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心理贫穷”的特征和摆脱策略

来源:大众标准化 作者:倪诺,钟柔柔,刘嘉浩,
发布于:2021-07-07 共10143字

  摘    要: 脱贫攻坚战已全面取得胜利,我国的绝对贫困已消除,但相对贫困仍存在,脱贫不仅和物质有关,更与个人心理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穷首先是心穷,即人具有贫穷心理倾向和特质,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避免脱贫后返贫、由富变贫等现象的发生,除了物质上帮扶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解决“心理贫穷”问题,从心理层面分析“心理贫穷”对脱贫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对策来进行“心理脱贫”,从而达到物质与精神双富裕的目标,更好地帮助国家实施更深一步的帮扶脱贫。

  关键词 :     脱贫攻坚;“心理贫穷";“心理脱贫";

  2020年,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上获得了全方位的胜利,基本在物质层面上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象依然存在。

  什么是贫穷?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贫穷就一直存在。具体的贫困标准:2016年家庭人均收入现价低于2 952元,2010年不变价低于2 300元为贫困人口。当然,对于贫穷的定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标准。分析传统视角下对于贫穷的标准,可以发现大多是着重于经济上的贫穷,却很少有人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贫穷。直到2013年,印度籍美国人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出版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才从人的思维、人格的角度论述了贫穷产生的原因。至此,人们才开始渐渐把心理学上的贫穷原因重视起来。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存在一定的阶层固化现象,穷人家的孩子很可能还是穷,富人家的孩子,大多还是富人,似乎很少有人能跨越贫富之间的阶层差异,从贫穷阶层进入富裕阶层。其原因是什么?这是人们在现实中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穷人努力工作却不一定成功,而许多富人,看似轻轻松松就能收获金钱与名利呢?“马太效应”就描述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富人掌握更多地资源可以利用,更容易越来越富;穷人则掌握较少的资源,难以翻身,继而越来越穷。根据班纳吉等人的看法,穷人难以跨越阶层的原因是穷人的世界更为枯燥乏味,容易形成短视思维,这种思维使他们忽视长远利益,更迫切满足眼前的新鲜刺激,从而不去想象和规划未来。穷人也更容易在人格动机和思维方式上存在不足,导致更难打破贫穷的“环境壁垒”。
 

“心理贫穷”的特征和摆脱策略
 

  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在我国优越的体制下,人人有了更加平等的机会,许多原本只有富人掌握的资源,也能被穷人拥有。所以如今的社会,“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屡见不鲜,“富人变穷,穷人变富”的现象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单纯是因为穷人能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机会了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又怎么解释“富人变穷”?一个人贫富的变化固然会受外在的客观因素如运气、突发事件、家庭的贫富程度、社会环境提供的机会等影响,但更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心理上具有的贫富心向和心理特质所致。

  国内外已有专家学者从事过相关研究。国内的徐雯、孙时进曾对“心理贫穷感对决策影响”做过调查,发现贫穷感高的个体倾向于在生命史策略上采用快策略;霍向军针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开展研究并提出“以课堂为主渠道,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等3个解决策略;梁昕通过对1980年以来中国有关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趋势的综合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中存在将贫困人口的精神、心理及意识状态归因于客观条件,而忽略了主体本身对于文化的反馈和塑造的问题;李炳全通过对中国人的心理研究,指出贫困者具有力避失败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以及安于现状等心理特质。

  综合多方面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不管是由富变贫,还是脱贫后返贫,亦或一直贫穷,导致人们贫穷的重要原因是“心理贫穷”,后文简称为“心穷”。因此,要彻底解决贫穷问题,就必须解决“心穷”问题,在对之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心穷”的对策。

  1 、何为“心理贫穷”

  在《新华字典》中,“贫”字由“分”和“贝”组成,“贝”表示货币,将仅有的货币分开,代表贫困,本义是缺少财物、贫困。而“穷”字中的“力”在“穴”下,本义为穷尽、完结,意为有劲使不出,或无力、或竭尽全力也无济于事。从两字的字义来看,“贫”主要表现为物质或金钱的缺乏,“穷”主要表现为心理感受如无力感、精疲力竭感、低自我效能感、精神困顿等,类似于现今心理学概念包括“学习无助感”“工作无助感”等在内的“无助感”。由此看来,“贫穷”有缺少财物、困顿不顺之意,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物质上的匮乏并不可怕,只要人穷志不短,就有可能改变这种境遇。反之,倘若一个人物质富有,但缺乏强大的心灵,也将会失去他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如现在社会的一些富二代、富三代,虽然承袭了前辈的财产,但由于缺乏强大的心理力量或承受这些财富所需要的心理品质,最终导致财富流失。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心穷”相较于物质贫穷在贫穷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提出“心穷”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脱贫攻坚、防止脱贫后返贫和由富变贫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陈丹在2013年通过研究提出有关“心穷”的定义,“心穷”是指人们因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压力所引起的消极心理或者健康心理上产生了负面变化,如多疑、自卑、焦虑等。陈希曦通过研究将“心穷”定义为因经济压力引起的一系列个性特征与心理状态方面的负性变化。对这些概念加以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心穷”的定义范围过于狭隘化,其对象都定位在经济上的“贫困生”中,而没有考虑经济上的“非贫困生”和除经济外其他方面引起“心理贫穷”的群体。

  龙兴跃等人曾对大学生进行分组调查,调查表明,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阳性率达到24%,非贫困大学生则为22%,这很难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阮鹏曾对经济能力弱的高校学生的心理、行为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他以自己编制的问卷作为工具对学生采取调查,发现经济能力弱的学生并非都拥有贫穷心理,但经济能力较好的学生中却有个别觉得自己贫困。究其原因,与个体的生存需求、超常消费、攀比心理等因素有关。不管怎样,“心穷”是确实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十分容易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并且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贫困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更为庞大的“心穷”群体更值得人们关注。

  美国社会学家奥卡·李威斯(O.Lewis)针对贫困者和非贫困者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贫困者与非贫困者有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行为特征,贫困者具有听天由命而非思变的思想。贫困者的思想带有听天由命而不是主动求变的特点。所以,他提出了“贫穷文化”的概念,认为在这种文化中,祖辈应对艰苦生活的方式是忍受,父母长辈对后代灌输的观念也是与其去改变贫困的困境,不如接受自己的贫困。从李威斯的研究来看,他提出的“贫穷文化”实际上是人的心态和行为特征,首要体现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上。在李威斯之后,许多人都对贫穷人口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也都表明,社会和经济等欠发达是源于一种文化心态,不少欠发达地区,除了经济和科学技术不发达,更是人的素质、思想观念停滞不前。人们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成长,导致了人们会对当前和未来的生活有不同的认识和向往,这直接决定了人们会使用怎么样的行为去面对生活,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否愿意改善自己的生活。带有宿命论思想的人常表现为对生活质量的改变与提高没有追求,安之若命,对本人的命运不愿努力去尝试改变;而那些对当前生活不满意的人更乐意主动去追寻高质量的生活。现代化这一概念在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看来就是价值观、心理态度与思想转变过程,他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在这种思想的枷锁之下,人们难以突破祖辈灌输给自己的思想,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设法帮助人们摆脱他们的贫穷心理,使其观念意识与心理状态得到革新,使其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更有助于脱离贫困。

  综合各家之言和“心穷”的各种实际表现,可将“心穷”界定为容易导致个体处于贫穷境地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对此提供了下列几个视角辅助理解。

  第一,“心穷”是导致个体贫穷的重要心理因素。具有该心理特征的人,容易一直处于贫穷状态而不思改变或无法改变;或者由非贫变成贫穷;或者由脱贫状态重新返回到贫穷。

  第二,“心穷”是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具有这些心理特质的人,不管现在是贫穷还是富裕,最终都极易走向贫穷。换言之,贫穷似乎是具有这些心理特质的人的宿命。

  第三,“心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个体后天环境、所受教育、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后天形成的,这说明“心穷”也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改变人的“心穷”,实质上就是“心理脱贫”。而“心穷”一旦改变,就会为个体改变物质贫穷或避免由富裕变为贫穷或脱贫后重返贫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是在思想觉悟上对贫困人民进行帮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给予他们改善生活的信心,迸发他们摆脱贫穷的斗志;扶智是在教育和技能上给予他们帮扶,教会他们能摆脱贫穷的本领,学会一些有用的技术,提升自身实力。贫困人民若没有拼搏的意愿,那他们将难以摆脱贫困,向小康生活靠近。因此,要完全彻底地战胜贫困,必须以志带智、以智强智,落实“志智同扶”。

  2 、“心理贫穷”的成因

  上述分析表明,尽管日常生活中导致“心穷”的主要原因好像是物质贫穷,但“心穷”的成因也不完全是物质贫穷,所以“心穷”和物质贫穷并不能划等号,生活在富裕条件下的人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素而形成“心穷”。如一些纨绔子弟具有宿命论心态,认为自己的命好,出生在富裕家庭,一辈子都会享受富裕的生活条件,由此他们吃喝玩乐,不学无术,这样将可能成为败家子女。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由富变穷的事例。中央电视台在《法治在线》《今日说法》等栏目中介绍过一些因拆迁而成为暴发户家庭因被人引诱而沉溺于吸毒、赌博,或贪图享受,或上当受骗等导致失去财产重新成为贫穷阶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具有与物质富裕不匹配的“心穷”,由此无法承受物质的富裕,即“德不配位”。

  当然,李威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研究也不无道理。长时间生活在贫困中的人群所形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心理定势和价值观等,是经济贫困阶层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些生活方式无形中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之人的特点和人格。例如,教育关注的理念和程度由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家庭的父母鲜少有时间关注孩子思想性格的养成,而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基本生活的保障上;因为他们知道拮据的生活无法给孩子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生育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孩子的出生大多是父母的决定,而越是贫穷的父母,也许更渴望子女回报给他们的是金钱和物质。他们明知道以自己的家境与资源,培养出一个杰出的子女也许是有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干脆放弃,接受贫穷的现实,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无时无刻让子女感受到自己的家境贫寒,并传递一种“寒门难出贵子”的错误认知。这样的思想,逐渐被子女内化,久而久之,他们就接受贫困的事实,认为这是一种宿命,面对外界,也更可能产生自卑、保守的心态,从而更容易封闭自我。二是父母不甘于贫穷,即使自己贫穷,也认为自己的子女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的思想灌输通常是畸形的,他们对孩子提出更多具有功利化性质的要求。比方说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子女在思维、心理方面的培养与需求。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子女,通常心智不成熟、短视、心理素养不完备。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们的富裕目标难以实现。比方说同样是创业,心智成熟的人通常是为了远大的抱负,也许是看到了成功的商机;而在过于追求“出人头地”的教育下长大的人,容易急功近利,这很容易遮蔽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的心迷失,由此很容易招致失败。

  在遭受失败后,对于心理相对比较脆弱的他们来说,任何失败、变故都足以对他们造成巨大的打击、破坏乃至毁灭他们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幻想。即便中途没有出现变故,在这样的思想下,他们也容易走偏方向,过于注重结果,不愿意脚踏实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经济贫困的家庭,不代表他们给予子女的教育都是不好的,寒门也能出贵子,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反而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做出更大的成就;而经济富裕的家庭,也不一定能给他们子女带来良好的影响,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富不过三代”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

  许多富人家庭的子女,为何会变穷,这无法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通常不缺资源,那么他们的失败,也只能从“心穷”上解释。经济上富有的父母,并不需要子女在金钱物质上对自己有多大的回报,在这种条件下,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物质上没有紧缺,更加重视高层次的需要。他们也许更注重给予子女关爱,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态。因为没有必要过于功利,父母对子女也更注重全方面地培养,开阔其眼界,发散其思维,拥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更容易成功。第二种则是注重物质的获取,不注重对物质以外的追求,对于子女的培养、要求标准也低,在这样条件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自我满足、固步自封;也有富人父母不愿意让子女吃苦,开始变得娇惯和溺爱孩子,而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下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是理所当然,不知生活的艰辛,容易形成挥霍浪费的习惯,从而走向返贫的道路。

  上述分析表明,导致“心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经济贫困外,家庭因素、文化思想贫穷、认知偏差等也是形成“心穷”的重要原因。前述已经谈到了在思想教育方面,孩子会接收到来自父母的直接影响。在10岁前形成的性格、心态、思维模式等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因此,这是培养富裕心理,消除“心穷”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家庭、学校、社会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干预“心穷”的形成,就会培养出孩子消除“贫穷”的积极心理素养。

  3、 心理贫穷的特征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心穷”的表现,可以看出“心穷”的特征主要有:无助感、封闭保守、具有力避失败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害怕创新、宿命论心态、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缺乏自我效能感等。现分别论述如下。

  3.1 、无助感

  “无助感”在“心穷”上主要表现为“学习无助感”,其概念源于塞利格曼与其同事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习得性无助是指有机体经过不断的失败或惩罚而产生出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其表现为在认知上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情感上没有信心、自暴自弃、害怕学习和不愿学习等心理和行为。这与“心穷”上的无力感、低自我效能感或精神困顿是对应的。

  3.2 、封闭保守、具有力避失败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和害怕创新

  人的自我分为对变化的开放与保守、自我优越与自我增进。不同类型的自我也对应着不同的“心穷”。

  相对开放的人能对外界的变化持容忍或接纳的态度,并做出适应变化的行为,能够较好地进行自我调整。而相对保守的人则反对外界的变化,不愿意看到新事物的发展和变迁。因此他们在变化面前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面对困难,他们无法承受可能失败所带来的压力,所以会力避失败,由此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而自我优越感较强的人通常觉得自己很优秀、完美,因此他们不愿对自我做出改变,维持自己的现状和形象。他们喜欢一致性,不太认同复杂多变性,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通常持否定态度,而创新意味着一部分原有事物的衰落或者淘汰,意味着对自己“完美现状”的改变,因此导致他们创新精神的缺失。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会因难以适应而感到不幸福,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而持自我增进的人则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自己的不足之处,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能变得更加好,由此总不满于自己的现状,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我。他们不满足和不断追求的心态,使得他们在追求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所以,一个人所持有的态度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持封闭保守、自我优越或自我增进态度的人,都有可能在社会的生存中产生心理问题或负担,从而逐渐陷入“心穷”。

  3.3 、宿命论

  美国学者弗里曼在对社会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中指出,贫穷直接影响或者间接影响宿命论信念的形成,而由贫穷所带来的教育、收入、工作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劣势在宿命论信念的形成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贫穷者怀有宿命论观念,认为祖祖辈辈的贫穷是命中注定,无可改变,并且把这种思想传给下一辈,贫穷者便仍旧贫穷。而富有者怀有宿命论观念,认为自己命好,能在祖辈的庇护下一辈子锦衣玉食,便心安理得,坐吃山空,最后只能由富变穷。

  3.4 、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

  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即受外界影响大、对外界依赖性较强,要靠外力促进而非由自己去把握。“心穷”的人往往具有自卑和孤僻的特点,自卑又可称为“自我否定”,是一种自我贬低的情绪体验;此外,谢治菊在《心理扶贫论析》中提到: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贫困户不容易适应,部分贫困户自我能动性较低,部分贫困户“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保守怀旧”等。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尽管贫困户从原先“安贫乐道”的价值观逐渐转向“脱贫致富”的价值观,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全新的生产方式面前,部分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以致他们缺乏信心,不想、不愿、不敢甚至害怕实现脱贫。

  他们与外界隔离,又抗拒主动与外界接触,所以当他们面临脱贫的机遇和挑战时,往往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缺乏主动性,宁愿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享受国家政府的补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安于现状,最终仍难以脱离贫困,而这种观念归根结底还是与他们的贫穷心理有关。

  3.5、 缺乏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推断和自信程度。在学习上,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由于无法顺利推断自己能否完成学业任务,故容易导致个体出现学习动机低下、得过且过的现象,并且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等不可控的因素;在生活上,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生活时容易出现无力感和迷茫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积极生活的目标,消极逃避生活挑战;在职业生涯中,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由于无法正确估计能力,面对机会时,不敢尝试,害怕失败,易出现各种消极被动的行为,这可能会导致个体在求职生涯中屡遭挫折、错失机会,甚至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无法找到。因此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往往在很多方面会呈现出“失败者”的形象,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成功,这也是“心穷”表现中的一点。

  “心穷”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还涉及许多方面,了解这些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别“心穷”,从而更好地帮助这些人进行“心理脱贫”。

  4 、摆脱“心理贫穷”的策略

  综上所述,“心穷”往往与贫困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要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除了要有经济支持,也不能落下对贫困的人进行“心理脱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心理富裕”才能真正脱贫不返贫。要将脱贫坚持到底,“心理扶贫”至关重要。

  4.1 、智随志走、志以智强,才能从根源上摆脱“心穷”

  要想摆脱“心穷”,走向致富道路,首先得看我们头脑中有没有那种能看到自身优势以及环境资源的意识,当我们有了利用已有资源来创造财富的意识时,便能弥补贫穷所带来的劣势。其次,就是扶贫先扶志,对“心穷”者的思想、观念进行全方位提升,激发其内在的脱贫信心和力量,他们才能在行动上更有信心和动力。扶贫若不扶志,那么扶贫的最终效果就难以达到目标,即便成功在物质上脱贫,也容易再度返贫。最后,扶贫和扶智需相辅相成,扶贫也必要扶智。志指的是思想、观念和信心;智所指知识、技术和方法。扶志期间,同时也要把摆脱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传授给“心穷”者,将他们的脱贫能力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若只扶志,没有知识和方法,贫困者也是“一条腿走路”,最终还是有可能回到“心穷”。

  4.2 、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干预“心穷”的形成

  青年是国家栋梁、民族希望,要让国家在脱贫攻坚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心穷”的干预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素养。前文已述10岁前是培养孩子“富裕心理”,消除“心穷”的重要时期,为此,家校和社会等都可以在这个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干预“心穷”的形成,将贫困的代际传递阻断。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在家校方面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思想上要教育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才能为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在行动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和主动的能力,而不是一切都依靠父母或者他人的帮助。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以最切实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而不是“纸上谈兵”。其次,学校在教育上也要多加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优良精神,让孩子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明白当今生活来之不易,也继续学习这样的精神,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最后,社会要形成一种踏实肯干、顽强拼搏的风气,让下一代明白贫穷并不可怕,未来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自己不放弃。

  如在“心穷”上较好地实现了干预,那么在未来的社会中,积贫返贫的现象将会减少许多。

  4.3 、冲破固有观念的牢笼,改变“心穷”的现象

  2021年2月26日,在新华每日电讯4版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一文提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由此可见,我国经济上的绝对贫穷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已完全消灭,但为防止返贫,我们还需打败“心理贫穷”,让人们在国家的帮扶道路上逐渐致富奔小康。

  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改变大家现有的文化思想贫穷,并动员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新思想,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大家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是可以创造出幸福生活的。家庭教育后代忍受贫困或者是宿命论中命中注定家境贫困等落后思想观念应当摒弃,贫穷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改变。当然,较为富裕的家庭仍不可坐吃山空,不思进取,无论是在经济基础上的哪个层次,都要将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其次,要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发达的信息技术等平台,向大家普及有关“心穷”的知识,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心理知识或者新思想、观念,逐渐改变他们的认知偏差。最后,要多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宣传成功进行“心理脱贫”的人物,通过平台交流与经验分享,逐渐瓦解大家固化的偏差观念,用实例来激励大家。

  4.4 、走出自我舒适圈,提高自身心理素养

  要将“心理脱贫”进行到底,不仅要靠政府帮助,个人还需要在各方面获取信息,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把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提升结合起来。

  首先,要鼓励自己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很多的“心穷”者往往有着满足现状的心态和缺少独立进取的精神,因此他们往往会错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机遇,走出舒适圈,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加强大,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以一种淡定自如的心态去面对。其次,要有一个正确和强大的心理动机促使自己前进,“心穷”者往往缺乏力求成功的动机,当目标失败时,总会倾向于把问题推卸给外界环境,而不是着重于如何克服,当自我有着强大的动机去实现目标时,个人的心理素养也在锻炼中得到提高。

  4.5、 转变“贫困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要想摆脱“心穷”,首先要转变“贫穷心态”,“心穷”者有着宿命论、不自信、安于现状的心态,这种心态只会加固贫穷感和自卑感,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

  首先,政府及社会应大力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减轻生理症状和心理烦恼。其次,学习有利于改变个人的心态,要宣传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升自我能力。最后,“心穷”者可从树立个人目标做起,通过坚持完成一个个目标,提升个人成就感,从而逐渐提高自我效能感,减轻自卑感。

  “心理脱贫”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物质脱贫,但推进“心理脱贫”能更好地从精神层面防止人们返贫,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得到双重“富裕”。只有人们的认知水平提升和精神层面富裕,他们才能摆脱“心穷”的困扰,生活体验感和幸福感才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慧,张艳华当代中国贫富差距的产生及应对[J]经济研究导刊, 2020(25)-4-5.48.
  [2]徐斐,孙时进心理贫穷感对决策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 2019,39(06):540-548.
  [3]霍向军.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J]教育探索, 2012(08):133-134.
  [4]梁昕.1980年以来中国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 2016(04):43-47.
  [5]李炳全.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解密: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与构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6.
  [6]陈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4.
  [7]陈希曦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9(22):35-36,41.
  [8]龙兴跃,启刚,阮鹏让大学生心理脱贫[J].政工研究动态, 2007(02):46.
  [9]阮鹏.非贫困大学生的贫因心理现象不容忽视[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02):125-126.
  [10]L ewis,Oscar.The Culture of Poverty .Scientific American,1966(04):19-25.
  [1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J].职高生, 1998(05):3.
  [12]徐富明,张慧,马红宇 ,邓颖,史燕伟,李欧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 2017,25(08):1431-1440.
  [13]Peng.,K. ,Ames,D R,Knowles,E D. Culture and human inference:Perspectives from three tradition.In David Matsumoto(Ed.).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4]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15]Freeman H P.Cancer in the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1989,39(5).
  [16]谢治菊.心理扶贫论析[J].贵州社会科学, 2019(11):145-152.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倪诺,钟柔柔,刘嘉浩,陆银欢,刘阳铭,李炳全.“心理贫穷”对脱贫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2):42-4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