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保证幼儿园教育水平,塑造合理的教育环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28 共11656字
  二、保证幼儿园教育水平,塑造合理的教育环境。
  
  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水平,塑造合理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科学发展,幼儿教师要建立规范性的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使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系统化;要注重常规建设,加强规则教育;要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榜样教育,塑造“标杆”; 要创设相关性适宜环境,合理促进自我管理的潜移默化;要合理利用各种游戏,开展相关性的区域活动;要注意优化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要促进自我管理的内化,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一)建立规范性的发展档案,使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系统化。
  
  1.全面了解孩子,制定发展档案。
  
  欲对孩子进行更加科学而贴切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观察和了解孩子是首要前提。幼儿正式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要对每个孩子作比较细致、全面的观察,切实尽快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基本特点和总体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根据记录状况逐步制定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是记录幼儿在幼儿园三年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成长记录,对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制定过程可以根据各园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本论文的附件《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培养调查问卷》进行改编、制定。
  
  2.整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规划教育方案。
  
  制定的《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要定时进行整理和总结,从而掌握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状况,然后根据状况分析原因,再进行科学的教育规划来不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整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首先要对之前的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能够了解现象、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进而解决问题;整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要详细、具体,做好备注,完整而科学的记录观察到的发展情况,使记录数据客观、合理;整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必须要有幼儿家长的参与,只有全面参考家长的意见和看法才能够将整理工作进行的具体、全面。
  
  调查显示,每个幼儿园中都存在一些幼儿成长方面的档案,但是这些档案大多数是用来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工作,从而使大部分档案失去了档案本身的作用。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整理好之后,要随时进行翻阅、归纳、总结、完善、利用,才能够发挥档案的实质意义。比如,可以根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表现,发现幼儿已经掌握了哪些本领,从而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幼儿逐渐掌握其他本领;可以根据幼儿对事物喜怒哀乐的反应,来了解幼儿情绪的个性变化,从而可以有意识的进行情绪引导和管理方面的发展;可以通过幼儿对事物困难程度的反应,来了解幼儿自制-坚持力的发展水平,这样可以清楚的掌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能够更好地设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发展目标;可以从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幼儿的自我组织能力,从而可以有意识的鼓励和发展自我组织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锻炼。
  
  3.完善发展档案,做好家园合作。
  
  教师应该总结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完善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保证档案整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从而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对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意义重大。幼儿教师要按阶段整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一般以一个月为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幼儿教师要对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与家长进行适当的沟通。幼儿教师需要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整理,使档案更加全面具体。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的整理为家园合作构建了平台,家园合作活动也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档案的完善,二者共同致力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常规建设,加强规则教育。
  
  1.建立常规是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措施。
  
  建立常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最常见、最广泛的基本措施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中也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建立常规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能力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班级常规的建立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幼儿园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良好常规的建立要在尊重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讲究实用、合理;良好常规的建立要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连。
  
  教师要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环节来建立常规,如在餐前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建立常规①,3 岁以后的幼儿普遍的非常喜欢教师讲故事,因此可以将规则的内容故事化,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理解,既能帮助孩子熟识规则又能增强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而增加食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技能来建立常规,比如,熟知键盘的教师,可以通过琴声的提醒和暗示来帮助孩子安定情绪、进行各方面的活动,让常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加强常规建设,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的常规建设,应该要参考幼儿在前一阶段的常规表现,还要考虑当前阶段孩子普遍存在的年龄特点以及某个或某些幼儿的个性发展状况。幼儿的常规建设既要明确、具体、形象、简单易懂,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前瞻性和随机性,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1)使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传统常规的制定大多数由幼儿教师来操作,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受到幼儿的挑战,因此,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班级常规的制定。例如,在制定图书角阅读规则时,可以开展“大家一起定规则”的活动,幼儿们和老师一起制定了摆放、分享、轮流、等待、协商等规则,并制订了破坏这些规则的惩罚办法,待规则实施后,可能会产生新的矛盾,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一起重新修订规则,使规则更加完善。相比传统的规则制定方式,这种规则的制定方式,更能够让幼儿理解,更能够让幼儿接受,而且幼儿还能够相互监督,使规则的执行效果也会更好。
  
  由于幼儿的记忆力及思维力发展水平较低、意志力不强,因此在制定规则之后往往会出现反复违反的现象,这需要教师随时进行重复或重新制定。象图书角、构造区、活动室等区域角规则的制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面对所有幼儿一起制定,然后再在特定时间去强化,但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很多比较零碎的事情,有一些规则只需要面对部分幼儿或者单个幼儿,这需要幼儿教师随机应变的制定规则、强化规则,例如,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喝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邀请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想去小便怎么办”等。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加强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
  
  (2)张弛有度,注重强化。
  
  规则用来约束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但不是用来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用制定规则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张弛有度,切勿压制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幼儿制定规则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制定规则的实质就是让幼儿在必要的规则下给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比较快,有些规则也不会一直都实用,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在规则的制定上要注意张弛有度,使规则具有弹性化的特点,方便日后进行修改;幼儿活动的环境随时会发生变化,有些规则需要幼儿一直遵守,有些规则需要幼儿只有到了某个环节中才需要去遵守,因此在规则的执行上要注意张弛有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要相应的作出必要的调整。
  
  幼儿的自制-坚持力发展水平较低,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往往会具有反复性,因此在与幼儿建立规则后,要注意及时进行强化,使幼儿能够尽快的理解、掌握及执行规则。强化的方法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景,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强化,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奖励、提问、惩罚等形式,如幼儿在图书角主动的把图书摆整齐了,教师可以给予一朵小红花进行奖励的方法来达到强化;再如幼儿忘记了科学体验室的参观规则而大声喧哗,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引起孩子对参观规则的强化。
  
  (3)体验管理过程,体会活动效果。
  
  教师要引导幼儿体验管理的过程,亲身体会管理后的活动效果,在管理他人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的发展。例如,可以将“小组长”的角色轮流制,让幼儿轮流担任区域小组长来负责玩具及图书等物品的整理、担任后勤小组长饭前饭后的洗漱活动、担任午睡小组长来负责午休时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以及午睡后被褥的整理情况、担任户外活动小组长来负责上下楼梯及活动过程中的秩序等。
  
  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管理他人的“困难”,感知到他人不遵守规则给集体带来的麻烦以及遵守规则时给自己和集体带来的便利,才能够促使孩子更好的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从而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幼儿体验管理过程时要注意: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适当的体验管理他人的过程,管理的机会不能由一个或几个人占有;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主动和他人交流、向他人请教;幼儿的管理过程,应该充满情趣、充满新意,如可以让孩子化妆成“喜牛牛”的样子来进行上下楼梯的秩序管理。
  
  3.加强规则学习,进行各种规则教育。
  
  幼儿对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钻研、爱好学习,教师应该在这个年龄阶段引导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学习,其中,加强规则学习、进行各种规则教育能够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幼儿园制订了许多规则,如饮食规则、游戏规则、阅览角规则、科学角规则等宏观性规则,也有走路规则、喝水规则、洗漱规则、拿放图书规则、与人说话规则等细致性规则。这些规则是幼儿在幼儿园需要遵守的,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规则进行整理,设置成幼儿能够接受的教育素材,可以以动画、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加强幼儿进行各方面规则的学习。
  
  另外,还有一些规则是幼儿不在幼儿园也需要遵守的,如交通规则、电影院规则等,这需要幼儿教师设置相应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加强对这些规则的认知和掌握,加大规则学习的广度,促进自幼儿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4.细化常规规则,优化评价体系。
  
  经过一定的常规教育之后,在中、大班班级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常规体系,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幼儿教师,将原来的常规规则进行完善、细化,随之优化各方面的评价体系,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1)规范“岗位”制度,培养服务意识。
  
  培养团体意识,加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是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幼儿不仅要具有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还要锻炼服务他人的能力。幼儿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时,也要培养其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①.规范“岗位”制度,是培养幼儿团体合作、组织协调、为他人服务意识的保障性措施。幼儿教师可以为各个岗位制作形象生动的“工作牌”,采取“挂牌上岗”的制度,让“值日生”、“小组长”等岗位更加形象具体,使岗位更加活泼生动而受到幼儿的喜爱,从而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2)发展认知水平,提高评价能力。
  
  幼儿教师要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使幼儿掌握判断是否对错的标准,利用评价的功能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对大班幼儿来说,一般存在三种评价,即教师评价、集体互相评价以及幼儿的自我评价。在教师评价上,幼儿教师要客观公正,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的价值取向,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以集体评价为主,也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例而进行个别评价的良好契机。在集体互评上,幼儿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引导,多鼓励正面评价,合理解决各种告状行为,避免幼儿攻击性语言和行为的发生。在幼儿的自我评价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总体、从形象到抽象的顺序对自己进行评价,多鼓励幼儿勇敢进行缺点上的评价,多引导幼儿进行缺点改正上的探索。另外,幼儿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评比栏的作用来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例如,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评比栏的管理,让评比栏直接作用于各方面的评价,会更形象、更具体地促进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水平。
  
  (三)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榜样教育。
  
  1.注重教师的自我形象。
  
  幼儿是天真无暇、模仿力非常强的孩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各方面模仿的表率。在外貌上教师要给孩子积极而正面的形象,教师要穿着整齐、素雅大方,不要浓妆艳抹、过度追求时尚潮流,如果教师喜欢涂口红、染手指甲,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找来颜料进行涂抹;在与人交流上,教师要在注意亲切礼貌、热情大方,研究表明,教师的说话方式、说话态度等方面是孩子比较容易模仿的。孩子与教师长期朝夕相处,必然会受到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塑造合理的同伴榜样。
  
  同伴是幼儿亲密接触的伙伴,教师要注意同伴对幼儿发展的榜样作用,相比成人的榜样作用,可能幼儿的榜样更能够引起幼儿的模仿,因为同伴的行为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去直接模仿。教师可以塑造合理的同伴榜样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小值日生”的角色,轮流让孩子进行图书角的整理和打扫卫生的活动,随时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模仿合理而较好的行为表现。
  
  幼儿教师要抓住合适情境随时为幼儿塑造模仿的榜样。幼儿教师为幼儿塑造合理的同伴榜样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中,如在吃午餐时,有的幼儿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服务,能够自己拿筷子和勺子吃饭,吃完后还能够整理自己吃剩的垃圾,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要抓住机会,对这个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然后再利用形象的指导用语,帮助其他孩子进行模仿性学习,等下次吃饭时再引导幼儿进行强化,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正确吃饭的本领,也给老师减轻了负担;幼儿教师为幼儿塑造合理的同伴榜样贯穿于教师课程中,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对课堂上能够做好的孩子进行“小红花”奖励,在全班面前树立榜样,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幼儿教师为幼儿塑造合理的同伴榜样贯穿于户外游戏活动中,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活动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雯雯过去帮忙扶起,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引导其他孩子进行学习,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再次重复会达到强化的效果,从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孩子间互助合作的管理能力。
  
  3.合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幼儿已经有了初步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而且也比较喜欢直观生动的文学艺术作品。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幼儿,净化孩子的心灵。我国有许多比较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故事、儿歌等形式呈现,有的是口头传说,有的是以绘本为载体,也有的已经制作成了动画影视作品,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加工和创造来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绘本“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帮助发展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制-坚持力,从而能够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将绘本的故事制作成有声音、有画面的动画作品版“精卫填海”,可能会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影响幼儿;幼儿教师还可以把绘本的故事改编成类似“精卫填海”的故事“喜鹊筑巢”,从而能够对幼儿带来多元化的影响;也可以改编成操作性游戏,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调控能力和自制-坚持力。
  
  (四)创设相关性适宜环境,合理进行潜移默化。
  
  1.为孩子创设能够自我服务的环境。
  
  自我管理从自我服务开始①,幼儿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习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锻炼幼儿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能够自己去做的事情,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能过多的包办代替。调查显示,教师对幼儿进行包办代替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有二:一是让孩子自己去做的话,会耽误太多的时间,在师资力量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急速地帮助孩子完成动作,既不让孩子展示也不给孩子作任何的讲解;二是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害怕担当责任。例如,让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话,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穿不好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孩子因衣服套在头上而摔倒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或保育员会选择包办代替从而导致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更差。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及培养要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细节中,例如,在就餐时要指导孩子正确的就餐坐姿、正确的就餐顺序、正确的抓握方式以及正确的餐后座位归位等事宜;在午睡时要指导幼儿来进行正确的脱衣服、穿衣服、叠衣服、放衣服、解鞋带、系鞋带等方面的事情;在外出活动时,指导孩子要注意排队行走而不能独自乱走,要注意观察危险标志或危险事物而不能盲目玩耍或盲目靠近。另外,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及教育要求幼儿园教育影响与家庭教育影响趋于一致,例如,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自己用勺子吃饭的本领,到了家中就应该让孩子继续用勺子自己吃饭,而不是靠成人的喂养。
  
  2.创设交往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引导幼儿主动交流。
  
  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调查显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教育中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训练儿童的交往能力,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的教育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缺乏交往能力,与同伴往往会比较陌生,这需要幼儿教师多创设一些让幼儿能够相互交流的环境,使幼儿亲身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从而逐步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可以在常规建设、区域活动中进行,而角色游戏为幼儿互相交流提供了最简单、最有效的平台。如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娃娃家来客人了”的角色游戏:第一步,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确定游戏主题-“娃娃家来客人了”,引导幼儿回想去别人家做客的情景,帮助孩子梳理生活经验;第二步,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角色分配,自主扮演爸爸、妈妈在家中游戏,如给宝宝做饭、给宝宝喂饭、给宝宝整理衣服等。客人提前预约来家中做客,爸爸妈妈商量交流一下准备招待客人的水果和饮料等;第三步,客人敲门来做客,爸爸妈妈热情招待客人,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给客人倒水、吃东西等;第四步,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幼儿将娃娃家里的材料归类摆放整齐后,然后在分享环节要求幼儿互相说一下活动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交流能力。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初步地发展幼儿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
  
  3.创设适宜环境,引导幼儿尝试自我管理。
  
  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环境,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创设适宜的环节,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尝试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脱离教师的束缚,尝试进行自我管理,即在教师宏观干预下的自我管理,在活动中,教师只能宏观干预,不能具体指导,将时间和空间充分给予孩子。
  
  (1)构建自然角。
  
  教师给予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间,就是要构建孩子能够自由活动的自然角。自然角可以是一块供孩子玩耍的固定场地,也可以是一个移动的、能让孩子自主管理的场所,例如,新学期开始,让幼儿进行“自选坐位”的活动,让孩子自己比较高矮、自己商量来选择和安排坐位,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需要教师去修改,但在活动过程中给予了孩子比较充分的空间,属于自然角活动。再如,在室外让孩子进行“自由排队”的活动,可以让孩子自由定规则去排队,也属于自然角活动。
  
  教师在构建自然角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让每个孩子的动作活动圈定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由于在自然角里,幼儿可以自由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幼儿面对危险的可能性,这需要教师提前对自然角的安全隐患进行清查,在活动中时刻注意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切勿大意;其次,教师要适时地构建自然角,在构建频率上要松弛有度,不能长时间不构建,也不能一天构建多次;再次,教师不能对自然角内的孩子作过多的干预,要充分放手,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展示的舞台,但教师要为自然角确立主题、制定宏观意义上的规则。
  
  (2)使规则明细化,巧用评比栏。
  
  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尝试进行自我管理,既要创设自然角那样比较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还要创设规则明细、纪律严格的“有规则区域角”,使教育影响张弛有度、松紧有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会朝夕间就会出现很大的进步,每进步一小步都要有规则的铺垫和支撑,幼儿身心发展也需要明晰化的规则。为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使规则明细化,既要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周全,还要确保规则的一致性①,即可以和幼儿一起修订规则,使规则更加明确、细致,但不能对规则朝令夕改,造成孩子的思维混乱。
  
  评比栏是用来比较幼儿在幼儿园表现的栏目,教师可以利用评比栏来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3 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荣誉感,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背景设置多个评比栏,让孩子学会约束、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可以在就餐室,设置评比栏,让孩子对自己的就餐表现和同伴进行比较,相互学习;可以在午睡室设置评比栏,让孩子通过比较发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在午睡的差别;也可以在图书阅读角设置评比栏,让孩子进行阅读比较,提高阅读秩序。调查显示,目前幼儿园教室使用的评比栏大多呈现杂、乱、繁的状况,针对性不强,目的性不明确,内容上杂乱无章。幼儿教师应该将评比栏有序的进行分类汇总,使其明确化、细致化,切勿杂乱如“一锅粥”,然后巧用评比栏,使班级管理奖罚分明,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五)合理利用各种游戏,开展相关性的区域活动。
  
  1.组织相关游戏,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各结构发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上,幼儿教师要组织与之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身心愉悦的游戏中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多种形式的自主性游戏比较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从游戏的特点来说,自主性较强的情境性游戏如表演性游戏、角色游戏比较适合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将各种游戏进行有机组合,创编出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的游戏。例如,自主性表演游戏“今天我来洗衣服”:第一步,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主创编各种身体动作来表现洗衣的过程,如放衣服、放洗衣服、衣服在水里飘起来、衣服在水里滚动、脱水等动作;第二步,幼儿进行音乐欣赏并按照乐曲结构展示相应动作,比如前奏部分可以是“注水动作”,“衣服”们可以节拍的节奏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等;第三步,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碰撞和动作创新情况进行集体互评和自我评价;第四步,整理材料,将物品归位。这个游戏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也促进了自我管理能力各结构的发展: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洗衣服,激发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了幼儿基本自理能力的发展;进行音乐节拍学习,与同伴比较自己的动作表现,促进了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以音乐带动游戏,促进情绪的发展水平;让幼儿坚持完成各种动作,发展了幼儿的自制-坚持力;让幼儿自我组织、自我表现,则发展了幼儿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2.组织操作性游戏,注重情绪管理和意志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利用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诸多类游戏中,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一种游戏就是操作性游戏①,这种游戏大多能够被幼儿所喜爱,而且对幼儿的自我服务、情绪管理、意志、交流合作等方面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
  
  利用操作性游戏,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教师要注意游戏目标、游戏内容、游戏步骤、游戏规则等方面。(1)设置游戏障碍,强调游戏规则。教师在设置游戏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使游戏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够完成。在游戏开始前,要向幼儿讲明游戏规则,在游戏中也要不断提醒幼儿要遵循规则,强化幼儿对游戏规则和理解和运用。(2)加强情绪引导,正确面对困难。在游戏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情绪上的引导①,想方设法安慰幼儿、鼓励幼儿,使幼儿调节好情绪,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鼓起勇气,克服挫折,完成游戏目标。(3)发挥“小领导”作用,体验成功乐趣。在游戏中,要适当设置“小领导”,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情景设置相关的“安全员”、“管理员”、“警察”等角色,参与到游戏当中;也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设立“小组长”,使游戏变换成团体竞争游戏,让小团体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游戏,既锻炼了团体合作能力,也发展了“小领导”们的领导能力,也能够让每个孩子体会到遵守规则、加强团队合作战胜困难后的成功乐趣。(4)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游戏结束好,教师要引导幼儿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讨论、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可以以个人课堂前表现的形式进行,既能够使幼儿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具体、明确,也能够又一次给予孩子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做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并且与幼儿一起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奖励性和惩罚性评比,促进规则的初步内化,从而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开展区域活动,加强群体行为调节。
  
  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群体中检验出来的,其发展与提高必须依靠群体进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过程要求幼儿必须在群体中成长、在群体中锻炼、在群体中检验。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教师需要多开展群体性的区域活动,并且要利用群体的力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调控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群体活动,加强群体行为调节,也可以针对性地创编区域活动来锻炼幼儿的组织及调控能力。研究表明,开展群体性区域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要设立管理员,让幼儿自己整理玩具、协调矛盾、解决困难,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②,让幼儿学会自行管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制定相关的规则,使幼儿对自己的表现情况采取奖惩措施,培养幼儿的认知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例如,区域活动“T 台走秀”,第一步,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饰物进行装扮;第二步,引导幼儿回忆之前欣赏模特走秀时的造型、表情和动作等;第三步,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走上舞台,伴随音乐走合拍的台步,在自己喜欢的位置展示造型;第四步,走秀结束,物品归位,让幼儿进行集体互评和自我评价。在活动中,每个小组设置了管理员“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台步、造型、队形等方面的管理,其他孩子提出建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走秀活动,整个过程渗透着自我组织、自我调控和自我表现方面的因素,而结束后的评价活动也具有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涵义,从而促进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六)优化家园关系,共推幼儿自我发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师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工作,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性发展来说,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幼儿教师要定期向父母解释幼儿自我管理方面的现象、传授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以家长会和家长讲座的形式进行。调查显示,父母的幼儿保教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比较缺乏,需要幼儿教师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例如,一个 4 岁孩子,会爬到沙发下面,用扫帚将玩具车拨出来。大多数家长会帮助孩子将玩具车拿出来,会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会担心碰着头,会担心扫帚戳着孩子。但是,专家认为,幼儿的行为是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表现。其次,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家园教育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白天刚刚学会饮食本领,到下午离园时应该和家长进行沟通,回家后继续鼓励孩子自己饮食,切勿再进行成人喂养。家园教育的不统一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不利于孩子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①,不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七)内化自我管理,做好幼小衔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激起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与幼儿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相对应,其行为发展也表现为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度②,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也是由他人定规则、他人管理的他律阶段过度到自己管理自己的自律阶段的过程。为了更好的提高幼儿的自律水平,促进自我管理内化,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主的空间,加强正面引导,合理进行强化;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不应该前后不一、朝令夕改、滥用惩罚、乱提不合理的要求。
  
  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措施,因为在小学阶段,儿童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教学,各门课程都有一定的成绩要求,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方面的活动,孩子也需要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内化自我管理①,将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准备,是大班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的人因此认为“自我管理是幼小衔接的金钥匙②”.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大班幼儿进行参观小学的一日游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差距,感受一下小学生从早晨入校到下午离校这段时间内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情景,引导幼儿亲自体会到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在幼儿心中产生需要提供自我管理能力的渴望,从而推动了自我管理的内化,促进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进入小学进行了准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