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作曲技术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73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20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的作用分析
  【前言】上世纪下半叶音乐杂志探究
  【第一章】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概述
  【第二章】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问题的观照
  【3.1】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3.2 - 3.4】中国古代与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4.1  4.2】作曲技术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4.3  4.4】音乐美学与其他新兴音乐学科研究
  【第五章】对音乐表演技术问题的关注
  【结论/参考文献】20世纪下半叶音乐理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对音乐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的研讨(二)

  第一节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建国初期,我国学者关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在充分借鉴苏联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展开。当时,中国大量引进和翻译了苏联的作曲技术理论着作,还聘请了苏联学者来华讲学,同时也派遣了许多青年学生前往苏联学习去技术理论,这使得苏联作曲技术理论在中音乐学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杜波夫斯基、叶谱写野夫、斯波索宾、科索洛夫合着的《和声学教程》和斯克列勃科夫的《复调音乐》两部着作,这些理论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作曲技术理论的基本法则。

  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新时期,有关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学报为代表刊载了大量文章,其中关于传统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的研究更加深化,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作为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从 19 世纪末的印象派音乐到战后“先锋派”音乐的作曲技术手法都有涉猎。此外,中国现代新兴音乐作曲技法也都在音乐期刊上一一呈现。

  一、关于和声、曲式、复调及配器理论的研究

  第一,对于和声的专题性研究。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尽管这一时期高等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基本上采用苏联基于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和声学教材,但从这一时期音乐期刊发表文章上看,理论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国民族音调式及和声的问题。如丁善德在《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歌的旋律配置问题》一文中主要阐述了怎样为五声调性配和声的问题,是“五四”以后赵元任等人和声民族化探索的继续。江定仙在《和声运用上的民族风格问题》①一文首先阐述了调式问题,并重点分析了五声调式的特点,将五声调式分为“大调性质”和“小调性质”两大类型,接着阐述了民族和声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三和弦、七和弦的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处理手法。

  改革开放以后,和声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西方现代和声理论成为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尤其对十二音技法给予了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文章有:王震亚的《十二音序列》②、郑英烈的《十二音技法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运用》③、房晓敏的《浅谈十二音技法》④、秦大平的《十二音作曲技法笔记》⑤等。其次,民族和声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深化,得到了更加广泛与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在现代和声的新视野使和声民族化得到了新的拓展,这主要是探讨“十二音体系”与民族音阶、“调式半音体系”与民族音阶关系的问题,如王震亚的《民族音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延伸(九声音阶·含无声音阶因素的十二音序列)》①一文中首先对中国民族音阶的在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包括两周时期民族音阶的形态、汉唐以后民族音阶的演变,并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对九声音阶、五声音阶与十二音序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第二,对于曲式的专题性研究。从音乐期刊的发文上看,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有关于式学与作品分析方面的文章数量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成果有赵行道的《歌曲曲式结构原则》②与《歌曲曲调的基本曲式结构》③、罗传开的《体裁分析在作品分析中的作用》④.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曲式研究的文章在数量上迅速增长,首先是对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各种曲式方面的专题性研究。文章如有杨儒怀的《曲式的基本功能与再现四部曲曲式》⑤、王德埙的《奏鸣曲的形成及其特征》⑥、屠冶久的《单三部的中部印象》⑦、胡延伸的《论变奏曲式的展开部》⑧等文。其次,学者们也开始对 20 世纪新型曲式结构有所关注。文章有彭志敏的《20 世纪音乐中的微型曲式一组分析(上)》⑨、刘健的《论组合逻辑与排列逻辑--西方现代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分析试探》⑩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文是关于在中西音乐曲式结构的比较研究的文章,如钱仁康的《中外音乐语言的曲式共同规律》11、童忠良的《论穿歌结构--兼论穿五句与中西曲式有关问题比较研究》12等,这些文章探寻了中外音乐在曲式结构上的共同点。

  第三,对于复调的专题性研究。从音乐期刊上看,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音乐期刊中叶刊载了一些重要的复调论文,这些文章主要是在不同程度上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复调因素,可看作为复调民族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后,复调思维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课题。期间陈铭志、林华、朱世瑞、徐孟东等都曾对复调思维发表文章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杨捷的《简论复调音乐形态发展的周期性》13、陈铭志的《复调思维与形象思维》14、苏克的《紧接模仿的艺术--巴赫赋格曲主题紧接模仿写作的探索》15、孙博的《主调性旋律思维与独钓旋律思维方式及时代落差》16等。其中陈铭志在《对复调思维的思维》17一文中指出复调音乐的发展与形成与西方教会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奥尔加农是复调音乐形成的基础;复调思维的个性是在基督教的审美观中形成的,基督教给予复调音乐生命,另一面却又限制了复调音乐的发展;作者还提出复调思维应该属于形象思维,但同时也具有抽象性。第四,对于配器的专题研究。整个 20 世纪下半叶,关于管弦乐配器的研究性文章都很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杨立青在 1986-1987 年在《音乐艺术》共连载 8 期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与概述》。文章对不同配器风格的形成因素以及各时期配器风格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二、关于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对于西方现代音乐作曲的技法的研究一直都是作曲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分析与现代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互为呼应,成为新时期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亮点。

  这一时期关于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研究涉及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技法研究。这主要是对瓦格纳、马勒、拉赫玛尼诺夫及斯克里亚宾等作曲家作品的和声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汪成用的《“神秘主义者”斯克里亚宾及其和声手法浅释》①、胡向阳的《“漂浮”的属和旋与调性的“黑洞”--<特利斯塔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②、桑桐的《两首马勒歌曲的和声分析》③;对印象派音乐的作曲技术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对德彪西、拉威尔的和声、曲式以及配器的技法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陈丹布的《德彪西的调性思维特点》④、茅于润的《从<牧神午后>刊德彪西的配器》、陈国权的《论音响结构--德彪西曲式思维及其结构形态》⑤等;对表现主义音乐的作曲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作品的作曲技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姚胜昌的《论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和声》⑥、箫笙的《韦伯恩的不协和中的协和与巴赫协和中的不协和》⑦、朱健的《贝尔格的<抒情组曲>的十二音技法出探》⑧等;关于新民族乐派音乐的作曲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巴托克作品的技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许勇三的《巴托克为民歌配置多生手法问题初探》⑨,王安国的《巴托克<八首钢琴即兴曲>中的极音和弦》⑩、桑桐的《巴托克<小宇宙>中的和声形态》11等;关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作曲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对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作品的作曲技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梁甫基的《关于欣德米特作曲法与运用》12、曾理的《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的调式--程式和声体系》13、陈铭志的《欣德米特的钢琴曲<调性游戏>》14等;关于苏联现代作曲家作品的作曲技术研究。这主要是针对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作品的作曲技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主要有赵德义的《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调性思维特征》①、钱仁平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交响曲>的音调结构特征》②等文章。

  三、关于西方现代音乐分析方法

  二十世纪的音乐在作曲技术及音乐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然而运用用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对这些西方现代作品进行分析与解释,往往不能够完全揭示出作品的组织逻辑。因此,伴随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各种新技法的出现,音乐分析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理论与方法主要有:鲁道夫·雷蒂的“主题-动机模式”分析、勋伯格的“动机模式”分析、申克的“调性结构图表式”分析、乔治·佩尔的“十二音序列”分析、阿伦·福特的“无调性结合”分析等新的分析方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这些音乐分析理论和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在中国得到了介绍和研究,学者把“主题-动机分析法”、“申克图表分析法”、“兴德米特分析理论”、“十二音序列分析法”、“无调性集合分析法”等音乐分析法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分周勤如的《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③、于苏贤的《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④、周雨、童忠良的《集合原型的求解》⑤等。

  四、关于几种特色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曲家、理论家根据现代音乐创作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作曲技术理论,而这些具有独创性的作曲技术理论几乎都是通过音乐期刊最新发布的。例如 1986 年彭志敏在发表《音乐有限运动过程中矢量在无线数集系统中的闭合区间--<音乐数控理论>导言》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音乐数控理论”.赵晓生在《阴阳乐理--太极作曲系统》⑥、《太极乐旨》⑦、《太极作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⑧等文章中将《周易》与音乐联系起来,独创了“太极作曲系统”;除此之外,“九声音阶”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共同关注的作曲技术理论。王震亚的《民族音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延伸》⑨一文中提出了“九声音阶”的音高结构理论,包括“九声音阶”的生成方法,即以一音为中心音,按“五度循环”的方法,向上、向下歌曲四音变得出九音,然后将其安排成一个“九声音阶”.张晓峰的《九音作曲技法新探》⑩一文中阐述了他的“九声音阶”理论来自中国传统音阶及西安作曲家群体的创作。期中,这种传统音阶即陕西民间音乐中“苦音音阶”和“欢音音阶”,将其结合在一起构成“九音音阶”.

  第二节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在 1949 年以后开始逐步走上发展的道路。中央教育部在 1952 年颁布了两个法规文件--《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与《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至此,隶属于“美育”范畴内的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为了强化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正规化与科学化,教育部于 1950 年至 1959 年间颁布了一系列中小学规程及教学计划、音乐教育大纲等法规文件,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的恢复与发展,不但创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杂志--《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此外,《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以及各音乐学院学报等音乐期刊都开辟了音乐教育专栏。这些均成为了音乐教育研究的摇篮。随着大批音乐教育研究成果的问世,我国音乐教育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自己独立理论品格的学术研究态势,音乐教育学学科不断拓展。

  一、关于音乐教学法的研究

  建国初期在全国教育学习苏联的大背景下,我国音乐教育界开始不断地学习苏联音乐教育理论,并借鉴苏联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在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另一方面,在学习苏联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开始探寻中国音乐教育之路。当时有关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发表在《人民音乐》上。其中李焕之就在《谈谈中学的音乐教育》①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中学音乐教育的方针与任务的看法,即中学音乐教育要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要教以学生必要的艺术科学知识;要使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音乐要作为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兵群众联系的媒介。此外,这一时期北京师大音乐系、王问奇、老志诚、陈典光、胡杰也都曾发表文章对当时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新中国十七年这一时期可以视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准备期,同时也是进行微观研究的时期,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范围限于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程的教学,同时主要是以探索音乐教学法为主要研究任务。

  并且由于全盘照搬苏联的办学经验,研究也侧重于具体教学经验介绍或信息传播,因此产生了忽视我国当时的国情,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脱离教学实际的情况。而 1957 年 2 月在全国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作的关于新的教育方针的讲话中没有提及“美育”,同时又受到 50 年代后期“反右”的思想影响,学校音乐教育也随之逐步被消弱。直至文革结束,音乐期刊当中几乎没有发表有关音乐教育研究的文章。改革开放以后,由数位音乐界人士联合签名的“关于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议书”在 1985 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会议上发出,其目的是呼吁国家重新认识与重视美育、音乐教育的作用。这件事情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稍后,1986 年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中又重新提出了美育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至此,美育又重新被写入国家的纲领文件之中。

  因而,音乐教育在此之后又重新被重视起来。稍后国家教育部有相继颁发一系列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法规等相关文件,从而使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走上正轨发展的道路。1986 年以后以音乐期刊为平台,发表了大量关于提高幼儿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及高校音乐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是从音乐教育的实践出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程、教材等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赵宋光在《对改革国民音乐教育的九点建议(上)、(下)》①中就针对中国青少年音乐教育实践具有指导建议,即音乐应该与舞蹈、体操进行综合;希望作曲家能够多创作出一些可供儿童与青少年表演的歌舞剧;在幼儿园和低年级中推广奥尔夫乐器;为幼儿园和中小学生创作与录制背景音乐;在幼儿、中小学中尽量普及五线谱;在模唱、视唱与背唱中采用综合乐感教学法;编写适用于儿童与青少年的音乐欣赏的教材;在学校中组建儿童和少年合唱团与乐队。除了幼儿、中小学音乐教育是这一时期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同样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其中于润洋在《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问题的思考》②一文中提出高等音乐学院在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整个过程应该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人才的培养与人品培养要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还要处理好文化素质和专业主科的关系,处理好基本功训练与发挥创造性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与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除此之外,与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相比,这一时期音乐教育中“盲目崇西”的状态也有所改善,从不少文章当中能够看出当时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探寻一条适合中国青少年学生的音乐教育之路,其中关于音乐实践教育的研究最大的突破就是开始研究中国特色音乐教育的创建与发展。其中谈及最多的就是在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如何实现民族化的问题。王耀华在《中共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③一文中就谈到了这一问题,其认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极为深重,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者们深入思考,完全按照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中国学生进行教育,从根源上影响了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深入发展,这样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利于弘扬与传承中国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此外文中还对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关于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逐渐恢复并走向正规,这一时期开始有学者将目光投向关于音乐教学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上来,认为音乐教育的研究不应该只单单关注教学法的问题,而应当将音乐教育所涵盖的一些的理论问题,如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的历史以及心理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等问题都纳入到音乐教育的研究范围之中,从而完善与建设中国音乐教育学体系。其中魏煌在《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①一文中对音乐教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的实质进行了阐述,并对音乐教育同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密切关联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廖家骅的 《音乐教育学纵横谈》②同样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文中列举一些国外相关的理论着作与成果,还对音乐教学的分支学科或者说是子课题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问题同样作为音乐教学学科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来进行研讨,如金亚文在《音乐教育审美功效研究》③一文中提出普通音乐教育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学的审美要素主要包括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音乐教法的审美原则,音乐教师审美规范以及音乐环境的审美特征等。这四种要素相互依偎相互联系,在共同的作用下使学生处于音乐审美感知的状态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音乐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才应该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些文章的发表,对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以及定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研究在整个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研究热潮。音乐界许多学者也开始从中体会与认识到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能够产生的作用。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即属于音乐教育的研究范畴,同样也是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音乐界的学者同样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与影响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进行了探究。从这个时期代表性的成果有在发表论文方面,王洪生的《浅谈音乐教育心理学》④围绕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含义、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和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此外,马东风在《情感与记忆兼论》⑤一文中论述了音乐情感的特征以及音乐情感与音乐记忆的关系,并指音乐教育过程中国应该认识到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产生较大波动乐曲,学生更容易记忆,同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凡是学生对之有好感、感兴趣的音乐事物,学生才能把这种信息或者情感牢固的储存在脑海之中。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情感除了对音乐记忆产生影响之外对人的心理、气质的能够都具有产生作用王茹湘在《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⑥一文中在具体对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中,教师应该有有意识指导下通过多种心理因素和协调活动使达到调节和控制学习歌唱行为的作用的效果。这一时期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来看,虽然探讨这方面的文章不多,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专题性应用研究,该文的发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关标签:音乐教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