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特质无聊的相关因素研究和展望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作者:丁小芳,陈绣丽
发布于:2021-10-23 共5306字

  摘    要: 国外对无聊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无聊可简单归为两类——状态无聊与特质无聊。该文梳理了国内心理学界对特质无聊的测量与关联因素,提出未来研究应从拓展研究方法、加强干预性研究、关注文化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

  关键词 :     特质无聊;测量;相关因素;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boredom in foreign countries started in the 1970 s with rich achievement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tate boredom and trait boredo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factors of boredom proneness.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from expanding research methods, strengthen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so o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xpanding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increasing of intervention research and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Keyword: boredom proneness; measurement; related factors;

  无聊是涉及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一种复合情绪状态,因为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个人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无聊下的个体会出现烦躁厌恶等情绪,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时间知觉改变、生理活动降低以及动机缺失等特点。研究者通常将无聊分为状态无聊和特质无聊。状态无聊是由于外部刺激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而特质无聊又称无聊倾向性,是跨越不同情境而持续存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

  国内对无聊的学术性研究最早开始于2005年,实证性研究开始于2008年。在迄今约150篇实证研究文献中,近75%是对特质无聊的实证性研究。本文拟对这些特质无聊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主要介绍特质无聊的测量、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1、 特质无聊的测量

  目前对特质无聊的测量以自我报告的问卷测评为主。根据来源可以将量表分为两类——无聊倾向性量表(BPS)和无聊易感性量表(BS)。其中无聊易感性量表(BS)是Zuckerman(1978)编制的“感觉寻求量表”(SSS)的分量表之一,共10个项目。该量表很少作为单独量表使用。而无聊倾向性量表(BPS)由Farmer和Sundberg于1986年编制,量表有5个因子——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情感反应、时间感知、约束性,共28个项目,以李克特7点计分。该量表因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得到广泛认可。

  (1)国内学者在无聊倾向性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黄时华等人的修订量表。黄时华等修订的“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C-BPQ)”由30个项目组成,问卷包括2个二阶因子和6个一阶因子,即外部刺激(单调性、紧张感、孤独感和约束性)和内部刺激(自控力和创造力),Cronbach’sα系数为0.87,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

  田志鹏、刘勇等研究者分别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对量表进行了修订,此外,王晴、张世泽、吕倩倩等也分别进行了修订。问卷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1.png

  (2)国外修订版本主要有简版无聊倾向性量表(BPS-SF)和短式无聊倾向性量表(SBPS)。

  Vodanovich等(2005)在BPS的基础上发展出简版无聊倾向性量表(BPS-SF),共12个条目,有2个维度——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简版BPS的因素结构稳定,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李晓敏和徐玮分别对简版BPS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均保留了12个项目和2个维度。李晓敏修订的版本被采纳和应用得相对更广泛。

  Struk(2015)等在BPS与BPS-SF基础上,开发出单一维度的短式无聊倾向量表(SBPS),共8个条目。彭嘉熙等在引入量表的时候进行了本土化修订,保留了8个条目。

  2、 特质无聊的相关因素研究

  2.1、 无聊倾向与认知的相关研究

  认知失败(cognitive failures)是个体由于认知错误,导致通常能够胜任的简单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无聊倾向对认知失败有显着的预测作用。根据积极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情绪能够影响大脑功能的连通性。在消极情绪作用下,个体注意范围窄化,会影响任务执行,进而导致认知失败。[2]

  无聊倾向还会影响个体对时间的感知。宗亚义的研究发现,当个体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未来价值时,无聊倾向占用的认知资源会减少。张莹认为,具有无聊倾向的人缺乏对时间的清晰认识与反应,往往不能很好地制订计划、分配时间,进而导致时间监控的混乱。梁光明发现,心智觉知水平可以显着预测无聊倾向,因为高心智觉知水平可以切断个体与不良情绪的连接点。

  2.2、 无聊倾向与情绪的相关研究

  无聊倾向与生命意义感都涉及现实刺激与内心需求的不匹配,两者可以互为因果。首先,生命意义感可以显着预测无聊倾向。甘雅琴认为,生命意义体验缺乏的大学生,对待生活没有兴趣,对待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连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加上其对意义寻求的意愿低,遇到问题更倾向选择逃避,要么随大流,要么在外界要求下做事,将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活动上,内心的空虚感、无聊感也随之越发强烈。反过来,无聊倾向也可以预测生命意义感。赵青的研究发现,无聊倾向高的得分者因为经常性处于一种悠闲无趣的低情绪唤起状态中,主动创造兴趣和自我满足的能力低下,荒废时间和生命,对未来的追求与方向性模糊不清,因此拥有的生命意义体验感较低。

  无聊倾向会加剧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对焦虑、抑郁、愤怒情绪有显着的预测性。无聊情绪产生后,会驱使个体改变并进行各种尝试,失败的尝试会累积形成稳定的无聊倾向,同时导致情绪调节效能感减弱[3]。无聊对积极情绪、抑郁情绪、愤怒情绪的调节效能感均有负向预测作用。

  在情绪调节策略方面,当个体在环境中感到孤独、紧张和被约束,即无聊外部刺激因子得分高时,更易渲染消极心境,就会更频繁地使用消极策略(表达抑制)。在无聊倾向的内部刺激因子方面,个体缺乏自我创造乐趣的能力,难以做到自娱自乐,即不善于使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4]

  2.3、 无聊倾向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发现,个体早期自我形象的形成依赖于之前的成功体验。一个糟糕并且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是导致无聊的重要原因。核心自我评价低的大学生不信任自我,产生自我疏离,被环境支配,会更多地感到无聊。另外,在进行自我形象管理时,高自我监控者关注自我内部和谐和人际和谐,且会随着情境变化灵活应对,较少体验到无聊[5]。

  冲动性意味着无计划的、冒险的、寻求刺激的,与无聊之间存在着连锁关系。处于无聊状态的个体自我损耗水平更高,具有更强的行为冲动性和更低的行为控制力,以及更低的抵制效能感,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无聊让人感觉时间无止境,无聊倾向高的个体,知觉容易扁平化,曲解外界刺激,自控力和创造力低下,难以合理监控和统筹时间,在目标设置、时间分配与计划以及优先级等方面表现较差,时间管理成功体验少,时间管理能力低[6]。

  大五人格的不同维度对无聊倾向的内部和外部因子的作用方式差异较大[7]。高神经质的个体对外界持有相对消极的观点,容易放大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对压力的感知更加敏感,更易感知到无聊;外向性和宜人性高的个体有更强的探索意愿和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容易被外部刺激吸引注意力,导致内心体验的缺失;开放性和尽责性高的人敢于打破常规。

  研究还发现,人格特征中的生活目的和心理弹性水平对无聊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生活目的水平越低,个体越不知道做什么,无聊倾向越高;目标脱离性高的个体,常有减少努力并轻易放弃承诺的倾向,更容易缺失目标感和意义感,导致无聊。心理弹性水平低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2.4、 无聊倾向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无聊倾向与个体的学习行为有关。首先,学习动机会影响个体的无聊倾向性。许娟等研究发现,外生动机(声誉、利他)高的学生容易陷入无聊,而内生学习动机(求知和能力追求)水平越高,无聊倾向性越低[8]。其次,无聊倾向与学业拖延、学业倦怠呈显着正相关。无聊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受到时间管理倾向的调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无聊倾向可以正向预测人际困扰。无聊倾向性高的个体无法从社会刺激中找到社交活动的兴趣,倾向于将外部刺激视为单调乏味的重复,于是表现冷淡、不愿融入人际互动。另外,研究发现,手机成瘾指数总分、手机成瘾倾向性的社会抚慰因子在无聊对人际困扰的预测中起中介作用。

  无聊是个体内部需求的不满足状态,会给个体带来一种“势能”,推动个体赶紧行动。而越便捷的行动方式越容易被个体选择。网络与手机刺激性、娱乐性、便捷性强的优势,使其容易成为个体的首选。大量研究发现,无聊倾向不仅能直接导致网络、手机以及游戏成瘾行为,还能通过消极情绪、时间效能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等的中介作用和感觉寻求、自我概念清晰性、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间接作用于网络与手机成瘾。

  无聊倾向还会诱发情绪性进食和外因性进食[9]以及更多的攻击性行为[10]。无聊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影响攻击行为,如冲动性、自我控制、特质愤怒与敌意等。

  在青年阶段,个体对高度刺激体验的渴求水平最高,对无聊的逃避倾向和动力也很高,甚至不惜采取极端以及自我伤害的方式,比如吸毒、自杀等。无聊倾向性不仅能够直接预测自杀意念,还能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预测自杀意念[11]。

  3 、研究展望

  3.1、 拓展研究方法

  目前对特质无聊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自陈式问卷测量法,在自陈问卷的选取上各研究高度一致。自陈式问卷对特质无聊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中介关系探讨比较丰富,但自陈式测量法无法测量个体在内隐层面的无聊倾向,对于全面、立体地探究无聊背后的心理机制与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也有限。

  建议加强对特质无聊的实验室研究,比如采用情绪诱导法来进行无聊的实验操纵,可将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对特质无聊的神经基础或脑机制的研究。国外研究发现,无聊易感性与前额的晚期正成分(LPC)呈显着相关。同时,加强特质化研究,如个案研究,描述特质无聊高的个体经常性的内心体验、重要早期经历以及应对方式等,由研究者进行内容分析。未来的研究可采用元分析方法,将目前的研究进行归纳综合,深入探讨特质无聊背后的“黑匣子”。

  3.2、 着重加强对无聊倾向的干预研究

  近年来,“无聊”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蔓延,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点议题。国外研究发现,正念疗法可以将无聊个体的意识带往某个安全的“停泊点”,更容易使个体产生愉悦的心境。

  目前对状态无聊的干预性研究有2篇,主要采用书写表达和团体辅导的方式;对特质无聊的干预性研究有2篇,涉及运动干预和萨提亚团体辅导。研究采取的干预方法均比较单一,具体操作方案有待丰富和完善,干预有效性有待更多数据的验证。

  无聊涉及对内部需求的压抑和精神分析的相关技术,如绘画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可能在挖掘个体真实需求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有研究者建议,可以考虑从生命意义感、改变成瘾行为等方面出发,来促使无聊倾向的改变[12]。另外,人格特质的形成受成长过程和早期经验影响较大,可以考虑应用家庭系统疗法。

  3.3、 关注文化、跨文化研究

  早期,哲学、文学及社会学领域多将无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理解,将无聊解释为个体与文化相对抗的合理的应对机制。研究时应当将无聊与文化影响因素紧密结合起来。[13]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主流文化与文化核心,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城市之间也具有不同的地区文化、社区文化等。这些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模式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影响其无聊水平。可以考虑扩大年龄段和人群,从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群体以及临床、教育、企业等健康与非健康人群中收集数据,提取出具有较高价值的普遍性结果或结论,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此外,可以开展无聊倾向性的跨文化研究,探讨不同文化环境对个体无聊倾向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时华,李冬玲,张卫,等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308-314.

  [2]周扬,陈健芷张辉,等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1):132-137.

  [3]彭雪莲.大学生无聊对网络冲动购买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20.

  [4]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 1090.

  [5]孙紫微中学生自我监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无聊倾向性的中介作用[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6]宁侃.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情绪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7]吴琼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关系: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D]烟台:鲁东大学,2017.

  [8]许娟,刘苗苗,邓学红,等.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学习动机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9): 1080-1083.

  [9]王诚俊不同类型无聊对进食行为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10]张亚利,李森,俞国良述情障碍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2):383-386.

  [11]甘雅琴,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聊倾向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12]周洁,王琦董妍.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8-107.

  [13]王伟华,吴维库工作无聊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1):70-73.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原文出处:丁小芳,陈绣丽.特质无聊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9):151-15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