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与治理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6 共4577字

  心理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多见于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心理安全感对于人类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关于安全感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已经由患者扩展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留守儿童、学生、教师等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子女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对子女情感需求和家庭氛围的营造相当缺乏,而大学生面临的环境适应、恋爱、人际关系、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在不断增加,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心理安全感降低或缺失的现象。因此,培养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预防。

  1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1.1 学校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还未完全独立,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学校同伴、师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具有直接影响,友谊质量和师生关系越好的学生,其心理安全感也就越高,学生没有高质量的友谊和师生关系会感到孤独、焦虑,尤其是当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如果缺少同伴或者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其心理安全感会受到严重破坏。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家长如果经常肯定和鼓励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私人生活,不总是拒绝或者否定孩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鼓励学生扩大交际圈,经常和教师、同伴进行交流,积极地帮助和接受同伴,正确对待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改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和谐校园等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感。

  1.2 家庭因素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以礼相待、通情达理、爱心和谐能够给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有助于大学生安全感的获得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使学生形成活泼好奇、开朗大方、诚实谦逊的品格。家庭成员不和睦、不良爱好都容易造成家庭氛围的紧张,对安全感的建立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家庭的完整性可以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相反,家庭的不完整会使孩子因为情感缺失而陷入不积极索取的状态,甚至出现退缩的现象,这种状态使孩子不想甚至不敢面对新事物,对感情或事物充满畏惧。

  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出现公开发怒、攻击等现象会降低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获得,尤其夫妻关系紧张时,子女情绪也会跟着紧张,这种现象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情感发展,形成不安全感和残缺感。

  1.3 个人因素

  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在素质对心理安全感具有较大影响。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拥有高心理安全感的学生比较自信和积极,心理依赖性比低安全感的大学生更弱,能够独立应对各种问题,在进行归因时倾向于内部稳定因素,其人际关系普遍较好,而敏感、易怒、腼腆的大学生其心理安全感较低,由于缺乏自信,其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怀疑和焦虑。同时,董雪和倪晓莉研究发现安全感及其各因子与完美主义及其担心错误、行动疑虑、个人标准因子呈显着负相关,做事担心出错、对自己不自信、行动犹豫等消极的完美主义倾向,可能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适应生活中出现不安全体验和不确定感,制定极高的标准和目标会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不确定感,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感水平。

  2 大学生安全感提升的对策

  2.1 学校方面

  (1)创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不竭动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对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不仅仅要建设高楼大厦,更要营造一种积极、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使校园网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同时,高校还要着眼于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效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学生生活在宽松和谐的校园之中,满足心理安全的需要。

  (2)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更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将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确定控制感和学业安全感,培养学生对待生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碰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思考产生的原因、怎么解决、获得哪些经验教训等,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经验,逐步培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力和耐挫力,实现心理安全的需要。

  (3)完善班级管理。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形态,是大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集体组织,是高校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载体,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多重功能。因此,要加强学生的班级管理。第一,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社团组织和党支部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第二,设立班级目标和规则制度,对班级进行规范管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班级中出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方式要及时给予纠正,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向心力;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给每一位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存在感和心理安全感水平。

  2.2 家庭方面

  (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孩子健康人格特征发展和健全行为模式养成的必要条件。父母应该调整认知方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步树立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人才观和亲子观,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对待孩子既要适当的管束,又要正面鼓励、教育、关心和理解。孩子正处于发展之中,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还不够清楚,难免会出现错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态度应该一致,不能停留在说教上,要注重实践,让孩子去体检和内化,不能出现各执一词的现象,导致孩子无所适从。美满的婚姻是家庭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父母如果关系和谐融洽,相互之间宽容、理解、鼓励和支持,他们也就成为子女模仿和认同的对象,并为孩子提供安全和信赖的生活基础,形成良好亲密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安全感。

  (2)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固定化互动关系,是人生当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家长与孩子需要进行平等的沟通,尽量避免使用指责、命令式的语言,养成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能够站在孩子角度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以帮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让孩子从父母处得到前进的动力;第二,尊重孩子,讲究惩罚的方法,青少年处于好奇、冲动阶段,当孩子出现过失和错误的时候,父母应当进行批评甚至惩罚,但批评指正需要讲究方法,既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而感到内疚和难过,并发自内心地去改正错误;第三,多与孩子进行肢体上的接触,身体接触可以安抚失望的心灵、表达友好、平等合作等,和语言相比,身体接触更能表情达意,一个大的拥抱或者用一只胳膊搂抱肩膀,都属于正向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增强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温床。首先,父母要创设平等、宽松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要不分辈分和年龄,即使是孩子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避免把孩子当成附属品,认为孩子就得听从自己的,从不考虑孩子的意愿,甚至强制剥夺孩子自主发展的需要,出现事事包办的现象;其次,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做到真正关心孩子,切实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充足的私人空间,以朋友或伙伴的身份不定期的跟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最后,父母要学会赏识和激励孩子,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友好伙伴,不断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动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3 个人方面
  
  (1)合理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结果的原因解释。韦纳等人认为个体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分为可控和不可控、内部和外部。因此,归因方式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的判断,积极的归因方式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安全感,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不断努力的内部原因时,会感到自信和自豪,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挑战,如果在经历坎坷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有效归因,就可能会失败或者遭遇挫折,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大学生要学会采用积极、合理、正向的归因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水平。

  (2)建立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总和,包括社会关系质量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以及主观感知度,它能够促使大学生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当大学生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利用社会支持的系统资源进行积极应对,尤其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挑战时,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独自应对和完成的。因此,大学生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以满足心理安全的需要。

  一是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针对学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积极的加以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碰到的择业交友、成长成才、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社团、学生会和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基本组织,学生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和相互帮助,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心理安全感水平;三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辅导,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参考文献:

  [1] 丛中.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97-99.
  [2] 安莉娟,丛 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699.
  [3] 沈智豪,等.大学生安全感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27-130.
  [4] 杨元花,谭凤娥.学生安全感发展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2):5-7.
  [5] 马季,汗 凯,朱存燕,等.民工子弟与公办学校初中生安全感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78-781.
  [6] 李骊.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对初中农村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5):153-155.
  [7] 韦耀阳.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3):62-65.
  [8] 高珊珊,姚本先.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新医学,2009,13(1):13-15.
  [9] 董雪,倪晓莉.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4):530-533.
  [10]张中世.“90后”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与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81-86.

相关标签:安全心理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