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20世纪下半叶音乐理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75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20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的作用分析
  【前言】上世纪下半叶音乐杂志探究
  【第一章】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概述
  【第二章】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问题的观照
  【3.1】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3.2 - 3.4】中国古代与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4.1  4.2】作曲技术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4.3  4.4】音乐美学与其他新兴音乐学科研究
  【第五章】对音乐表演技术问题的关注
  【结论/参考文献】20世纪下半叶音乐理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综上所述,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涉及了有关中国近现代以来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它承载并记录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当了重要的理论交流平台,见证了新中国每一位音乐学家的成长,也见证了我国音乐理论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音乐期刊最客观的反映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历程,包括各种学术专题研讨会,包括当下中国音乐中最具焦点的问题,无疑都在音乐期刊上一一呈现,因而从音乐期刊所承载的巨大信息量上看它具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当我们今天想要回过头去找寻 20 世纪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发生一些大事件小事情,或者一些找寻一些蛛丝马迹的时候,音乐期刊就显得难能可贵。

  从某种意义上看,20 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承载了和记录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民大众的精神文明。

  首先,从 20 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的发文上看,学术界以音乐评论的方式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进行了及时的关照。作为整个音乐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评论能够通过自己的评价向大众群体阐述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意图以及在音乐创作中的所存在的问题,使音乐作品能够得到最为权威的阐述与介绍。以“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与改革开放后的 20 十年表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与变化。新中国十七年时期,音乐评论对当时中国音乐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如评论者在讨论歌曲创作的问题上都相对关注其如何积极反应现实生活的问题上来,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引导性”作用,并且不仅是受到音乐界各界人士的重视,也吸引了广大群众对当时音乐评论的关注。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当时的音乐评论还处于一种起蹒跚学步的状态,从音乐评论中引发多次“争鸣”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评价具体作品的时候往往脱离音乐创作本身,“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比较明显。以及一些显然带有“左”倾思想的音乐评论对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审视新中国十七的音乐评论也必须带着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应当认识到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文艺界音乐创作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开放,新一代的音乐评论家积极投身到音乐评论的活动中来,为中国音乐评论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力量。这一时期的音乐评论视野更加宽广,评论的深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评论某一作品时,既有作曲者创作观的研究,创作理念,还有纯粹的创作的技法的研究,开始真正的使音乐评论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而作为音乐评论的唯一载体,音乐期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意识的将其作为重要责任,为音乐评论提供空间与平台,并在 20 世纪下半叶见证了中国音乐评论从稚嫩走向成熟,促进中国音乐评论能够得到重要意义上的发展。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以《人民音乐》为代表自始至终都十分关注音乐作品以及相关创作方面的问题,并有意识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约稿、集结以及设置专栏,所涉及的评论方面也始终保持这直接触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有选择性的刊载一些与人民群众音乐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如抒情歌曲的评价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满足广大读者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刊物左右音乐评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各高等音乐学校学报的创办以及市场上流通较广的通俗性音乐期刊改变了前一时期只有《人民音乐》一家期刊刊登音乐评论文章的现状,大量高水平与高质量的音乐评论文章在纷纷涌现,包括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对新兴61音乐形式的评价,对历史和现实中人物的评判、都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为当时和以后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其次,以音乐期刊为中心,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新中国十七年时期,除了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形成了全面的发展,其他学科像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以及音乐美学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都到了当时社会环境、文化思潮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一点,在音乐期刊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依然能够显现出当时音乐界的学者们积极探索与求知求真的精神。直至 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研究者们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从而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文章,而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最先在期刊上发表的。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前,学科意识相对薄弱,对一些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没有经过思考与讨论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能也影响了理论研究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学科意识的不断增强,众学者首先将目光投向学科建设的问题上来,以各大音乐期刊为主要阵地,围绕各学科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或总结反思我国理论研究发展的现状,积极研讨治学方法,要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对一些学科的分支学科问题与新兴学科的关注上,像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支学科,如音乐考古学、音乐考古学的理论研究时有发表。像对一些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的关注,像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治疗学在这些学科还未被普遍接受与认可的时候,是以音乐期刊为中心,形成了研究队伍,促进了新兴学科的推广与建设。

  与此同时,在以音乐期刊为平台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无形中也为中国音乐学术界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新人。如修海林、王耀华、杜亚雄、樊祖荫、居其宏、梁茂春、戴家枋、王次炤等等这些学者都是目前我国音乐理论界的精英,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学各领域中领头人。然而他们都是在 80 年代逐渐成长起来的。不得不承认,音乐期刊为他们提供一了成长的机会,他们通过在音乐期刊不断发文对各种音乐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或与人商榷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表现为学术研究上的日益成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也越来越首任瞩目。在其学术成长的过程中,音乐期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音乐学术界以音乐期刊为中心还逐步建立起了从单一个人到群体研究的学术队伍。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理论早期的单一模式的个体性研究,从主要侧重某一问题进行一般性的探讨,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化,逐步地形成了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音乐理论研究的群体。尤其是许多歌唱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演奏家也共同参与到这个群体中来,使得研究者的队伍日渐壮大,学术视野更加开阔,使整个学术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形成了一个有声有色,同时又具备独具理论品格的学术研究整体,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

  当然,今天我们在透过中国音乐期刊所刊载的文献的也会发现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理论界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各学科下还有一些领域存在着研究态势较弱的情况。例如在民族民间理论研究视野下有关说唱音乐的研究、民族民间歌舞音乐的研究还明显弱于民歌、戏曲以及民族器乐的研究,在宗教音乐领域研究中,也主要集中在对道教与佛教音乐的研究,有关中国基督教的音乐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又如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五四”运动之前的近代音乐史部分仍然仅集中在学堂乐歌以及相关作曲家的研究,其他方面还有待开发;在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中,有关配器的专题性文章在数量上明显少于和声、曲式与复调的研究等等一系列研究领域还有待开发。这些领域在学术环境较为开放的今天,应该引起更多研究人员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在音乐评论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关于音乐评论队伍的建设,评论理论的研究,评论方法的探讨也应该是受到关注。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期刊本身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作为一本期刊,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和商品属性。其中文化属性应该是音乐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与灵魂。而政治属性主要是影响音乐期刊的整体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在回顾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的发展历程中,在一定时期内音乐期刊的政治属性往往大于它的文化属性,当然,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但是,这也不失是一次对学者治学态度,或者说是对学者学术脊梁的考验。值得庆幸的是,在巨大的“矛盾”之下仍有一部分学者依然坚守了独立的学术品格。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避免在学术上随波逐流,随风而就,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导致在学术上失准、失范、失语与失信,而是在交流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与科学作风,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能够正确对待与评价理论研究的成败等一些类问题,仍旧是今天我们将要思考的问题与面对的挑战。除此之外,在 20 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中还显现出了另一个现象,当时音乐界以音乐期刊为平台形成了多次学术上的争鸣,其中不乏较为激烈的论争。对当时音乐的一论些模糊的概念与存在争议的问题借助音乐期刊的平台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使这些问题被更多的人关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的参与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理论研究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然而,也值得思考的是,其中很多次争鸣在掀起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甚至是在争鸣以后就不了了之。学术上“百家争鸣”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一剂良药,但不能为了争鸣而争鸣,如何在争鸣中寻求真理,如何借助音乐期刊的平台真正的解决问题,这需要音乐期刊的编者门与音乐界的学术人才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够完成。这也是音乐期刊与其他文字载体相比的最大优势。

  诚然,音乐期刊就像一面镜子,它能照射出我们的美好,也能反射出我们缺陷。今天,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思考如何在学术上去伪存真,去劣存优,以音乐期刊为中心构建并完善具特有色的中国音乐学学科体系与理论研究。  
  
  参 考 文 献
  
  专着:
  1. 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 胡天虹,《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创作评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
  3. 李文如,《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中国当代音乐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 汪毓和,《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6. 谢嘉幸、徐绪标,《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7.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999.
  
  学位论文:
  1. 刘春晓,《中国当代音乐期刊的分类研究》,西安音乐学院,2008.
  2. 仇崑杉,《<中国音乐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3. 祁斌斌,《1937 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10.
  4. 王青青,《对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学>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5. 张雯雯,《<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东北师范大学,2013.
  6. 张一方,《新世纪以来的琵琶音乐理论文献研究(2001-2013)》,武汉音乐学院,2014.
  7.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期刊文章:
  1. 艾克恩,《谈谈<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的歌词》,《人民音乐》,1955(5)。
  2. 安波,《关于新歌剧的提高问题》,《人民音乐》,1962(3)。
  3. 安波,《我对声乐问题的初步意见》,《人民音乐》,1950(4)。
  4. 北京师大音乐系集体,《中学音乐教学内容应该有什么》,《人民音乐》,1958(1)。
  5. 勃·雅鲁斯托夫斯基着,陈洛泽译《论音乐形象》,《音乐译文》,1955(2)。
  6. 蔡继洲,《当代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中国音乐学》,1994(1)。
  7. 蔡良玉,《超越与深化--对西方音乐研究改革开放 30 年的回顾》,《人民音乐》2009(5)。
  8. 蔡良玉,《对西方现代音乐的思索》,《人民音乐》,1984(4)。
  9. 蔡良玉,《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中国音乐学》,1986(2)。
  10. 蔡振忠,《长号的舌奏》,《音乐学习与研究》,1996(3)
  11. 蔡仲德,《<乐记>思想评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2)。
  12. 蔡仲德,《<溪山琴祝>试探》,《音乐研究》,1986(2)。
  13. 蔡仲德,《为青主一辩》,《人民音乐》,1989(4)。
  14. 蔡仲德,《郑声的历史真面目--郑声论声》,《黄钟》,1987(4)。
  15. 陈琦,《论音乐期刊文献分析着录及其目录组织》,中国音乐学 1994(4)。
  16. 陈丹布,《德彪西的调性思维特点》,《音乐探索》,1989(3)。
  17. 陈典光,《对中学音乐教材的意见》,《人民音乐》,1958(7)。
  18. 陈国权,《论音响结构--德彪西曲式思维及其结构形态》,《音乐研究》,1990(1)
  19. 陈家齐,《论唢呐的音量、音色及其控制--件与陆云兴同志商榷》,《音乐探索》,1985(4)。
  20. 陈玲群,《对话<梁祝>》,《人民音乐》,1962(11)。
  21. 陈梅,《试谈<鱼美人>舞剧音乐的几点得失》,《人民音乐》,1961(5)。
  22. 陈铭志,《对复调思维的思维》,《中国音乐学》,1989(2)。
  23. 陈铭志,《复调思维与形象思维》,《音乐艺术》,1989(1)。
  24. 陈铭志,《欣德米特的钢琴曲<调性游戏>》,《音乐艺术》,1987(3、4)。
  25. 陈贻鑫,《培养乐队指挥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87(5)。
  26. 陈应时,《朱载堉琴律若干问题之我见》,《中国音乐学》,1995(1)。
  27. 陈圆,《大提琴演奏与气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3)。
  28. 陈紫,《略论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人民音乐》,1981(6)
  29. 程璐,《关于“中国唱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4)。
  30. 戴海鹏,《黄自年谱》,《音乐艺术》,1981(2)。
  31. 戴嘉枋,《时代与现实错位阴影中的必然选择--“新潮音乐”的得失生成及历史方位》,《人民音乐》,1989(1)。
  32. 邓映易,《我们应当把什么样的歌曲给青年?》,《人民音乐》,1958(4)。
  33. 丁善德,《贝多芬<热情奏鸣曲>》,《人民音乐》,1956(3)。
  34. 丁善德,《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歌的旋律配置问题》,《上海音乐》,1950(1-4)。
  35. 丁芷诺,《小提琴基本功十六题》,《音乐艺术》,1984(2)。
  36. 董蓉,《“扩展”、“深化”与“自觉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与思考》,《乐府新声》2006(2)。
  37. 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问题及分类方法》,《中国音乐学》,1988(2)。
  38. 杜鸣心,《舞剧<智美更登>音乐浅析》,《人民音乐》,1984(8)
  39. 杜亚雄,《关于民族音乐学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1986(4)。
  40. 杜亚雄,《汉族民歌音乐方言区及其划分》,《中国音乐》,1993(1)。
  41.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目的》,《人民音乐》,1984(6)。
  42. 段瑞忠,《攻击<黄土高坡>》,《人民音乐》,1989(3)。
  43. 范哲明,《走向新世纪的新音乐--20 世纪末美国概观》,《乐府新声》,1999(2)。
  44. 樊祖荫,赵晓,《20 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二)》,《黄钟》2005(2)。
  45. 房晓敏,《浅谈十二音技法》,《乐府新声》,1986(2)。
  46. 冯长春,《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述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4)。
  47. 冯光珏,《努力创立中国声乐学派》,《中国音乐》,1997(3)。
  48. 冯光珏,《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试评歌剧<大野芳菲>音乐结构和艺术特色》,《人民音乐》,1982(7)。
  49. 冯明洋,《民间音乐的文化品格--“音乐文化学”构想》,《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4)。
  50. 冯文起,《为建立中国声乐乐派而努力》,《中国音乐》,1996(3)。
  51. 冯效刚,《关于音乐表演心理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学》,1998(3)
  52. 符·万斯洛夫着,张洪模译,《关于音乐形象的“多方面性”》 ,《音乐译文》,1955(2)。
  53. 高厚永,《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音乐研究》,1980(4)。
  54. 戈风也,《<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不是一首好歌》,《人民音乐》,1955(2)。
  55. 耿生廉,《对我国民歌分类的新思考》,《中国音乐》,1988(2)。
  56. 谷成志,《论乐句》,《乐府新声》,1994(3)。
  57. 关向群,《关于通俗唱法的音色》,《黄钟》,1989(3)。
  58. 管建华,《试评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点》,《音乐探索》,1984(1)。
  59. 管平,《关于戈风同志对<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的批评的几点意见》,《人民音乐》,1955(2)。
  60. 郭林,《关于确定音乐核心期刊问题的探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1992(2)。
  61. 郭克俭,《民族声乐男声的几种演唱模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1)。
  62. 郭乃安,《看歌剧<望夫云>所想到的两个问题》,《人民音乐》,1962(12)。
  63. 郭少田,《我对戏曲音乐改革的亲身体验》,《人民音乐》,1957(9)。
  64. 郭淑珍,《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65. 郭树群,《朱载堉的音乐实践对其“新法密率”的影响》,《中国音乐学》,1994(2)。
  66. 韩钟恩,《关于心理学及其音乐问题的若干思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1)
  67. 韩钟恩,《音乐审美判断--对音乐审美经验起点的构思与描述》,《人民音乐》,1987(7)。
  68. 何仿执笔,《关于部队歌曲“一般化”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音教版讨论会总结》,《人民音乐》,1951年第 2 卷(4)。
  69. 何锦文,《女生不同声区的音质音色如何获得统一》,《人民音乐》,1957(1)。
  70. 胡登跳,《关于民族乐队的编制》,《人民音乐》,1961(10)。
  71. 胡杰,《我是这样进行师范音乐教学的》,《人民音乐》,1953(3)。
  72. 胡均,《广泛建立民族管弦乐队》,《人民音乐》,1957(2)。
  73. 胡向阳,《“漂浮”的属和旋与调性的“黑洞”--<特利斯塔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黄钟》,1995(1)。
  74. 胡延伸,《论变奏曲式的展开部》,《音乐艺术》,1986(1)。
  75. 华东军大艺术系,《关于“唱法问题”》 ,《人民音乐》,1950(4)。
  76. 黄天东,《钢琴演奏速度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3)。
  77. 黄翔鹏,《关于民族音乐学及其他》,《中国音乐》,1987(1)。
  78. 黄驯,《以诗意见长,以抒情性取胜--谈歌剧<刘三姐>的音乐》,《人民音乐》,1961(4)。
  79. 黄贻钧,《关于指挥专业的几个问题》,《交响》,1990(2)。
  80. 黄允箴,《论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划分》,《中国音乐学》,1985(1)。
  81. 景月亲,《我国音乐期刊论文标注信息的考察与分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1)。
  82. 吉联抗,《<乐记>--我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人民音乐》,1958(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