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自我管理概念与研究方法

时间:2016-09-28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5547字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
  
  从广义上讲,0-18 岁这个年龄阶段被称为儿童期,其中,0-6 岁被称为学前期,6-18 岁被称为学龄期。而关于幼儿期的年龄界限划分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有的人认为,幼儿期就是学前期,年龄界限在 0-6 岁;也有人认为幼儿期为 3-6 岁或3-7 岁;另外,医学上把幼儿期定义为 1-3 岁的儿童。本文所研究的幼儿期是根据陈帼眉和冯晓霞等人研究的儿童年龄阶段划分标准,幼儿期的年龄界限是 3-6 岁,幼儿指的是 3-6 岁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呈现的一般特点是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①。而这个时期儿童发展最基本的年龄特征是: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易冲动②。本论文所涉及的小班幼儿指的是 3-4 岁的儿童,中班幼儿指的是 4-5 岁的儿童,大班幼儿指的是 5-6 岁的儿童。
  
  (二)管理能力
  
  在《词源》、《辞海》等权威词语典籍中,并不能找到对“管理”二字的确切解释③,但是却有很多学者对其表述了比较丰富的涵义,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西蒙则认为,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和实行目标的手段两个方面④。我国学者也对“管理”的涵义进行了探究,兰纪平认为,管理是“为组织制定目标,应用组织的各种要素,以实行组织的目标”⑤。程正方认为,“管理是人类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领导的活动方式,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⑥。
  
  以上关于“管理”二字涵义的观点基本代表了中外学者的基本看法,根据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管理”是针对活动而言的,其内涵应该具有目标性、行动性,以及所映射出来的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控制性等特点。
  
  心理学界对“能力”二字的解释是比较统一的,一般认为,“能力是与活动的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①。从涵义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能力”是针对某种活动而言的,是一个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集合与统一,有强弱之分。通过对“管理”和“能力”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到“管理能力”的基本涵义:
  
  某个人或某个团队,在组织或领导某些人从事某种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分配、判断、评价、反思、调控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管理能力包含两部分:自管部分和他管部分,即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二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管理他人的效果往往比较好;管理他人能力强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律性。
  
  (三)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通过自我意识来审察自己言行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为过程,是个体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发展,把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②。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能力中的自管部分,强调的是个体(个人或团体)在组织或领导某种活动时,对自己所进行的认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分配、判断、评价、反思、调控等各方面活动环节的自我审查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自我管理能力指的是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管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管理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源时表现出来的能力”③。
  
  (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各个方面的身体机能都非常稚嫩,因此,我们在讨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涵义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幼儿与成人各方面发展的巨大差异性、在尊重幼儿年龄特征的前提下进行。能力是一种心理过程的综合,而“知、情、意”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行”(即行动)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知、情、意、行”亦是反应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各种关于自我管理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幼儿个体对自己密切相关方面(即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的管理。
  
  结合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有关研究,以及幼儿特殊的年龄阶段及年龄特征,有必要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重新进行界定:我们认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 3-6岁时期的儿童,针对自己所从事的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和自己参与过或可能要参与的饮食、起居、玩耍、游戏、学习等行为活动,而进行的认知、约束、判断、评价、反思、规划、协调、组织、调控等自我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幼儿自身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水平的心理过程的综合,其主体结构包括基本的自理能力、简单的自我认知能力、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浅显的自制-坚持力、低层次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蒙昧的自我调控能力。
  
  幼儿基本的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如自己穿鞋、走路、盥洗、如厕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幼儿的自理能力水平是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反应,通常情况下,自理能力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呈正相关,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自理能力越强;自理水平越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水平也会越高。
  
  幼儿基本的自理能力一般体现在一日生活中,如入园离园方式、是否自己携带物品、是否自己上下楼梯,以及在饮食、洗刷、如厕、穿脱戴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水平较低,比较简单,主要体现在自我认识与判断的能力。指的是幼儿要知道简单的是非对错、明白简单的事理,如认识到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抓伤小朋友的脸是不对的、好孩子可以帮妈妈做家务等等。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陌生人提供诱惑或口头承诺的认知反应,如有的小朋友对陌生人提供的糖果、卡片、玩具等诱惑物会不假思索的接受,则表示其抗拒诱惑的认知能力较低;对自己正确与错误表现或他人正确与错误表现的认知反应,如有的小朋友能够及时迅速的发现自己做错事了从而积极改正,则表示其对是非对错的认知能力水平较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还可以体现在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评价上,如对动画影视作品、绘本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的认知反应,有的小朋友能够很快判断出狐狸的狡猾、灰太狼的凶坏等,则表示该幼儿的认知判断能力水平较高。
  
  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在明辨是非的情况下,不任性,能够初步的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抢了别人的玩具,别人拿回去是对的,自己不能再哭了。幼儿的情绪表现是比较丰富的,有些时候是对事物或者活动喜怒哀乐的真情流露,也有些时候是在任性、无理取闹,本文所讨论的幼儿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主要针对情绪管理水平较低的幼儿提出的,如容易任性、爱闹的幼儿。幼儿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独自置身于陌生环境时幼儿的情绪反应,如小朋友在商场中和妈妈走散了,有的小朋友并没有大哭,而是能够比较冷静而准确地找到附近的售货员或保安,则说明该幼儿在陌生环境中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强;幼儿自身的利益被别人侵犯或者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意的响应时的情绪反应,如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抢去,自己并没有只知道哭,而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又要回了玩具,则说明该幼儿在应对挑战时的自我情绪管理水平较高;幼儿遇到困难或者做错事受到批评时的情绪反应,如其他小朋友都能够吹泡泡而自己不会却能够积极跟老师或其他小朋友学习,自己抢了别人的玩具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后能够承认错误且愉快把玩具归还,则表明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批评时的自我情绪管理水平较高。
  
  幼儿浅显的自制-坚持力,指的是幼儿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需要自己付出意志努力来管理自己的行为,能够约束自己行动,而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为了得到老师的喜爱所表现出来的延迟满足,为了不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厌恶,能够积极而持续的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浅显的自制-坚持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反应情况,如小朋友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并能够始终如一的遵守游戏规则,则表示该幼儿对该游戏规则的自制-坚持力水平较高;幼儿对饮食、睡眠等方面的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如幼儿能够为了得到老师的喜爱、同伴的认可而能够遵守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日常生活规则,则表明该幼儿在日常生活的规则性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高;幼儿对教师、父母或其他成人要求的执行与坚持情况,如幼儿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尝试着自己脱衣服、穿衣服,并能够克服一些困难,则表明该幼儿具有一定的自制-坚持力;幼儿对交通规则、公园规则等社会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如在自己过马路的时候,还能够与妈妈一起的时候一样遵守交通规则,则表明该幼儿对社会规则的自制-坚持力水平较高。另外,幼儿抗拒诱惑、延迟满足的情况也是反映幼儿自制-坚持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幼儿低层次的自我组织能力,指的是自己与同伴交流或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计划、适应、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如能够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做自己设计或提供游戏活动并顺利结束的能力。自我组织能力在自我管理能力结构中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幼儿的自我组织能力水平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体现:幼儿在他人组织活动、自己被邀请时的态度及反应,如幼儿能够积极支持、参与其他儿童组织的游戏活动并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则表示该儿童与他人合作的组织能力水平较高;幼儿在自己组织活动、邀请他人参与时的态度及反应情况,如小朋友能够自己组织“跳房子”的游戏,能够顺利地邀请其他小朋友参与,能够顺利的结束游戏活动,则表明该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幼儿在他人不配合、他人或自己角色转换时的态度及表现,如自己在组织活动时,有的小朋友不配合自己的活动,自己能够想办法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小朋友愉快地参与到自己的活动中,则表明该幼儿具有较高水平的协调能力。
  
  幼儿蒙昧的自我调控能力,指的是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初步地摆脱自我中心,反思自己的行为,能进行简单的评判,为其他小朋友或活动的总体情形考虑,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他小朋友认可自己的行为,并能够使活动顺利完成中表现出来的反思、判断、评价、调控等方面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代表了最高层次水平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一般处于萌芽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幼儿在活动时活动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己的调节适应情况,如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有的幼儿能够迅速地适应新角色,则说明该幼儿对游戏活动的调节适应能力较强;幼儿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或他人的错误行为的调节反应情况,如幼儿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计划并能够积极调整,幼儿能够发现其他小朋友的错误行为并能够积极提出观点并能够有效的协助改正,则表明幼儿对错误表现的调节能力水平较高;幼儿在活动中对他人提出的较好或较差建议的反应情况,如幼儿能够积极采纳他人较好的建议、摒弃不好的建议,则说明该幼儿具有较好的分辨、调节能力。
  
  四、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落脚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保证幼儿身心安全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实践考察、分析归纳等形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其原因,针对性地探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策略,力图获得比较完整而又具有实践价值的培养途径,为学前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方面的理论素材,也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在探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究,着重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状况,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较全面的剖析,从而获得比较科学的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策略。从学科建设上,可以说是对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理论的一个必要补充。同时,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涉及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丰富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内容。
  
  2.实践意义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品质,针对于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有必要从源头出发、在幼儿教育中探究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基本状况,进而掌握各年龄阶段的教育要点,以便更好地发展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来源于实践,最后又落脚于实践,能够帮助家长和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基本状况,认识到成人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从而为他们提供实际可行的教育策略、扩充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研究线索及规律的研究方法。本文使用文献法,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外延进行界定,并对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对已有教育理论策略等相关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可以说,文献法是本研究进行理论探索的基本方法。
  
  (二)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①。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很难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观察法是广泛应用于以幼儿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自制观察记录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培养观察记录表》对 308 个孩子进行实地观察,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培养中的现状进行记录,从而获得比较真实的调查数据。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量化研究方法,它是通过把标准化的问卷分发或邮寄给有关的人员,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②。本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培养调查问卷(家长版)》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培养调查问卷(教师版)》,对同一幼儿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进行双重调查。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重复调查,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本次调查共发放两种问卷各 380 份。其中各收回 342 份、348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各剩余 308 份、320 份。因本次调查是对应性、重复性调查,故本研究最后的有效调查数据为 308份。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