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依恋的理论与测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2 共4003字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依恋。

  2.1.1 依恋的含义。

  心理学中最早关注依恋的应该是精神分析派的鼻祖弗洛伊德了,他认为人类各种情感关系的原型都是个体在婴儿期与母亲的依恋。但是真正系统研究依恋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他被认为是依恋理论之父,他认为依恋是个体与特定他人(或群体)的牢固的情感联结(刘曦,2007),并指出依恋关系还拥有更广阔的外延:在关系对象上,如朋友、情侣、师生等其他人际关系中也存在依恋关系(彭君姬,2010);在存在时期上,依恋关系也不止于婴儿期,还向着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周梅,2013)。本研究采用鲍尔比对依恋的定义,将青少年依恋界定为发生于青春期的、个体对特定对象或群体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且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感和愉悦感。

  2.1.2 依恋的核心理论。

  说到依恋,首先要说的就是依恋之父鲍尔比的理论。他的核心贡献之一是认识到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依恋行为系统是进化的产物,用来提高成功存活和繁衍的几率。鲍尔比阐述了三种类型的行为以证明依恋行为是天生的:其一是寻求、监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保持亲近;其二是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而使用去探索其他陌生环境和体验;其三是依恋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的时候逃向此处。另外,鲍尔比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认为婴儿和照看者重复的互动,使婴儿获得了有关人际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以工作模型的形式在内部存储着,工作模型既影响了期待,也影响了伴随期待所发生的行为,所以工作模型能够塑造互动,同样地,互动也塑造了工作模型。因此,鲍尔比认为依恋系统功能中的个体差异必然与个体对待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有关。

  与鲍尔比不同,安斯沃斯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可塑性的,她意识到安全或不安全的关键,是在于婴儿和照看者间的沟通模式。安斯沃斯开创了陌生情境实验来研究基于家庭的婴儿早期发展,特别是母婴依恋状况,她通过实验中婴儿探索和联接的不同情况,将婴儿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而婴儿的不同依恋关系与他们和其照看者间的沟通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另外,安斯沃斯还发现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的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安全型依恋的婴儿通常有一个非常敏感的照看者,他们能及时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交流做出反应;回避型婴儿的照看者会主动地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要求,有的还可能在孩子看起来悲伤的时候出现退缩行为;而矛盾型婴儿的照看者的可获得性是婴儿无法预期和不常拥有的,尽管她们没有对婴儿表现出口头或身体上的拒绝。

  梅的天才贡献之一是她创造了一种称为"表征的人为加工物"的东西来研究儿童与其父母的内在世界,在研究中她发现了两个重大的相关性:其一是一岁左右的儿童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和主要照顾他的一方父母一起是表现出的行为与其 5年后内在世界的结构间存在相关性,母婴互动的不同模式不仅必定会导致不同行为的发展,还会导致不同的表征性过程,人类最初的依恋工作模型都是在最早的互动关系中铸造而成的;其二是她发现了代际相关,即儿童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行为和其父母在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间有相关性,也就是说,父母亲的内部工作模型对具有塑造性的互动的品质有着决定性影响,而这些互动又影响了孩子的内部工作模型,父母清晰一致地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的能力强烈地影响了他们赋予孩子安全感的能力。另外,梅还把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测的概念引入依恋领域,她提出那些有较强元认知能力的人可以消除不良依恋体验,包括创伤带给他们的体验,进而能培养出较为安全的依恋类型。

  弗那根拓宽了依恋的关注领域,研究承认对于心理状态的普遍注意,尤其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注意,这被他称为心智化的能力,即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的过程,这种心智化的能力根植于反思性功能的能力中。另外,弗那根还关注心理体验的模式,它们反映出我们对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关系的感受,他描绘了心理等同模式、"假装"模式和心智化(或反思)模式三种主观模式。在代际传递观点上,弗那根认为一般能成功容纳婴儿痛苦感受的父母通常会养育出具备稳固的心智化潜能的安全型依恋的孩子。(DavidJ.Wallin,2014)
  
  2.1.3 青少年依恋的测量。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由 Amsden 等(1987;1990)开发,用于测量父母和同伴这些重要他人能多大程度上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感,问卷分为父亲、母亲和同伴三个分量表,每个量表均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计分。中文修订版的 IPPA 用于测量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每个分量表各 25题。该问卷在国内关于青少年依恋问题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父母联结测量(PBI)。由 Parker 等人编制,用于测量父母在父母与青少年关系中的贡献大小,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均包含关爱和过度保护两个维度,共 25 题,采用 4点计分。

  父母依恋问卷(PAQ)。由 Kenny 等人编制,用于测量青少年对父母的安全依恋经验,分为亲子关系的情感质量、父母鼓励自主和父母情感支持角色三个分量表,问卷共 55题,采用 5 点计分。

  青少年依恋问卷。张建新编制,用于测量青少年对父母和朋友的依恋状况,包括焦虑性和亲和性两个维度,共 12题,采用 4点计分。根据两维度的不同得分状况,可将青少年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冷漠型、迷恋型和恐惧型四类。(王立花等,2007)2.1.4 青少年依恋的相关研究。

  2.1.4.1 个人方面。

  首先是依恋对个人品质的影响。温翠芹(2008)对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依恋与自尊的关系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非留守中学生的依恋与自尊的关系远不如留守中学生的密切,并且留守中学生的同伴依恋状况对其自我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与此结论略微不同,彭君姬(2010)研究了青少年依恋与自我的关系,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塑造良好的自我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其形成全面、客观且较为合理的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另外,由于父母与青少年互动沟通的模式差异,与父母的不同依恋状况也影响着青少年在自我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例如有良好母子关系的个体容易在外貌自我上有更积极的认识与评价,而良好的父子关系则可能塑造在体能自我方面有更积极的认知。

  其次是依恋对个人认知的影响。李倩倩(2013)研究了青少年依恋类型与生命认知的关系,认为较其他依恋类型的青少年,安全型的青少年由于有着较高的信任水平和自主水平,能够更好地悦纳自我,在寻找生命存在意义和对生命的控制上都有着较强动机和更积极的认知,并且也有更良性的行为表现。

  依恋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伍亚娜(2007)对青少年依恋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表明,父母依恋水平较低且同伴依恋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更可能出现病理性的网络使用;李天莉等人(2010)对青少年依恋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表明通常攻击性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其依恋水平也相对较低,尤其是母亲依恋水平。

  依恋对个人情绪情感的影响。青少年的同伴依恋状况对其孤独感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同伴疏离情况对其孤独感的影响最为显著(陈福侠等人,2010)。

  李彩娜等人(2014)通过的对不同依恋状况的组合,划分出依恋的自我模式与他人模式,以此开展其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依恋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都能通过不同方式对其消极情绪起负向作用,前者对消极情绪有直接作用,同时也能通过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起间接作用,而后者只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起间接作用。

  另外,依恋对个人心理病理的影响。有较高依恋质量的初中生的抑郁水平通常较低,其中母亲依恋状况对抑郁的影响最为明显(芦炎,2006)。且有高依恋质量的青少年的社交焦虑程度也通常较低(朱东海,2008)。

  2.1.4.2 家庭方面。

  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依恋的影响上,杨丽娜(2009)对蒙古族青少年的实证研究证明二者确实存在一定关系,较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依恋质量起着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母亲教养方式对蒙古族青少年的同伴依恋有着更积极的作用。相似的,周梅(2012)也发现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塑造更高质量的同伴依恋状况,青少年能更多地信任和依赖他们的朋友,并且在与朋友的行为互动中也更多地采取积极的模式。

  2.1.4.3 学校方面。

  在学业表现方面,尚秀华(2007)证实了不同依恋类型的青少年有着不同的学业成就,一般来说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有着更好的学业成就表现;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能得到类似结论,如李放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通常整体依恋状况较高的重点初中学生,其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越高;青少年较高的依恋质量对其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父母依恋状况不仅对其自主性水平有积极作用,对其相对自主性也能起到正向作用(李艳,2010);而同伴依恋状况对其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影响就相对复杂一些(陈红香等,2012)。

  在学校表现方面,不同的依恋风格会影响青少年的学校适应状况,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表现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朋友依恋中的焦虑状况对学校适应的各方面均有最为明显的影响(陈丽君,2005)。另外,依恋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也有着更强的学校归属感,在学习不良、违纪、考试焦虑等的表现上也更少(周平,2013)。

  2.1.4.4 社会方面。

  在社会适应上,王云霞(2012)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研究表明,依恋质量较高的青少年,其社会适应性也较高,具体来讲,高质量的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的个人适应起积极作用,高质量的父母依恋对其家庭适应和人际适应起积极作用,而学校适应则与三种对象的依恋状况都有关(琚晓燕,2005)。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青少年的依恋质量和依恋类型对其个人发展(包括个人品质、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学业和学校表现以及社会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讲这些方面能力较强的青少年都有着较高的依恋质量,否则可能会引发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心理不健康症状的出现。另外,依恋质量的高低受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关标签:测量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