在动作上只是略做鞠躬的姿势,更接近欧洲古代的 “屈膝礼”。屈膝礼是盛行于西方古代社会的一种礼节,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问候,女子、儿童向长者、地位高的人或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行礼及演员谢幕。男子行礼时身体下蹲,头低下,右手抚胸,左手打开,女子行礼时拉起裙子往两侧张开。

  而行 “屈膝礼”和 “万福礼”的多为女性,对象也相同,所以库恩本可以将“verneigen”直接译为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的 “knicksen ( 行屈膝礼) ”。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译文中先列出 “万福”的拼音形式,给读者以感性认识,后又翻译了 “万福”的字面含义 “一万次幸福”,音义相结合,让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国古代行礼的具体细节和百姓对于 “福”的追求。

  此外,“万福”一词既是妇女行礼时所说的话语,也是所行礼节的名称。对母语读者而言,听到 “万福”,头脑中自然就会联想到行礼的动作。由于小说体裁的特殊表达要求及作者对假定读者的设定,原作者没有必要对行礼的具体过程展开描写,仅用 “万福”一词就足够了。而异文化圈的读者对于 “万福”并没有概念。

  如果按照原文直译,很容易会让读者误解,以为金翠莲只是站着说了三次 “万福”,不清楚行礼的具体动作,也不明白何谓 “万福”。库恩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在原文作者省略了行礼动作的前提下,可以凭借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将原文扩展为细节描写———“向前一步,深深地鞠躬,道了三次 ‘万福’: ‘一万次幸福’”,情景性强,读者看后如身临其境,实在是难能可贵。

  ( 二) 文化意象翻译

  例 2: 史进在茶肆初遇鲁达,描写鲁达样貌的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史进看他时,……腮边一部络腮胡须。

  译 文: roter zottiger Vollbartvon der Art,wie ihn die Barbaren des Nor-dens tragen.回译: 一幅红色而蓬松的全腮胡,像北方来的野蛮人。

  译者在此运用了 “归化”策略。所谓 “归化”,它的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入语去表达原着的内容,但是在深处却程度不等地都存在着一个用译语文化 “吞并”原着文化的问题。库恩在描述鲁达外貌时,自己添加了 “红胡子”的细节,还补充了 “像北方来的野蛮人”这样的评价。这些都是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想象,有意而为之。德国格林兄弟所编纂的 《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 即我们所称的 《格林童话》) 中有《智擒红胡子》的故事,这里的 “红胡子”就是西方文化中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的代名词。而 “Barbar” ( 野蛮人) 一词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 ( 日耳曼人) 以及亚洲一些民族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与 “Norden” ( 北方) 结合在一起,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位于德国以北的北欧海盗,与题目中的 “R¨auber” ( 强盗)相对应。通过这样夸张的描写,一个身材魁梧,不通文墨,凶神恶煞的粗人形象跃然纸上,显得形象生动。

  例 3:库恩在翻译 《水浒传》时,对鲁智深的形象进行了改造。无论是在施耐庵的笔下,还是中国传统的阐释中,鲁达最明显、最直接的性格特征就是急躁,当然这种急躁有时也是热心的表现。张恨水评价鲁智深时却赞扬他没有执着于戒律的表象,而是 “只是要做便做,并不曾留一点渣滓”,行为果决,内心坦荡,不像某些高僧 “矫揉造作”。这从侧面说明作者给鲁智深起这个绰号,也可能有明贬暗褒的含义。

  而库恩最想强调的则是鲁达的 “铁面无私”,从对他绰号的翻译可见一斑。

  鲁达的绰号 “花和尚”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他出家后不守佛家戒律,饮酒、吃肉、闹事等负面性格; 二是书中通过外貌描写 ( “智深把皂直裰褪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 “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 和自报家门 ( “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花和尚 鲁 智 深”) ,清 楚 地 告 诉 读 者,“花和尚”的 “花”指的是 “花绣”,即纹身。受儒家经典 《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观念的影响,纹身在传统的汉族社会中象征着非主流、不守规矩的行为。而 《水浒传》中的 “侠”,恰恰就是不守规矩的。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贬义。

  库恩翻译时舍弃了贬义,将其美化为“das eiserne Mnch”( 铁面无私的和尚) ,从正面对其加以肯定,并一再通过文中其他人物之口,这样称呼他。在译者看来,比起出格行为,鲁达更引人注意的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热心慷慨的 “侠义”行为。正因为原作者和译者想突出的方面不同,所以在懂德语的中国读者看来,鲁达的形象起了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为 “他者”的译者对异文化的不同理解。

  三、总结

  库恩由于其译文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逐字翻译,因而在翻译学界饱受争议,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其在中德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尽管库恩的译文并不是全译本,也与原文有一定程度的背离,但是宝黛钗爱情故事里的贵族文化,宋江一百零八将体现的 “忠义”精神都是通过库恩传递给了不懂汉语,没有到过中国的德国读者,让他们得到对中国的初步印象,进而产生了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意愿。在这一点上,库恩是功不可没的。

  国际译联将 2012 年国际翻译日的主题定为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可见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转换,更有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我们在评价库恩译文时,如果换一个角度,从跨文化层面来分析,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库恩的翻译策略。

  梁启超在 《佛学十八篇》里将佛典汉译划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外国人主译阶段、中期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担任主译阶段和后期中国人主译阶段。除了主译者的构成发生变化外,这三个阶段也象征着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融合。库恩开始翻译中国古典小说时,德语国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处于起步阶段。他翻译的作品总和甚至超过了之前所有的德语译文总数。库恩自己对读者群的定位是不懂中文,但对中国感兴趣或者好奇的普通读者。先培养兴趣,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也符合学习和接受的心理。在一个新学说或一种新的民族文学传入异文化圈的初期,这些新说法在译入语的话语体系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如何让译入语读者能理解、进而感兴趣是最重要的。所以采用贴近译入语读者接受习惯的异化为主,辅之以归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联想到与库恩的翻译背景相近的林纾也采用了类似的翻译策略,也就不难理解库恩的选择了。

  参考文献
  [1][4][8][9][10]陈曦钟,侯忠义. 水浒传会评本( 上)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88. 85. 109. 311. 312.
  [2][5]Kuhn,Franz: Die Ruber vom Liang SchanMoor. Leipzig: Insel Verlag,1975. 15. 11.
  [3][6]谢天振. 译介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7.
  [7]张恨水. 水浒人物论赞[M].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16.
  [11]杨子华. 水浒文化新解[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7. 202 -204.
  [12]王同舟. 地煞天罡: 《水浒传》与民俗文化[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1.
  [13]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M]. 长沙: 岳麓书社,2010. 181 -19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